深夜伤感随笔心情散文(精选12篇)

  深夜伤感随笔心情散文(精选12篇)

  深夜望月

  文/无盐

  一步相思咫尺天涯……

  不知何时,习惯了晚睡。在夜深人静时天马行空地想一些事情。今晚在我生活了二十几年的这个故园,我回忆起小时候的桩桩件件,更是不能睡去。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思绪开始悠远起来。

  月亮还不太圆,偶尔有薄薄的云飘忽地掠过去,像极了一片轻纱,被缓缓扯走。我就感觉心里一下子很静很静。想着这一轮明月究竟在这一方天空上停留了有多久远。从开天辟地吗?秦时明月的时候会不会也有一个夜不能寐的女子在感慨着?说嫦娥夜夜寂寞在广寒宫里,应悔偷灵药。不知道嫦娥为什么会吃了后羿的仙药而独自孤苦在这没有人气的广寒宫里。我宁可相信是未知的原因,也不愿亵渎千古的爱情。

  不经意就想到了李清照生平。不禁轻叹“婉约教主”的半世坎坷。当年李清照也会在花前月下提笔磨墨,描绘一曲: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也曾经在月下思念远方的赵明诚吧。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怎样的想念才使得一个女人的心情能流传千古。

  今月也曾照古人。也会是在这月下一样的思念着吧,我忽而有些感动。怎么感觉古时的那个女子生动起来。她幽幽地抬头仰望天空,尽力把一腔的相思浪漫成一曲曲优雅清丽的词赋予她的爱人。如今也是这轮明月,又幽幽地看着我相思成灾。到底有多少悲欢离合在同一个月下缠绵悱恻。

  苏轼把酒问青天,今夕是何年?是啊,今夕又是何年,还是当年的青天,斗转星移,人事已非了。苏轼当年的月有阴晴圆缺照到如今依旧是人有悲欢离合。

  看月儿渐渐地隐去,心中感叹不已。就在这个时刻怎么就觉得和古人那么心灵相通呢!没有了那种奉若神灵的崇敬,有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理解。

  想了这么多,我静静地沉浸在深夜里。不知道感动些什么,反正思绪悠远得几乎拉不回来!

  深夜食堂2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昨天晚上中国版的《深夜食堂》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它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来讲述老百姓的小故事,用食物来讲故事,每个故事都带着一丝人间情感,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还有不同的情感,这就是心灵鸡汤更有味的地方,小小的食堂,虽然只是在半夜营业,客人还是有的。虽然食堂的菜单没有几个菜,只要老板会做,就会给你做。就因为这样,每个人点属于自己的菜,每个菜都是它的故事,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不知道是谁在影响谁,小小的食堂,是个让心灵释放的地方,它可以改变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包括老板也是。

  虽然之前有抄袭日本的作品之嫌,可是现在看下来,还是有中国特色的。因为它汇集了不少的中国的明星,听说还要拍续集。把中国的菜多多少少放上这个平台。在网上也在议论关于《深夜食堂》的事,不管从演员的演技还是剧本创作,一开始的差评,到后来的评论,具有中国味道的《深夜食堂》也具有它的特色。

  每道菜都有它的故事,从泡面到香肠,从鸡蛋卷到最后的心灵鸡汤。从友情到爱情和亲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菜。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有的人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人,有的人只是你的过客,有的人让你成长,有的人使你受伤痛苦。不知道谁在影响谁。

  《深夜食堂》的故事虽然现在讲了一部分,可能过段时间就会有关于秋的课文,知道了一叶知秋。《淮南子?说山训》中有:“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寒。”这一叶知秋,可以理解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也可以理解为一叶黄而知天下秋,同时,又可以看作是看一叶,便看到天下秋。诸多的理解都可以自圆其说。不禁佩服古人用词之恰当,也只有中国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才会产生这样的词语。这一叶知秋,理解成一夜知秋,一雨知秋也未尝不可。春天时有一场春雨一场热之说,而秋天却有一场秋雨一场凉之言。

