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俚语(精选6篇)

北京俚语

       局子 北京土话,公安局

       今儿,明儿,后儿,昨儿,前儿:指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有时

       也在后面加一“个”字。

       挤兑:逼迫,有时叫“挤得”

       见天儿,渐天儿:天天。

       进去:进公安局,即蹲大狱

       嚼谷:吃喝的意思

       将将儿:刚才

       叫板:挑战 “跟我叫板不是?”

       急赤白脸:心急而脸色改变

       假招子:虚情假意 “净来这假招子”

       筋道:东西有咬劲 “这面真筋道”

       京片子:指北京人。以前管北京无业游民叫京花子,管北京话叫京齿儿,管北京城区叫京门子,管北京官僚叫京僚子

       京油子:京籍油滑的人

       街上的舅舅 北京人过去常爱说的一名骂人的话,颇能代表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的语言“艺术”,它实际上包含:“我你舅舅”的意思

       假科里:假模假式,虚伪的意思

       花子 乞丐

       盒儿钱:盒儿指骨灰盒,这个词的意思是养老送终的费用,犹如过去的一句土话:棺材板钱

       回头:有机会。 例:回头我帮你理理发

       后(一声):用于吃到嘴里的时的味道。很的意思,有时也指过甜或过咸的腻.

       “这糖后甜” 话密 话多

       候着:等

       毁:污蔑,损坏 “你就毁我吧”

       海:音häi , 多 “人多得häi了去了”

       忽音hú捋:拂去尘土

       坏醋:也作坏菜,事情结局不好。北京还有句歇后语“老西儿《山西》跳脚----坏了醋了”

篇2:北京俚语

       A篇

       1 奥不噔的:形容东西太甜不好吃的意思。

       2 熬鹰:没有休息。

       3 熬(ao一声)头:心里烦恼的意思,也写作熬慆。

       4 熬可---北京土话,煎熬的意思。

       B篇

       1 巴不能够儿:求之不得非常希望的意思。

       2 把不住:把,是动词,管束不住自己的意思。

       3 把不住边:说话没谱儿,爱吹善侃的意思。

       4 拔脯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5 白案儿:厨行术语,做面食的。

       6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7 白薯脚:经过改造的小脚,也叫“解放脚”,比一般“缠足”要大一些。

