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练习册答案(通用12篇)

八下练习册答案

       八下练习册答案

       ,而这些美不胜收的雕像将亘古长存。

       4.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有助于对遭受各种破坏而濒临绝迹的文化遗产进行拯救;二、有助于让世人了解龙门石窟的艺术文化价值,从而采取进一步的保护;三、有助于丰富和促进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研究,并使其发扬光大。

       比较探究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一、脊椎、截然、歧视、避孕、奥秘、辩护、畸形、缺陷

       二、1.为了要孩子而克隆人,可能会产生许多畸形人,是不可取的。

       2.“他们”指的是被克隆出来的畸形的、具有严重缺陷的人,他们来到世上将承受肉体和精神上难以忍受的痛苦。

       3.的言下之意是,若将计划用于研究克隆人的经费,来改善极度贫困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应该是更公平的选择。

       1. 你对于细胞来说没有任何秘密(或细胞对于你的了解远远胜过你自己)细胞的结构非常精巧(细胞构造的精巧是人类的智慧无法企及的)细胞的更新速度快。

       2.列数字 准确说明细胞分裂速度快。

       3.你的细胞是一个有着1亿亿个公民的国度,每一个公民都以某种特有的方式全心全意为你的整体利益服务。

       4.不矛盾。 “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是说脑细胞的组成部分总在不断更新,全部更新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

       5.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拓展阅读

       我们这双手科学家的数字武器

       一、示例1:在《我们这双手》一文中谈及手与健康的关联,“最近的研究表明”是很含糊的说法,可信度值得怀疑;而这部分2:数学练习册答案

       一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⒍⑴9⑵百分,十分,千分 ⑶0.1,个⑷0.7,7,0.012⑸8,0.001⑹9,4⑺4.035⒎⑴500.79,5700.9⑵5070.9,50.709⑶507.09⑷57.009 (答案不唯一)

       测量活动:⒈0.4,0.03,3.8,20.02,6.66

       ⒉0.03,1.345,0.008,0.345,118.055

       比大小:⒊⑴5,6⑵109,108

       ⒋××××⒌⑴0.070,0.606⑵0.50,0.500⑶9.0,9.00⑷96,960,10,100⑸0.80,0.8,8,0.1⑹十分,0.1,千分,0.00

       购物小票:⒌75.87元 ⒍⑴101.90元⑵不够⒎66.6

       量体重:⒋⑴0.01米⑵3.98千克⒌⑴22.20元⑵3.25元⒍分别是115.85和95

       歌手大赛:⒊4.67千米

       单元检测:⒍⑴1.75米⑵4吨⑶圆珠笔3元,钢笔5.5元⑷①106.95元②51.05元

       二、认识图形

       图形分类:⒉平面图形①③⑤⑥⑦,立体图形②④⒊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

       三角形分类: ⒉等腰 ①③④⑤⑥, 直角②⑦⑧, 锐角①④⑤,钝角③⑥, 等边①④ ⒊ 16厘米

       三角形内角和:⒉亮亮:钝角或等腰;雷雷:等腰直角;兰兰:等边或锐角;小松: 锐角;强强:直角.⒊63°⒋∠B=60°∠C=50°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⒈不能,能,能⒉√×××××

       四边形分类:⒉ 梯形④,平行四边形①②③⑤

       数图形中的学问:⒈6,18,10,14⒉5,3,3⒊12,6,⒌24个 ⒍160个 ⒎此原题图形不规范,建议删掉。

       单元检测:⒉√××××√√ ⒊AACAC⒌⑴①④⑦,②⑧,③⑤⑥ ⑵①②⑥⑦⑧,⑥⑧

       ⒎⑴10个⑵21 ⒏∠A=60°∠B=∠C=40°⒐⑴80°⑵28厘米⑶∠A=90°∠B=60°∠C=30°⑷70°和40°或都是55°聚沙成塔32M

       三 小数乘法

       文具店:⒋⑴6.40元⑵3.20元

       小数点搬家:⒋0.56×100=56千克,560千克 ⒌⑴100⑵0.385千克

       街心广场:⒋2.22,0.645,1.1918 ⒌⑴17千克⑵0.051元

       包装:⒊37.75元 ⒋6.75千米,东面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⒍××××⒎150度⒏⑴41.92元,12.05元 ⒐ 44.8米,122.88平方米

