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 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2. 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本文主要塑造了老教授这个人物形象。老人与虽然素昧平生,却用不多的语言和平静的神态给予无尽的鼓励与关怀,体现着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殷殷期待。老人彬彬有礼的问候、善解人意的体察、尊重赏识的关注、和蔼可亲的态度、真诚善良的品质、用心良苦的言行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跃然纸上。
3. 人物描写,方法集中
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心理描写上。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而对老人的描写则集中在对她如诗的语言与平静的神态上。老人先是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用善意的谎言打消了的顾虑,体现出老人善解人意的一面;然后又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让我们感受到老人对的那份良苦的用心;最后还不忘说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体现着对的鼓励和加油。老人的神态描写集中出现了三次,都包含着“平静地望着我”。虽然不是那么起眼,但是里面却包含着老人浓浓的情意,都在向用无声的语言传达丰富信息,传递一份鼓励与真情。
4. 环境描写,营造气氛
本文在行文的过程中,还适时运用了几处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一句便突出了林中环境的幽静,突出了人物愉悦的心情,也为整个故事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更体现出老人美好的品质。
5. 标点运用,暗含深意
本文的在标点符号上,如感叹号、省略号的运用,都值得品读与玩味。如:末点题,体悟其妙。
1、直到有一天,我的秘密被妹妹揭穿。请一位同学读一读9、10、11自然段。
同学们,当你末点题的写法】
(独一无二的听众,永远的听众,不可替代的听众,特殊的听众)
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课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鼓励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来谈收获。尤其是肯定学生在写法上的收获。)
3、结束语:一句赞赏的话,一个慰藉的眼神,一个善意的谎言,一次真诚无私的帮助,一次心与心的交流,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在成长道路上上,但愿你也拥有这样一个唯一的听众,也能成为他人唯一的听众。
板书设计:
11 唯 一 的 听 众
呵护、鼓励、尊重
“我”————————————老人
敬佩 感激
行动 语言 环境
心理 神态 篇末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