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的养殖技术(共8篇)

冬虫夏草的养殖技术

       1、瓶栽:瓶栽适合于家庭栽培,采用普通罐头瓶洗净后,在瓶内先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达60%,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只为宜,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拢,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盖细沙土3cm,稍压平表面,为了保持湿润,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内外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2、箱栽:箱栽也适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木盆、塑料盆进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将细沙土铺5-7cm厚,再均匀地放入菌虫,每只虫之间相隔2-3cm,上面再盖沙土3-5cm,表面用塑料薄膜拱起保湿,为了节约场地,还可将木箱重叠起来。

       3、床栽:床架栽培是进行大批生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可充分利用室内室外进行层架栽培,节约场地,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房间设计,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倒细沙土5-7cm,放入菌虫,距离按箱栽,上面盖沙土3-5cm,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相应的空间。

       4、露地栽:露地栽是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关键要选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做到能遮阴、能排水、能防旱、能保温、能防人畜践踏的环境。栽培方法可进行平地式或畦式两种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将一般平地、坡地、荒地铲出表土15cm,宽1米,长不限,然后填上5cm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盖细沙土5-7cm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阴棚遮阴。

       5、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可避免阳光和高温,既防旱又保湿,适宜广大农村栽培,畦式宽100cm,深50cm,长不限,四周同样能排水,栽培时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再按述方法放入菌虫,然后又盖细沙土5cm,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两端通风,上再盖草莲遮阴和降温。

篇2:冬虫夏草养殖方法

       一、原材料要求

       1.选用菌丝洁白、适应性强、见光后转色、出草快、性状稳定的速生高产优质菌种,是栽培成功和高效的关键。初学者应选购菌种量多的固体原种,有栽培经验者可购买斜面试管种或液体菌种。

       2.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大米或碎玉米。

       3.选用厚度0.05毫米以上,规格为15厘米×30厘米或17厘米×30厘米,薄厚均匀、无破漏、韧性强的优质聚丙烯塑料袋为栽培容器。

       4.为防止污染损失,可选用集营养、防污、助长功效于一体的虫草专用防污剂,如食用菌专用特效防污剂。

       二、栽培方法

       1.培养基配方:大米1公斤,虫草专用防污剂35克,水1.5公斤。

       2.配制方法:大米按每袋50克或100克分装入塑料袋。将1.5升50℃的热水倒入干净盆内,将虫草专用防污剂放入热水中,搅至完全溶解即成营养液。按料水比(即大米与营养液的用量比)1克∶1.5毫升称取营养液倒入装好大米的塑料袋内。分装完后用塑料绳将每个塑料袋中部和口部各扎1道。

       3.灭菌:灭菌锅内加适量水,把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升温至100℃,保持1小时。取出,冷却后移入接种室。用优质气雾消毒剂或常规方法密闭消毒30分钟,即可穿戴消毒衣服进入接种室接种。

       4.接种:进入接种室应迅速关好门(防止含有杂菌的空气进入)。接种工具、菌种外壁、操作人员双手等,用75%酒精擦拭或浸沾消毒。

       5.培养:北虫草属中低温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子座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最初将温度保持15~18℃遮光培养。当菌丝生长至培养基1/2~2/3时,可将温度升至20℃,20天菌丝可发满袋。几天后,当培养基上部出现菌丝突起时,给予10~15℃的温差刺激,并增加光照刺激转色。7~10天转完色后对培养室消毒30分钟,然后解去培养料袋中部扎绳,用手把袋折成直筒状,为子座生长提供空间。当子座长至1厘米,及时对栽培袋通气,温度保持18~22℃,空气相对湿度80%~90%。

       6.采收:子座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棒状不再生长时,打开袋口用小刀或剪刀将其从基部采下,放入洁净器具内及时烘干或晾干,勿暴晒以免褪色。干燥后存放在密闭塑料袋内或出售。

篇3:冬虫夏草养殖方法

       一、栽培条件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准备菌种和昆虫两个条件,最大的难度是昆虫来源,昆虫目前主要靠野生采集,人工繁殖这种昆虫还有一定的因难,它制约了人工栽培的进展。

