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11篇)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I: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2: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本是什么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本是什么
“假设您现在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一位您从前遇到过的漂亮姑娘走进您的房间,她脱下她的手套,打开她的钱包,把它一下子放置在桌子上……她有两个一角钱的硬币和一个五分钱,此外还有一个火柴盒。她把那个五分钱硬币搁在桌子上,把另外两个一毛钱硬币放回钱包里,然后把她的黑手套搁在暖炉上……正在此时,您的电话铃响了。这位姑娘拿起电话,说了一声哈罗,停下来听了一听,又接着说‘我从来没有过什么黑手套’。说完,她就挂了电话……您看了一下周围,突然发现有个什么家伙在你的办公室内,他正在打量那个姑娘所做的一切……”
“继续,”鲍考斯笑着说,“发生了什么事儿?”
“我不知道,”斯塔尔回答,“我正在拍片。”
--《最后的大亨》(TheLastTycoon),
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著
1937年夏天,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酗酒过度,负债累累,走投无路,绝望之际来到好莱坞试图寻找出路。他希望通过编写电影剧本来恢复自己。正如一位朋友所言,这位曾经写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人间天堂》等剧本的大作家,也是《最后的大亨》(未完成本)的,当今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竟沦落到如此境地。
此后,在有两年半时光中,他在好莱坞游荡,他把电影剧本写作看得十分认真和严肃,一位知道他的文学才华的人这样评价他说:“看到他全心投入这个事业,你会感到心酸而伤心。”菲茨杰拉德编写每一个电影剧本时,都像他写小说一样认真,他时常是在写人物对话或者对白之前,要先为剧中的每个主要人物写出一段很长的背景故事。
无论他在编写一个电影剧本之前,如何进行所有的准备,他始终被一个问题所缠身而难以脱身找出答案:到底什么是创作出一个好的电影剧本的关键呢?比尔·维尔德曾经把菲茨杰拉德比作:“一个伟大的雕塑家,被雇佣去干一件喷灌工作;他不知道如何把水管联接起来,让水能通畅流动。”
他在好莱坞的多年生涯中,始终在寻求一个答案:如何在口述语言和影像之间取得平衡。
在此期间,唯一一部标有他的大名的电影剧本是根据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的小说《三人行》改编而成(Three Comrades,1938,罗伯特·泰勒、玛格丽特·苏利文主演);但最后还是由约瑟夫·曼凯维奇(Joseph L. Mankiewicz)反复修改多次才获得通过的。他曾经修改或写作几个其他的剧本,包括花费一个艰苦的星期去计划编写《乱世佳人》的剧本(他被限制不得使用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小说中不曾出现的字眼)。这样,除了这部《三人行》电影剧本之外,菲茨杰拉德的所有电影剧本都以失败告终。有一个为琼·克劳馥写的剧本《不贞》(Infidelity)因涉及性内容而半途而废。菲茨杰拉德死于1941年,临终前,依然在创作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最后的大亨》。
他愤愤而死,临死还坚信自己到头来不过是个失败者。
我时常会着迷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一生的经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花费一生的时光去寻求“到底什么是创作出一个好的电影剧本的关键?”这一问题的答案。他不寻常的生活--妻子塞尔妲被送入疗养院,他所陷入的债务和难过的生活方式,他的酗酒等等--都和他沉迷于电影剧本写作有关。他始终坚信电影剧作是一种工艺(craft),一种可以学习、把握的工艺。无论他如何刻苦努力,孜孜不倦,而且尽心尽力地探索,结果,他还是失败了,白费了自己的心力和精力。
为什么?
