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公布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共9篇)

“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算错吗?

       自《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后,激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所谓的十大差错分别是:

       一、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二、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三、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

       四、“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六、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七、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八、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解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九、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十、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这些差错主要为语音差错、文字差错、词语差错、文史差错等等。如中央电视台《幸运52》中,主持人将白居易诗“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拨”字,念成“拔”字,将“豆蔻年华”解释为“十三十四岁的少男少女”等等。不容忽视的是:电视剧及电视广告中的差错,占了荧屏差错的三分之二强。

       相信看这则消息时,大家都有一种猎奇心里,并没有谁会在意在此则消息中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看看一个网易博客的文章。

       以上为引用新华网发布的全文。这所谓十大错误使我感到非常吃惊!其中七处完全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的错误实在太多太滥,见怪不怪,标一个20,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表现。难道它们不常被用错?《咬文嚼字》经常无的放矢,貌似纠错,实际上抓不住重心,纠了十来年的错,很多错误却依然从它那里流出。

       而笔者认为:语言规则只是一种运用习惯,大家都赞同这样使用,钻牛角尖确乎没有什么意义,怎么还能定性为使用错误的呢?

       难道只有按专家学者的规定,一板一眼的使用才算正确么?语言的使用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大家都在使用了,你能改变得过来么?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现在不是收录了很多词的新意义么,为什么不能将上面所谓“十大错误”定性为“不错误”呢?

       少带些专家的面具教训人民大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同样适用于语言的发展,规范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

篇2:咬文嚼字公布06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16日公布了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

       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

       “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解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入侵北京的;

       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咬文嚼字》编辑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十大差错出现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经过多次纠正仍然反复出现,堪称社会语文运用中的顽疾。”

       另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宣布,其主办的“请给荧屏亮分”活动为时一年,16日在上海落幕。10万多名观众积极参与,找出2万多条差错。与图书、杂志、报纸相比,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电视是最差的,差错率最高。

       这次被检查的有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安徽卫视、广东卫视、黑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四川卫视、云南卫视、浙江卫视等12家电视台。

       主办方将一家电视台一个月的节目,全部录像刻盘,对读者指认的差错,皆复看原节目,进行核实,随后聘请语文专家进行核定,最后选择主要的差错反馈给相关电视台。

       10万多名观众通过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电话等方式参与了这项活动。经过专家审核,观众指认的2万多条差错,有3551条确认无疑。由此推算,12家电视台在一个月中出现的差错,近300条之多。

       这些差错主要为语音差错、文字差错、词语差错、文史差错等等。如中央电视台《幸运52》中,主持人将白居易诗“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拨”字,念成“拔”字,将“豆蔻年华”解释为“十三十四岁的少男少女”等等。不容忽视的是:电视剧及电视广告中的差错,占了荧屏差错的三分之二强。

篇3: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

       20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杂志社

       说   明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咬文嚼字》就是一座语文生活的监测站,时刻关注社会语文状况。在重点追踪、专家审读和来稿统计的基础上,《咬文嚼字》于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4: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三聚氰胺”遭普遍误读

       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三聚氰胺”遭普遍误读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30日公布了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

       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

       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íng“àn,但国人普遍将其误读为qīng”ān.

       今年高考,许多中学生使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该是“震撼”。两者形近而义殊。

       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20末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等标题频频出现于报纸、网络上,其实这里的“狙击”应写为“阻击”。“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才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旅游景点爱用繁体字书写名人故居的说明牌,却往往将“故里”误写为“故Y”。“里”字本有其字,和“Y外”的`“Y”不相干。

       社会机构称谓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期间”不能单独放在句首使用,应该写成“其间”。

       出版物上容易混淆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

       财经术语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有时会被新闻媒体混为一谈。前者是指银行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近年来《红楼梦》被影视剧屡屡翻拍,“红学”登上“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但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一再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咬文嚼字》编辑部负责人郝明鉴还表示,,该杂志将集中精力,对《士兵突击》、《五星大饭店》等一批高收视率优秀电视剧的字幕进行“纠错”。

篇5:2022《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2022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频现于文件、报告、宣传语、新闻报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成为“热词”在全社会流行,体现了在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

       二、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即中国样式、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即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三、新赛道

       “赛道”指距离竞赛或速度竞赛时使用的比赛区域。经济领域的“新赛道”指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行业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等特性,蕴含海量的市场和全新的增长机会,面向未来,呈现动态性。“新赛道”含义进一步演化,可指一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以及新的努力、新的气象等。

       四、大白

       “大白”是指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投身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及志愿者。他们是守护人民健康的“6:2022《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小康

       三、赶考

       四、双减

       五、碳达峰,碳中和

       六、野性消费

       七、破防

       八、鸡娃

       九、躺平

       十、元宇宙

篇7:《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流行语

       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2022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频现于文件、报告、宣传语、新闻报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成为“热词”在全社会流行,体现了在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

       二、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即中国样式、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即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三、新赛道

       “赛道”指距离竞赛或速度竞赛时使用的比赛区域。经济领域的“新赛道”指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行业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等特性,蕴含海量的市场和全新的增长机会,面向未来,呈现动态性。“新赛道”含义进一步演化,可指一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以及新的努力、新的气象等。

       四、大白

       “大白”是指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投身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及志愿者。他们是守护人民健康的“8:2022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提出,语言并非是由单一、纯粹的成分构成的系统,而是一个“圈层结构”,由里向外,分别是“规范层”“污染层”“边沿层”。“规范层”由规范纯粹的母语成分构成,位于这里的成分符合母语的内在结构规律,也符合社会的文明道德规范。“污染层”的“污染”是学术用语,是指其中混杂着有欠规范的母语成分,源自母语但偏离母语内在结构规律的成分,如“十动然拒”“绝绝子”等;价值递减趋零的谐音词,如“蚌埠住了”“夺笋”等;源于母语及源于外语的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字母词,前者如yyds,后者如emo;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体,如9494、3q、orz等;汉字与字母混合体,如“栓q”;未做翻译的外语单词及其字母缩写、变体,如cpu/ktv/ppt/icu等);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不文明成分,如“屌丝”“绿茶婊”等。“边沿层”由颜文字、表情包甚至眼神、手势等组成,不属于“狭义”的语言符号。

篇9: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不求甚解》一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让学生默读《不求甚解》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析《不求甚解》的结构层次。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