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故事15篇

教学小故事 教学小故事15篇

教学小故事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段。学生在学会了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连续前滚翻的新授课。我的问题是:“谁会连续着翻前滚翻?”学生们一个个开动起了脑筋,认真思索的样子。不一会儿,已经有同学想出了办法。魏志涵已拿两张垫子放在一起,翻完一个没抬头连着又做了一个。我及时的表扬了他,并且根据这位同学的动作,讲解了动作要领。又问:谁能翻的比他好?翻给老师看看好吗?只见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的练习着。而我则边走边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间一长学生们就有一些疲倦了。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就说:“同学们,孙老师也来和大家比一比。大家帮我打分好吗?”“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

  由于我没有做准备活动,所以当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童话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构思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学生理解课文并不难。因此我在教这课时,采用了以下教学流程: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积累词语,丰富语言------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其中,“积累词语”这一环节学生学的特别愉快而认真。因为这课描写表情的词语特别丰富,所以我安排了让学生划词、读词、理解词、运用词来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我先让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表情的词语,并告诉他们,如果大家把所有的'表情词都找全了,老师会奖励大家一个童话故事。同学们认真地默读着,细心地批画着,“板着脸、笑嘻嘻、愤怒、亲热、温柔、痛苦、伤心、着急、委屈、生气、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放声大哭”等等表情词都被同学们找了出来,然后让学生读词,以边读边做表情动作来理解词,学生们因为有着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种表情演示,兴致高涨,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个别学生对某些词不理解就犹豫着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动作,这时他们会左右观看,从同学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词语。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轻松又收效好,老师的解释已经显得多余。这一环节非常顺利地结束了,我给他们讲了《小木偶的故事》的《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还叫我把也讲给他们听(因为我告诉了他们《小木偶的故事》一共是三篇,课文是其中的)。我顺势跟他们说,其实《小木偶的故事》还可以有很多篇,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小木偶的故事》续篇,在小木偶的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这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连我也被他们丰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学到各种语文知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正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语文课堂。

教学小故事14

  日月如梭,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这十多个春秋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我于1999年毕业,毕业后担任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应对我们班那些稚嫩可爱的面孔,我信心百倍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既是学生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的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更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这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我主要是经过鼓励表扬,循循善诱的方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下头就以我班一名学生的转变过程来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本班学生刘涛,因为父母长年在外做生意,由奶奶爷爷代管。他家境比较富裕,他的零花钱也比较多,为此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吃零食,买玩具。他行为习惯极差,上课小动作多,还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一点也提不起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乱……每一天不是科任教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但他比较聪明,于是,我找他谈话。我说:“刘涛,你要把聪明放在学习上,你肯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做一个父母喜欢、教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了。可他还是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崩溃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必须应对现实!之后,我决定去家访,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取得点滴的提高,我都采取不一样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自信感、信任感。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一次考试时,他竟然考了90分,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下课了,他从我手中接过成绩单说:“教师我看一下。”我说:“难道你不相信吗”他看完后,欣慰地笑了。还有一次,他上课玩玩具__,我边讲边走到他身旁,他会意的笑了,立即进入状态。下课后,我对他一瞧。他立刻就说:“教师,我错了!我改!我给你说我不打人了,你看我做到了。”我笑了笑,他高兴的跑去玩去了。对于学生的这些变化,我作为班主任也感到很欣慰,教师改变了教育方式,改变了大道理说服法,哪怕是对学生很少的一点关注、一点赏识,也会让学生刮目相看,变成提高的动力。

  经过上头这个案例使我明白了教师要善于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欣赏激励,好钢用在刀刃上。当学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时,给他鼓劲;当学生又犯错误时,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因人而异进行欣赏激励,如语言、微笑、神态、动作、奖品等都能够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欣赏之情;教师要善于发现,用“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不一样学生的不一样闪光点,在不一样情景、不一样环境下,有的能够个别谈话给予肯定,有的能够在班级进行表扬,有的`也能够经过家长给学生以奖励。关键是欣赏要得体自然,能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小学生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一样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

  最终,我要谈的是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不要吝惜我们教师的赞扬之词,有问题及时处理,有了提高更要及时表扬。学生期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也会是班主任融入到班级体,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良溶剂。

教学小故事15

  一个学期已匆匆过去。 蓦然回首这学期的教学工作,除了欣慰自己能完成教学任务外,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的影子还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五年级的一位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学期由我来带他们美术课,对于我们而言相互间都是陌生的,有个孩子一开始的印象让我对他没什么好感,从刚开学上的第一节课上就开始小声说话,再到后来经常不带美术工具、常拖欠作业、就算是完成也不是认真对待。据我从教过他的老师那了解这孩子比较聪明,但是有些小毛病就是老改不好,你对他要求严一点再看看。我这样试过几次,当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是不能让他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次在教《有趣的汉字》一课时,我通过范画欣赏环节展示了几幅水墨画法表现的汉字美术作品,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大家对创作方法也想了很多,都在积极地实践。等收齐他们班的作业并批改时,一幅幅精彩的作业让我看的眼花缭乱,期中我也发现了一幅构图感觉不同的作品,翻看他的是谁,没想到是他的作业。这次,他显然是认真的动了脑筋在画画啊!我这么感慨着。但我也同时在思考他这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回想他上课时的情景,他的目光闪烁着,欣赏画时也是炯炯有神,这样的眼神背后我想应该是他对这节比较感兴趣吧。再从作业设计上来说,我给他们了两个选择一个是简单构图,一个是较复杂的.要求。他选择了前者,这说明他之前的做法可能一大部分原因是不会画,或者不自信和胆怯造成的。有了这样快速的分析后,在这之后的课堂上,我给了他更多发言的机会,展示自己,一点点的树立他的自信心,用肯定的目光鼓励他的每次进步,那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大大的夸奖,对作业的评价我也很中肯,不会给他要求的过高。

  对这个孩子有了新的认识,我也有了一些思考,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样,每个孩子的特点背后必然有个漫长的形成过程,究其原因,分析问题本身,才能真正的谈教育教学,否则只是程式化的完成工作而已。对每个人孩子的观察要更细致,不要用第一印象来看孩子,多鼓励他们,我想孩子给你的反馈会让你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