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贾岛(精选5篇)

孟郊贾岛

       孟郊贾岛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早年屡试不有相通的地方。其他如“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车》),“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答友人赠炭》),都能用片言只语写出他难以想象的愁苦心情和贫困生活。

       孟郊是以苦吟著名的诗人,他自述作诗的情景是:“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老恨》)。上面所举的那些瘦硬奇警、入木三分的诗句,都经过苦思锤炼。他的苦吟,有时也是为了追求奇险,但主要还是为了使内容表现得更深刻警辟,如他在另一首诗里说的:“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赠郑夫子鲂》)。除前所举的诗歌外,他的写景诗如《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在森冷幽静之中,突着峭拔之笔,使人进入更高的意境。又如《游终南山》诗:“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也有出人意表的雄奇气概。韩愈说他的诗是“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夏”(《荐士》),苏轼形容他的诗是“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读孟郊诗二首》),都能从不同方面说明他诗歌的特点。但是,他有的诗也写得很平易近人,例如普遍传诵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一般说来,韩诗比较气象阔大,孟诗比较思力深刻。

       孟郊诗中也有不少表现庸俗思想或封建观念的作品,如《初于洛中选》、《烈女操》等。有的则虔诚地歌颂仙佛,如《列仙文》四首等。在艺术上,也有一些诗写得艰涩枯槁,缺乏诗味。

       孟郊诗在文学史上影响是不小的。中晚唐不少著名诗人都很赞美他的诗才。贾岛《哭孟郊》诗说:“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可见他死时诗篇已流传国外。北宋江西派诗瘦硬生新风格的形成,也受他一定的影响。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为僧,法名无本。后来到京洛认识了韩愈,遂还俗,举进士。曾官长江主簿。

       他和孟郊同以“苦吟”著名,后人更以“郊寒岛瘦”并称。关于他的苦吟,曾有吟诗冲犯韩愈的故事流传。他自己也曾说《送无可上人》中的两句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是,他的诗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都远不及孟郊。他们的创作道路也颇不相同。

       从他现存诗歌来看,他虽然也流露过一点求仕不遇的苦闷:“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征。”(《即事》)“下,意思殊馁”(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在他集里,也有个别的好诗。如《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里剑客的豪侠意气,写得相当动人。此外,如《怀博陵故人》一首也颇有豪健之气。

       姚合(775-855?),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后终任秘书监。他与贾岛关系很密,诗风亦颇接近,当时有“姚贾”之称。他曾经选集王维、祖永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序中称王维等为“诗家射雕手”。《唐才子传》说他的诗善写“下邑官况,萧条山县,荒凉风景”。如《武功县中作》三十首是他的代表作,其中诗句如“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都充满下邑小官闲散生活情调。他的诗也多用五律,但风格较贾岛为平易。

       贾岛和姚合的诗,很适合那些找不到生活出路,追求精神上自我陶醉的末代文人的口味,所以晚唐五代的许多不甚知名的诗人,南宋后期的“四灵”,明末的竟陵派,都喜欢仿效他们的诗风。

篇2:投孟郊,投孟郊贾岛,投孟郊的意思,投孟郊赏析

       投孟郊,投孟郊贾岛,投孟郊的意思,投孟郊赏析 -诗词大全

投孟郊

       :贾岛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

       容飘清冷余,自蕴襟抱中。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鳌

       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

       录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

       生平面未交,永夕梦辄同。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

       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

       前岁曾入洛,差池阻从龙。萍家复从赵,云思长萦萦。

       嵩海每可诣,长途追再穷。原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篇3:哭孟郊,哭孟郊贾岛,哭孟郊的意思,哭孟郊赏析

       哭孟郊,哭孟郊贾岛,哭孟郊的意思,哭孟郊赏析 -诗词大全

哭孟郊

       :贾岛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篇4: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早年为僧,名无本,后来俗。几次考进士都没有中。唐文宗时做过遂州长江(今四川省蓬溪县)主簿等小官。他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作诗刻苦求工,诗风清淡朴素。

       解释 :

       剑客:精于剑术的侠客。

       霜刃:像霜一样寒光闪闪的锋刃。

       赏析:

       本诗刻画了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剑客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慷慨豪爽的性格和除暴安良的愿望,显然,“剑”又是才能的比喻,“剑客”又是诗人的形象,诗的弦外之言是:真才实学未能施展,宏誓大愿未能实现,但愿有朝一日,能够大干一番。

篇5:题诗后 贾岛

       :贾岛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题诗后翻译: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题诗后字词解释:

       1.吟:读,诵。

       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3.赏:欣赏。

       4.得:此处指想出来。

       题诗后赏析: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资料: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