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共7篇)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解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讲述了居里夫人不顾镭射线以及化学药品的侵蚀,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跨越百年的美丽整体阅读感知。
⑴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⑵文章结构
①文章的段落划分: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2:《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读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其中居里夫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也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当我读到“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时,我就在想,居里夫人花了三年零六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这0.1克镭,还使自己的肌体受到放射线的侵蚀,这就是“美丽的生命”了吧;还有,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这才了 “不屈的信念”。总而言之,这句话就是在赞扬居里夫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突然想起去年,学校组建篮球队,我原本也是其中的一员。那时我们一放学就到篮球场去,去那练习打球,跑步,还有各种体能测试,一直到5:30才训练完毕。篮球队的队员都是四,五年级的(我当时是五年级),而我们班就有5个人参加了,可她们都陆续退出了,最后只剩下我和小陈,可是,才过了一个月不到,我们还是退出了,理由很可简单,竟然是因为太累了,受不了。先不说与我们同年级的,那些比我们低一个年级的呢?她们全都能坚持下来,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我们班可是“全军覆没”阿!居然没有一个人坚持下来。每当我看到篮球队队员去练球,我就感到非常羞愧,也经常埋怨自己,居里夫人为了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那0.1克镭可是在极端简陋的工作环境中花了三年零六个月的时间啊,而我为什么不能坚持不懈地完成学校交给我的这一光荣的任务呢?
居里夫人的确很美丽,这美,不仅体现在外貌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她那优秀的精神品质上。我们要学习居里夫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居里夫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篇3: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备课
1、《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写的是居里夫人的故事,她一生获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2、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
),(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指0.1克镭发出来的,也就是她的成就。为了提取这来之不易的0.1克镭,居里夫人以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
(2)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3)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及不朽的功绩。
(4)但他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中的什么指的是她的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丈夫皮埃尔不幸早逝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的伟大精神。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句中连采用了四个从变成,居里夫人变成了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我发现他们的关系是递进的。
(2)、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及不朽的功绩。
4、课文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美丽为主线,说明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指她美丽端庄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以及淡薄名利的人生态度(高贵人格)。
5、读句子,指出下列句子表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优秀品质。
(1)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这句话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篇4: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预习教案
一、预读课文,交流收获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⑴小组长检查生字认读。
⑵课件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⑶重点指导:藤、誉。 辨析:宠 庞 衔 街
2、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3、学生展示课文的朗读情况。
4、审题入手,预设问题
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5、根据预习,学生解答一部分疑问。
教师相机播放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领略居里夫人的美丽。学生描述居里夫人的形象,并读出文中句子。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确实拥有美丽的容颜,而外在美是短暂的,易逝的,是什么使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内在美)这种内在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求答案。
二、细读课文,解读“美丽”
1、访问学生准备怎样读课文,领略居里夫人的美丽。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品读3—6自然段。
2、学生默读文章,画出相关语句。(学生可以把想法标注在空白处)
3、学生交流,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便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预设:A、对科学坚定执著,勇于探索的美。
a、“就像是在海滩……别人摘叶她问根。”
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5: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预习教案
一、听写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词语: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师指导普遍存在的问题。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
二、相互质疑,解疑,深入探究课文
1、请同学们再来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是否还有不懂的问题,在课文中做出标记。
2、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感性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3、共同探究: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三、随文练笔,巩固拓展
1、交流学生课外搜集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多个侧面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2、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同学们听了居里夫人的故事后,你还能发
现哪些美丽?鼓励学生拿起笔来,把心中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写下来。
3、交流欣赏。
四、布置作业
1、将居里夫人的故事复述给自己的亲人听。
2、推荐阅读书目《居里夫人》、《科学家的故事》。记录下自己的感悟。
篇6: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读书心得
跨越百年风尘,从她的实验室跨进科学的史册,从化学物理的辉煌中绽放的出水芙蓉,一句话便是“成功不是眼泪而是血汗筑成的”坚韧!风云变更,变不了她美丽的人格;岁月流金,流不走她的`睿智,她的魅力恰恰因为岁月的久长而熠熠生辉。她,就是玛丽·居里。
古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君不见西施、玉环都在风华正茂之年零落于尘,空留下一段传闻,几声慨叹。可居里夫人的美丽换来了科学革命的新,青春托出的一条条科学定律映照在她白皙的脸庞上。“长恨春归无觉出,不知转入此中来”,她跨越百年的美丽催生出了科学革命的长卷,字里行间闪耀着放射物质镭的光辉。
居里夫人有着引人注目的红颜美貌,以至她的闺中密友需要用伞柄赶走那些追慕她的人,可她靠的不是这个,而是对理想的追求,所以,她的美是历久弥新的;居里夫人也赢得了无数的崇拜和敬意,人们用诗歌赞美她,媒体大篇幅报道她,可她不为所乱。爱因斯坦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冲宠坏的。”不求名利,不为赞扬,不怕挫折,自由简单地驾驭着自我的生命之舟,一如既往地驶向科学的彼岸,“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坦荡的胸怀。
本来,她完全能够享用镭带来的丰润财富,腰缠万贯。可她偏偏独上高楼,丝毫不为财富所动心,毅然决然地放下了专利权。她的放下,使得百年后的这天,人们还在传颂着关于三克镭的感人故事。“科学是全人类的”,这是她对人们的回答,穷困使她的生活窘迫,可她的内心世界是充实丰裕的。孔子说过:“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应对着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由衷地体会到什么是“贤”的内涵,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贤哉,居里夫人!”
