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乡村百姓生活越来越红火。

       一、脱贫攻坚:(一)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二)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农业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三、粮食安全:(一)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四、城乡融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五、乡村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六、惠民保障:(一)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三)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七、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乡镇工作三结合:指乡镇要从实际出发,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县域治理三起来: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带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不摘: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六个精准就是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原户厕标准:群众自建砖砌式化粪池,容积不低于 3 立方,排气管不低于 2.5 米,厕屋不低于 2 米,厕屋单厕面积不少于 2平方,有门、有窗、有顶、有照明、有硬化,便池需用陶瓷或其它坚固、易清洁材料的蹲便或坐便器。达到以上标准并通过验收的,按 1000 元/座进行奖补。

       新户厕标准:新建砖砌式储粪池有效容积不低于3立方米,盖板 高出地面0.1米,垫层为水泥垫层或砖平铺,若砖平铺需水 泥灌缝并罩面,池体24墙,内部水泥罩面(净面);上部加盖板(须有观察、抽排孔);地上部分(厕屋)规格,厕屋实用面积2平方米以上,以长度3米、宽度1.8米为宜;高 度不低于2米(厕屋最低处);有窗有顶,窗户可用砖砌米 字型窗口或水泥框造型或塑钢等均可,水泥瓦屋顶,屋顶带 檐;地面硬化,砖平铺水泥罩面或水泥硬化;墙体内外粉刷 罩白;排气管高度不低于2.5米。厕具使用节水型蹲便器或 坐便器,接通水源便于及时冲刷,厕具保修5年。达到以上标准并通过验收的,按1500元/座进行奖补。

       户厕改造意义:厕所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重要指示,是小中见大的精准之举,是补齐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短板的一项重要举措。“厕所革命”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满意是我们每个干部的职责。

       推进“厕所革命”,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之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战略定位,要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大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至今,累计改厕74925座。今年9300,已完成1960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件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