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简介(通用10篇)

秦牧简介

       秦牧

       姓名:秦牧

       原名:林觉夫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月19日

       出生地:香港

       原籍:广东澄海

       秦牧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19年8月19日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几年来,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

       《秦牧杂文》1947,开明

       《贱货》(中篇小说)1948,南国书店

       《世界文学欣赏初步》(文论)1948,生活

       《洪秀全》(小说)1949,生活.读书.新知上海联合发行所

       《珍茜姑娘》(短篇小说集)1950,广州南方书店

       《世界文学欣赏》(文论)1950,三联

       《北京的祝福》(话剧)1951,香港南方书店

       《黄金海岸》(中篇小说)1955,华南人民

       《复员军人杜美宗》(报告文学)1956,广东人民

       《回国》(儿童文学集)1956,少儿

       《在化装晚会上》(儿童文学集)1957,广东人民

       《蜜蜂和地球》(儿童文学集)1957,长江

       《贝壳集》(散文集)1958,作家

       《祖国的港市》1958,解放军战士社

       《星下集》(杂文集)1958,广东人民

       《花城》(散文集)1961,作家;增订本,1982,花城

       《艺海拾贝》(文论)1962,上海文艺

       《潮汐和船》(散文集)1994,作家

       《长河浪花集》(散文集)1978,人文

       《巨手》(儿童文学集)1979,人文

       《长街灯语》(散文集)1979,百花

       《花蜜和蜂刺》(散文集)1980.人文

       《秦牧选集》(散文、小说等)1981,四川人民

       《晴窗晨笔》(散文集)1981,花城

       《北京漫笔》(散文集)1982,北京

       《愤怒的海》(长篇小说)1982,湖南人民

       《秦牧序跋集》1982,花城

       《秦牧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选》(儿童文学集)1983,广东人民

       《语林采英》(文选)1983,花城

       《秋林红果》(散文集)1983,人文

       《秦牧文集》(1—2集)1983——1985,春风(未出齐)

       《秦牧自选集》(散文、小说等合集)1984,花城

       《翡翠路》(散文集)1984,上海文艺

       《秦牧旅游小品选》1984,河南人民

       《秦牧华侨题材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选》(散文、小说集)1984,福建人民

       《塞上风情》(散文集)1985,广东旅游

       《访龙的家乡》(散文集)1985,湖南人民

       《秦牧知识小品选》1985,黄河

       《地球龙迹》(散文集)1986,香港绿州出版公司

       《和年轻人聊天》(散文集)1986,中青

       《秦牧散文选》1987;人文

       《大洋两岸集》(散文集)1987,花城

       《盛宴前的疯子演说》(中、短篇小说选)1987,广西人民

       《秦牧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选》(故事、童话集)1989,少儿

       《华族与龙》(散文集)1989,人文

篇2:秦牧经典语录

       秦牧经典语录

       1、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2、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够激发起人们的美感,总是要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3、要把平常的东西写得光彩照人,就要注意观察事物,发挥想象力,抓形象,用这比那,用那比这,使之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平中有奇。

       4、掌握知识一定得要求精确,错误的知识,有时比无知更加可怕。

       5、这些缺陷者、残废者捧出来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花朵上晶莹的露珠了。把阻力化成动力,使坏事尽可能变成好事,这些缺陷者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不正是些雄辩的例证吗?

       6、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了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了余音袅袅的洞箫,有的象明净无尘的水晶,有的象色彩鲜明的玛瑙……,一切的散文形式都应该提倡,各种形式都应该尽量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7、优秀的书籍像一个智慧善良的长者,搀扶我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世界。

篇3:秦牧散文《仙人掌》

       秦牧散文《仙人掌》

       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在盆栽里的仙人掌,它的坚韧的性格已经够使人吃惊了。有水,缺水,天热,天冷,它都不在乎,它那翡翠似的,长满硬刺的掌状茎一直向上伸着,像叠罗汉似的,一片“绿色的手掌”上面又长出一小片来,重重叠叠,以这个姿势矫健地挺立着。无论天气怎样亢旱,别的盆栽植物都已垂下了头,它却总是生机蓬勃的,凌空直上。对于生活环境,似乎它从来就不讲究,任尔什么跷瘠的泥土,它一扎下了根,似乎就在快乐地叫喊道:“这地方好得很,你就瞧我在这里繁荣生长吧!”它遍身是刺,什么野兽,都别想侵犯它;什么害虫,都别想啮食它。一片绿色的仙人掌折断跌到地面了,你以为它枯死了么?不!它用它的身体内的养分,又培育出另一片青春焕发的小仙人掌来,这才真叫做“落地生根”呢。这么雄赳赳的带刺的植物,谁料得到,它们却开着鲜艳的花朵!有些仙人掌的花美丽极了。各国的国花,有梅花,有莲花,有玫瑰,有百合,你可想得到,在那遥远的,历史上抗暴英雄辈出的墨西哥,国花却是仙人掌!历代的人们在歌颂松柏的坚贞、梅竹的节操、莲花的傲视污泥、篱菊的勇斗西风……我想,仙人掌尤其应该享有人们的赞美。