我想这不会有明确的答案。当我阅读完菲茨杰拉德这个阶段的全部著作、文章以及书信后,就似乎很清楚了:他从来没有明确过究竟电影剧本是什么;他时常茫然于到底他是否“做对了”,或者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则,他能够遵循,从而使得他能够写出一个成功的剧本。
记得,当年,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时,专科是英国文学,在课堂上,我仔细地阅读了《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的3:写剧本的写作基础:电影剧本三要素
写剧本的写作基础:电影剧本三要素
4: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版)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最新版)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的是美国的悉德·菲尔德(Sid Field),这本书是电影编剧专业的必读教材,自1982年首版以来已被译成二十四种语言,为全球超过四百所大学所选用,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新版本中修订了大量内容,增加了一批更为当代观众所熟知且更风格化的片例。
以下是全书内容:
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幅去抓住或钩住你的读者,这样一来,你就必须立刻建置你的故事。
你必须以视觉的方式把故事中的信息建置起来。读者必须知道:谁是主人公,故事的戏剧前提是什么——也就是故事要讲的是什么,以及戏剧性的情境——围绕动作的.境况。
幅,每天三页、一星期工作五天。那么,完成文章改编成电影剧本跟创作独创的电影剧本是一样的。“进行改编”(to adapt)意味着从一种媒介改变成另一种媒介。改编(adaption)的定义是:“通过变化或调整使之更合宜或适应的一种能力”──也就是把某些事情加以变更从而在结构、功能和形式上造成变化,以便调整得更恰当。
换句话说,小说就是小说,舞台剧就是舞台剧,电影剧本就是电影剧本。把一本书改编成电影剧本,意味着把这一个(书)改变成为另一个(电影剧本),而不是把这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之上。它不是拍成电影的小说,或者拍成电影的舞台剧。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个是苹果,另一个是桔子。
当你改编一部小说时,你没有必要把自己仅限于忠实于原素材的地步。
T·S·艾略特有句名言:“历史不过是编造的通道。”
如果你必须增添新的场面,做就是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加进几个事件,使得故事更加个性化,只要它们能导致准确的历史结果就行。
在电影剧本中,事实支承着故事;你甚至可以说,它们创造了这个故事。
在电影剧本写作中,你是从一般到特殊,你先找出这个故事,然后收集事实。在新闻报道写作中,你是从特殊到一般;你先收集事实,然后再找出故事。
5: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本大纲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本大纲
一、主题
主题不能过行字三要过三行字,人家本不根道知要你说什么。 题很主清,很楚有点,很特独有力量,人家,下一就兴感了趣。
二、物人
人物的个、性特点、景背都写楚,清但是要超过不行3字任,一个何影电写人物你话,写的故事大在里纲面要超过不3个人物就是,要人物主。
三、纲大
大纲一要一行写行写一,可点转以,转时候永的记住远10行在右的左候,你时们一定有要一个段桥要完成了要,有一个高潮上去小了,要有个空一行。 写故事 大纲里面远永不要写白对,个整事大故就这么纲一内容点不,有要形词容,不要性格有描,述不要有白独这些虚的统统不要,它,要么什?就要中国它描画的线画,你可以画白的具体,很是必须但平是,面以把可一个故事述清楚的叙白描的故事介。绍
在你故的'里面有事没有这4个字--起承转么,合面开前写的罗罗始嗦嗦,但中是间的展发部没分有写故事。纲的时大,一候上来就进入状态,么什件发事了生,什么候时始开,主要部分是写在重就两要段到高,潮的候,时一高到,最后潮句一马话结束上这就,是承起转,合一定检要你的查事大纲故。然再查后一个重要很,就是错的别,字错别是一字塌糊,涂你错有别,人字家看觉得你这个一编剧一点化都没文有。
你本子最重中要一的,点就是物要人有节细那,细个要很有张力,节有点,人家一很就看画龙点睛是,是就剧本的你光点,就闪是你的细节千,不要老万声谈。常
故事纲、分集大概梗、分场景梗概
剧本写的是作剧本创从开始意,其中最的重要的容就内是故梗概,事它的目是的让片制人了解剧本故事内的容。
梗概分三:种事大纲故分、梗概、集分景场梗概。
故事纲大为是了制让人片剧对有本个大致了解的,常这通个时,候本没有立剧,项没也进入有真正的作阶写段故。大事纲内容比简较单只要把故事,廓轮勒出来就可勾了以简洁,明快,用写得不复太,其杂要尽次可能把故地事的精或华卖点者展示来,故出事一定不很整完,一般1千到2千字。
篇6: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
关于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
7: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
关于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
电影剧本是什么?