       8 摆不开镊子 : 指 某人某件事想不通。

       9 摆普:臭显配。

       10 百年:死的意思。

       11 拜把子:即盟兄弟,也可直呼拜把兄弟。

       12 半彪子:不庄重,好开玩笑的人。

       13 半不啰啰: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14 板儿锹:铁锹。

       15 办:北京新流行语,把犯罪嫌疑人关押起来的意思。

       16 包堆:全包了,意思是把这些衣服全买了去。

       17 报销:即完了,没了的意思。

       18 暴撮:北京新流行语,请客吃饭。

       19 棒槌:外行。

       20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21 奔饭去 : 指上班挣钱去。

       22 甭提了:不再说了。

       23 迸磁儿:双方发生抵触。也就是闹别扭。

       24 闭了眼:死亡。

       25 别几,甭:就是不要的意思。

       26 不得烟儿抽——行容被歧视,受到冷落的意思。

       27 不论(lin)秧子——不管不顾的意思。

       28 不醒腔——不明白的意思。

       29 不顺把:事业上不顺利的意思。

       30 不着三不着两:即没头没脑的意思。

       31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C篇

       1 苍果(或涩果):难看的女孩。

       2 藏蒙哥儿——捉迷藏的意思。

       3 蹭棱子——消极怠工的意思。

       4 抻掇:批评、数落的意思。

       5 嗔掇:责备、责怪的意思。

       6 吃猛了:吃撑着了。

       7 吃铺眼儿:受雇于商家铺户。

       8 吃黑枣:挨枪子。

       9 迟登:犹豫的意思。

       10 迟累:北京土话,负担的意思。

       11 丑儿:京剧里的丑角儿。

       12 出现场:公安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13 嘬雷:给自己找麻烦。

       14 嘬冤:自找受委屈。

       15 瓷器:好朋友,好哥们。

       16 慈悲:心地善良。

       17 攒了:形容总不运动,身体变得不舒展。

       18 错来:其实的意思。

       D篇

       1 打喜儿 :指给对方好处费。

       2 打镲:说些不着边的话。

       3 打漂儿:即无职无业,在社会上闲逛。

       4 打卦: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

       5 打耙:说话改口。有时也表示找个借口推掉某事的意思。

       6 打嗑呗儿:优柔寡断的意思。

       7 打小鼓儿的:老北京沿街敲着小鼓吆喝,收购旧货的人。

       8 打锛儿:原意是说话停顿,后引申为寻找借口,回绝什么事。

       9 大拿:各行业中的能手。

       10 大限:即寿数。

       11 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12 当街:马路。

       13 倒窖:翻扯旧事,即回忆往事。

       14 捯饬(dao chi):北京土话,打扮,修饰。

       15 蹬空儿:穿裤子。

       16 灯泡儿:被人当晃子利用的人的谑称。

       17 低头斋:不敢抬脑袋的意思。

       18 底儿掉:知道对方的老底。

       19 递牙签子:北京土语,没话逗话的意思。

       20 垫窝儿善意的取笑其最小的兄弟时,就管他叫‘垫窝儿’

       21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22 点儿背运气不好,倒霉。

       23 颠儿了:撒腿跑了。

       24 掉点儿:下雨,掉落雨点的简称。

       25 掉腰子:耍花招。

       26 掉链子:关键时候使不上劲,不顶用。

       27 吊死鬼儿:树上会吐丝的昆虫。吐出丝来悬在空中。

       28 叮当五四:行容速度非常快的意思。

       29 逗闷子:指没事寻开心。

       30 逗牙签子:开玩笑的意思。

       31 逗秧子:斗嘴。

       32 独闷儿——独吞的意思。

       33 端了:抄了的意思。

       34 段子:即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

       35 断了念想儿:意思是断了某种欲望,欲念,痴想。

       36 蹲班:留级。

       E篇

       1 二五八档:指事情没办完就放弃了的意思。

       2 二倚子:同性恋。

       3 二意思思: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的意思。

       F篇

       1 发小儿: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2 翻车:即翻脸的意思。

       3 翻扯:发急,发火的意思。

       4 犯牛脖子:犯牛脾气,使性子的意思。

       5 犯照:照,照面。犯照就是相互对视。

       6 放份儿:北京新流行语,猖狂的意思。

       7 肥得噜儿:通常指肥肉,但在北京也有对胖人的一种贬称。

       8 赴了黄泉:死亡。

       G篇

       1 嘎七马八儿:指混杂的,不三不四的人。

       2 旮旯: (ga1 la2) 角落里。

       3 概搂:聚敛东西。

       4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5 肝儿颤——害怕的意思。

       6 杠头:没事喜欢找茬的人。

       7 嗝儿屁:死了。

       8 葛:即脾气各色,古怪。

       9 硌窝儿:指鸡蛋、鸭蛋在出窝之前受到破损。

       10 够拽(zhuai):拿劲的样子。

       11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北京方言。

       12 挂桩:盯梢的意思。

       13 挂虑:惦记、挂念。

       14 官茅房:公共厕所。

       15 光荣喽:北京新流行语,光荣牺牲的简化。

       16 过梭儿了:指某件事情做过头了。

       17 过哈哈儿:开玩笑。

       18 裹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H篇

       1 哈着:央求的意思。

       2 号: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3 喝高了:喝醉了。

       4 喝儿~~~~蜜:就是手心手背的意思(用于作游戏时)。

       5 嘿喽儿着:让小孩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6 横: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7 候着:等着的意思。

