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内容(合集11篇)

文学常识内容

       文学常识内容大全

       一、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的总集,收录西周到年龄时期的305篇,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成就最高),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关雎》历来被传颂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篇富蕴藉美、朦胧美、音乐美、意境美。

       2、《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之经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成语:“死而后已”、“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3.《韩非子》:《因祸得福》祸与福的对立同一关系,好坏之事变化要有条件。成语“因祸得福,焉知非福。”

       4、《愚公移山》:《列子》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能战胜的道理。移山之因:“惩山北之塞,出进之迂也,”移山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移山之难:“且焉置土石”。移山之时:“冷暑易节,始一反焉。”

       5、《墨子》:墨子的***及其再传***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年龄战国墨家。

       6、《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鱼我所欲也》:成语“鱼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标题为论点,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忧虑,死于安乐》:标题为论点,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庄周:战国,道家代表。

       8、《夸父逐日》:《山海经》:反映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看和顽强意志。

       ①比喻人有宏大志向或巨大的气力和气势;②比喻自不量力。成语:“化邓为林”。

       《两小儿辨日》:《列子》:反映古人为熟悉自然,探求观察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精神;熟悉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

       《共工怒触不周山》:①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 ②反映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

       9、《左传》:又名《左氏年龄传》是年龄左丘明作,史学与文学名著。《曹刿论战》:记叙“齐鲁长勺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战前政治预备,取信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时“辙乱旗靡”追敌之时“彼竭我盈” 成语:“一鼓作气”;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亲身经历设喻让齐王纳谏。成语“门庭若市”:启示:①人贵有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信,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法。

       11、《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荚冬文学荚冬。鲁迅称之为:“史家之尽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表陈胜年轻心怀抱负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起义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反抗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出师表》:诸葛亮三国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作***犯科”、“亲贤远佞”; 故事:“白帝城托孤”; 三条建议:赏罚分明,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主旨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文中之“臣”—诸葛亮“先帝”—刘备,“陛下”—刘禅;宏愿“兴复汉帝,还于旧都”;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3、《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世称“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代表作:《回园田居》、《饮酒》。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人人同等,没有剥削,没有战略冬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社会。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五柳先生传》:“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4、《隆中对》:陈寿晋朝《三国志》成语“三顾茅庐”;政治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5、《三峡》: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叫三声泪沾裳。”

       16、《看岳》:杜甫。五岳:东岳泰山,西岳西岳,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会当凌尽顶,一览众山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史诗: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游记。写小石潭环境幽美,静穆。抒发贬官失意后的愤懑之情。

       18、《马说》:韩愈,唐,千里马:喻人才(文中自喻)。伯乐:喻圣明的君主。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

       19、《陋室铭》:刘禹锡,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托物言志。主旨句:斯是陋试冬惟吾德馨。

       20、《伤仲永》:王安石宋代,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荚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21、《木兰诗》:宋代郭茂倩编写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冷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所产生的成语“扑朔迷离”。

       22、《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主编 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23、《岳阳楼记》:范仲淹,宋,“卒章显其志”。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远大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回”:表达希看与古仁人同通之情,又强烈蕴藉地表达了的自勉之意和对朋友的期看之情,一方面希看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蕴藉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四大名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山西的鹳雀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文中的描写抒怀为议论服务。

       24、《醉翁亭记》:欧阳修,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宋,“乐”字为文眼。“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朝暮四时之景的句子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回而岩***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2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26、《爱莲说》:周敦颐,北宋。说:一种议论性文体,就一事、一物或某一现象抒发的感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7、《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宋编)。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机智少年故事:司马光砸缸、王冕四岁作画、曹植七岁作诗、甘罗12岁为宰相。《咏雪》:把雪比作“撒盐空中差可拟”、“柳絮未若因风起”

       28、《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与刘基、高启列为明初诗文八大家。

       29、《满井游记》:袁宏道,明代。“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记游小品。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30、《核船记》:魏学洢,明末。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嘻,技艺灵怪矣哉!”

