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试卷全国卷(12篇)

全国高考数学试卷

       全国卷I理科逐题述评

       1.设复数z满足1?z?i,则|z|=1?z

       (A)1(B

       (C

       (D)21?z?1?i(?1?i)(1?i)?(1?i)2

       ?i得1?z?i(1?z),即z?解析:由,z???i,1?z1?i(1?i)(1?i)2

       |z|=1,选(A).

       点评:本题跳出往年考查复数除法的传统直白模式,套用方程思想,由考生自行推导出?1?i,进而求出|z|(从这方面来讲,简单题增加了考生的运算量).形式简洁(甚至1?i

       连“i是虚数单位”,“复数z的模”等说明性文字都未曾出现),增加了思维含量.当然,如?1?i果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能拓展了解部分复数的模运算的性质,化简到z?,就可以1?iz?

       利用分子和分母的模相等迅速得到|z|=1,不必将z?i计算出来,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难看出命题人在躲避各地题海战术方面的良苦用心.

       2.sin20cos10?cos160sin10=

       (A

       )????11(B

       (C)?(D)22?????????解析:sin20cos10?cos160sin10?sin20cos10?cos20sin10?sin30,选

       (D).

       点评:本题涉及三角函数的三个考点:诱导公式cos(180??)??cos?、两角和与差?

       公式sin(???)?sin?cos??cos?sin?的逆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其中由cos160???cos20?得进一步做题思路十分关键.

       2n3.设命题p:?n?N,n?2,则?p为

       (A)?n?N,n?2(B)?n?N,n?2(C)?n?N,n?2(D)2n2n2n

       ?n?N,n2?2n

       解析:命题p含有存在性量词(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如n?3时),则其否定(?p)含有全称量词(全称命题),是假命题,故选(C).

       点评:涉及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也可视为复合命题中p与?p的关系)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且常考常新.解答这类题,既可以套用命题的否定的套路(特称命题与全称

       命题的转换),也可以从命题真假性的角度加以判断.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0.648(B)0.432(C)0.36(D)0.312

       2解析: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C30.62?0.4?0.63?0.62(1.2?0.6)?0.648,或

       11?0.43?C30.42?0.6?0.648,选(A).

       点评:本题考查点集中在独立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难度适中,突出了理科试题的特点.

       x2

       ?y2?1上的一点,F1,F2是C的两个焦点,若5.已知M(x0,y0)是双曲线C:2

       ??????????MF1?MF2?0,则y0的取值范围是

       ,(B

       )(?(C

       )(?(D

       )(?33663333

       ????????????????????C的交解析:从MF1F2为直径的圆与1?MF2?0入手考虑,MF1?MF2?0可得到以F(A

       )(?

       点M1,M2,M3,M4(不妨设M1,M2在左支上,M3,M4在右支上),此时M1F1?

       M1F2,M1F1?M1F2??

       F1F2?S?M1F1F2?

       |y0|?11M1F1?M1F2?|y0|?

       F1F2解得22?M或M?M上运动,y

       ?(,故选(A).,则M在双曲线的M01234点评:本题借助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工具,融合了双曲线的定义、性质,考查了构造思想和等体积转化.是对研究和利用过往高考试题正能量的引导和极好的传承.美中不足的是本题运算量比较大,思维含量高,考查点比较综合,如果能放到2: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与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点评命题特点:

       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觉亲切真实,有感可发,有话可说

       解题建议:

       (1)整体把握:材料回顾高考恢复40年,谈及高考为国选才的卓越成就,激扬梦想的个人成长,学生可畅谈自己对高考的`看法和自己参加高考的感受。

       (2)审题要求:审题要求中没有提及“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作文”,可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学生的选择的空间更大。

       (3)命题要求:务必注意到,副标题已确定,主标题自拟。

       (4)文体要求:虽然文体不限,“我看高考”重在“看”,故议论的特点更为突出;“我的高考”重在个人经历体验,写记叙文更容易操作;当然学生也可以选择散文、诗歌、剧本等,但在灵活写作的前提下,要注重主题的表达与文体特征的契合。

篇3: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点评思路一:

       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4:高考全国卷作文

       “铃……”终于熬到头了,脑袋昏昏沉沉,上眼皮和下眼皮不断接吻。“下课!”催眠大师――数学老师终于踏着高跟鞋走出了教室。下一秒,我脑袋着桌,呼呼大睡……

       一排排行道树从窗外疾驰而过,我静静地坐在列车上,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树,以及树背后黄沙漫漫的天空。这是大西北特有的风景,我所向往的地方,可我的心却仍像这无际的天空一样,没有着落。我能找到我想要的快乐吗?