       1、菌种: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优良的纯菌种,目前全国的品种很多,一是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菌、无老化的菌种;二是要选择感染力强,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对昆虫迅速感染得病死亡的品种;三是要选择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湿度变化和其它杂菌感染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品种。

       2、昆虫:昆虫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主,也可利用桑蚕、柞蚕作寄主,幼虫要求必须是活的,个体大、肥胖的较好,数量多少根据自已的栽培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000克,母种一支,细沙土50公升。

       3、环境: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宜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只要能满足这个温度范围,就可以栽培。

       4、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充分利用自然气温,撑握好栽培季节,可降低生产成本。

       二、栽培方式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一种是利用昆虫栽培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野生一样的冬虫夏草,另一种是用米饭、PDA培养基或其它固体培养基直接培养草,这种草与虫草功能相同。栽培时可进行室内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据自已的条件任意选择,无论哪种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培养菌虫,使昆虫在入土之前先感染上这种带“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时已重病在身,不宜乱爬,有利于早死、快出、生长均匀。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也可将菌液喷在桑叶上,吃后感染病菌,喷量每次见湿为宜,每天喷二次,三天后这种菌液浸染虫体内部感染病菌,使幼虫出现行动迟缓,处于昏迷状态,即可进行栽培。

       1、瓶栽:瓶栽适合于家庭栽培,采用普通罐头瓶洗净后,在瓶内先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达60%,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只为宜,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拢,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盖细沙土3cm,稍压平表面,为了保持湿润,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内外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2、箱栽:箱栽也适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木盆、塑料盆进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将细沙土铺5-7cm厚,再均匀地放入菌虫,每只虫之间相隔2-3cm,上面再盖沙土3-5cm,表面用塑料薄膜拱起保湿,为了节约场地,还可将木箱重叠起来。

       3、床栽:床架栽培是进行大批生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可充分利用室内室外进行层架栽培,节约场地,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房间设计,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倒细沙土5-7cm,放入菌虫,距离按箱栽,上面盖沙土3-5cm,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相应的空间。

       4、露地栽:露地栽是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关键要选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做到能遮阴、能排水、能防旱、能保温、能防人畜践踏的环境。栽培方法可进行平地式或畦式两种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将一般平地、坡地、荒地铲出表土15cm,宽1米,长不限,然后填上5cm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盖细沙土5-7cm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阴棚遮阴。

       5、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可避免阳光和高温,既防旱又保湿,适宜广大农村栽培,畦式宽100cm,深50cm,长不限,四周同样能排水,栽培时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再按述方法放入菌虫,然后又盖细沙土5cm,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两端通风,上再盖草莲遮阴和降温。

       三、管理技术冬虫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非常简单,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方面的管理。

       1、温度: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零下40℃都冻不死,但高于32℃就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需要20~25℃有利生长。

       2、湿度: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湿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射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阴林、人工搭阴棚、草莲覆盖等方式遮阴。

       4、空气: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时应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

       ,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四、采收加工在自然条件下,冬虫夏草生长期一般为9个月,若今年9-11月栽培的明年5-6月可长出子座,也有在室内3-4月栽培的,当年9-10月长出子座,生长快慢决定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冬虫夏草成熟标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以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用竹、木杆轻轻刨开沙土,将冬虫夏草拣出来,放在筐内,注意不要把虫体与子座弄断,更不要把虫体或子座刨伤,采收后用水冲净泥沙,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保存:冬虫夏草易受潮,必须充分干燥,干燥后立即装入塑料袋或瓶中封闭,防潮保存销售。

       [冬虫夏草养殖方法]

篇4:「冬虫夏草」的养殖

       「冬虫夏草」的养殖

       冬虫夏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全世界目前已报道发现由虫草属真菌Cordyceps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其他生物长出子实体的虫草种类达400多种;我国已记录68种。在国内外一些人和学者的概念中,把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结合体都通称为冬虫夏草。然而,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和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和人们及本文所指的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enesis (Berkeley) Saccardo (1878)寄生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而其他类群仅称为虫草,不是正宗的冬虫夏草。

