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年度文明单位创建规划

       2023-2025年度文明单位创建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持续地提高创建水平,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地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切实提高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推动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23-2025年度文明单位创建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巩固提升创建水平为目标,加快学习型、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建设,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水平,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创建目标

       进一步明确和把握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内容任务、标准要求和工作重点。继续夯实文明单位各项基础工作,积极创新创造,打造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品牌,力争文明创建工作多出典型、多出精品。进一步推动系统整体创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努力做到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改革发展党建成绩显著,系统风险防范得力,企业风貌和内部管理明显提高,基础设施配套健全,综合治理无事故,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三、创建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实创建工作。及时调整完善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人员职责落实,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人财物投入,坚持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总结、同考核。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做到计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作风民主,勤政廉政,开拓创新,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紧抓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思想防线。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好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专题党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道德风尚。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精神、《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等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扎实推进诚信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着力强化道德讲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阵地作用。积极传播文明风尚,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修身律己,做文明人。

       (四)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创建水平。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弘扬社会新风,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文明环境、文明礼仪、文明家庭、文明旅游等道德实践活动。倡导厉行节约,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节俭养德活动。推进善行义举好人榜创建活动,善于发现最美人物,用榜样的力量、身边的感动引领大家向善向上。积极开展创文明科室、做文明职工的活动,加强扶贫帮困工作。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帮助困难职工办实事、解难事。

       (五)深化内部管理工作,加强建设。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坚持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厂务、党务公开,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风险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制度执行力,严格工作纪律和规范。开展作风能力建设专项行动,强化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用实效检验的工作导向,大力发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能。积极做好干部职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激发干事创业“心”活力;倡导低碳工作和生活,建设优美的办公环境;积极参与“平安XX”创建工作,努力营造平安、和谐、文明的生活工作环境,不断推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

       (六)活跃职工文体生活,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理念,围绕庆祝“七一”“十一”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体生活。继续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文明健康节庆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省国资委系统系列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品牌。大力推进志愿者注册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送温暖”主题志愿活动。充分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3.12”植树节、“12.5”国际志愿者日及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扶残助老、植树护绿服务等志愿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进一步健全“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形成党建先行、各部室齐抓共管的“党建 文明单位创建”机制。围绕创建工作目标,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评比,优化资源,整合力量,促进创建工作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开展。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和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深入动员,全员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要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屏(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切实提升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系统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创建工作作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确保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取得实效。

       (三)形式多样,扎实推进。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交流,使系统创建活动有声势、有力度、有深度、有实效,切实把创建文明工作组织好、开展好。干部职工要树立坚定信心,明确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创建工作做贡献。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本单位创建工作,将创建文明单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纳入工作目标量化考评。针对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具体的创建目标,并对此进行量化、细化,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到人。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一名创建活动联络员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要认真组织实施,严防搞形式、走过场,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扎实实,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