       车在乌鲁木齐停下了,我收拾好行装,踏上我的西北乡村支教之路。操着并不熟练的新疆方言,我找到了一辆去目的地的拖拉机。本打算和开拖拉机的大伯协商价钱,可他听说我是支教的'老师,就很热情地拒绝收我的钱。我心里觉得很温暖,异地的陌生人竟也如此友善,那些孩子一定更加可爱。

       大伯把我送到我要去的小学。下车后,我再三感谢他。他笑着摆摆手,开车离去。站在这所小学门口,一下就看到了学校门上的横幅,歪歪斜斜几个大字――“欢迎新老师”。我知道那是孩子写的,写得很认真,哪怕一点点的笔误,都被小心描黑遮盖过去了。此时,我心中万分紧张:马上就要见到孩子们了,他们这么认真地书写条幅,一定很期待我的到来吧,可是,我真能让他们喜欢吗?

       我轻轻地走进学校。他们在上课,琅琅书声传来,他们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方言,可他们读得那么用心,那么有感情,我可以想象得出他们摇着头的陶醉模样。是的,他们在享受读书。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是的,这是我要的快乐,让孩子们学好知识,让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知识不仅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更能让他们忘记生活的艰苦,在另一个天地里享受快乐。我愿意做他们的领路人。

       我悄悄地走到教室窗前,可还是被正上课的老师发现了。他故作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顿时,下面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这时,有人看到了窗外的我,便兴奋地喊起来:“新老师来了!”于是,全班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窗外。“对,我们的新老师来了!”在他的引领下,我走进教室。还没等我向孩子们问好,他们就异口同声地喊道:“新老师好!”声音那般宏亮,那般清澈透明。我的喉咙哽塞了,有这句话,我的不远千里都值了。望着一张张黑黝黝的挂着笑容充满兴奋的脸,我真的真的感动了。我在心里说:谢谢你们,让我找到我所要的快乐。接下来的时间,不管条件如何艰难,我都要将我的知识传授给你们,用我的快乐点亮你们的生活。“同学们好――”我哽咽不能语了。“铃……”一阵铃声将我惊醒。我揉揉双眼,看见语文老师走进教室。我振作精神,全身心投入课堂。

       我要努力,永不放弃地努力。因为在天那边,有我想要的快乐和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

篇5: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评析

       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评析

       ,考试中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据《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命制了4套英语试卷供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使用。

       纵览高考英语全国卷各套试卷可以发现,今年高考英语命题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坚持稳定中求发展,各套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不断提高。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高考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语言是知识与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方式的体现。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各套试卷中,所有语篇和材料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题材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试卷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1.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增强文化自信

       2023年全国一卷写作部分阅读理解文章介绍了中国的国家大剧院和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多家剧院的演出信息,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3.介绍报道科学知识,引导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2023年全国一、二、三卷阅读理解均选取了科普类文章:一卷文章主要介绍如何自制便携式太阳能蒸馏器在野外获取饮用水;二卷的章报道了国外公司研发飞行汽车的最近进展;三卷文章介绍一个研究团队为保证老年人自信驾车从而能够独立自主生活而进行的辅助驾驶系统研发的过程。这些文章和题目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试卷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突出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质量进一步提升,试卷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全面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考查,加强了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

       1.试卷结构进一步巩固

       高考英语科全国卷的.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既考查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也考查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听力部分两节通过十段录音材料和二十个问题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选择题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及结构的能力;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相辅相成,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写作任务情境设置紧贴生活实际,侧重考查考生使用书面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各种题型搭配科学合理,基本覆盖了考生应该掌握的必备语言知识和各语言技能包含的具体语言能力。

       2.突出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所以,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赋予较多的内容和较高的分值。

       高考英语对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都是在语篇层次进行,今年三套全国卷分别采用了8个阅读语篇,阅读理解部分5个,语言知识运用部分2个,写作部分1个,体现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阅读需要从大量的书面材料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每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部分都为考生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阅读量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2023年全国卷三套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单词量与前几年基本持平。

       三、试卷内容设计科学,试题质量不断提升

       高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于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同时对中学教学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因此高考须兼具公平性和科学性,需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2023年高考英语命题继续采用“一纲多卷”形式,各套试卷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考生群体的能力水平,试卷难度控制合理,试题区分度进一步提高。

       1.命题匠心独运,试卷兼具公平性和科学性

       2023年高考英语各套试卷内容选材丰富,考查要求深入浅出,试卷公平性和科学性并举。试题命制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试题设计精心,科学规范。同时,各套试卷保证对不同考生群体的考查公平合理,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2.试卷难度控制恰当,试题区分度进一步提高

       分析2023年高考英语命题的语篇和材料选择、题目类型搭配以及考查要点设置可以发现,各套试卷着力将试卷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全国各套英语试卷所选语篇和材料难度水平呈阶梯式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很好的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篇6: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

       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

       7:高考全国卷作文

       青年的发展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要想做一个“有为”的青年,自然离不开“可为”的时代。

       “可为”的时代,造就了“有为”的人才。古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智慧,其实也是他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无奈之举。生不逢时,自然壮志难酬,才有了屈原自沉汨罗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时代悲歌,才有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而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和灵魂,给了我们“可为”的勇气和力量。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有为”的杰出人才。吴文俊、黄旭华、于敏、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巨匠,彭士禄、张桂梅、黄文秀等时代楷模,哪一位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在这个“有为”时代的精彩?

