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观后感(通用19篇)
《1921》观后感
今天,中国共产党就迎来了他100岁的生日。回首100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这样说,过去的100年是我们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5年,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100年。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岁月如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一代代前辈们的艰辛努力,饱经战乱屈辱与落后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中国就像一条巨龙,正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中华大地随之春色岸然。改革开放的实施加速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开始了与国际接轨,并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令世界震惊,令世界称赞。从香港、澳门的回归到中国加入WTO到台湾双飞,从亚运到奥运,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责任与参与国际的热诚。从当年的草房瓦片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从曾经的门庭若轻到现在的街市车水马龙,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的规划到实施到昨天京沪高铁的首开,从以前物品的匮乏短缺到如今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祖国在党的领导下,正以其坚定、铿镪的步伐走向繁荣,走向世界。10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他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就是这100年,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伟大的崛起发展史,从“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到世界文化遗产逐步增多,中华文化世界流芳。
随着祖国事业的蒸蒸日上,各种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信息、电子、服务等产业正以快速的步伐向前发展,并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今,三峡水库成功蓄水,京沪高铁顺利开通,又如何不让人感慨万千。从“神五”到“登月”,圆了国人多少年遨游太空之梦想,让国人如何不兴奋欢腾,让世人如何不惊叹赞赏。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九十五华诞风华正茂”。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莽莽神州,多少人正在党的100华诞之际为之祝贺,为之喝彩。而今,就让我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也为党的100岁生日献上我的一片热忱与祝福:愿党永葆生机,永葆党的先进性,愿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愿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安康。
中华大地在党的领导下,正以其势如破竹之势向前腾飞,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指日可待;中华腾飞、祖国繁荣也将势不可挡!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嫦娥立于强国之林。”
《1921》观后感 篇2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历史故事,观看后使我深深难忘。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华民国就此诞生了。革命先驱者用自己的血肉创造了人人平等的民主生活。
由于清朝政府软弱无能签订很多不平等条约,例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上海很多地方成为列强国家的租界地,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入,而中国人不得进入反倒被欺辱,中国人民为了让国家强大起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始反抗,尤为突出的是陈独秀编辑的《新青年》杂志,深受青年追捧喜爱,为青年学生改变国家面貌指明了方向。
斗争的过程是漫长的,为了打击这些积极青年,军阀把缴获来的《杂志》《新青年》等书籍进行焚烧,李大钊在焚书现场掷地有声的号召爱国人士及学生进行反抗。
五年过去了,陈独秀在李达的帮助下被释放出狱,出狱后开始召集各地代表来上海秘密举行大会——中国共产党3
历史只是一个过往,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历史的选择太多,远到尧舜禹,近到当今人才的选拔。都是历史选择的每一份诠释,成王败寇,历史的选择扑朔迷离。我最喜欢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历史的选择,冬季的东南风少之又少,却是周瑜大败曹操的必备条件,或许冥冥之中有一个选择、有一个定点。人生太长,一世之间有千千万万不计其数的选择。人类之所以平凡是因为我们总是做错事,常常会后悔。而历史就象万道选择题,它只给你一次机会,破败的满清贵族选择陷人民于水火,使人们颠婆琉璃不得温饱,这是历史的错误。而党是旧社会一道新生的光芒,她伟大,她带给人们希望,所以历史选择了她,她开始行动。
于是,在百年黑暗历史中衍生这样一个党派:她点燃残破中华民族的希望,她在万恶的旧社会里照亮前途的光明,她就是我们共产党——我们永远的母亲。历史为她营造了一个不可缺少却无比艰难的背景,乱事建国,难中之难。她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总结经验,为人民咬紧牙关,她在一次次灭顶之灾过后,挺起身姿,鸣起锣号蹒跚前行。八年抗战,力量危弱。她努力,她等待。她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心,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她坚信,终有一天历史会给她更多的选择。100年此起彼伏,100年风起云涌,100年艰苦奋战。她抓住一次次机会,抓住难得可贵、险而难走的机遇,这条路,她走的比谁都难,比之我们的母亲,周瑜是幸运的,历史给他的机遇太多,而给母亲的真的不多!
今天,建党100周年,100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获得了伟大成就。看如今,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经济迅速发展,她终于迎来了祖国繁荣昌盛的局面。我们的国力跃居世界前列,我们的国际地位也日渐提高,党——我们的母亲,是她带领我们一路走来,她带着新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让我们铭记党母亲所受的苦,歌颂党母亲所受的苦,她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歌颂。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充满豪情,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迈向未来!