       手拉手:⒋40.6万平方千米 ⒌⑴96千克,576千克⑵14.08千克

       单元检测:⒊BCABC⒋×××××⒎115.5小时 ⒏708元 ⒐93元 ⒑苹果47千克,筐3千克 ⒒⑴267.2元⑵够,找回12.6元

       期中检测

       ⒉×√××√⒊CABBC⒎⑵112.5元⑸84千克 聚沙成塔9.6米

       四 观察物体

       节日礼物:⒈⑶⑵⑷⑴⒉ABC⒌3:数学练习册答案

       一 除法

       分苹果

       ⒊⑴15÷3=5 15÷5=3

       ⑵12÷4=3 12÷3=4

       ⒋⑴5 ⑵5 ⑶6 ⒌7

       分橘子

       ⒈7 1 ⒉4 2

       ⒊4 4 4 ⒋除数

       ⒎55÷9=6……1 55÷6=9……

       ⒏4 2 ⒐5 3 ⒑⑴4 ⑵8

       ⒒⑴6……3 ⑵7……3 ⑶5人一组或9人一组 ⒓7件 1米

       分草莓

       ⒉√ × √ × ⒌7 2 ⒍5

       ⒎⑴5 ⑵4

       租船

       ⒈61 7 63 1 57

       ⒉○ △ ○

       ⒊除数 5 ⒋余数 3

       ⒌5 7 5 3 ⒏6 ⒐4

       ⒑3 ⒒星期天 星期三

       派车

       4.够 ⒍白 黑

       单元检测

       ⒊× × × √ ×

       ⒍7 4 4 ⒎8 ⒏2 6 5

       二 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⒋8 ⒌5元 ⒍10 ⒎10元

       ⒏7

       买鲜花

       5.32 ⒍6 ⒎12 ⒏10

       过河

       ⒈⑴括号里的⑵减法 除法 ⑶42 6(28 14)÷7=6。⒌7

       ⒍7 ⒎8 ⒐63

       单元检测

       ⒈⑴63 7⑵乘除 加减 括号里的

       ⑶8 (25 39)÷8=8。

       ⑷< < >>

       ⒉⑴② ⑵① ⑶② ⑷①

       ⒍男孩

       ⒎5 ⒏81 ⒐44 ⒑17

       三 方向与路线

       认识路线

       ⒋西

       单元检测

       ⒉⑴西 2 北 1 西北 4 西南 3 南 2 ⑵西四 ⑶白塔寺 ⑷西南 3 南2 ⑸东南2 南 1 东 2

       ⒊⑴3 4 5 1 ⑵5 8 ⑶8 6

       四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

       ⒌80 78 3050

       拨一拨

       ⒊× √ √ √

       ⒋320 1025 908 8346

       ⒌236

       ⒍⑴199 200 201 ⑵5000 5100

       ⒒⑴8500 ⑵5008

       ⑶8050 5080 5008 8005⑷8500 5800

       比一比

       ⒏3―9 5―9 1―7 2―0

       ⒑8

       单元检测

       ⒉⑴① ⑵④ ⑶④ ⒋×

       √ × × √ ×

       ⒍3426

       五 测 量

       铅笔有多长

       ⒌36

       1千米有多长

       ⒈千米 米 千米 千米

       ⒉>< >= ><

       ⒌4 40

       单元检测

       ⒎6

       期中检测

       ⒏小红 6元 小明18元

       六 加与减(一)

       买电器

       ⒈⑴1160 ⑵ 1400

       回收废电池

       ⒋⑵387 ⒍770

       小小图书馆

       ⒎⑴15 ⑵147 ⑶ 够

       单元检测

       ⒌400 416 ⒎⑴403 ⑵ 597

       ⒏⑴643 346 297 ⑵436 364

       七 认识图形

       认识角

       ⒒3 4 ⒓12 10

       长方形、正方形

       ⒌9 14

       欣赏与设计

       ⒊10 10

       单元检测

       ⒎⑴ 4 3 2 ⑵1 3

       八 加与减(二)

       捐书活动

       ⒊⑴279 ⑵308

       运白菜

       ⒊⑴1880 ⑵1090 ⑶8090

       ⒋346 ⒌5 2

       买洗衣机

       ⒊⑴1101 ⑵543 ⒋650

       单元检测

       ⒎900 够

       美丽的植物园

       ⒐欢=3,快=2,同=2, 学=3

       期末自我检测

       ⒈⑴6 3 ⑵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 边的长短 ⑶4499 4501 ⑷6300 四 ⑸9420 2049 千 ⑹⑴4000 ⑶5 ⑷20 ⑸ 1000 ⑻千米 米 千米 厘米 ⑽ 加法 乘法

       ⒉× √ × × √

       ⒍⑴上衣便宜,便宜16元 ⑶ 2、单人票便宜 ⒎2元8角

       [数学练习册答案]

篇4:九年级化学练习册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

       1—5DDCCC

       二、填空题

       7、固、软、难、漂浮、小于

       8、三、内焰、焰心、两端、外焰、焰心、

       9、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三、简答题

       10、能

       11、(1)外焰温度、焰心温度最低

       (2)玻璃片上有水珠生成,燃烧后生成水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12、(1)收集气体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两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