它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 是一系列通过对话和描写来叙述的形象、场景、段落等,就像一串联系在一起的珍珠项链一样吗?是一幅梦境中的风景画吗,是一些思想的汇集吗?
那么问题来了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
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
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 常是发生在主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 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 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 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 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
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8: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
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
电影剧本,包括着三种不同的剧本,即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今天,几乎任何一部发行放映了的国产影片都同时拥有这三种剧本。就一部影片所拥有的这三种剧本的内容而言,是大致一样的,但它们是由影片不同职务的创作人员完成的,而且在影片制作的不同阶段上出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活动,是一部影片总体创作过程的9:微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微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0: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基本定义
第一章:电影剧本是什么?
学习要点:
1:例子: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这些描述性的不进入内心世界的语言是电影剧本的语言。)
2:定义:1: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
性结构之中。
2:它有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场景描写(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
作描写(Action)。
3:结构:电影剧本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4:剧本与电影的时间比: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5:第一幕,或称开端
1:一般观众需要在开头十分钟来确认是否喜欢这部电影。
2:前十页需要让观众和读者明白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景是什么。
3:第一幕结尾需要有个情节点,即是一个事件或者事变。使得故事出现转折。(一般出现在25— 27页之间。)
6:第二幕,或称对抗
1: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
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
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2: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 85 页至 90 页之间。(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
7:第三幕,或称结局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
剧性的结局。
8:示例:
它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一个技巧高超的电影剧本就是这个样子
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电影剧本结构的总观。如果你弄清楚了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话,你可
以简单地把你的故事“装”进去就行了。
9练习:1:以后再看电影,要记住什么时候开始电影吸引了你,什么时间你开始喜欢或不喜欢一个电影
的.。
2: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3: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
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然后再找出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
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第二章 主题
1:定义: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
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
的动作和人物。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
了。你必须清楚你的影片讲的是谁,以及他(她)遇到了什么事情。这是写作的基本观念。
2: 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简明地表达你的想法时,当你能够用名词来表示它──我的故
事是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在干他(她)的这件“事情”时,你已经在开始你的电影剧本写作
的准备工作了。 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
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要想方设法去收集素材。这对你是非常有益的。
3: 请记住: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就越多。而且当你做出创作决定时,请你
一定站在选择和责任的高度上去处理。
调查研究会给你一些想法,使你对人物、情境和故事发生地点有所认识。它还可以给你一定程度的信
心,从而使你始终能高于你的主题,让你站在选择的高度而不是强求或无知的地位上去处理这一主
题。
4: 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是一部户外的惊险动作的影片,还是一部描
写复杂关系的情感的影片?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
5: 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是
什么驱使他走向故事的结局的呢?
6: 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
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
7: 冲突可以使外部世界的也可以是内心精神世界的。
8: 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 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
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
10: 练习: 为你要写的电影剧本选择一个主题。然后通过动作和人 物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1: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人物十诫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人物十诫
1.你选错了主人公!
怎样才能确定你选对了主人公呢?
1)你的主人公必须主动
2)你的主人公必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问题
3) 主人公的问题要引起观众的兴趣
4)主人公必须自己解决他/她的问题
2.你的主人公塑造得不对!