       8 候爷:专门在宾馆饭店洗手间,打扫卫生和为客人服务的人员。

       9 花子:乞丐。

       10 话密:话多的意思。

       11 还了阳:阳,阳气,即复元的意思。

       12 回见了您呐~~~~~~~:再见。

       13 活逗乐儿:非常搞笑。

       14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J篇

       1 唧噔嘎噔:行容一种走路的声音,用来讽刺那种爱臭美的人。

       2 鸡一嘴鸭一嘴:形容人多嘴杂纷纷乱说的意思。

       3 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4 挤兑:逼迫的意思。

       5 尖果:漂亮的女孩。

       6 尖孙:漂亮的男孩。

       7 见天:天天的意思。

       8 嚼谷:吃喝的意思。

       9 脚行:老北京的运输业。

       10 局座:局级干部。

       11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12 卷他:卷,北京土话,即嘲讽,讥笑责备的意思。

       13 撅椅巴管儿:对着水龙头喝水。

       14 爵儿:职位的意思。

       K篇

       1 啃(ken四声)节:关键时候。

       2 抠屁股嗍手指头:北京人常用来形容那些极为吝啬的人。

       3 苦大累:意思是又苦又累的力气活儿。

       4 块儿:身上的肌肉。

       5 框外的事-:即出格的事,带有违法乱纪的意思。

       L篇

       1 拉老婆舌头:形容好传闲话,搬弄是非的意思。

       2 拉了胯:服软的意思。

       3 来不来:形容经常的意思。

       4 老迎儿:太阳。

       5 老坷垃完:自蔑老而无用、保守的人。

       6 老家儿:指父母。

       7 老家雀儿:对上岁数人的谑称。

       8 老着脸:舍脸的意思。

       9 老公母俩:即夫妻俩。

       10 老谣:即说话不实者。

       11 雷子:黑话,即便衣警察。

       12 睖:北京土话,斜眼瞪。

       13 里(1声)各儿楞(1声):鬼点子。

       14 联手儿:合伙、合作人。

       15 练家子:练武术的人。

       16 撂高儿:观察的意思,常与打远儿连用。

       17 撂高儿打远儿:朝远处看。

       18 撂了挑子:死的意思。

       19 遛弯儿:散步。

       20 瞜瞜(lou):看,瞧,瞅的意思。

       21 抡:即神侃,胡说八道的意思。

篇3:北京俚语

       二把刀:技术不过关,不熟练,北京话与之相对的是二把刷子

       二百五:说话不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

       二五眼:人的识别能力差

       菜了:完了。 “死菜了”

       慈悲 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 “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 “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 “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左卒右瓦):打败 “还是不是让人给cei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 “蹭饭、蹭吃蹭喝”

       叉:交通混乱堵塞 “路都叉上了”

       抄:碰巧 “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 “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 “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 “今天去撮海鲜”

       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 “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 “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 “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 “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

       碍事儿:不方便

       暗门子:暗娼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

       歇:休息,完。 “你给我歇了吧”

       鞋倍(轻声)儿:鞋子的意思。

       瞎,抓瞎,没戏:不行。 “抓瞎了吧? ”

       虾米了:傻了眼。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儿,而束手无策

       下套儿:下圈套的意思。

       行头:衣服,装束,打扮的意思

       下巴颏儿底下打滴溜儿:意有所仰求于某人

       小妹妹儿的:老北京人的一句骂人话,即“小妹妹养的”简略。“小妹妹养的”也就是婊子养的

       消停:踏实、安静

篇4:常用的北京俚语有哪些

       A

       拔塞子:指放屁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闹别扭

       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 “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 “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 “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

       不论(音 lin ):不管不顾

       甭:不用

       棒棰:外行

       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 “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 ,三声 “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 “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车的人

       傍:依靠 “傍大款”

       暴:过量 “ 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

       倍儿:很,非常 “我们俩倍儿瓷”

       不吝:不在乎 “这人什么都不吝”

       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 “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 “没事尽瞎白霍”

       B

       菜了:完了。 “死菜了”

       慈悲 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 “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 “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 “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 “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 “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 (左卒右瓦):打败 “还是不是让人给 cei 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 “蹭饭、蹭吃蹭喝”

       叉:交通混乱堵塞 “路都叉上了”

       抄:碰巧 “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 “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 “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 “今天去撮海鲜”

       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 “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 “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 “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 “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

       拔塞子:指放屁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闹别扭

       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 “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 “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 “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

       不论(音 lin ):不管不顾

       甭:不用

       棒棰:外行

       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 “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 ,三声 “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 “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车的人

       傍:依靠 “傍大款”

       暴:过量 “ 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

       倍儿:很,非常 “我们俩倍儿瓷”

       不吝:不在乎 “这人什么都不吝”

       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 “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 “没事尽瞎白霍”

       C

       菜了:完了。 “死菜了”