       一、冬虫夏草和寄主昆虫的药用历史及发展现状

       药用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见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所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后来,赵学敏的 《本草纲目拾遗》(1756)一书中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该书还对冬虫夏草的产地、食用方法和用量有详细的记述。1757年吴仪洛所著的 《本草从新》一书也指出:“冬虫夏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其后 《黔囊》、《文房肆考》、《四川通志》、《本草图说》等数百部古药书中都记载了冬虫夏草。

       我国把冬虫夏草作为药材出口到国外的历史比文字记载的更悠久。从明代中叶1400一1465年间就从浙江传到日本,并在贵族中广泛食用。1723年由欧洲的传教士尚加特利茨库把从中国西北采到的冬虫夏草带到法国,由Reaumur在法国科学院的学士大会作了介绍,并登在会议纪要上;1943年,Berkeley鉴定了中国的冬虫夏草,正式定名为:中国虫草Sphaeri sienesis;1878年由Saccardo归为虫草属Cordyceps,冬虫夏草的研究在国外引起重视,中国虫草也开始驰名于世。

       冬虫夏草由于仅分布于中国,又是数百年来我国和亚洲人民视为与天然人参、鹿茸相媲美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享有极高的声誉。它药性作用温和,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长期以来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服用,无任何副作用。古代70多部中药学文献把冬虫夏草的功用归纳为:”能阴阳并补,治劳嗽膈症,诸虚百损;功与人参、鹿茸同,但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有200多部药书详细记载了冬虫夏草的药效与用途,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功用为:”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学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的功用效果越来越广泛。经研究证明,它是具有镇静,止血,抗惊厥,降压,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结,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和具有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功能的药物。目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药学界和生物学界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研究报道大量增加。 最早科学地描述和发表我国青藏高原有蝠蛾属昆虫分布是英国的Poujade1886年在四川省的宝兴县雪山上发现一种蝠蛾,被他定名为德氏蝠蛾Hepialus davidi;后来Alphe raky、Staudinger等学者分别于1889和1895年在西藏发现了暗色蝠蛾H.nebulosus(同种异名:泥色蝠蛾H.luteus)、异色蝠蛾H.varians两个种类。19Oberthur在法国的Armorica半岛上整理由中国西藏、四川带去的药材和植物标本中,发现一头蝠蛾成虫,并以该半岛名称定名为H.armoricanus,但在发表新种时说明,该种蝠蛾产地可能是中国川藏高原,因在半岛一直未再发现有该种蝠蛾分布;后来一直到195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四川康定等地采到大量的蝠蛾成虫和幼虫,经朱弘复鉴定,与在法国Armorica半岛发现的蝠蛾是同一种,从而定名为虫草蝙蝠蛾,并确定为中国特产的冬虫夏草菌的寄主昆虫之一。到目前为止,在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已发现中国特有的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37种。

       二、冬虫夏草与蝠蛾昆虫人工培育和产业化现状

       (一)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现状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在近来全国先后有60多个科研单位和数千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探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周期长,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的高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在云南、四川、浙江、甘肃、青海、北京、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等省(市、区)中低海拔地区,开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虫夏草研究也有多年,虽然在某一些环节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或成果,如云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庆的室内人工批量、重复繁殖成功蝠蛾昆虫;浙江等地在室内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虫;但由于没有解决虫与菌接种和批量、重复长出子座体的难关,不能称为培育成功。离小面积、小批量、多次重复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目标都还十分遥远;虽然数家已声称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虫夏草,事实上科学的可信度极低。因为:

       (1)目前还无一家能长期又稳定地分离培养到正宗的冬虫夏草真菌 (即反复在培养基上批量长出子座)。青诲、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养基上都培养出过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无子囊孢子,而且生长都不稳定,不能说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术。

       (2)冬虫夏草菌无性型人工培养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在室内接种到蝠蛾幼虫上也能感染成为僵虫期,但确罕见有完成有性型,长出子座体和子囊孢子。

       (3)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气候、土壤、气压等多种环境因素外,其菌之间是否多菌复合感染?如果是复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关键作用?在什么时期与冬虫夏草菌起作用?等等问题尚不清楚。

       因此,要在中低海拔地区人工批量和重复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虫夏草,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就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大面积人工培育冬虫夏草,也还需开展许多技术性的实验工作。所以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要达到规模化或产业化生产,研究还十分艰巨,路程还非常遥远。