       (3)向两集气瓶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4)将干燥玻璃片置于空气中、向干燥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无水珠出现

       走进化学实验室答案

       一、选择题

       1C8D

       2D9C

       3B10B

       4D11B

       5B12B

       6C13D

       7A14C

       二、简答题

       15、(1)压破容器

       (2)酒精燃烧而失火

       (3)容器炸裂

       (4)液体溅出伤人

       16、(1)外壁

       (2)灯芯

       (3)石棉网

       (4)稍向下倾斜

       (5)冷水冲洗

       三、实验题

       17、(e)(d)(a)

       (c)(f)(b)

       18、砝码/g50105

       取用情况↓↑↓↓↑↓↓

       在游码标尺1、8g处标上“∣”

       19、(1)读数偏大,实际量得液体体积偏小

       (2)瓶塞倒放,污染桌面和试剂

       (3)试管内液体太多,喷出伤人

       元素

       一、选题题

       1A5B

       2B6C

       3C7C

       4A8B

       二、填空题

       9、氧硅铝铁(或O、Si、Al、Fe)、

       氧碳氢氮(或O、C、H、N)氧

       10、(1)一个氧原子氧元素

       (2)2个氢原子

       11、P、C、2Ca、nS

       12、Al、氖Ne(或氮N)、碳硅Si(或硫S)Mn氟F(或铁Fe)

       13、活泼、不活泼、不一定

       14、(1)②③、⑤、③④⑤⑧和②⑦

       (2)③④⑤

       15、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16、(1)Na、7

       (2)3F、Na

       (3)金属

       17、(1)16、32、06

       (2)P

       三、简答题

       18、(1)质子数

       (2)最外层电子数

       (3)最外层电子数

       (4)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9、(1)质子数

       (2)不相同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

       1A6B

       2B7D

       3B8C

       4C9B

       5D10A

       二、填空题

       11、(1)分子、原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

       (4)分子、原子中子

       (5)电子

       (6)质子、电子

       (7)原子核(或质子和中子)

       12、结构:=、>、<

       电性:中性、带正电、带负电

       表示方法:NaClNa Cl-

       相互转变:(上)失电子、失电子(下)得电子、得电子

       13、1,7,8,2,离子,钠离子,阳,氯离子,阴

       14、16,6,16,3

       三、简答题

       15、(1)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2)原子核体积很小且带正电,少数α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受斥力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比α粒子质量大,α粒子正面轰击原子核被斥力作用弹回。

       16、(1)略

       (2)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②氢原子没有中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③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17、(1)55.85,63.55

       (2)有办法,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式可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即一个铜原子的质量大

       (3)铁块含的原子更多一些总质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原子的个数越多

       (4)m(Fe)=56x1.66x10-27kg=9.296x10-26kg

       分子和原子

       一、选择题

       1B6D

       2C7B

       3B8B

       4C9A

       5A10C

       二、填空题

       1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很小,运动的,间隔,相同,不同

       12、分子,液态,气态,水分子,

       分子,化学,分子,分子,

       分子,水分子,氧分子,化学性质

       13、分子,原子,氧分子,汞原子

       14、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15、原子,原子

       三、解答题

       16、(1)相同,因为都是氧气分子构成

       (2)酒精挥发:宏观:液态变气态,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酒精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宏观: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CO2和H2O

       微观:酒精分子被破坏,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

       17、(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分子

       18、(1)糖逐渐溶解,糖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

       (2)低,分子间有间隔

       (3)混合物水分子和蔗糖分子

       (4)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19、解:20个氨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20×3=60

       氢分子的数目为:

       60÷2=30个

       答:20个氨分子和30个氢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水的组成

       一、填空题

       1C6A

       2A7C

       3C8C

       4D9C

       5D

       二、填空题

       10、(1)氢元素和氧元素

       (2)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3)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1、甲乙

       12、①④,②③⑤⑥,③⑥,②⑤,②

       13、(1)①②

       (2)⑤⑦

       (3)③④

       14、(1)常温下的状态

       (2)是否含有氧元素

       四、实验题

       15、(1)装置简便

       (2)便于检验气体

       (3)增强水的导电性,提高电解速率

       (4)已经进行一段时间

       (5)氢气,氧气

       (6)燃着的小木条

       16、43200ml,可供86人饮用一天,

       启示:加强节水意识等

       一、选择题

       123456

       DCAADB

       789101112

       CDCCBC

       二、填空题。

       13、苛性钠、火碱、腐蚀性、水、二氧化碳

       14、(1)腐蚀

       (2)除锈

       ;化合反应

       三、简答题。

       17、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收集到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2)向一个充满的塑料瓶内加入NaOH溶液,拧紧瓶盖后振荡,塑料瓶变瘪,证明与NaOH溶液反应

       19、

       1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变红的是稀硫酸

       2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3锌粒,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四、探究题