       有时,对着栽培在盆里的仙人掌,凝视着它们那生机蓬勃,“玉树临风”的样子,一些这样的诗句不由得飞掠过我的心头:

       暗绿色的仙人掌,奇异的仙人掌,

       仿佛是童话世界里的形象,

       从生命摇篮里长出雄健的躯干,

       轻快地对着跷土和太阳。.

       日子不管怎样干旱,

       它心里总流淌着清泉,

       砂土不管怎样跷瘠,

       它总有一张微笑的脸庞,

       热气不管怎样猛烈,;

       它偏能舒展着

       美丽的花瓣

       那带刺的大手仿佛总在摇摆

       “我不相信,困难能够压死倔强的生命。”

       仙人掌所以具有如此神奇的生命力,懂得一点植物知识的人都知道,它们的老家原本处于沙漠地带,在沙漠那样生活困难的环境里,酷热严寒、飞沙走石,厉害的亢旱、凶恶的暴风,日日夜夜,千年万代地锻炼着仙人掌,经过这样长期的“自然的选择”,仙人掌终于锻炼出现了这样一种使普通植物为之相形失色的倔强性格和卓特风貌,要不是这样,它老早就会被消灭掉,像其他好些古代植物似的,人们只能够在化石里找到它们的踪迹了。

       在仙人掌的老家,譬如说墨西哥这类地方,野生的仙人掌可以长到一两丈高,就像大树一样。在我国,云南和广东的海南岛等地,仙人掌野生时也状貌惊人。我到过海南岛以南一些国防前哨的岛屿上,那里的仙人掌在海滩上长得竟像堆成小丘一般,什么地方它都可以长,甚至在岩石间的砂碛里,在树桩的腐木间,它们都长得欣欣向荣。这是一种黄褐色、掌形阔大的、针刺像钢针般锋利的仙人掌,结着枇杷大小、成熟时变成紫红色的美味果实。看到在海水浸灌的地方,它们长得那样充满青春的活力,我就禁不住想起一切旅行记中关于仙人掌奇迹的种种描绘了。

       能够征服这些植物中的强者的,只有人类中的强者,这就是我们国防前哨的.战士们!

       例如我所到过的一个小岛东瑁洲吧,它和另一个小岛像海南岛的眼睛似的,向前伸出屹立在南海的茫茫波涛中。这岛屿的海滩上,就是仙人掌密布的所在。但是据守卫海岛的战士们说,现在,比较他们刚刚登陆的时候,仙人掌不知道已经被锄掉多少了。十年前,他们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来到这个一片暗绿色的海岛,当时这个岛屿上,哪里有什么田园、房屋、牧场、道路呢?到处都是仙人掌、仙人掌!当初这个小岛原是阒无人烟的。就是在今天,在可以登陆的沙滩以外,乱石纵横的岩岸地带,你仍然可以依稀看到一个保持着原始格调的热带岛屿的风貌。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海蟹在石头缝里穿行,藤壶、牡蛎密布在岩石上,海参在清澈的海水里蠕动,吐着青白色的粘液。在天空上,岩鹰正在滑翔。好一片天苍苍、海茫茫、寥廓空旷的景象!十年以前,全岛到处都是这样一派原始景色。日本侵略者曾经占据过这个小岛,他们败走的时候,把水井填塞灭迹了,把码头炸毁了,留下了生着锈斑的大炮。整个岛屿都被仙人掌和一人多高的野草占据了。所以人民战士刚登上这个岛屿的时候,就和登上一个原始荒岛一样。

       于是人和自然就展开了一场猛烈的搏斗。那曾经转战在松花江边,冒着零下四十度的酷寒追歼过敌人的部队,现在来到了热得岩石和草莽都在冒着青烟的荒凉小岛。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比仙人掌在千年万代中所遭遇的一切也许还要困难得多。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了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那时,他们走一段短短的路程都要遇到好几条蛇。每天早上起身4:秦牧:彩蝶树