       (二)无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现状

       由于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困难太大,近10多年来,大部分开展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单位和研究人员都纷纷转向无性型的研究与应用上。由于虫草菌无性型培养技术容易掌握,而且从自然界采集冬虫夏草分离出来的真菌,绝大部分理化性质和药理功能与冬虫夏草的有性成分相似,所以各地都把自我分离出的真菌确定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并纷纷建厂生产菌粉和开发应用。目前已从自然界的冬虫夏草体中分离出自我认为是中华虫草菌无性型共有9属31种,其中有16种已经在北京、吉林、山西、上海、青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9个省 (市)40多家,进行深层大规模发酵培养和固体培养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体作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代用品,部分厂家已进入大的产业化生产,如至灵胶囊、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心肝宝、冬虫夏草鸡精、虫草胶囊、冬虫夏草酒、冬虫夏草人参补酒等20多种产品年产值均达千万元至数亿元。而且,由于用菌丝体和分生袍子人工繁殖周期短、产量高,今后作为冬虫夏草有性型的代用品,开发、应用的潜力还极大。

       三、冬虫夏草和蝠蛾昆虫人工培育技术

       (一)冬虫夏草茵的寄主昆虫饲养繁殖技术要进行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首先必须大量人工饲养寄主一一蝠蛾属昆虫。蝠蛾一生中有98%的时间都在土壤内生活,仅有2.5一13d的成虫期营地面生活。所以,这类昆虫的人工饲养管理主要是在土壤中开展。

       1.蝠蛾的饲养工具

       (1)蝠蛾卵的饲养工具。饲养蝠蛾卵可用两种方法,一是用直径15一20cm的玻璃培 养皿,垫上2一3层滤纸,皿内放一块吸水棉保持湿度,每皿可饲养200一500粒卵。此法利于观察,但难掌握湿度。二是用l0cm xX5一8cm的广口瓶或者25cm x 30cm的玻璃饲养 缸,内置3一5cm厚的过筛细腐殖土,种上1一2棵珠芽寥植物,把卵放养于土表至lcm深的土层中,每瓶可饲养300一1000粒卵;饲养时只要掌握住植物不枯萎,即可不加湿度。此法卵的孵化率高,但观察和移植幼虫对比较困难。

       (2)幼虫的饲养工具有以下4种。

       a.玻璃养虫缸:用18一25cmX30一35cm的玻璃缸,也可用标本浸泡缸,放置土壤15一25cm,种上幼虫取食的植物,把刚孵化幼虫移入缸内,每缸可饲养10一30头幼虫。 b.地下养虫箱:箱一般高30一50cm,宽20一25cm,厚3一5cm。饲养箱骨架用钢筋 焊成,上面钢筋做成提手,便于提动;宽的两面用3一5mm玻璃,便于观察虫体活动;底 和两个侧面装上16孔目的铜纱网,便于水分渗入。然后装上土壤,种植饲料植物,每箱放养20一50头幼虫;在较坚实的地上挖一个比饲养箱体积稍大和深的槽,把养虫箱放入槽中,观察时将养虫箱提出地面,抹去外表玻璃上的土壤,即可清楚看到幼虫活动情况。

       c.大型养虫笼:在半自然的状况下,选择一块排水好、土质疏松的场地,挖长12一l5m、宽2一3m、深4Ocm的'深槽,底部和四周垫上尼龙纱网(最好用双层,小虫不易钻出),再把疏松的腐殖土铲进填平,种上幼虫食物,放入幼虫饲养,每平方米可放养30一50头;该法有利于大规模饲养,但观察困难。

       d.用各类盆具裸露饲养:把植物饲料洗净放入盆中,放入幼虫饲养,盆口覆盖一层黑布或者黑纸遮光。此法利于生活史观察,但要注意勤换饲料和清除粪便。

       (3)蛹和成虫的饲养工具。制作长50cm、宽50cm、高55一60cm的养虫箱。底部用薄铁板或双层铜纱网封底;顶和四周用铁纱或尼龙纱封盖,前面可制成一道活动纱网门。在箱底放入10一20cm的土壤,种上植物,把蛹和成虫放养土中,此法可进行密植饲养。