       在“可为”的时代,我们应做“有为”青年。生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是幸运的,要担起的责任也是重大的。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我们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而言之,做“有为”青年,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绽放光彩;大而言之,做“有为”青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些人想通过“躺平”来抵制“内卷”,宁做“佛系“人,也不相信自己能够靠聪明的大脑和勤奋的双手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仅靠想天尤人岂能“封狼居胥”?仅靠坐而论道岂能“上九天梳月”?空谈之声再澎湃,又岂能敌过在荒漠风沙中筑起绿色屏障的赛罕坝人的坚守之心?空谈之声再激昂,又岂能敌过为国家科研事业默默贡献的科学家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心?以“可为”作舟,扬“有为”之帆。“可为”的时代,造就了“有为”的人才,却不等于只要生活在这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就能成为“有为”之才。我们不仅要有成为“有为“青年的决心和勇气,还要有把理想付诸实践的行动力,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迎难而上,在“可为”的新时代中大有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让我们一起搭乘“可为”这艘时代的巨轮,扬起“有为”的风帆,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篇8:高考全国卷作文

       我们常为围棋对弈中的“神之一手”而惊呼,幻想终有一日自己将在棋场上大放异彩。殊不知,这夺目闪耀的一步棋背后是无数个勤学苦练“本手”的日夜,这意料之外的“妙手”源自对合乎棋理正规下法的不断钻研。若无本手为基,何谈妙手自见?对本手一知半解,只会下出俗手,贻笑大方。

       风度翩翩的君子,是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学起的;气质不凡的贤人,也逃不过礼乐射御书数的教化。无人可以一步登天,只有对人生初始阶段的礼仪文化这些本手深刻理解,方可孕育出大家之风流,生命之妙手。

       当子贡面对他人“仲尼焉学”的疑问,他用“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来回应。这句回复不仅彰显了圣人孔子“处处皆学问,人人皆老师”的大智,而且暗含了教育家孔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的常态。离开了平日里对常规教学法的思考,怎会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教无类”等精辟之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的“本手”是日复一日磨好工具,做好本职工作。以此为基石,巧夺天工的妙手才可能出现。犹如古时练剑,初学者若一味心急求胜、剑走偏锋,忽略了基本功的练习,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万劫不复。

       圣贤教育家如此,平凡工匠如此,江湖剑者如此,文坛诗人亦如此。一首《登高》,天下称奇。每每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禁拍案叫绝。少年杜甫勤奋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正是对音律、典故等这类“诗歌本手”的熟稔于心,才成就了天下9:2022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

       截止目前,2022年上海高考数学答案解析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力力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年上海高考数学答案解析,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2022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有希望但希望较小)、稳(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希望很大).保(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基本确保会被录取),对于以上三种情况,各选取3—5所高校备选。在细目表中,按照地区、院校、专业分列记录,排列初选的冲、稳、保三种类型的高校和专业。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4.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在综合分析院校和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志愿终选。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地区、院校、专业等,比对自己分数的排名和往年录取分数排名情况,进行志愿排序。一般而言,第一志愿要冲,之后的2—3个志愿要稳,第四或第五个志愿要适当降档,要比较有把握被录取,也就是要保。

       2022常见的高考报考误区有哪些

       1.过多的家长意志

       对策: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

       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3.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0:2022年浙江高考数学试卷

       截止目前,2022年浙江高考数学答案解析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力力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年浙江高考数学答案解析,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高考填报志愿的技巧

       各批次志愿填报注意落差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院校同时录取。实际上,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就不会到其他高校,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只有一次。

       注重学校录取平均分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学校、区所处的位次,这个是最关键的参考因素。可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绩,看看自己在区、学校的排名,并 排一排自己在全市的位次所在。咨询老师往年该名次段考生的去向,掌握自己可能被录取的学校范围,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在这个范围 内做选择。

       避免被调剂慎写“不服从调剂”

       选学校退一步,选专业进一步 高考填报志愿中,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生和家长最难把握的问题。尤其是对各批次的中分段、低分段考生来说,这一难题最为显现。选好的学校,有可能要舍弃好专业:想填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上就得有所顾忌,因为好学校的好专业肯定是要“挤破头”的。

