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民精彩讲话稿(共3篇)
郑宇民精彩讲话稿
董倩(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是,文章,说“柴松岳批示同意浙江民营企业评上劳模,是像资本家示好”,所以这个会场都不同意私营企业当劳模,我当时红着脖子跟主持人争辩,主持人就是当时全国副主席,现在福建省省委书记卢XX,他很理解浙江民营企业,你别争了,反正今年不行,十六大以后可能会行,你等着吧。
结果等着了,2022江泽民说了一句很有建设性话,说个体私营业主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者,就是建设者三个字把劳模通过了,但是劳模通过了,入党政治还是不行,因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是建设者还不是民营企业劳模。所以十六大共产党章程,所以中国共产党伟大啊、光荣啊、正确啊、智慧啊。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许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的先锋队,一个先锋队变成了两个先锋队。
他还说了一句话,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也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所以共产党成了人民的先锋队,民营企业成了党的群众基础,一下子把问题都解决了,民营企业家入党,这是
民营企业政治上的大翻身,全国600余家民营企业家当上的劳动模范,全国有7名以上当了全国人大代表,有30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当选了十七大代表,有一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党的群众基础,成为政治生活当中的主人翁,30年民营企业最大的翻身就是政治上的翻身。
社评“如果抵制中国的制造,我们法国人要赤膊”。
: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最好演讲稿2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浙江省工商部门有成就,也有困惑;有机遇,更有挑战。停征“两费”,工商部门的职能面临重大转变;奶粉事件,食品安全的问责风暴直逼基层工商部门;市场主体扩大,工商部门的监管任务日益繁重;职能增加,监管网络商品交易行为,提高队伍素质成当务之急。面对这些问题,不少工商干部的心里有担忧、有困惑、有失落。这些矛盾和疑惑,其实是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对工商部门职能定位和发展前景的追问和探索。
回顾浙江省工商部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工商部门的存在基础、存在价值、存在要求和存在动力,总结出浙江省工商部门改革开放30年来最基本的发展经验。
最基本的发展经验之一,是在促进发展中体现存在价值。工商部门因发展而存在,因发展而壮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浙江省工商部门创出了“个私经济的助产师”、“商品市场的奠基人”的历史地位;进入新世纪,浙江省工商部门又全力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大力提高商品市场商业文明程度。“让更多的自然人变成市场主体”、“发展是金、监管是银”等,既成了全省工商系统的自觉行动,更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因为促进发展,工商部门才有价值,才有社会影响;因为促进发展,工商部门才有地位。发展是浙江省工商部门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归结点、着力点、闪光点、凝聚点,它不是外延,是内核;不是表面文章,是基本功夫。
最基本的发展经验之二,是在监管中体现生存责任。发展是:郑宇民局长在商标战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郑宇民局长在商标战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实施商标战略,浙江省工商系统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商标战略是引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红旗
当前,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人人都说转型升级好,不知转型升级的入口哪里找。其实,转型升级的入口就是知识产权商标战略。商标战略是改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引导旗。大家都知道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有270多万个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绝大多数都是赤脚上岸的农民,是老乡变老板,是家族企业、是加工企业,是子承父业。这样的企业在旧经济体制裂变的早期,可以占尽先机,但发展到当前,已经车到山前,必须峰回路转。即从野蛮生存转到文明生存,从畸形发展转到健康发展,从物理积累转到人文积累,从零附加值生产转到高附加值生产。这里最主要的是以商标为主要内容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确立。企业主和企业家的分野就在于是不是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通常有厂房、有机器、有原料、有订单、有工人就可以算一个企业主了,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则更注重另外五个要素,即有商号、有商标、有商品、有商业设计、有商业文明。这里面最内核的就是商标。不少人以为品牌可以空穴来风,其实品牌的基因就是商标,有商标不一定就是好品牌,但是好品牌必须是有商标。有人说自己是老牌,没有商标的老牌是徒有其表;有人说自己是名牌,没有商标的名牌是自欺欺人。