       2.饲养技术要点

       (1)土壤的选择。土壤是蝠蛾昆虫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土壤条件是否适合该虫生活是人工饲养成活率高低的关键之一。最适宜蝠蛾生长的是高山草甸土;次之是流石滩和草甸混合土;再次之是高山棕色、暗棕色林土,其他土壤对此虫生长不良。

       (2)食料的选择。幼虫最喜取食圆穗蓼、珠芽蓼、黄芪、小大黄等植物的嫩根芽。由于蝠蛾昆虫是一类杂食性昆虫,在无上述植物的地方,可用禾本科 (如青稞、麦、谷芽等);十字花科、莎草科的嫩根饲养。在中、低海拔地区(适宜生活的温度下)用土大黄、胡萝卜、白萝卜、白薯 (红苕)、马铃薯、苹果等饲喂也能正常生长发育,最好为土大黄、胡萝卜和白薯三类。

       (3)温、湿度的选择。蝠蛾昆虫是一类耐低温而怕高温的昆虫。最适宜在15一19C中生活成长;此虫最适宜空气湿度75%一85%,土壤含水量40%一45%之间。

       3.管理技术

       (1)成虫期。成虫不取食任何食物,只要保持水分和适宜温度即能正常成活和产卵。但蛾子栖息环境与产卵量有关。成虫最喜选择有杜鹃和蝠蛾幼虫取食的蓼科等植物根旁产卵,所以在蛾子交配产卵前植上几株相关植物最佳;另外不能有强光影响。

       (2)卵期。要使卵能正常孵化,一定要掌握好适宜的温、湿度。

       (3)幼虫期。幼虫由于生长期长,而且虫体壁薄而易破,饲养时一定要细心,除了必要的观察、换土和换食料外,尽量减少翻动。幼虫的饲养关键是初孵的幼龄时期,初孵幼龄虫要给足细小鲜嫩、湿度不高的食物;土壤最好经过筛检,以免粗硬物擦伤主体。此外,为了延长食料和土壤不霉坏,更换前用紫外灯照射杀菌l5min,土壤也可在阳光下暴晒1一2h后再用。

       (4)蛹期。养蛹时,把养蛹器皿内的土壤压实,然后用与蛹粗细的木棍人工造一土室,土室略斜,深约2一3cm,每室放一蛹,放蛹时,蛹头向土表面,上用细土盖住。蛹的温湿度,可控制在大气湿度80%一85%,土壤含水量42一45%之间,温度18一22℃之间。

       [二]冬虫夏草菌的人工培养技术

       要获得纯正的冬早夏草菌种必须进行人工的分离、纯化、复壮、保存等工作。

       1.分离冬虫夏草菌的技术与条件

       (1)材料要求。获得纯的菌种对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如果是进行冬虫夏草的组织块分离法,最佳的分离材料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刚开始冻结时期采的材料,这个时期冬虫夏草菌刚感染蝠蛾幼虫进入僵虫期不长时间,嫩小的子座芽刚长出虫头部0.2一0.5cm,虫体内其他杂菌较少,最易进行分离。如果是5:冬虫夏草的养殖方法

       

冬虫夏草的养殖方法

       如果是家庭种植,瓶栽是个不错的选择,将玻璃瓶洗净后,先在瓶中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要达到60%,然后将感染了菌液的活体虫放在上面,每瓶中幼虫不要放多了,上面再盖3cm左右的细沙土,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在家养殖冬虫夏草,也可以选择箱栽,木箱、木盆、塑料盆都可以进行种植。要记得在箱子底部和四周要放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在箱中垫5-7cm的细沙土,再放入菌虫,幼虫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不要挨在一起,上面再盖3-5cm的细沙土,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包好。

       如果是大批生产的话,那就用床架种植吧,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养殖,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定,用竹或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种植前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垫5-7cm的细沙土,放入幼虫,幼虫间的距离自己把握,盖3-5cm的细沙土,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如果是室外种植,推荐使用露地栽。最关键的是选好种植场地,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将一般平地铲出表土15cm左右,宽1米,长按自己的情况定,填上5cm左右的沙土,放入幼虫,盖5-7cm左右的细沙土,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如果是农村种植,畦式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宽100cm,深50cm,长按自己的情况定,种植时先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放入菌虫,然后盖5cm左右细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注意两端要通风。