       秦牧:彩蝶树

       人们常以赞美之笔,描绘南国的鲜花。可是,洋紫荆――原名“羊蹄甲” 的花,却常常被人所忽略,这大概是因为它既不是草本植物,又不是灌木盆 栽,而是生长在乔木上的缘故?是因为年宵花市上,从来没有人摆卖这种花? 是因为在广州,它不过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尽管如此,洋紫荆仍不失为南 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站在紫荆树下,但见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 好像走进了梦幻境界,也令人禁不住想起云南驰名四方的蝴蝶泉……

       洋紫荆的花和叶长得十分有趣。它的花有五片花冠,四片对称地分裂两 侧,一片翘起在上方,布满色调颇浓的彩斑,很像兰花的花舌,因此有人称 它为“兰花树”。三色堇在南方被人叫做“蝴蝶花”,其实,这顶桂冠戴在豆 科植物洋紫荆的头上,也是合适的。

       不知道洋紫荆有几个不同花色种类的人,每每以为它们不断在变幻着颜色,像被称做“娇容三变”的木芙蓉似的。他们哪里知道,这是紫荆树的家 族,为了献出色彩缤纷的鲜花而进行着接力赛跑哩!你看,从隆冬到暮春, 洋紫荆陆续开花,紫色、红色、粉红色,次5:李牧简介

       李牧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

       赵国在公元前3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李牧常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士兵们的爱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认为能干的人为官,同时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其次,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6:文牧简介

       文 牧

       文 牧 原名文荣福。1933年出生。湖南醴陵人。著有诗集《阿爸依的小木屋》,散文诗集《小伐木人的歌》等。

篇7:冯牧简介

       冯牧

       冯牧(1919-1995)北京人。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评论集《繁花与草叶》《耕耘文集》《文学十年风雨路》、散文集《滇云揽胜记》等。

篇8:秦琼简介

       左武卫大将军秦琼 唐朝

       秦琼 (?-638年)唐初将领。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从张须陀镇压农民起义,后归李密。 密败,为王世充所得。不久归唐,为马军总管,从征宋金刚、王世充,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官至左武卫大将军。

篇9:秦二世简介

       秦二世(胡亥)

       秦二世,名胡亥(公元前230至前2)。秦始皇第26子。秦始皇死,靠赵高等伪造遗诏继位。在位3年,又被赵高逼迫自刎而死,终年24岁。葬于杜南宜春苑(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曲江池南岸)。

       秦始皇于公元前2夏巡游途中病死,尸体运回咸阳后,赵高、李斯才将死讯宣告天下,并假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于同年7月袭位,为秦“二世皇帝”,史称“秦二世”。

       胡亥即位后,在赵高唆使下,杀死兄和姐妹22人及大将蒙恬、蒙毅兄弟和许多大臣。第二年,又以谋反的罪名腰斩李斯,灭其三族,以防止篡位的事泄露出去。

       胡亥在位期间,由赵高专权,继续推行秦始皇时的暴政,征调二、三百万民夫,续修阿房宫,驰道,骊山陵和服兵役,其赋税的繁重,刑罚的苛暴,比秦始皇统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致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终于在公元前27月激起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项羽、刘邦领导起义军继续反秦。

       公元前207年,秦主力军在钜鹿(今河北省巨鹿县) 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投降,咸阳城内人心惶惶。时大权全部由赵高垄断,赵高对胡亥封锁消息,只让他在宫中花天洒地。

       有一天,赵高为了考验朝中谁服他,谁不服他,牵了一只鹿上朝,对胡亥说:“我弄到一匹马,特来进献陛下。”胡亥说:“这明明是头鹿,怎么是马呢?丞相在开玩笑吧!”赵高板著脸,一本正经地说:“是马,请大家认吧。”许多大臣惧怕赵高,就附和著说是马,只有几个忠厚的大臣如实地指出这是鹿。几天后,这几个大臣就被赵高处死了。这就是历史上“指鹿为马”的故事。 自此,更没有人敢向胡亥奏告真实的情况。

       不久,刘邦军攻破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逼近咸阳。胡亥终于知道了这消息,惊恐万状,慌忙派人催赵 高发兵抵御。赵高见形势危急,难以为继,决定杀死昏愦无能的胡亥,和刘邦谈判。