  在秋夜里听雨,一直都是一个自己的爱好,多少年都喜欢聆听那雨声,为什么选择秋夜,自己也说不清。只是因为秋季虽然肃穆,但也成熟,虽然萧条,但也饱满。虽然丰收,但多雨天。

  四季中的雨,各有特色。但秋雨着实让人着迷。每逢秋天,雨季便开始了。淅淅沥沥,零零散散,寂寂静静,似有似无。如一个人的忧伤,如一段往事的幽怨。尤其是在下雨的夜里,坐在桌前静思冥想中,天空中忽然飘起淅沥的雨丝,静静聆听。心便无任何杂念,天地融为一体。

  秋,注定是多雨的季节。秋雨不会是瓢泼大雨,却是淅沥不绝雨。有时候会一连下上好几天。小时候在泥泞秋雨中去上学总是将新鞋子弄脏。那时候讨厌秋雨。更没有心情在深夜听秋雨。那雨打房瓦的声音,让人尤其寂寞。渐渐长大,心中有了期待,便也有了孤独。孤独的秋夜,尤其喜欢听下雨的声音。那声音或许嘈杂,或许清灵,或许空寂,但都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喜欢文字的孩子,几乎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心里的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一个人或者独居的缘故。在这种孤独中便开始和天地万物对语。大自然的每一种表现都会在心里产生悸动。这一点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都是相通的。而这秋雨,在我的印象中,便是浮动联想的景物。在秋夜里,一个人独坐,手捧一本书细细翻阅或者伏案写作。如果这时天空中飘起雨丝。心里便激动万分。大多时候便会合上书或者停下笔,静静聆听着秋夜里的私语。

  这时候,会觉得这雨是有生命的,它在和大地交流,和万物交流。它那淅沥声便是倾诉衷肠的表现。这雨声会一会轻一会重,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甚至能听到它的心跳声,嗅到它的气味,舒舒的,恬恬的。

  秋雨是秋天的精灵。聆听秋雨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豁达。在浅秋和深秋的凉意里,聆听。在微凉和微暖的秋风里,聆听。在有月亮和没月亮的秋夜里,聆听。聆听一种属于自己的祥和,聆听思念落叶的白杨。聆听泥泞的阡陌。聆听秋雨打芭蕉,聆听堆积满地黄花呓语,聆听衰草告别母体,聆听蜘蛛在屋檐下等待飞来虫子的急切。

  这聆听便伴着思念沉沉睡去,睡梦中或许是约好朋友,或许是和佳人一起举杯畅饮,觥筹交错间醉得一塌糊涂;或许一个人在雨夜里,斟满思念的绿酒,邀雨共饮。

  即便是在梦里,如果下起了秋雨,心也是可以感受到的,那种轻轻地声音,缓缓的节奏,舒舒的滋味都可以感受得到。夜来卧听风吹雨,萧瑟梧桐入梦来。有时候,会连续不断地下一夜的秋雨。那敲打瓦片的声音,最让人难忘。青砖青瓦修建的房屋在秋雨里便会是一片滴答声,那滴答声传过夜空,传进思念的心门。如果再有兴致,可以一个人出门在屋檐下静听,那绝对不会和在屋子里听雨一样。有时候急切,有时候缓缓,有时候檐水成线状,有时候只是叩响窗扉的梦呓。

  只有这样聆听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会放下,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这样一个人在秋夜里听雨,没有人打搅,也不会分心,完全沉浸在这种秋雨绵绵的氛围中,意醉神迷。

  静夜,秋雨,低语。六个字便能表现出秋夜秋雨的寂静,秋夜秋雨的肃穆,连同寂寥和孤独都在其中了。古人何其恰当地说,梅子黄时雨,说一川烟雨任平生,说举目望秋,说指点江山。说了好多便都在这秋夜的秋雨声中定格。它自有它的包容,它自有它的胸襟,可以容纳一切的一切。