       31、《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选自《陶庵梦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童趣》:沈复。清代。成语:“物外之趣”:根据眼前的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失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乐趣。成语:“明察秋毫”、“悠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其中仔细观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是获得物外之趣的必备条件。

       33、蒲松龄:清代。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聊斋:书屋名;志:记述;异:奇异的故事。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进骨三分。” 《山市》:“山市”——“海市蜃楼”。《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启发: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回要失败。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勇敢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4、《***》:林嗣环清《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全文围绕“善”字而写。

       35、《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36、《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口语小说。《智取生辰纲》叙写杨志押送生辰纲被晁盖吴用等人夺取的经过。

       37、《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是我国章回体小说。《杨修之死》

       38、《西游记》:吴承恩明代。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其中“大闹天宫”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39、《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古代小说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内容。《香菱学诗》。

       40、“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4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年龄》

       42、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现代文学部分

       1、鲁迅:散文诗集——《野草集》:《鹞子》:以为不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雪》:江南雪:优美;北方雪:壮美。 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对保姆的怀念和感激。《藤野先生》:两条线索:明线:与藤野先生交往及怀念;暗线:思想感情的变化。四件事:1.为我改讲义(认真负责);2.为我改正解剖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尊重学生,尊重科学);3.关心解剖实习(关心我学习);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对学习的爱好与求实精神)。弃医从文原因:1.匿名信事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看电影事件:弱国受辱,国人麻痹。⑴文学唤起民众的觉醒。⑵笔为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光明奋斗。《呐喊》:《故乡》:“希看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实在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含义:指空有希看,而不往奋斗、追求,希看便“无所谓有”;有了希看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看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希看奋斗就会迎来新的生活。《孔乙已》:“哀其不性冬怒其不争”,笑剧的氛围,悲剧的内容。《且介亭杂记》:杂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社戏》:小说“那夜的豆”,“那夜的好戏”:代表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看和追求;结尾能够激起读者的“人生体验通感”。

       2、朱自清:《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尽句》南宋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冷杨柳风。”《背影》:“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加以描写”。

       3、《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 “济南真是算个宝地。”

       4、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致小读者》、《往事》。 《荷叶》:“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表现母爱。《观舞记》:艺术上的交流,能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艺术家都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

       5、《天上的市井》:郭沫若,现代诗人。代表诗集《女神》、《星空》:借用牛郎织女的传说。

       6、《紫藤萝瀑布》:宗璞,原名冯钟璞。主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恶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恶运过后,不能总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往。

       7、《爸爸的花儿落了》:***音台湾《城南往事》题目双关: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暗指禀***花的爸爸往世。

       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0、《猫》:郑振铎 主旨: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借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反客观情况往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11、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开头的小说大师代表作:《项链》、《羊脂球》 福楼拜:法国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歌德:德国《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左拉:法国《小酒店》。

       5、《马》:布封法国 36巨册《自然史》

       6、《最后一课》:都德法国韩麦尔是主要人物以小弗朗士情感变化为线索,以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为背景。代表作:《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8、《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代表作《项链》主题:揭露在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了冷酷关系。

       9、《蝈蝈和蛐蛐》:济慈,英国,《夜》叶赛宁俄罗斯。

       10、《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笑剧。代表作《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展开,夏洛克,四大吝啬鬼之一: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的印子钱者形象。

       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马贡、巴尔札特《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11、《音乐巨人贝多芬》:贝多芬德国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2、《天子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贯串全文主线) 讽刺统治者虚伪、愚昧、自欺欺人的本质。

       13.《丑小鸭》:安徒生“丑小鸭”的一生是的真实写照。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没关系。“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1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代表作:《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高尔基称誉为“一代诗宗”,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15、《变色龙》:契诃夫,***。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主题:揭露***警官制度的反动虚伪,批判它反人民的本质。

       16、《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主要成就为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 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阿蒙森(挪威)——斯空关站(英国)”

       17、《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波兰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18、《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金色花”:印度圣树。

       19、《海燕》:高尔基前苏联《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篇2: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内容

       一.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10.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

       11.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12.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2.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4.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

       27.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28.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陈师道 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六种境界

       46.: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3: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篇4:文学常识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小说集,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睿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篇5:文学常识

       62、 新中国《狂人日记>>的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69、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70、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71、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72、 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6:简短文学常识

       精选简短文学常识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2.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

       3.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我国四大悲剧:《感天动地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4.历史朝代顺序: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西东晋,南北隋唐和五代,两宋之后元明清。

       5.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6.我国7:文学常识

       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诗歌总集

       。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 ——汉北;后——江南洞庭)。

       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先秦散文

       历史: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不详。

       (2)《春秋》:我国。西汉刘向编订。

       诸子: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国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子思想(无为)81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道家创始人。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韩非,韩国人,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及门人编写,160篇。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国相国。

       汉赋与汉乐府

       汉赋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等。

       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汉赋四大家”: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汉乐府民歌

       “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叙事诗(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

       史记与汉书

       《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20岁开始漫游,32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2岁开始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年,完成《史记》。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史记》又叫《太史公书》,是我国,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8)、表 (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的历史。《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汉书》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诬入狱,其弟班超替其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20余年,完成《汉书》。班固也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