       慈悲 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 “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 “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 “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 “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 “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 (左卒右瓦):打败 “还是不是让人给 cei 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 “蹭饭、蹭吃蹭喝”

       叉:交通混乱堵塞 “路都叉上了”

       抄:碰巧 “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 “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 “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 “今天去撮海鲜”

       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 “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 “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 “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 “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

       D

       段子: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

       大拿:某方面的专家

       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

       底儿掉:非常彻底

       点儿背:运气不好的意思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逗闷子:寻开心

       逗秧子:斗嘴

       倒(音 dáo )气儿:喘气 “躺在那倒气儿”

       了:厉害了

       打嗑呗儿:优柔寡断或说话含糊

       颠儿:走跑。 “吃饱了,颠儿吧!”

       断了念想儿:别再想了

       大概齐:差不多

       逗闷子:开玩笑。 “没事儿别在这儿逗闷子。”

       抖搂: “搂” 读轻声,一般此词叠用。( 1 )摆弄、抖动之意。例: “那几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 ( 2 )说一说,亮出来之意。 “他那点儿事儿,给他抖搂抖搂。”

       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

       打这儿:从此之后 “打这儿起,他是他我是我”

       打住:到此为止,别再说了。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 “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

       蹲班:留级

       灯泡儿:借某人来当陪衬或做幌子,以达到某种目的。被借用的人就是 “灯泡儿”

       多新鲜呢:没什么可奇怪的

       递牙签子:没话逗话

       大老爷儿们儿:大男人。 “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打联联:在一起瞎混 “你可少和吴先生在一块儿打联联”

       打油飞:无目的的游荡

       打水飘儿:行动没有回报的

       底儿掉:彻底 “家里被翻了个底儿掉”

       跌份:丢面子 “这都不知道,真跌份”

       逗咳嗽:耍贫嘴 “没事少跟我这儿逗咳嗽”

       捯饬 : 打扮,修饰 “都几点了,还捯饬”

       大发:过分,过度。 “这次钱可花大发了”

       得波:唠叨个没完 “少得波得波的”

       点补:吃些零碎食品 “饭没好,先点补点”

       掉金豆子:小孩儿哭

       顶缸:代人受过

       打喜儿:给对方好处费。一般是暗中相送,带有一定回扣的性质

       打卦: 正琢磨这事儿的意思

       打小鼓儿的 老北京沿街敲着小鼓吆喝,收购旧货的人

       打狼:许多人积聚而行

       E

       段子: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

       大拿:某方面的专家

       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

       底儿掉:非常彻底

       点儿背:运气不好的意思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逗闷子:寻开心

       逗秧子:斗嘴

       倒(音 dáo )气儿:喘气 “躺在那倒气儿”

       了:厉害了

       打嗑呗儿:优柔寡断或说话含糊

       颠儿:走跑。 “吃饱了,颠儿吧!”

       断了念想儿:别再想了

       大概齐:差不多

       逗闷子:开玩笑。 “没事儿别在这儿逗闷子。”

       抖搂: “搂” 读轻声,一般此词叠用。( 1 )摆弄、抖动之意。例: “那几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 ( 2 )说一说,亮出来之意。 “他那点儿事儿,给他抖搂抖搂。”

       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

       打这儿:从此之后 “打这儿起,他是他我是我”

       打住:到此为止,别再说了。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 “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

       蹲班:留级

       灯泡儿:借某人来当陪衬或做幌子,以达到某种目的。被借用的人就是 “灯泡儿”

       多新鲜呢:没什么可奇怪的

       递牙签子:没话逗话

       大老爷儿们儿:大男人。 “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打联联:在一起瞎混 “你可少和吴先生在一块儿打联联”

       打油飞:无目的的游荡

       打水飘儿:行动没有回报的

       底儿掉:彻底 “家里被翻了个底儿掉”

       跌份:丢面子 “这都不知道,真跌份”

       逗咳嗽:耍贫嘴 “没事少跟我这儿逗咳嗽”

       捯饬 : 打扮,修饰 “都几点了,还捯饬”

       大发:过分,过度。 “这次钱可花大发了”

       得波:唠叨个没完 “少得波得波的”

       点补:吃些零碎食品 “饭没好,先点补点”