情节来自人物。所有发生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源于他们自身。接下来说说人物的变化,也就是人物的“弧光”,也就是指影片开始时的他们vs.影片结尾时的他们发生什么变化。人物转变很重要。我们希望仁慈和公正最终获得胜利,我们希望人物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变得跟影片开头有所不同。正因为这些在真实生活中都很少发生,在故事里才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当然也有例外,不是所有电影的主人公都会发生转变,每个人物都想得到点什么,很想很想得到,但是他们想要的却往往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当然他们到最后定会恍然大悟,这种渴望一定要足够强烈,强烈到能驱动整部电影,但又必须足够简单让观众一目了然。
千万别让人物做小儿科的决定,比如“我是应该娶一个校园舞会皇后还是把牢底坐穿”之类的。给他们一个伤筋动骨的道德抉择,比如:1)我爱我的丈夫但是我又想和我的学生同居。2)一个好人杀了一个坏人。我应该吊死好人么?3)如果我告诉我的客户真相,他们就能庭外和解;如果对他们撒谎,那么我在法庭上的精彩表现将会让我的律师生涯迎来一个职业高峰。
关于人物最后再说一点儿:你的人物是个百分百的好人么?没人应该这样。他们得有一到两个缺点。有什么人物是你不需要的么?或者应该把那两个或三个人物合并成一个人物?别让你的主人公离开观众视线太久。我们是通过你的人物的行为了解他的',还是通过对白?人物一定要是可见的,即使把声音关掉也一样。眼见一个家伙把蔬菜罐头洗了再洗才放进储藏室,效果远胜于听他说:“我是个洁癖怪人。”
如果你的场景里有两个人,要让他们两个天差地别。让他们的性格形成强烈反差,这样你写起来会轻松得多。一个崇拜克林顿,另一个卧室里贴满了布什的贴纸。想想他们两个共进午餐,一边再来点酒,那是什么情景!没法不妙笔生花!再一次,但绝不是最后一次问:你的人物有变化么?变化越大,就可能越好写(PS:微电影中,人物变化控制在30°-60°,十几分钟内来个180°的变化,不可能,不可信)。
3.你的人物塑造得不够具体!
你需要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如果你描述一个人物时说“他很难过”,这显然不够。他到底是“悲伤”还是“痛不欲生”?除此之外,你当然还要知道他为什么如此。说故事时碰到任何事情涉及任何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想办法让它具体。别说什么“他毕业于一所名校”,告诉我们究竟是哪所名校,此名校和彼名校的差别大着呢。
4.你没给你的人物安身之处!
地点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特征来处理。你的故事是发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么?把人物安置在哪儿很重要。地点的选择不仅会影响整个故事,还会影响单个的场景。
5.我们对你的主人公没兴趣!
“吸引观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地点、某人必须尝试某事,而如果失败,就会招致杀身之祸。”一哈里·霍迪尼
6.你的对手不是一个人!
你剧本里的坏蛋不能是某种疾病或者制度或者负疚感或者天气,这都只能作为主人公问题的一部分,但是最终他必须和一个人对峙。只有人才会制订计划,拥有复杂的欲望、需求、一套与主人公截然对立的信仰体系,而且还能同处一个房间对他大喊大叫!你必须为主人公找到一个人来对抗。如果你没有,赶紧找一个。
7.你的对手不够强!
你的主人公是否有趣,取决于他的对手。对手或者坏蛋或者敌人,不管你怎么称呼他,反正他必须比好人强大,否则你的电影就不存在了。如果你的电影一开始面对坏蛋时没把我们吓住,你就得重写。
别把他弄成一个百分百的坏蛋。就像你的主人公也不是百分百的好人一样,你的对手也不应该是一个彻底的混蛋。没有一个好的对手,你的主人公也就不成其为主人公了。
没有对手,你的主人公永远也不可能进化到他需要变成的那样。
8.你的坏蛋没觉得他是自己电影里的主人公!
坏蛋有充分的理由为他的所作所为辩护。他做了坏事,但是却是出于一个可以理解(或者令人同情)的原因。坏人的欲求应该能引起观众的情绪反应。
9.你的人物只能做蠢事推动故事前进,换句话说,他们所做的只是你让他们做的!
如果你的人物在做一些他们在真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做的事情,你就需要重新斟酌一下。如果他对她就像对一块破抹布——而她居然就接受了——读者就会想她是一个白痴,而一个白痴的故事根本不值得再浪费他们的时间。
你是否已经封锁了所有道路,使得除了他选择的那条路之外别无选择?要让你的主人公选择铤而走险,就必须关上这条街上所有的门,让主人公只有这一条出路。
10.你笔下的小角色没性格!
所有角色,哪怕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角色,都要具有特定的吸引观众、令人难忘的性格,这将大大提升你剧本的整体水平。让他们更真实、生动、像活生生喘着气的人,不要仅仅让他们起到推动故事的作用。让他们引人注目,赋予他们鲜明的态度,再使他们做点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