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活板》优质教案

沈括《活板》优质教案1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掌握课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近义词;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目的一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说明事物的顺序

  教学关键:

  同难点

  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学生用“阅读提示”充分自读及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借助解释运用“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三、引导讨论:

  1讨论600字左右的参观记。

沈括《活板》优质教案2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以平实浅显的文字,介绍了毕昇创造活版和活版印刷术的有关情况。文章紧扣活板“活”的特征,因此在设计本篇教学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体会程序的条例清楚、层次分明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对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同义词要注意比较辨析,整理归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1、了解和《梦溪笔谈》。2、疏通全文。

  (二)教学难点1、课文文章的沈括,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

  2、要求快速阅读课文。检查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3、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4、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5、疏通全文。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

  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将解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科技说明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品

  1、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

  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2、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

  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

  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和(hu) 炀(yáng)更(gēng)互

  燔(fán)土讫(qì) 予群众(zng)

  2、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活板》音频)。

  3、自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4、翻译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自己翻译,并释疑解难)

  5、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②为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压平,就可以反复印刷了,印完之后这些字模拆下来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你知道印刷技术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时代发明的?(学生参与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教师报导读题

  (教师按课文重点归纳出五六个知识点,化解为若干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课文的经络重点。报导读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不作记录,静听默记)

  a、对照解释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b、在原文中找出练习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义及用法。

  (投影片1)

  请你根椐说明内容,画出简要的工作流程图。然后说说课文后,结合你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3、听课文录音

  (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明确一些字词的读音,并思考导读题)

  默读课文,做书间笔记

  (学生用铅笔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作批注) a、快速在每个自然节前,依次编上节码,例:1、2、3……

  b、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文言文还应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理解)。

  c、用( )括出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句子。

沈括《活板》优质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要先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请老师帮助解决。疏通文意,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在疏通文言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要求:记住。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板:(通“版”。)为:(做,使用。)已:(通“似”。)布衣:(平民。)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极为神速(快,迅速。)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明确:(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是“活”:设一铁板,密布字印是“活”;药熔后,用平板在上面按一下,使字平如砥,是活;做二铁板。交互使用,是活;常用字多备,是活;用后用木格贮之,是活。……这就把活字板的灵活性、优越性和雕板作了形象的、生动的比较,突出“活’’的特点,表现了活板技术的先进性。)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明确:(因为这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活板

  沈括

  一、雕板印刷的发展情况。

  二、活板的发明制作作用功效

  刻字常用字

  制字活再用字

  排版生僻字

  三、活板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