       掉金豆子:小孩儿哭

       顶缸:代人受过

       打喜儿:给对方好处费。一般是暗中相送,带有一定回扣的性质

       打卦: 正琢磨这事儿的意思

       打小鼓儿的 老北京沿街敲着小鼓吆喝,收购旧货的人

       打狼:许多人积聚而行

篇5:北京俚语老炮儿

       

       老炮儿的意思

       原为老泡儿,北京俚语,在北京话中专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老混混儿。

       涵义

       老炮儿,原为老泡儿,北京俚语,意指在监狱中不停进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类社会阶层,过去老百姓口中的老泡儿,常指性格暴烈、行为混蛋的混混,微含贬义!北京原先的看守所在炮局胡同,经常惹事生非进看守所的人会说自己是“炮所”里出来的,因此得名“老炮儿”。今天引伸的老炮儿,更多的指向是在某一行业曾经辉煌过的中老年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尊和技艺,受人尊重,为褒义词!

       老炮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是那些仗义、耿直、执着、有阅历、真性情、讲规矩的人。他们年轻时不是大哥,而是忠诚地跟随大哥的英勇的“战士”,老去之后,依然有着很好的声望,保持着人脉的资源。

       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提笼遛鸟,生活在低处,是行业资深人士,有手艺有尊严;老辣劲道,行侠仗义敢担当。

       同时,老炮儿是文化,是精神,是一种原本拥有却被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逼退蚕食的人性本真,是一副支撑着这个世界豪迈前行的侠义钢骨。

       引申

       电影《非诚勿扰2》张涵予说秦奋的台词里,有北京话“苍孙”,“苍孙”和老炮儿在作为年长男性的称呼上用法近似,但并不侧重强调专业能力。

       “老炮儿”一词是地道的北京方言,冯小刚认为所谓“老炮儿”总是跟打架有些关系;管虎则认为现在“老炮儿”一词已有新意:“指的是行业精英、专业人士。

       用广东人的粤语来解释,“老炮儿”被戏称是老的古惑仔。

       来源

       老炮儿在北京方言中指年轻时调皮过的老人(专指男性),另有一个义项而今已不再使用。老炮儿用作称呼,原本略微有些不雅,不过随着语言的发展变迁,如今已淡化了其贬义的一面。老炮儿专指在某个行业浸淫日久,经验丰富,年长而有实力的资深人士。

       

       北京俚语

       菜了:完了。 “死菜了”

       慈悲 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 “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 “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 “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左卒右瓦):打败 “还是不是让人给cei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 “蹭饭、蹭吃蹭喝”

       叉:交通混乱堵塞 “路都叉上了”

       抄:碰巧 “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 “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 “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 “今天去撮海鲜”

       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 “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 “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 “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 “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

       碍事儿:不方便

       暗门子:暗娼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

       歇:休息,完。 “你给我歇了吧”

       鞋倍(轻声)儿:鞋子的意思。

       瞎,抓瞎,没戏:不行。 “抓瞎了吧? ”

       虾米了:傻了眼。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儿,而束手无策

       下套儿:下圈套的意思。

篇6:常用俚语

       1. 一隻牛剝雙頭皮 —— 意指做人很善於工計,在買賣上重複剝削產意思。

       2. 一世人,新像做人客。 —— 勸人要愛惜生命,因為人生短暫。

       3. 一頭擔雞,雙頭啼。 —— 有手忙腳亂的意思。

       4. 一日討魚,三日曝網。 —— 比喻人休息的日子比工作的天數多;有諷刺的意味。

       5. 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祀。 —— 一個人傳承一個家庭,在外有糾紛時,各掃門前雪。

       6. 一斤肉呣值四兩蔥,一斤子呣值四兩尪。 —— 肉雖然重要,但蔥更重要,因為他可以使東西煮起更香更好吃;兒子雖然重要, 但他以後會有自己的家庭,照顧自己的還是丈夫。

       7. 五斤蕃薯臭八十一兩。 —— 只遇到不好事,之前所做的一切投資及努力都前功盡棄。

       8. 七分酒,八分茶,九分飯,十分糜。 —— 如果有照著原則來過日子,便會長命百歲。

       9. 千年田地,八百主。 —— 是描寫田地換地主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對於錢財可以不要那麼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