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古诗(精选15篇)

赞美腊八节的古诗最新 腊八节古诗(精选15篇)

腊八节古诗1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腊八节,这一天虽然没有被规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仍然有着其自己独特的节日意义!

  有关腊八节的古诗集结

  北齐·魏收--《腊节》

  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唐·杜甫--《腊日》

  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腊八节古诗2

  《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这首诗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腊八节古诗3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感皇恩·除夜》

  宋:史浩

  结柳送穷文,驱傩吓鬼。爆火熏天漫儿戏。

  自家炉鼎,有却冷清清地。腊月三十日,如何避。

  且与做些,神仙活计。铅汞收添结灵水。

  跳丸日月,一任东生西委。玉颜长向此,迎新岁。

  《腊月十八日蚤苦寒与家妇饮》

  宋:张耒

  寒夜不可旦,老鸡鸣苦迟。

  晨兴出户视,风折山树枝。

  最爱堂东梅,洌寒亦弄姿。

  夜来月中影,窥我读书帷。

  中庭石井栏,晨汲气如炊。

  今日复何事,环佩联冰澌。

  瓷罂有芳醇,庖舍具鲜肥。

  地炉炽新炭,三酌对山妻。

  《水调歌头(腊月二十一日可远堂索赋)》

  宋:刘辰翁

  落日半亭榭,山影没壶中。苍然欲不可极,迢递未归鸿。

  锦织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寂寞听疏钟。

  木末见江去,无雪著渔翁。

  词舂容,歌慷慨,语玲珑。岁云暮矣相见,明日是东风。

  远想使君台上,携手与人同乐,中夜说元龙。

  世事无足语,且看烛花红。

  《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

  宋:王洋

  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

  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金仟吒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

  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

  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

  未须怊怅思往昔,坐变劲峭同春柔。

  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五爆竹行》

  宋:范成大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埽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一冬舂行》

  宋:范成大

  腊中储蓄百事利,。

  隔户车声流水过,却疑豳鼓奏村田。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南宋】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腊八节古诗13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大腊》

  :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诗中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多么热闹啊。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诗中可以看出,在寒冷的冬天,难得的阳光正好高照,本来是应该高兴,只可惜,心里想着逝去岁月,不禁感叹万千。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金浮图腊八粥》

  清代:赵熙

  残年饭。何缘梦见。且做梅边,懒残僧馔。撷园蔬,并入沙锅爨。

  杂沓香风,乐到小儿争唤。喜当给孤园看,神鸦放口,饥火风吹散。

  谋生贱。哀鸿叫断。转粟青天,战云千片。问何人、坐拥如花眷。

  李郭樽前,小出长安乱。还我伊蒲,自办头陀半饱,消受山妻劝。

腊八节古诗14

  《庚子腊月五日》

  [唐]司空图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腊前月季》

  [唐]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

  虞集〔元代〕

  官桥柳外雪飞绵,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

  惟有寒梅能老大,独将清艳向江天。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赵万年〔宋代〕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顾梦游〔明代〕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

  夏仁虎〔清代〕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八日夜直

  曾国藩〔清代〕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喻良能〔宋代〕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腊八粥

  王季珠〔清代〕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

  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腊八日未雪不寒

  方回〔元代〕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

  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腊节

  魏收〔北齐〕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八粥

  道光帝〔清代〕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前四日》

  [宋]俞桂

  天气晴和又作阴,老来畏冷自难禁。

  余霙待伴留痕在,殊动骚人访戴心。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宋]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腊八日夜直》

  [清]曾国藩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腊八节古诗15

  (1)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2)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3)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

  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

  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

  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

  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

  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4)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5)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6)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关于腊八节古诗词大全七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7)

  怀君八日语,五见十年中。

  险阻贫兼病,西南北又东。

  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

  木末临清晓,应披看雪红。

  (8)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9)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