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的方案

活动目的:

通过训练,增强自信心。

活动说明:

一个人的不自信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不敢向别人提要求,害怕遭到拒绝;面对任务退缩,担心自己完不成;讨好别人,不愿得罪别人,等等。不自信的人很少尝试自信的行为。行为训练对于克服不自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活动过程:

1。不自信的等级排定

教师出示令学生感到不自信的几种情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不自信的程度进行排列。(可以用PPT投影打出,也可以事先印在一张纸上,学生一人一份)(按最不自信做的到较自信的做的水平排序):

在马路上向陌生人问路。

你正在家里做作业,而且正做在兴头上,有同学打电话来聊天,想挂电话又不知如何开口。

要好的几个同学建议一起到外面去玩,但自己又没有这么多钱,自己的家境也不允许到这么高档的地方去玩,该怎么办

在班里,你学习比较好,笔记也很整齐全面。有一些同学老是上课不好好听,但他们临考借你笔记背背,更有人考试时作弊获得比你还好的成绩。你知道这样做他们是自己害自己,但是自己心理还是不舒服,也不想再借笔记给他们。不知该怎么做

看电影时,前排的人正好挡住了你的视线。

你的老师正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一个同学,而你知道这个同学是被冤枉的,你会站起来为他说句公道话吗

在公交车上,你背了一个大书包,又拎了一大袋东西,你想请坐在位子上的人腾一点地方让你搁一下包,你会开口吗

2。学生计划应对策略

在学生对上述几种情况排好等级后,请学生在旁边写出自己平时的反应,然后再写出自己认为较好的反应形式。如对于第七种情况,你会说:“对不起,叔叔(阿姨),能请您让我在您的位子边上搁一下我的书包吗 它实在太重了。”

3。分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项情况,交流自己的应对策略,并试着在组内练习自己的.应对策略。

4。矫正与模仿

教师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作指导。

请做得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演示。让反应不得法的学生模仿该学生的行为、语气及表情。

5。讨论

请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让自己感到不自信,应该如何应对。

6。辨别行为过激与行为自信。

教师可准备几个行为过激的例子与行为自信的例子,让学生加以辨别。

7。应用(泛化)

请学生举出在生活中其它让自己觉得没有自信的例子,并讨论应如何解决。

8。附:应对策略(对应于前七种情境)

(1)请问,去某某大街怎么走 您能说得详细些吗 我还不是很清楚。

(2)对不起,下次再陪你聊吧!我正赶着做作业呢。

(3)哎呀!我没钱,大概不能参加你们的活动了,或者我们换个地方玩,不过花钱要少一点。

(4)你把你的笔记给我看,我希望我们可以交换看,互相学习。

(5)先生,对不起,您这样坐正好挡住了我的视线。

(6)老师,请不要生气,我想告诉您事情是这样的……

(7)对不起,叔叔(阿姨),能请您让我在您的位子边上搁一下我的书包吗 它实在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