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春节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祖活动,是我国先民经过一年的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他们的农、猎收获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以下是整理的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欢迎阅读。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头长尖角,体型巨大的年兽,每到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年兽就会从水里爬出来捣乱,但是那天人们都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躲到了山上的洞里,以免被年兽吃掉。
有一天,年兽又来打扰百姓,百姓们都躲到了山上。一位白发老人来到了一户婆婆家里,对老婆婆自信地说:“你让我在这住一晚,我定能将年兽吓跑!”老婆婆和众人都不信,并劝她尽快离开这里,否则后果不能想象。经过人们的百般劝告,他还是不肯离开。人们也奈何不了他,只好自己上山去躲避年兽。白发老人自己在这里等待年兽。突然,睡眠从平静变成了震动,年兽从水中一跃而起,白发老人身穿红袍,手拿已经点燃的跑向年兽身上扔去,并把家家户户的灯火都点燃了,年兽大惊失色,仓皇逃跑。白发老人这才知道年兽年兽怕红色、亮光和炮声。2
关于过年,有这样一个传说: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从此没有再来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前一天是腊月三十,这一天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人们为了纪念,把腊月三十叫“除夕”,从三十到初一的活动叫“过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过年活动有许多不同的含义,狭义的过年指十二月三十到正月初一,广义的过年指十二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也有说到二月二的)
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指立春,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故后来在定名为春节。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3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4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5
相传,很久以前在定阳山下,住着一个叫万年的小伙子。他家境贫寒,终日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候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拿不准种田的节气,常误了时令。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他决心把节令定准。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时,看到树影的移动,受到了启发。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来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遇上雨、雪阴天,就无法计算了。他又琢磨做一个记时器具,以弥补日晷的不足。一天,他进深山挖药,看到山上泉水有节奏的“滴哒、滴哒”地响着,他开了窍。回家后,反复试验,最后做成了五层漏壶。
当时的天子“祖己”也为节令失常之事着急,就召集百官议论此事。朝廷节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运行规律,又不潜心钻研,见天子问起事故,就说是因为百姓做事不慎,得罪了上天,只有祈祷上天宽恕才行。祖乙听信了,斋素沐浴,率领百官去祭天,并传谕全国各地设台祭天。
这下可苦了各地百姓。为修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祭来祭去,毫无成效,时令照乱。万年实在忍不住了,就带上他的日晷和漏壶去拜见天子。
天子传见万年,听万年讲述了日月运行周期,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日晷台,造漏壶亭。又派12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6个童子守日晷,6个童子守漏壶,准确记录,按时禀报。
万年在日月阁中更加细心观察草木麦寂荣枯,精心推算时辰,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并制定出历法--太阳历。那年五月,天子到天坛祭天,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鲜桃赐予万年。万年献上太阳历。天子望着终年操劳的万年眉发胡须一片雪白,深为感动。下旨将太阳历定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从此,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逢过年之时,家家挂寿星图,象徵着新岁添寿。同时也表达了对万年的敬仰之情。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6
另一则是说天上的财神爷,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推着一车财宝来到人间,把财宝撒给各家各户,人们都很尊敬他,都拿出好吃的给他吃。慢慢地,财神爷就分得不均了,他见谁家给他的东西多、好吃,他就把财宝给谁家的多点,谁家拿出的少、不好吃,他就少给谁家点。
有个老员外不信神,没有给财神爷准备好吃的,财神爷到他家一瞧,大发脾气,不但没给他财宝,还没收了他家过年的东西,连烧火的柴火也收走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命财神爷重新去把没有撒财的人家全部补上。
再说那老员外,为了安安生生过个年,就嘱咐大媳妇烧火,二媳妇做饭,大媳妇过来问:”爹,用什么烧火啊!“老员外说:”金条。“二媳妇过来问:”做什么饭啊!“老员外说:”元宝。“聪明的大媳妇拿来黄纸裹成金条的样子当柴火烧,能干的二媳妇把白面揉好,用擀面杖擀成圆片片儿,给里面包一些菜,捏成元宝的样子后扔到锅里煮。财神爷一见,暗暗称奇,就偷偷地把真元宝、真金条扔进锅里走了。
这事儿一传开,人们都照着做,把小面片包菜做成的饭叫饺子,以表示是财神爷送来的财宝,从那时候起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7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头长尖角,体型巨大的年兽,每到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年兽就会从水里爬出来捣乱,但是那天人们都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躲到了山上的洞里,以免被年兽吃掉。
有一天,年兽又来打扰百姓,百姓们都躲到了山上。一位白发老人来到了一户婆婆家里,对老婆婆自信地说:“你让我在这住一晚,我定能将年兽吓跑!”老婆婆和众人都不信,并劝她尽快离开这里,否则后果不能想象。经过人们的百般劝告,他还是不肯离开。人们也奈何不了他,只好自己上山去躲避年兽。白发老人自己在这里等待年兽。突然,睡眠从平静变成了震动,年兽从水中一跃而起,白发老人身穿红袍,手拿已经点燃的跑向年兽身上扔去,并把家家户户的灯火都点燃了,年兽大惊失色,仓皇逃跑。白发老人这才知道年兽年兽怕红色、亮光和炮声。8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过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 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 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上山逃难,从村外来了一位四处流浪的老奶奶,因为“年”就要来了根本没人去理会她。
村东头有一们好心的婆婆她拿出一些干粮给老奶奶并说:“老奶奶你快到山上吧!‘年’就要来了!”老奶奶笑咪咪地说:“好心人,我能住这一晚吗?我保证只要我住这我就一定把‘年’赶走。”好心人想了想就撇下家逃走了。
老奶奶穿上红袍,砍了几根竹子,两个腊烛和春联,然后门贴春联,屋内烛火通明,院里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很害怕怪叫了一声。
原来“年”最怕火光和炸响声。这时,门打开了,老奶奶穿着红袍站在门口哈哈大笑,“年” 害怕的四外逃窜。村民们看了也学她,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穿新衣、放爆竹热热闹闹过大年。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的习俗。
事后,“年”跑到了深海里想民间那么可怕还是深海安全。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年” 兽出来了。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9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0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中国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间,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的时候,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1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附近,有一个凶猛的怪兽叫年,它生活在一个海里,十分爱睡觉,一睡就是365天,20
过年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节日。每到过年,人们都会合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家长会给小孩和老人发红包----压岁钱。然后,大家去室外开开心心地放烟花爆竹。总之男女老少在这天都很高兴热闹。
但在古时,过年可不是这样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每到除夕这一天都会到这个小村庄里去捣乱,闹得村里人心慌慌,鸡犬不宁,每逢过年,村里的人们愁眉苦脸,非常害怕。一次,一位神仙下凡来告诉那里的人们说:“年兽最害怕响亮的声音和大红的颜色。”于是,村里的人们就照做了,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白天在门上贴红色的对联,晚间燃放烟花爆竹,神仙教的方法真灵,年兽果然吓得逃跑了!
