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

1.慢性再障的治疗首选

A.丙酸睾酮肌肉注射

B.造血干细胞移植

C.维生素B12肌注

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口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也较轻,首选雄激素促进造血治疗,因此答案是A。维生素B12治疗无效,因为病人不缺造血原料,造血于细胞移植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主要适用于急性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但不首选。

2.骨髓细胞内出现Auer小体常见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溶血性贫血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髓细胞内出现Auer小体通常是急性白血病的组织学特点,但仅见于急性粒细胞性和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中,其他白血病一般见不到Auer小体,溶血性贫血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见不到,因此答案是B。

3.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

A.RBC减少比Hb减少明显

B.粒细胞分叶多

C.MCHC 32pg

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

E.粒细胞左移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原料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的一种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因此其血象特点是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其余均不是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4.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首选

A.二溴甘露醇

B.长春新碱

C.靛玉红

D.环磷酰胺

E.羟基脲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漫性粒细胞白血病呈全骨髓增生,特别是白细胞增生更突出,因此需要应用化疗药物,羟基脲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的药物,起效快,但持续时间短,用药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临床医生容易掌握,为当前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虽然亦有效,但有某些缺点不首选。

5.急性自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出血

B.红系增殖受白血病细胞干扰

C.无效红细胞形成

D.造血原料缺乏

E.红细胞寿命缩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白血病常有全血细胞减少,特别是贫血很常见,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红系增殖受白血病细胞干扰,可能也有出血因素,其他均不是引起贫血的原因。

6.诱发DIC最常见的病因为

A.恶性肿瘤

B.手术及外伤

C.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D.产科意外

E.代谢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5个备选答案均为诱发DIC的原因,但最常见的.病因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感染一方面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内源性系统凝血,又可致释放组织因子而促进外源性系统凝血。因此答案是C

7.下列最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人不足;②铁吸收障碍;③铁丢失过多。5个备选答案中,慢性失血可引起铁丢失过多,因此是最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一个。

8.恶性淋巴瘤累及颈、腹股沟淋巴结,肝及肺,并伴有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临床分期属

A.ⅢA

B.ⅣB

C.ⅣA

D.ⅢB

E.Ⅱ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恶性淋巴瘤根据病变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临床分期,又根据是否伴有发热(无原因达38℃以上)、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和盗汗分为A、B二组,有三者之一或以上者为B组,否贝Ⅱ为A组。该患者已有肝及肺受累,故为Ⅳ期,已有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故为B组,所以临床分期为ⅣB。

9.血小板消耗过多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白血病

D.病毒感染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临床上血小板减少可以由生成减少、破坏或消耗过多、分布异常等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因血小板消耗过多导致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的皿小板减少,其他3个备选答案是血小板制造减少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10.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B.红细胞破坏过多

C.红细胞寿命缩短

D.造血原料缺乏

E.红细胞内在缺陷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发病原因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该病不仅无造血原料缺乏,相反因造血障碍不用原料,而使原料超过正常;其他3个备选答案也不正确。

11.血型不合输血后,病人出现严重溶血反应,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依据是

A.含铁血黄素尿

B.血尿

C.血红蛋白尿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尿胆原(+)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型不合输血后,病人出现严重溶血反应,产生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大量游离血红蛋白通过肾脏滤出形成血红蛋白尿,所以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依据是血红蛋白尿,不是血尿。其他3个备选答案也是依据,但不如血红蛋白尿重要。

1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为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Coombs试验(+)

C.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D.Ham试验(+)

E.网织红细胞增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红细胞膜的获得性缺陷引起的对激活补体异常敏感的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Ham试验(又称酸溶血试验)对诊断PNH的特异性高,敏感性略差,是诊断的重要依据。Coomhs试验是诊断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试验,其他三种检验可以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提供依据,但对确定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类型无帮助。

13.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血病细胞不能被全身化疗所杀灭,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上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常见。

14.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

B.白细胞计数>50×109/L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胸骨压痛(+)

E.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高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白血病是大量原始细胞即白血病侵犯骨髓所致,因此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高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他情况可以见于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但均不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15.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首选药物是

A.长春新碱

B.环磷酰胺

C.三尖杉碱

D.6一巯基嘌呤

E.甲氨蝶呤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首选药物是甲氨蝶呤,大剂量静脉给药可以达到脑脊液中,也可以直接通过鞘内注射进入脑脊液,以杀灭白血病细胞。其他药物全身应用不易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到脑脊液中,也不能用于鞘内注射。

16.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是

A.无偿献血

B.血液检测

C.成分输血

D.自身输血

E.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是无偿献血,因为职业卖血者常有因吸毒等导致的性病(梅毒和艾滋病)和一些传染病,由于有窗口期,在一段时间内(即虽被感染但尚未产生抗体)通过目前只检测抗体的方法,不能发现早期带病毒者。这样的人作为供血者则很危险。只有无偿献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健康人群献血。所以输血法特别强调无偿献血。其他备选答案的方法也有用,但不是前提和基础。

17.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溶血性贫血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髓巨核细胞是骨髓中的重要成分,是制造和产生血小板的细胞,当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衰竭时,骨髓中巨核细胞会明显减少,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检查时巨核细胞会明显减少,严重者甚至见不到。其他疾病因不属于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骨髓中巨核细胞不会减少,相反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中还会升高。

18.下列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失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常细胞贫血是指血常规化验时MCV、MCH和MCHC均在正常范围,即为正细胞(MCV、MCH正常)正色素(MCHC正常)性贫血,因而只有急性失血性贫血是正常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常为大细胞性贫血。

19.在下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中,属于组织缺铁表现的是.

A.头晕

B.眼花

C.心悸

D.异食癖

E.气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5项备选答案中只有异食癖属于组织缺铁的表现,其余均属于贫血的表现。

20.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B.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减低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

D.骨髓中巨核细胞减低

E.骨髓中非造血细胞减低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引起的贫血,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减低(除骨髓穿刺技术未抽出的原因)代表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衰竭,所以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骨髓中巨核细胞减低,其余均不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