近几年来,我们在实施商标战略的过程中始终牢记三句话:让更多的自然人成为更多的市场主体;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让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去覆盖更多的市场空间。具体的做法主要有六条:一是以商标为基础,商标优入,商标先行。目前,浙江全省注册商标总量已经达到42万件,每个中型以上的企业必须有一件商标。二是以排序为纽带,建立商标族群、梯队排序,驰名商标拔尖,著名商标、知名商号拱立,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群起,知名商标、知名商品遍布。三是以基地为发端,全省以块状经济为单位,形成品牌商标基地52处。四是以功用为动力,强化商标功能、附加值功能和自主价值功能。去年我们实现了商标质押功能,使商标拥有者有了新的价值视野。五是以企业为主体。六是以持续为取向。商标战略必须要持续,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它能终生受用,它是初始引领、过程创建和结果显现的综合。只有持续,转型升级才会实现。
二、商标战略是参与国际一体化竞争的绿卡
市场化必然导致全球化,民营企业的本土化必须要顺应国际化。但是很长时间民营企业走不出去,他们师出无名,没有通行许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名不是英雄,在国际
一体化规则下,企业应该“行不改姓,坐不冒名”。但是我国工业化起始迟,总是步人后尘,总是替人打工。世界上有人说中国人买世界上最贵的,卖世界上最便宜的,其实说的是我们奉行了低价竞争、薄利多销的竞争范式。其实质是没有建立自主知识品牌,去除了附加值,把商品还原成产品,挤压了原材料,把产品再还原扭曲成劣质产品,打压了劳动力成本,最后把危机转嫁给工人,转嫁给环境。为什么我们的环境问题和劳动问题那么严重?中国的制造之痛,就在于技术上缺少自主权、标准上缺少制定权、价格上缺少控制权、分配上缺少话语权、附加值上缺少收获权。这里面最要害的就是我们的企业只是一个没有自主名份、赤膊上阵的“OEM”。
近几年来,我们在总局的领导下实施了企业走出去战略,主要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绿卡工程。商标品牌是企业走出去的护照,没有商标就不能落地。我们将品牌国际化作为鼓励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重点,围绕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商标国际保护和自主品牌国际化三个关键环节,积极为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全省举办商标境外注册保护培训100多期,浙江省政府对商标国际注册实行专项财政补助,国际注册达30件以上的企业定向补助10万元,许多地方财政也做相应配套。全省境外商标注册总量位列全国前茅,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二是嫁接工程。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实行购并嫁接和合作嫁接,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典型的一例。三是复合角色。
一边做OEM,一边让人家为自己做OEM。四是内外兼修,对等保护。目前的情况是中国企业在境外寸步难行,境外企业在中国势不可挡,主要原因是境外企业在中国享有超国民待遇和大牌礼遇,中国企业在国外遭受无名的歧视和弱国的待遇。因此,对外一定要加大力度宣传中国品牌,对内一定要实行平等保护。从04年开始,浙江工商部门就开始关注劣质洋品牌,严厉查处了LV皮具、索尼相机、雀巢奶粉等一系列不合格洋品牌。今年3月份,我们把丰田召回车的维权通报与吉利收购沃尔沃两个事件放在同一天公布,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中国的企业,商标品牌战略是企业生存的真正绿卡。
三、商标战略是扶助三农加速城乡一元化的金牌
商标战略实施不仅要有示范城市、示范企业、更要有示范三农。因为三农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渊源,也是城乡一体化的短板。因此,浙江商标战略实施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商品化率低,品牌化率更低。今年上半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价值106亿美元的农产品,单5月份就向中国出口了玉米37万吨。美国的农业部长威尔萨克很得意,他知道中国的农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化,没有形成替代进口的能力。因此,我国商标战略的触角也必须延伸到三农,要让农产品也能获得国际竞争的金牌。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要让基层工商所变成农工商所,“农”字当头的工商所,商标品牌的服务所,在农产品商标服务上要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第二,实行一社一标,让每个农村经济合作社都拥有一个商标。第三,推行名地明标,积极推动历史名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绍兴黄酒、安吉白茶、青田石雕等,形成黄金白银碧玉效应。第四,支持优质高标,目前为止已培育农产品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500件。依托品牌,“岩鱼头”蜜桔30元一斤,寿康鸡180元一斤。有品牌,农产品附加值就高,一只蛋卖一只鸡的钱,一只鸡卖一头猪的钱,一头猪卖一头牛的钱,这些都是品牌的附加值。老百姓说,商标品牌就是三农的金牌。
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战略,任何一件事情上升到国家战略,必然是全局性、强制性、长期性的,不能任意回避、没有任何例外。作为省一级工商部门,本次会议以后,我们不搞口号传递和会议接力,而是要不折不扣进行具体操作,切实把总局的战略意图转化成省市的战术动作和战利战果,与兄弟省市形成合力,把商标战略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