村里的人们为了纪念赶跑年的这天,就把除夕这天叫做过年。
全国各地的人们害怕年跑到他们那里去捣乱,所以也仿做了那个村庄的做法,在这一天也在门上贴红色的对联和燃放烟花爆竹。所以这天成了全国人民传统的节日,叫过年。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21
“ 过年”又被俗称“过春节”,不仅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而且也是外国人的节日。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我家是怎么过年的?
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叠好被子,穿好衣服,洗好脸,刷过牙,把这些事都做好,就来到了楼下。当我一走到楼下就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走进厨房一看,哦,原来是奶奶在煮馄饨,只只馄饨在锅中沸腾,好似一位位游泳运动员在游泳池中激烈的比赛着。看着锅中热气腾腾的馄饨,我缠得直流口水。等了好久,馄饨终于好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吃了起来。呀!馄饨真好吃,一只只馄饨在碗中游来游去,仿佛一只只长着白花花羽毛的小天鹅在湖中嬉戏!
吃完馄饨,哥哥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是什么节日?”我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这么容易的问题你都要问,不就是春节嘛!”妈妈凑过来问:“那么,这一节日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不准用电脑,另外可以看书,问人……晚上年夜饭上给我答案。”我和哥哥找了许多课外书都没找到。在我们就快失去信心的时候,突然我灵机一动,兴高采烈的说:“妈妈说不是可以问人吗?那么我们就去问问小叔叔和小姨妈吧!”哥哥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一个电话打过去,答案出来了。原来年是这样来的:据史籍记载,早起古代人把谷子的生长周期叫做“年”,谷子熟了一次为一年:到了夏朝时,人民开始研究历法,把月亮圆缺的周期定为“月”,一年又分为十二个月。对于“过年”的时间,历代的规定都不一样,夏朝的“年”为一月一日,秦朝和汉朝的“年”为十月一日,后来又恢复为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另据民间传说,“年”是一种“头”生触角,凶猛异常的野兽,人类没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就会受到它的侵害。我们的祖先经过和“年”的长期斗争发现。这种野兽害怕三样东西:一是红颜色,二是火花,三是响声。于是人们就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每当“年”来侵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挂上红颜色的桃木,门口烧着火堆,夜里敲敲打打响声不断。这样,“年”就不敢来伤害人类了。此后,没到腊月的最后一天都要如此,人们便称之为“过年”。
从这事情可以懂得:当他人提出问题时,如果这个问题的确有点难,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或者可以从书上找,上网,问一问别人……这样,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22
过年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姥姥家。吃完晚饭后,门外放鞭炮的声音陆陆续续的传了出来,越来越大声。
新年放鞭炮的习俗是因为关于年兽的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平常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生性凶残,在过年的时候就出来吃人和家禽,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到附近的村落吃肉,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天亮,它就回到了深山老林中。
知道了“年”来的时候,人们便想出了对付“年”的方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和换上新衣服,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非常重要,所以做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吃过晚饭后,谁都不睡觉,在房屋附近放爆竹吓“年”,就逐渐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的习惯。并且还代表着吉祥如意。
过年有什么有趣的传说 篇23
同学们,你们放过鞭炮吗? 你们看过春联吗? 为什么人们要这么做呢? 关于这个问题, 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传, 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物, 头长尖角, 凶猛异常。 “年”常年深居海底, 每到除夕, 它便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 每到除夕, 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 逃往深山, 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 乡亲们像以往一样, 都忙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 这时候, 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 白发老人对一位老婆婆说: “您只要让我在您家借宿一晚, 我就能将“年”兽驱赶走。” 人们都不相信, 老婆婆劝白发老人还是上山躲避的好, 但老人坚持要留下, 众人见他劝不住, 便纷纷上山了。
当“年”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 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放的爆竹声, “年”顿时浑身颤栗, 再也不敢向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火光、炮响和红色。 这是大门打开,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 “年”兽大惊失色, 仓惶而逃。 人们回到村里时, 发现村里安然无恙, 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白发老人就是为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 从此, 人们每到大年三十都会贴春联, 放鞭炮, 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守更待岁。 这种风俗越传越广, 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原来, 过年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你们一定要把它记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