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诵三年(合集5篇)
净空法师地藏经诵三年
之前有位朋友问净空法师:先念三年《地藏经》,再念《无量寿经》行吗?到底行不行呢?看看净空法师是怎样答的吧!
问:有不少居士看了“山西小院”影片,原来诵《无量寿经》的,改诵《地藏经》,原来持念阿弥陀佛的,改念南无地藏王菩萨,请问可否这样做?二者有何不同?
净空法师答: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殊胜,比念《地藏经》、念地藏王菩萨名号殊胜多了,但是你得不到感应。为什么得不到感应?是你诵经、念佛不诚心,你里面有怀疑、你有夹杂、你有间断;不是那个经不灵,那个经是非常之灵,你没有信心。你真有诚心,你看了“山西小院”心里不会动摇,一动摇就知道你没有诚意。但是改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也行,还是要有诚意。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目的是消业障,你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那是往生净土,是去作佛的!怎么会一样?这是消业障。
“山西小院”看了你很有感动,就是说你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那个诚心、那种诚敬超过念阿弥陀佛。好不好?好,可不可以这样做法?可以,你把《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暂时收起来,《地藏经》、地藏菩萨名号念三年;三年业障消了之后,你再念《无量寿经》、再念阿弥陀佛会更殊胜,这就是两全其美。修行2:净空法师讲地藏经全集
净空法师讲地藏经全集
地藏经让我们众生知道因果报应的可怕性,教导我们赶快改过迁善,皈依三宝,学佛修行,才能究竟的离苦得乐。
净空法师讲地藏经全集
净空老法师讲述地藏经3:净空法师讲地藏经卡
净空法师讲地藏经卡
《地藏经》是佛学经文的重要典籍,净空法师又是如何讲解地藏经的呢?
《地藏经》消除业障病
【久处床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有好几种。有一种是他的冤家债主,这时候在阎罗王那里告状,他到那里去辩论,这事情还没定案,所以他这个病没有起色,这是一种,确实有。4:净空讲地藏经
净空讲地藏经
《地藏本愿经》强调了世俗供奉地藏菩萨的方法与好处,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万物众生生、老、病、死的 过程,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大乘经典
净空讲地藏经
净空老法师讲述地藏经5:净空法师经典语录
什么是开光?一尊新的佛像塑成了,启用典礼的时候,把佛像供养的意义跟大家说明白,这就是开光。譬如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我们见到这个佛,我们就觉而不迷,觉就是光!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你就想到,开自己的光,我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
一定要晓得,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我们心不清净,你再聪明、再有智慧,都叫世智辩聪,不是般若智慧。
我们多读一点佛经,多听、多记一些,以为自己智慧开了,错了,那是记问之学。智慧开了,你烦恼、无明没断,要晓得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辩聪”。
每天不一样,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们现在充其量只能做到每个星期都有进步,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心愈来愈清净,业障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这样修学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离苦得乐、法喜充满。
什么是业障?业障是起心动念。业障消除了是什么现象?心是平静的,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会分别,不会执着,不会起心动念。
我们自己得到了,知恩报恩,我们要怎样报佛恩?我们要帮助佛弘法,推广佛陀的教学,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就是报佛恩。
佛用什么方法教人离苦得乐?佛用的是教学。佛首先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个善法是什么?十善业道。
悭贪是我们六道凡夫的大病、病根。悭是吝啬,贪是贪求,贪得,对世出世间一切法,自己有的舍不得给人,自己没有的希望得到,这叫悭贪烦恼。所有一切烦恼的根,就在此地。
为人子女的,你以你的财力、劳力,很细心地照顾父母的生活,这是财布施;你以你的智慧,帮父母改掉不良的习气嗜好,这是法布施;你能够使父母安心、使他快乐,离开一切忧恼,这是无畏布施。所以布施从哪里做起?从对你父母做起。
布施,这里头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什么是外财?身外之物是外财。用我自己的身体劳力、智慧,为大家服务,这属于内财。外财要布施,内财也要布施。
布施不是贪图果报的,贪图果报,这个心不善,不能说没有果报,果报很小,微不足道;欢喜布施,不求果报,果报才殊胜。
你在佛门修福,将来福报在哪里?佛在经上跟我们说,你修上品十善,你将来得天身,到天上去享天福;你有五戒、有中品十善,你来生到人间来享福,你不失人身。
念佛的时候,不见能念之我相,也不见所念的佛相,中间也不见所执持的名号,这叫“三轮体空”。
我们修布施的时候,不要想到“有能布施的我”,不要想到“有接受我布施的人”,不要想到“我布施的这些物”,这叫“三轮体空”。
要积功累德,不但要抓住机会,还要有高度的智慧。佛法里面常讲要种福田,你是不是真的种在福田上?你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
释迦牟尼佛讲得好,不是他一个人,他后头还有一句话,叫“是诸佛教”。诸佛就是所有一切佛,他们教化众生也就教这三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世间第一桩事业,真正有价值的事业,真正有意义的事业,莫过于教育。你看这些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奠定和平、安定、繁荣、兴旺、幸福的根基,他们在播种、在造福,让大家享福,所以这是无比殊胜伟大的事业。
佛菩萨没有自己,真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是没有空间,无寿者相是没有时间,佛菩萨彻底放下,心里头不执着这些相,所以他见性。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放下。布施就是教我们放下,放下才是最完美的。人与人之间往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把自己的利益能够真正放下,那你跟人相处最完美;如果不肯放下,就会跟别人发生冲突,利益冲突!
我们用一个心待人,人人都是佛菩萨,人人都是好人!佛经里面跟我们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学佛五十年,在这两句话当中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入佛门,才能进入佛菩萨的俱乐部。
世出世间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无过于帮助众生觉悟。所以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最大善行,就是教化众生。
佛教初学,意业教给我们不贪、不嗔、不痴;语业教我们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身体造作教导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这是善业,还不是净业。
身为佛弟子,自己真正确确实实明了、觉悟,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一定要去做,诸佛菩萨是教我一个人的,不是教别人的;别人做不做,与我不相干,我自己一定要做!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一切建筑,石窟里头、大树之下、草原之上,佛在那里一坐,大众围绕,就讲经说法,那就是道场。所以要懂得“道场”两个字真正的意义。
佛法的修学,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佛法叫“内学”。内是什么意思?内是观察自己。观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六祖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
我们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一切大众互助合作,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心里面清清净净。我们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二六时中,心里就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样就好。
上善是根本善,我们身口善是下善,不是上善;上善是指心里头没有一个恶念,对人、对事、对物一片慈悲,全心全力照顾别人、帮助别人。
《净空法师经典语录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