       8月的一天夜间,赵高派女婿、咸阳令阎乐,率领党羽1千余人,假称皇宫内将有变乱,杀入胡亥所在的望夷 宫。赵高弟、郎中令赵盛则作为内应,将阎乐引进内殿。阎乐为了示威,向殿内射箭,箭矢射入了胡亥的坐帐,吓得胡亥大声呼叫侍卫。但侍卫见有兵变,都纷纷逃散了。胡亥只好转身逃入卧室。他回头见有一个太监跟随在身后,就厉声责问他说:“你为什么不将臣下要谋反的先兆早些奏告。”太监回答说:“如果我早奏告陛下的话,我就活不到今天了。”

       这时,阎乐追进卧室,指著胡亥大声斥责说:“你骄恣 无道,滥杀无辜,天下人都背弃你了,你赶快自寻归宿吧!” 胡亥问道:“谁派你来的?”阎乐回答说:“丞相。”胡亥要求面见赵高,阎乐不许。胡亥叹了口气说:“看来,丞相是要我退位。我愿意退位作一郡之王,不再称皇帝。”阎乐也不准。 胡亥央求说:“那么,就让我做个万民侯吧!”阎乐还是不准。胡亥这才著了慌, 哭著哀求说:“愿丞相放我一条生路,我只要和妻子同做平民就行了。”阎乐不耐烦,瞪眼呵斥说:“我奉丞相之命,来杀你这昏君。你再求也没用,我不敢回报。”说完喝令兵士动手。胡亥只好拔剑门刎而死。

0:秦牧散文《彩蝶树》

       秦牧散文《彩蝶树》

       秦牧,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中国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其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

       彩蝶树

       人们常以赞美之笔,描绘南国的鲜花。可是,洋紫荆——原名“羊蹄甲” 的花,却常常被人所忽略,这大概是因为它既不是草本植物,又不是灌木盆 栽,而是生长在乔木上的缘故?是因为年宵花市上,从来没有人摆卖这种花? 是因为在广州,它不过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尽管如此,洋紫荆仍不失为南 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站在紫荆树下,但见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 好像走进了梦幻境界,也令人禁不住想起云南驰名四方的蝴蝶泉……

       洋紫荆的花和叶长得十分有趣。它的花有五片花冠,四片对称地分裂两 侧,一片翘起在上方,布满色调颇浓的彩斑,很像兰花的花舌,因此有人称 它为“兰花树”。三色堇在南方被人叫做“蝴蝶花”,其实,这顶桂冠戴在豆 科植物洋紫荆的头上,也是合适的。

       不知道洋紫荆有几个不同花色种类的人,每每以为它们不断在变幻着颜色,像被称做“娇容三变”的木芙蓉似的。他们哪里知道,这是紫荆树的家 族,为了献出色彩缤纷的鲜花而进行着接力赛跑哩!你看,从隆冬到暮春, 洋紫荆陆续开花,紫色、红色、粉红色,次第开放,要足足闹腾好几个月。 最先开花的是紫色那一种,花期竟是在寒风凛冽的春节前夕,和炮仗花、梅花同时绽开花蕾。它着实可以称得上是南国的报春使者!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仿佛羊 蹄一样,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末端凹了 进去,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 友。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在高纬度地方,人们大概是看不到这种洋紫荆的。我有一个朋友,由于喜爱这种花树,特意起了个带“荆”字的'名字,抗日战争时期,他北上延安 参加革命,后来牺牲了。他的妹妹回南方省亲的时候,特意采了洋紫荆的几 片叶子和花朵,夹在书里带回北方,好让孩子们知道“荆”字的来历,生命 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呵!

       在紫荆盛开的时候,我很喜欢站在树下,闻闻它的幽香,端详它那一串串彩蝶似的花朵,观赏它那对称得出奇的羊蒂般的叶子。清风吹来,落英缤 纷,花瓣撒满了头、肩,我也不想拂掉它,心中禁不住引起一串遐想:…… 在古老的年代,有这么一对侠义的朋友,一个为崇高的目标牺牲了。另一个 也奋起斗争,用慷慨壮烈的死为人民纾难,为至友复仇。他们死后被葬在一起,埋骨的地方就长出这么一株紫荆树——朋友树来,每片叶子都互相对称,五彩缤纷的蝴蝶也成群飞来凭吊,不愿离去……。

       这样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这样动人的故事,人世间,生活里是的确存在的,它值得讴歌,并且令人想到可以编出一个美丽的童话。

       站在满树蝴蝶的紫荆树下,我不禁想入非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