《1921》观后感 篇4
《1921》带领观众走入那个年代,感受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力量。影片全景式地重现了一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们,怀着满腔热血,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5
我们已经放暑假了,昨天有时间跟妈妈爸爸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1921》,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中担起了救亡中国的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党的100周年华诞,在这火红的七月美好的6
穿越悠久的历史烟云,历经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她100岁的华诞。100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追忆100载,毛泽东挥手之间,一次次拨正革命的航向,引导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终于推倒了“三座大山”,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追忆100载,邓小平抬手之间,绘就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中国人民讲述着“春天的故事”,敲响了新时代的锣鼓。追忆100载,举手之间,高擎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圣火。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追忆100载,举手之间,三严三实规范国民,科学发展指引方向,北京奥运圆满成功,上海世博举世瞩目。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100年来,是她,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彪炳千秋的光辉诗篇;是她,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是她,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迎难而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我们的党是富于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不断与时俱进的党;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勇于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进的党;是忠实实践“以人为本”,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为此而感到无上的光荣和无比的自豪。
今天我们在此庆祝党的华诞,既要缅怀先辈的光辉业绩,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更要时刻牢记团干部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当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转折和大发展的时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复杂多变,信仰缺失严重,荣辱观错位。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本领,是时代发展对共青团的必然要求。历经100年的风雨征程,我们党正进入一个更加辉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团的事业也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拿出团干部的青春朝气,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1921》观后感 篇7
影片《1921》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担起救亡图存的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热血有志青年们,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跟踪,在上海共聚。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领导和推动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章。
影片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世界格局波澜壮阔、风起云涌。3月,苏联和波兰签署和平条约,白俄罗斯与乌克兰正式加入苏联;5月,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1月,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政党成立。
1921年,中国革命孕育新生,蓬勃向上。那年7月的一叶扁舟,承载了中国的转机和未来,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和希望。
1921年,一位位风华正茂的意气少年,正在为信仰摇旗呐喊。
《1921》里,没有刻板的说教解读,甚至消解了那种恢弘、浩瀚、石破天惊的时代感,也没有树立英雄的崇高伟岸身影,不再探讨时代意义,不再拘泥历史群像。全片是重归那年的现实,将镜头对准一个个在新思想冲击下思进求变的风华少年,以他们年轻人的视角,通过他们的乖张、他们的激进、他们的坦荡、他们的性情,来描述他们当年是在何等残酷严苛的逆境下,作出舍生取义的抉择。
缪博英是建党以来中国章。
此时,我明白了,党用她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引领着我们,鼓励着我们,用她的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当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为铁路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921》观后感 篇8
刚放暑假,爸爸神秘地告诉我,今天我们去看一部伟大的电影,我怀着好奇心走进了电影院,原来这部电影叫《1921》,讲的是首批中国共产党立志救国的故事!
开始,整个屏幕是黑白的,炮火连天、飞沙走石,外国人的飞机大炮对着中国人轰炸,不计其数的中国人倒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画面转到爱国人士陈独秀在监狱与李大钊的对话:“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我感觉到他想救国的决心。他出狱那天,看见人山人海的爱国青年学生静静的在门口等他,应该是都在等他号召吧!还有李达,他翻译了《共产主义宣言》,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但我知道应该和救国的方法思想有关系吧……还看见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作为湖南的代表,积极地在街头宣传救国。当一大批各地爱国人士代表准备在上海召开中共9
7月1号,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也在直播着震撼人心的表演,各大影院也上映着许多关于建党100周年的影片,我也看了几部,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1921》。
影片一开始,映入眼前的就是一扇牢门,编号是207。
“啊!”……
一声绝望的叫声,空洞的眼神,许久没刮的胡子和凌乱的头发,给人一种很狼狈的感觉,而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先生!他叫出渴望人民自由的心声!这已经是他章的见证。
毛泽东的一生是豪情壮志的一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是青年毛泽东的写照。当时的中国正值内忧外患,一战结束后的中国,以战胜国姿态凯旋归来,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但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中国时局依然是一盘散沙,徐世昌狡诈,段祺瑞以扩充军饷为目的进而卖国,南北军阀各怀鬼胎,而列强更是伺机而动,孙中山下野,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深深明白,这是一个烂摊子,唯有革新一切才能救中国,一群年轻的仁人志士四处奔走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时势造就英雄,此时的中国,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他们生于时,长于时,成为了这个时代思想的中流砥柱,生在这个时代的毛泽东,尽情的吸收着时代思潮,苦思救亡运动。1921年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先驱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划时代意义的政党就此诞生,一群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也照耀着日后的中国。
本剧再现了毛泽东如何审时度势,分析当下,着眼未来的高瞻远瞩,突出了伟人高大的形象,把伟人如何创业,如何捞取章。
对于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继承革命先烈那顽强拼搏、自立自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公司、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1》观后感 8
观看此片后,我感触颇深。《1921》很好反映了建党历程,反映了共产党如何建立、时代背景、历史渊源等问题。通过纪录片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都是从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发起,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坚实的支持力量。作为当代人,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继承百年前建党前驱的革命精神,始终积极的拥护党的领导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接近百年的磨练和砥砺后,也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奔赴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和中轴力量。作为当代人,我们虽然在思想和生活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时,仍然应该以大局为重,做生活和思想上的理智者。
《1921》观后感 9
《1921》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情。主要讲述了当时国内面临灭国、动荡不安、尝试变法维新后依旧不能改变国家命运的背景,中国迫切寻求新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国家,才能拯救人民;讲述了国际上共产主义取得成功并不断壮大的背景,确定共产主义是中国要追求的方向,并且有迹可循;讲述了中共成立的艰难险阻,国内多党派压迫,没有经费,严禁民主自由等新思想传播,国际上多个国家暗中阻止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讲述了中共成立时参会的主要代表人物事迹以及中共一大的曲折历程;讲述了中共成立后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主要的历史征程。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情节是毛泽东没能进入法国国庆的庄园,看着法国人在豪华的庄园内,衣着华丽,载歌载舞,把酒言欢,还有盛大又美丽的烟花。而中国人只能挤在铁栅栏外观望,毛泽东愤怒的跑了好久,想起了很多回忆。这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外国人与国人完全处于两个世界,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任何时候都有类似的情景,这个时候,我们永远都不要羡慕别人,要暗下决心,拼尽全力,去改变自己。现在我们国家安定而昌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幸福是千万人用生命换来的,每个时代,都有当代人的使命,我们为自己而活的同时,也要为国家贡献一份力,要有责任心,要有使命感。永远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要永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