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等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办发[20xx]26号)、《镇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镇政办发[20xx]57号)、《镇江市行政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镇事管[20xx]37号)等文件精神和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我园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部署,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四分三化”原则实施,推进我园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2.实施范围:幼儿园各班级及相关科室。
3.主要目标:20xx年7月,我园生活垃圾分类达到全覆盖。
二、夯实基础,推动强制分类制度落实
1.强化培训考核。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作为教职工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主题宣传,定期开展教育、培训、考核,将生活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管理之中,作为日常行为规范,搭建参与平台,让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使每名教职工自觉成为垃圾分类实践者、示范者、宣传者。
2.强化设施设置。根据我园实际,因地制宜地配齐、配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与暂存空间。在户外操场合适位置设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牌和分类垃圾收集桶;在公共走廊、大厅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桶;按便捷、安全的原则,集中定点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在园内外活动场所设置蓝灰两分示范垃圾收集桶并按照50-100米配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食堂的餐厨废弃物统一由环卫管理所指定符合资质的回收单位指导设置收集装置。设置垃圾集中存放区域,集中存放区域配置与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相配套的`240升标准容器。
3.强化分类投放。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按分类目录要求,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别投放至对应的收集容器(或空间)。鼓励对可回收物中的废纸、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等进一步进行细分。
4.强化分类收运。可回收物做好出售品种与数量记录并由具备资质的回收公司回收处理;餐厨垃圾做好收运处理品种与数量记录由环卫管理所指定符合资质的回收公司回收处理;有害垃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做好收运处理品种与数量记录由市城管有害垃圾中转站收集处理;其他垃圾委托辖区环卫所收集处理。
三、创新机制,推动强制分类措施深化
1.提倡绿色办公。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共用,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全面实施纸张双面打印。提倡重复使用,鼓励自带水杯,使用可更换笔芯的签字笔,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入实施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废弃物的产生。
2.提倡源头治理。要积极探索实施物业服务+分类服务的模式,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做好废快递包装物、废饮料包装、废玻璃、废塑料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收运工作。
3.提倡定时投放。鼓励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定时定点投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提高分类质量,促进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4.提倡示范带动。开展干部职工进社区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当好分类宣传员。协助社区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敢于制止乱丢乱扔、混装混运生活垃圾等现象,当好分类督导员。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身边的人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当好分类示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