       《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篇8:文学常识

       1、9: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小说集,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课内外文学常识复习题库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出自------高尔基

       2、“高岑”指的哪唐代两个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3.下列那一部诸子百家的作品自己没参与?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4、古代怎样表示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 令堂、令尊

       5、《水浒传》中林冲、李逵的外号-------林冲(豹子头)李逵(黑旋风)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及其称号?-----李清照 易安居士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是( ),其中诗中的“故人”是( ) A 王维 孟浩然 B 李白 孟浩然 C 李白 崔颢

       8、“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武松

       9.下列哪个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A《安娜卡列尼娜》 B《高老头》 C《复活》

       10、文房四宝指什么--------笔、墨、纸、砚。

       11、“而立之年”是指 A30岁 B40岁 C50岁

       12、《神鞭》的是 A冯骥才 B张抗抗 C王宏伟

       13、奸臣秦桧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

       14、《家春秋》被称为 A爱情三部曲 B农村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15、四大名著是指哪四本书,分别是?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16、《孙子兵法》的是---------孙武

       17、老舍原名 A舒庆春 B舍予 C芾甘

       18、《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是----------莎士比亚

       19、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谁的哪首诗? -----文天祥 的 《过零丁洋》

       21、“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谁的名言? A郑板桥 B王冕 C王维

       22、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是----------伊索寓言

       23、《清贫》出自谁之手? A夏衍 B巴金 C方志敏

       24、说出《楚辞》《汉书》的?-------《楚辞》屈原 《汉书》班固

       25、朗费罗是哪国浪漫主义诗人?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26、四大名著中可称为“龙争虎斗”是哪一部------《三国演义》

       2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出自: A《韩非子》 B《战国策》 C《孟子》

       28、《鲁滨逊漂流记》的是英国作家________ 。笛福

       29、韩非是诸子百家中哪家的代表人物?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30、《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主要人物是 鲁达(鲁智深) 。

       3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还有

       A《中庸》 B《春秋》 C《尚书》

       32、古代帝王的自称(至少说两个)----------孤、寡人、朕

       3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人君”是谁的名言 A王维 B高适 C王勃

       3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谁的哪部作品?--------刘向的《说苑》

       35、下列哪部书是范晔的作品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36、被称为“大李杜”的两个诗人是指 A李白 杜甫 B李白 杜牧 C李商隐 杜牧

       37、下列哪一个人物不是“唐宋八大家”? A王安石 B曾巩 C杜甫

       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个朝代的谁说的?------- 清朝 顾炎武

       39、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写的什么植物?------梅。

       40、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 )A 《我的大学》 B《海燕》 C《鹰之歌》

       41、有“奥林匹克之父”之称的是哪个国家的谁?---------法国 顾拜旦

       4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哪部作品的开篇词?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4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 大闹天宫

       44、新中国白话章回体小说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120、《红楼梦》中贾家的四位小姐分别叫什么名字?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121、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彷徨》

       12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句中的描写的人物是谁——诸葛亮

       12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经典诗句是谁写的?(杜甫)

       124、《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指谁--------庞统

       125、下列哪一个不是《水浒传》的故事?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C《灌园叟晚逢仙女》

       126、古代关于“第一”的两种说法: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

       127、《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人物是----------诸葛亮

       128、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荀子

       129、科举考试殿试第三名被称为 A解元 B 探花 C 榜眼

       130、《双城记》的及国籍--------英国的狄更斯

       131、 严监生是中国古代那部作品中有名的吝啬鬼形象 A《老残游记 C《聊斋》 C《儒林外史》

       131、“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三国演义》

       132、号为“香山居士”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133、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134、“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下一句是?(千古风流人物)

       13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谁的诗句?------苏轼

       13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我国的哪座名山?--------庐山

0:经典文学常识

       前后七子指的是明朝中叶的诗文流派。15世纪末以后,明代诗文领域内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这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文学复古思潮日趋活跃。以李梦阳、王世贞等人为代表的前后七子,在这一阶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前七子的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是一个以李梦阳为核心代表的文学群体,活跃于弘治、正德间。后七子成员有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后七子中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活跃于嘉靖、隆庆间。

       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它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特别是前七子崛起之初,文坛歌颂圣德、粉饰太平的台阁体创作风气还没有完全消除,高二,加上程朱理学学风的炽热,文士中有轻视诗文而热衷于治经穷理的倾向,一些“文学土”甚至遭到排挤打击。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如后七子提出重“辞”而轻“理”的主张,虽有过多地注重文学形式的一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以重形式的手段来摆脱文学受道德说教束缚的要求。

1:经典文学常识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