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是树花朵》教学设计

《鸟是树花朵》教学设计

《鸟是树花朵》教学设计1

  一、检查背诵导入新课

  1、对子同学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2、导入:文章主要围绕“鸟是树的花朵”这一中心句描写了冬天鸟落在树上,给冬天带来了温暖和生机,笔下的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鸟是树的花朵,鸟是树怎样的花朵?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设计意图:以文章的中心句,引入到对文章内容的具体分析与体会)

  二、明确目标确定重点

  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能够有的放矢。)

  三、尝试探究例中学知

  多媒体出示探究题

  (一)学生根据课前自学,梳理自学结果。

  1、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设计意图:用第八自然段进行迁移运用巩固所学知识,最终形成阅读能力)

  七、质疑问难盘点收获

  1、读完本文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共同解决。

  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指名回答课后题“为什么再开头描写冬天的树?”

  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共识:是和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突出鸟是树的花朵,给树带来了生机。

  2、学生围绕目标盘点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导学生谈收获,总结阅读散文的方法。)

  八、布置作业读写训练

  把鸟想象成树的花朵,使冬天寂寞的树有了一番别致的景象。你也有过类似的想象吗?写一写。要求能用上对比手法,恰当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

《鸟是树花朵》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会写会读“杈、瞬、鸽、蹈、滞、婉”6个生字。

  2、重点学习用拆字法推想“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等词语的意思

  3、依据情节的变化调节音量、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巩固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本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5、继续学习对比写法,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并由此体会的思想感情。

  6、认识描写、抒情、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尝试体会其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7、重点识别省略号的用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

  1、学习对比写法,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并由此体会的思想感情。

  2、认识描写、抒情、议论三种表达方式,体会其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会读“杈、瞬、鸽、蹈、滞、婉”6个生字。

  2、重点学习用拆字法推想“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等词语的意思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巩固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重点目标:

  巩固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小组长利用课前三分钟再次检查本课生字的默写。(因为导读课已经测试)

  2、教师检查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多媒体展示学案的词语练习题)

  3、教师总结预习完成情况。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枝()叶()妙不()()千姿()()

  稀疏而()()白腴而()()柔和而富有()()

  ①春天的花园里,各色花儿(),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看。

  ②冬天,一棵棵树落光了叶子,少了夏日里()的风姿。

  ③夕阳西下,微风轻拂,散布在林间的小路上,那种感觉()。

  4、导入:同学们,漫长的冬季终于要过去了,它给我们带来的除了寒冷,还有空旷、缺乏生机。但是,一群鸟飞来了,落在了树上,它们要干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鸟是树的花朵》,来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把字词放在课下让学生自学,课上教师检查、指导,既能督促学生掌握字词,又节省了时间)

  二、明确目标确定任务

  找学生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巩固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与重点。)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个人朗读:小组对子同学对读课文,指出读得不通顺、不准确的地方。

  2、全班朗读: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参与全班朗读。

  3、师生简单点评每组代表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组内自读课文,做到全员参与,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尽量达成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目标)

  四、尝试探究例中学知

  1、小组同学整理自己自学的结果,准备和同学探究。

  2、小组合作探究:

  ①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②探究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先描写冬日树上的、,接着描写一群鸟、三五只鸟、一只鸟落在,就像是。然后描绘鸟在树上、、的情景,这些鸟使树显得,概括说出树上的鸟比还要美丽,接着写鸟在春、季一直都在树上。最后,用议论抒情的文字作为结尾,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乐趣。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组内根据问题合作探究,进行例中学,通过支架的搭建,弄清课文内容)

  五、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根据情况找1-2组交流,其他组补充、完善。)

  预设交流情况:

  1、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①冬天的空旷、疏朗

  ②过渡:鸟落在树上

  ③一群鸟落在树上情景

  ④几只或一只鸟落在树上情景

  ⑤鸟落在树上给树带来了生机

  ⑥树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更美丽

  ⑦总结冬天鸟给树带来了生机

  ⑧鸟在其他季节也在树上

  ⑨抒情议论:鸟是树的'花朵

  2、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先描写冬日树上的稀疏、空旷,接着描写一群鸟、三五只鸟、一只鸟落在树上,就像是树上的花朵。然后描绘鸟在树上、、的情景,这些鸟使树显得有生机,概括说出树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接着写鸟在春、夏、秋季一直都在树上。最后,用议论抒情的文字作为结尾,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抓住“鸟是树的花朵”这句话,重点描写冬天鸟落在树上像花朵,给树带来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3、教师点拨

  (1)遇到情节不明显的散文时,我们可以试着找出或概括能概括自然段意思的语句,然后把意思相近或相关联的段落合并,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即可概括出全文内容。

  (2)在写鸟是树的花朵之前,先写了冬日树上的稀疏、空旷,和下文鸟落到树上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鸟作为树的花朵的美丽。

  (3)围绕“鸟是树的花朵”这一中心句,从不同的角度组织文章,从内容上看,充分体现了本文(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汇报交流,重在总结方法,为后面的实践悟打好基础)

  六、实践悟理巩固提升

  多媒体出示巩固训练:

  浏览《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勾画出能概括每自然段意思的语句,然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自学:浏览、勾画、标注

  2、小组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展示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主要写维也纳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和维也纳人为维护森林做的事情,体现人类与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证明了大自然需要人类的保护,人们生存的环境依赖着大自然。

  (设计意图:利用例中学的成果,进行实践悟理,提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七、归纳总结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重点组织学生谈收获,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八、布置作业迁移训练

  1、浏览《楼兰的忧郁》,勾画出能概括每自然段意思的语句,然后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题目

  内容提要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迁移训练,形成一种阅读能力;把第二课的主要内容概括以读书笔记形式呈现是为了巩固概括文章的方法,学习读书笔记的格式)

  2、熟读课文1-4自然段,争取背诵下来,对子同学互相检查。完成第二课时的学案。

  (设计意图:把背诵内容留作课下作业为了自学和互学情况,完成学案为第二节课学习做铺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依据情节变化主动调节语气和节奏。

  2、继续学习对比写法,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并由此体会的思想感情。

  3、认识描写、抒情、议论三种表达方式,体会其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4、本课重点识别省略号的用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