       高考先填志愿还是先出分数

       现在都是先高考完知道分数之后再填志愿。高考考生填志愿时所报考的学校层次要根据考生所在省份的分数线决定,所以现在一般都是先出成绩再填相关志愿。

       在查到高考分数之后,就可以提前预估自己分数可以报的学校和专业,现在是填报的平行志愿,考生可以一次性填报多所高校,多个专业,按照惯例,填报志愿一般是在出分后,在这之前,考生们要确定好自己的意向学校和专业,认真考虑,不要盲目或者瞎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定要看清本省志愿及录取方式,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现在大部分地区都采取平行志愿模式录取,但是也有部分地区或者部分录取批次专仍然采取顺序志愿录取,二者录取原理是不同的,所以在报考时填写的院校专业顺序也要区别对待。

1:高考题型规律数学试卷

       一.高考题型规律

       高考题型不论选择还是解答都非常固定,选择题大家要根据近几年试卷总结常考题型和知识点,这些内容一般会是高频考点,先攻克这些内容,然后再去突破一些不稳定题型或者创新题。

       1.集合交并补运算

       2.充分必要条件,命题真假

       3.复数四则运算

       4.三视图恢复与,体积表面积内外截球计算

       5.算法循环结构6.概率,排列组合计算,积分计算

       6.函数奇偶周期对称抽象函数与导函数(及结论)

       7.分段函数8空间几何平行垂直夹角体积计算

       9线性规划

       10三角函数求值

       11解三角形相关夹角面积周长

       12向量共线垂直乘积夹角模长最值及向量有关三角形计算等

       13.数列通项,某一项,求和,最值

       14.复杂图形辨别及导数相关图形辨别

       15.函数比较大小,非常规(指数,对数,三角,抽象)不等式求解及恒成立,参数范围求解。

       16基本不等式相关最值

       17.统计(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数字特征及图形相关概率)

       18导函数,抽象导函数,单调性,切线,最值及导数不等式压轴

       19线(直线,切线,弦),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点(中点),图形(三角形,菱形,矩形)与圆(特殊,普通)关系

       20.圆锥曲线方程,离心率,最值及参数等相关计算

       21.创新题

       22.综合类复杂题多为参数范围求解综合类问题

       二.高考数学选择题题型特点

       (1)概念性强:数学中的每个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的概念性强。试题的陈述和信息的传递,都是以数学的学科规定与习惯为依据,绝不标新立异。

       (2)量化突出:数量关系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考试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定量型的试题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许多从形式上看为计算定量型选择题,其实不是简单或机械的计算问题,其中往往蕴涵了对概念、原理、性质和法则的考查,把这种考查与定量计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试题特点。

       (3)充满思辨性:这个特点源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作为数学选择题,尤其是用于选择性考试的高考数学试题,只凭简单计算或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的试题不多,几乎可以说并不存在。绝大多数的选择题,为了正确作答,或多或少总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断能力,思辨性的要求充满题目的字里行间。

       (4)形数兼备: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辨证统一起来。这个特色在高中数学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显露。因此,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便反映出形数兼备这一特点,其表现是:几何选择题中常常隐藏着代数问题,而代数选择题中往往又寓有几何图形的问题。因此,数形结合与形数分离的解题方法是高考数学选择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与解题方法。

       (5)解法多样化:与其他学科比较,“一题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表现突出。尤其是数学选择题,由于它有备选项,给试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有相当大的提示性,为解题活动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径和方法。常常潜藏着极其巧妙的解法,有利于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

2:2023年高考上海卷数学试卷

       学好高中数学的步骤

       第一步,怎么样学好高中数学首先需要吃透数学书的知识,如何学习知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成绩,同学上课前要做好预习,带着问题来认真听讲,做好布置的,作业。

       建议:不管是高一二或者高三同学,怎样学好高中数学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数学成绩。

       第二步,高中数学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再考虑有两种:一种就题论题式思考;一种是思维全面化、系统化思考。就题论题思考是必要的,拿到陌生题目一定要自己思考,实在思考不出来再去看答案或问别人,这对于你的做题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步,这是拔高提升阶段,这一步对于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至关重要,我们有的同学做了很多数学题,可是遇到陌生题就不知从何入手了,那么这样的学生如果第二步做好了,那么他们缺的就是第三步: 对高中数学题目的全面系统化思考做到这一步需要整体思维和系统化思维,需要对各类题型进行总结,进行逻辑上的提炼和升华,同时需要一个思维逻辑高度来全面系统化思考。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解析几何。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三角函数主要考查是三角函数的图象一性质,同角关系,倍角公式,解三角形。

       数列主要考查的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简单递推数列的通项。

       概率统计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期望与方差。

       立体几何了解基本几何的结构特征与空间线面关系,用向量解决首先要建立好坐标系,坐标系选择对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解析几何主要考查圆锥曲线,文科主要考查抛物线,理科主要考查椭圆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函数主要考查导数以及应用。

       几何题一定要注意数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