       虫草菌丝生长的时候对空气要求不大,子座快要出土的时候要去掉塑料薄膜,流通空气,促进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75~95%左右的相对湿度,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冬虫夏草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是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它既能增加免疫系统细胞、组织数量,促进抗体产生,增加吞噬、杀伤细胞数量、增强其功能,又可以调低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

       直接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确的抑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冬虫夏草中含有虫草素,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

       抗疲劳

       冬虫夏草能提高人体能量工厂--线粒体的能量,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减轻疲劳。

       调节心脏功能

       冬虫夏草可提高心脏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脏对氧的消耗,抗心律失常。

       调节肝脏功能

       冬虫夏草可减轻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对抗肝纤维化的发生。此外,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对病毒性肝炎发挥有利作用。

       调节呼吸系统功能

       冬虫夏草具有扩张支气管、平喘、祛痰、防止肺气肿的作用。

       调节肾脏功能

       冬虫夏草能减轻慢性病的肾脏病变,改善肾功能,减轻毒性物质对肾脏的损害。

       调节造血功能

       冬虫夏草能增强骨髓生成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能力。

       调节血脂

       冬虫夏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对人体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味甘,性平。能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头昏耳鸣;肺虚或肺肾两虚,喘咳短气,或咳血;体虚自汗,畏风。

       7 冬虫夏草一般为9个月就可长好,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决定生长快慢,虫草成熟标的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以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即可采收。

篇6:冬虫夏草的养殖条件

       1、菌种: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优良的纯菌种,目前全国的品种很多,一是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菌、无老化的菌种;二是要选择感染力强,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对昆虫迅速感染得病死亡的品种;三是要选择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湿度变化和其它杂菌感染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品种。

       2、昆虫:昆虫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主,也可利用桑蚕、柞蚕作寄主,幼虫要求必须是活的,个体大、肥胖的较好,数量多少根据自已的栽培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000克,母种一支,细沙土50公升。

       3、环境: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宜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只要能满足这个温度范围,就可以栽培。

       4、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充分利用自然气温,撑握好栽培季节,可降低生产成本。

篇7:冬虫夏草的养殖基地

       

养殖冬虫夏草的基地

       如果是家庭种植,瓶栽是个不错的选择,将玻璃瓶洗净后,先在瓶中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要达到60%,然后将感染了菌液的活体虫放在上面,每瓶中幼虫不要放多了,上面再盖3cm左右的细沙土,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在家养殖冬虫夏草,也可以选择箱栽,木箱、木盆、塑料盆都可以进行种植。要记得在箱子底部和四周要放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在箱中垫5-7cm的细沙土,再放入菌虫,幼虫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不要挨在一起,上面再盖3-5cm的细沙土,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包好。

       如果是大批生产的话,那就用床架种植吧,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养殖,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定,用竹或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种植前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垫5-7cm的细沙土,放入幼虫,幼虫间的距离自己把握,盖3-5cm的细沙土,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如果是室外种植,推荐使用露地栽。最关键的是选好种植场地,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将一般平地铲出表土15cm左右,宽1米,长按自己的情况定,填上5cm左右的沙土,放入幼虫,盖5-7cm左右的细沙土,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如果是农村种植,畦式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宽100cm,深50cm,长按自己的情况定,种植时先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放入菌虫,然后盖5cm左右细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注意两端要通风。

       虫草菌丝生长的时候对空气要求不大,子座快要出土的时候要去掉塑料薄膜,流通空气,促进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75~95%左右的相对湿度,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冬虫夏草一般为9个月就可长好,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决定生长快慢,虫草成熟标的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以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即可采收。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

       补肾益精

       冬虫夏草可以补肾益精,能兴阳起痿。多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而导致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止血化痰

       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并如肺肾二经,为补肺益肾之佳品,并且有止血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劳嗽痰血、气虚咳喘等症。

       补虚

       冬虫夏草补益作用强,是珍贵的滋补佳品,可将其鸭、鸡、猪肉等炖服,有补肾固本,补肺益的功效,可用于病后体虚难以恢复或者自汗畏寒的体虚人群。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冬虫夏草有具有多方面的免疫作用,对不同的淋巴细胞显示其增强功能或者抑制其功能,或者显示出双向调节作用,在既不影响机体造血系统的功能,又没有淋巴细胞毒性。在临床上既可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又能治疗免疫性疾病。