  以前喜欢在静夜里听雨,只是由于一个人,孤独是在所难免。一个人长时间地独处,心里的想法完全不能给别人说,只是一个人在静夜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聆听中便和秋雨结下了不解之缘。仿佛只有秋雨的夜里,自己才是干净的,纯洁的。甚至是高尚的。与妄自尊大毫无关系。

  深夜里,那束灯光

  文/顾娟

  我最怕黑,置身黑暗中时,仿佛觉得周围危机四伏,有数不清的鬼怪潜伏在那里狞笑。然而,最近公司业务繁忙,常常要加班到十一二点。面对漆黑的暗夜,我心生恐惧,寒风中婆娑的树影在我看来都诡谲异常。

  早已错过了夜班公交车,回家的唯一办法就是打车。看着缓缓靠近的“空车”字样,我心中并没有多少欣喜,恐惧感反而占了上风。司机是一个光头的中年男子,耳后夹着一支烟,显得戾气十足。我对他说了要去的地方,然后故作镇定地拨弄着手机,却不时用眼角的余光注意着他。这个司机烟瘾很大,一边驾驶一边狂吸烟卷。他把车开得飞快,一路颠簸,我只得牢牢抓住扶手,心中暗暗祈祷快些到家。

  车拐到一条僻静的小街上,在昏暗的路灯下,司机的侧脸愈发令我恐惧,更让我担心的是,这个司机一边抽烟一边用眼睛打量着我。我的心“咯噔”一下,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一个彪悍的司机载着一个弱女子走在昏暗无人的小街上,太恐怖了!我不敢再想那些可怕的事情,任凭手心的冷汗一点点浸湿紧握的手机。

  终于,我家所在的小区到了。我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付完车费,我踉踉跄跄下了车,撒腿就往门口跑去。奇怪的是,那个司机并没有掉头离开,而是大开着车灯,启动车子,缓缓跟在我后面。我刚放下的心再一次提到嗓子眼——他要干什么?我壮着胆子往回走,来到司机跟前,小心翼翼地问:“你,你怎么还不走?”司机依然叼着烟卷,含糊地说:“太黑,给你照个亮儿。”

  照亮?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路的惊恐、猜疑与厌恶刹那间烟消云散。我向那位好心的司机道了声谢,转身离开,在那束车灯的光亮里大步流星地走进小区。

  夜的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隐藏在人心底的黑暗。出租车司机帮我点亮了一盏心灯,驱散了夜的黑,也消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我想起了书里的一句话:心亮了,世界也就亮了。

  落叶飘零

  文/無恨公子

  常常感动于一个无关自己的故事,久久沉吟,把一切能够令自己眼泪落下的画面,一次次冲撞着内心深处,深夜时分,独自依着栏杆,在黑暗中掩饰每一副窘迫至极的表情。

  从善于感伤的年代走过,再一次捡起曾几何时承载着笑声与深邃忧郁的秋叶,一切显得那样轻盈却又厚重的让人无法承受。脑海中残留着那么一个懵懂的青葱岁月,单纯而优雅。每一季的花开,总隐喻着花谢的无奈。每一片绿叶的枯萎,都带来着无法言喻的感伤之怀。是时间走的太快,还是我们已经不敢面对未来,最终只会在深夜听着别人的故事喝彩。

  有过轻狂,也曾冬日的角落里瑟缩着身子不敢睁眼看周边的世界,只是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在冬日里踏雪,在春天高歌胸怀,不怕夏日炙烤纯洁的相约,即便秋叶落下我们还在彼此追念着又甜又涩的年代。

  展开流年涤荡过的每一幅画卷,某个寂静的深秋之夜,裁一张红笺,蘸一笔醇香的浓墨,不浮不躁,不轻不狂,落笔收尾之时,描一个过去的你,绘一个淡漠的自己。

  无须感伤,更不要惊讶,在那个漫长的征程中,或许有些风景注定在逝去后才更能凸显它的价值,而在一切虚幻的繁华过后,我们都不过是换了一个原点,重新数着来时留下的脚印静静等待。