篇7: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反思
困扰我很久的年级组赛课终于结束了。昨天上午非常难以理解的课文,原来是高一语文课文中的,经过删减加到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中。尽管文章内容减少了很多,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仍旧显得很难。我为什么会选择这篇课文呢?只能说是各种时机造成的。在备课中遇到很多困难,最大的一个应该是没有现成的教案或教学实录供我参考,一切需要我自己摸索着来。
我首先做的是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资料非常多,有居里夫人的传记、图片资料等等。我还去看了一些高中老师上这节课之后的反思。阅读这些资料之后,我深深被居里夫人的坚毅、顽强所感动。再回到课文,我读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貌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她坚毅顽强的性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课的思路就确定为引导学生思考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相机指导朗读,要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教学思路确定好了,教学设计已经整理出来,课件几经修改已经保存到电脑里了。万事俱备,只等两天后赛课日子的到来。此时,教学环节、过渡语我已经烂熟于心,并觉得没有改动的必要。
可是,就在那天晚上,我拿到四川一位老师的同课教学光盘。晚上在家里,我仔细观看这位老师的上课过程。刚开始觉得课上得很平淡,但越看越有体会,越看越有收获。这位老师的课平时中见扎实的语文训练,稳重中有灵活的思维训练。一遍一遍的观看,一遍一遍的思考。新的教学思路逐渐成形:把握住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内涵,并受到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学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与学生能够产生共鸣。而我觉得,我现在对居里夫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我又找出电影《居里夫人》,反复观看。我看到那个废弃的破棚子里满地积水,屋内破烂不堪;我看到居里夫妇自己一袋子一袋子将矿渣扛进屋内;我看到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沥青之类的矿渣,日夜辛劳,几次倚着墙壁摇摇欲倒:我看到她双手严重烧伤,医生警告她,再不远离这些化学物质就有可能患上癌症时,她想到的只是放射线既然可以损害她的健康的细胞,也同样可以杀死不健康的细胞,所以一定可以利用放射线来治病;我看到艰辛的'工作了三年又九个月之后,居里夫人面临的是失败的结果,她失望之余,一心想的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我有理由相信,如果这一次是失败的,居里夫人绝不会放弃,她一定会再奋斗一个三年又九个月,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看到试验成功之后,居里夫人最感高兴的是她即将拥有一座设备齐全的实验室……
一次次地走进居里夫人,一次次去解读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我一次次被感动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镭与居里夫人之间,我不知道哪个更令我们惊喜。” 正因为如此,所以上课时过渡的话不需要提前设想并背下来,很多很多的话都不吐不快,很多很多的感受急于与同学们分享。在课要结束时,所播放的居里夫人的一段讲话,更是深深地打动了大家。课后一位同事说,这节课中一次次的提升,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就连下面听课的老师也受到了感染,投入到课文中,并与学生一样,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在后来的小练笔中,同学们也用他们的文字表达出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但是,这节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为了不给学生设框框,让学生在整篇课文中读出居里夫人的美丽。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在学生分析到其中一个方面,居里夫人坚毅顽强的性格时,应该再给同学们点时间阅读第三自然段,理解这一方面的内容。我上课时处理的过急,因此发言情况不如平日。另外,中间朗读课文的时间过长,小练笔的时间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