       保护肾功能

       冬虫夏草能减轻慢性疾病的引起的肾脏病变,可改善肾功能,减轻毒性物质对肾脏的损害。

       调节心脏功能

       冬虫夏草可提高心脏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脏对氧的消耗,有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调节血脂

       冬虫夏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对人体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降压及舒张血管

       冬虫夏草的蛋白质提取物有降压和舒张血管的作用,其提取物可诱导呢你细胞层释放含氮化合物和内皮细胞层衍生超级化因子的间接导致血管舒张。并且其中含有可松弛血管壁达到降低主动脉压的成分存在。

       抗菌作用

       冬虫夏草中的虫草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等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水提取液在其抗肿瘤免疫中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对正常人和白血病患者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此外,虫草醇提取物可以保护免疫,抑制肿瘤克隆的形成,减少癌变的发生率。

       抗疲劳

       冬虫夏草能调节人体内分泌、加速血液的流动,进一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趋于正常,并迅速清除乳酸和新陈代谢的产物,使各项血清酶地指标迅速恢复正常,达到迅速恢复机体功能的效果。因此,冬虫夏草是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

冬虫夏草的储存方法

       虫草的储藏要点是防潮、防蛀和防虫。如果量很少,而且储藏时间也很短的话只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或将其与花椒或丹皮放在密闭的玻璃中,置冰箱中冷藏,随用随取。如果量大或者需要放置较长时间最好放虫草的地方放一些硅胶之类的干燥剂,因为,刚买来的虫草都有些潮而且久置容易发霉、生虫。

       虫草受潮后要化苗,即虫体成空过壳,捏后变扁,但虫草质量降低。若用白酒喷撒虫草(每千克用250ml酒),喷后再喷水,用硫磺熏,可保几个月不化苗。发现虫草受潮后,应立即曝晒。若生虫,可用硫磺熏之,或用炭火微微烘焙,事后筛去害虫虫体与蛀屑。虫草保存不宜过久,过久则药效降低。

       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应用了除氧保鲜技术,并应用于冬虫夏草的保管。研究表明,采用除氧保鲜养护的虫草,在长达2年的贮藏期内,品质完好,无虫蛀、无损耗。与氯化苦熏蒸法相比,有很多优点,不但虫草粗蛋白质总含量较后者为高,而且无毒、无害,杀虫灭菌迅速彻底,不影响虫草的有效成分和商品质量,还方便贮藏与检查,安全性强。

篇8:冬虫夏草的养殖环境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宜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只要能满足这个温度范围,就可以栽培。

冬虫夏草的种植方法

       如果是家庭种植,瓶栽是个不错的选择,将玻璃瓶洗净后,先在瓶中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要达到60%,然后将感染了菌液的活体虫放在上面,每瓶中幼虫不要放多了,上面再盖3cm左右的细沙土,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在家养殖冬虫夏草,也可以选择箱栽,木箱、木盆、塑料盆都可以进行种植。要记得在箱子底部和四周要放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在箱中垫5-7cm的细沙土,再放入菌虫,幼虫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不要挨在一起,上面再盖3-5cm的细沙土,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包好。

       如果是大批生产的话,那就用床架种植吧,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养殖,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定,用竹或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种植前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垫5-7cm的细沙土,放入幼虫,幼虫间的距离自己把握,盖3-5cm的细沙土,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如果是室外种植,推荐使用露地栽。最关键的是选好种植场地,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将一般平地铲出表土15cm左右,宽1米,长按自己的情况定,填上5cm左右的沙土,放入幼虫,盖5-7cm左右的细沙土,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如果是农村种植,畦式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宽100cm,深50cm,长按自己的情况定,种植时先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放入菌虫,然后盖5cm左右细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注意两端要通风。

       虫草菌丝生长的时候对空气要求不大,子座快要出土的时候要去掉塑料薄膜,流通空气,促进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75~95%左右的相对湿度,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冬虫夏草一般为9个月就可长好,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决定生长快慢,虫草成熟标的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以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