  还记得一个人安静地听着一首低沉的旋律,一遍一遍,一天一天,想想也该听厌了,可是如果音乐依旧响起,想来明亮的双眸也忘不了曾经走过的岁月,不过我真的不知,不知现在是否还会为下一次的离别而泪流满面。

  秋天,你摇动岁月的风铃,顺着风来的方向远去了稚嫩的身影。秋叶静静飘零,我站在落叶满地的树下听着秋风倾诉的故事,瞬间,心,那么轻,那样静。

  秋叶落下又回归自然,下一个春天它会焕发更迷人的光彩。一条路你我走过,仅留下深浅的足迹,某年再次踏过,可能彼此都已不再有当初无尽的感慨。现在,不再一个人路灯下徘徊,不会独自在雨中书写沉郁的情怀,更不信秋已到来。

  听,这是深夜的天籁,是流年带不走的沉寂之音,是秋天将要说与你的故事,仿佛你看得到,那秋叶正在一片一片地飘落,优雅而从容。

  子夜温情

  文/朱一平

  在人头攒动喧嚣的都市,总是有人感到孤独,找不到听自己说话的人,更不奢求倾诉,于是有人悲伤地说,在茫茫人群中觉得孤身飘零是多么绝望。其实现实没有那么残酷,只要自己能够细心寻找,真诚待人,放下身段,先倾听他人唠叨,才能遇到愿意听你诉说的人,彼此温暖不再孤独。也许这样的机会就在某辆公交车上,在某个咖啡屋或小吃店里。

  日本电视剧里的《深夜食堂》开在繁华东京的一个背街小巷。门脸很小,堂内唯一的凹行桌好像只能容纳10人左右,老板身材高大五官端正,50来岁的沧桑脸上左边有一道从额头划到脸颊的疤痕,但态度平和,不卑不亢。之所以做午夜12点钟后的生意,是因为这张脸吗?深夜食堂挂牌上只有5种菜品,但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点菜,老板基本都可以做到。在黑夜里寻食的人在乎的是吃到内心最眷恋的食物,而食物中埋藏着密不可宣的过往。深夜食堂能够满足,这就够了。

  来深夜食堂的人真是普通又特别,有喜欢茶泡饭的三姐妹,有老吃煎八爪红肠的黑社会老大,有钟爱厚蛋烧的中年同性恋,有新交一个男友就以其口味点餐的脱衣舞舞娘,有喝点小酒就坐在那里研究一夜花生米排列的古怪帅小伙……走马灯似的食客形形色色,也许是因为深夜是种特别的氛围,也许是因为店堂很小容易聚拢人性,也许夜行人都有一颗特别包容的心,所以无论多么怪癖的人在这里都不会被嘲笑,在这里不仅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也能够找到朋友,甚至亲情爱情。

  在大都市来打拼和漂泊的人,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时就秘藏在某种食物里,在黑夜无边的时候,就会蓦然想起,就去寻找。曾被父亲遗弃的歌手伦子每次来深夜食堂都是点酱汁炒面加个荷包蛋,默默地吃默默地走。一天,一个流浪汉老人借个机会告诉老板,炒面放上四万十川的海苔会更好吃。伦子又来了,老板端上放了海苔的炒面,伦子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当得知是一个老人告诉老板时,伦子回忆起父亲在老家给童年的她做海苔炒面的情景,离开时伦子的背影好像不那么孤单了。

  吃得到一块儿就谈得到一块儿。深夜食堂如同茫茫大海中一个小小的岛屿,温暖过他们饥饿的胃,也温暖过他们疲于奔命的心灵。这里来过大学生,失意的漫画家,绯闻缠绕的剧作家,迷茫的小说家,逃犯,警察,美食家……他们最先都是听说这里的东西好吃并可以点餐而来,果然,于是常来,大家熟悉了,几杯小酒下肚,便敞开了心怀,互相打气安慰,不知哪句话语就打开了彼此的心结指出了光明。于是酒足饭饱后,走出暗夜,走向隐约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