       20、(1)不变红;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不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变红;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4)赞同。因为所使用的溶液中含有水

       五、计算题

       21、0.2g

       一、选择题

       12345

       BADBD

       678910

       BDCCD

       1112131415

       CCACC

       1617

       AC

       二、填空题

       18、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能;能

       三、简答题

       19、(1)尝

       (2)取一滴蒸干,有固体产生的为食盐水

       (3)将青菜叶入,很快萎蔫的食盐水(其他答案即可)

       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氯化钠,但可溶解氯化钙、氯化镁等,一种溶剂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

       21、(1)鸡蛋上浮。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密度变大,使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篇5: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答案

       6: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答案

       8.1电磁感应现象答案

       基础练习

       1、电;磁;法拉7: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答案

       基础知识

       1、化学,化学,内。

       2、热机,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3、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喷油嘴,空气,功率。

       5~8:A;B

       能力提升

       7、做功,内,机械。

       8

       D

       1

       B

       9

       C

       12

       C

       10

       D

       13

       B

       探索研究

       14、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

       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

       点火方式为点燃式;

       用在小汽车上、低速飞机上。

       柴油机的顶部有喷油嘴;

       吸入空气;

       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用在载重汽车、火车、轮船、拖拉机上。

       8:八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

       《新闻两则》

       一、积累运用

       1.dāngdíjiānxiùèsuíjìngwénhuángyù

       2.(1).ABAA(2).ABAB(3).ABBA

       3.溃退——军队没有抵抗能力,纷纷败散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阻遏——阻止

       企图——图谋、打算

       4.C

       5.C

       6.(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稿

       7.略

       二、阅读鉴赏

       (一)

       1.电头。交代了发电的时间、地点及通讯社名称。

       2.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冲破敌阵”和“横渡长江”。

       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不含”两个字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义明确,不产生歧义。

       5.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6.从“此种情况”到“有很大关系”。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二)

       1.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2.导语:“国民党22年……宣告灭亡。”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概要。

       3.9:八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

       《蜡烛》

       一、积累运用

       1.(1)fú(2)jiào(3)pǎi(4)lì(5)pú(6)yè(7)xīn(8)jū(9)chàn

       2.fú拂晓fú仿佛lì瓦砾shuò铄金là蜡烛là腊月jié竭力xiē歇息

       3.(1)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高度疲劳。

       (2)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3)严肃而恭敬

       4.×√×√√

       5.略

       6.A

       二、阅读鉴赏

       (一)

       1.表现了敌人的凶残,表明“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2.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情感都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3.“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这一举动表现出老妇人“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的内心活动。

       4.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地独自在这儿。(答案不)

       (二)

       1.一位德**亲收留交战的美、德士兵。平安的度过了一个圣诞夜。

       2.“这回事”指相互为交战双方的这一事实:“孩子们”指德国兵和美国兵。

       3.母亲亲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敌人能够友好的相处,非常高兴,她相信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仇恨,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所以很“激动”。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怀的人。虽然她是德国人,但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因此,当美国士兵像向她求救时,她才会置生死于度外,毫不犹豫的收留他们,并杀掉家中的公鸡来款待他们。这位母亲是伟大而可敬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

       1.jǐyǔ琉璃fàláng缭hài曦瞥jiè箧

       2.(1)CDAEB(2)BC(3)A

       3.提示:任选文中的句子,注意对美法联军的“赞誉”是反语,反话正说。

       4.击败——打败大胜——小胜力挫——力克

       5.不可名状仿佛

       6.B

       二、

       (一)

       1.亚洲文明的代表或亚洲文明的象征。

       2.总评,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3.因为圆明园是幻想艺术的代表作,用“诗人”修饰“建筑师”是为了强调其富于幻想的特点。

       4.凸显出侵略者行径的野蛮。

       5.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

       (二)

       1.在这里体验品味、领悟、研究的意思。

       2.这里运用了借喻,指圆明园被焚毁。

       3.第一部分总的介绍圆明园的美丽,却被英法联军焚毁;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大水法”这一景观;第三部分具体写汉白玉的精神。

       4.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此来英法联军的卑劣行径。

       5.“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里刻画了英法使臣马戛尔尼阴暗丑陋的内心世界,他的骄横,他的强盗逻辑,他的贪婪卑劣的心理都很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此人的描写,来揭露西方列强的本质,使人窥见了历史的悲剧皆源于罪恶的心理。

       6.赞美汉白玉宁愿粉身碎骨,也不苟且偷生。实则赞颂中国人的气节。

0:八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

       1.A

       2.(1)键——健(2)型——形(3)溶——融

       3.(1)CBA(2)DACB

       4.(1)排比(2)设问(3)比喻(4)拟人

       5.B

       二、

       (一)

       1.孩子们被残杀前上课的情景。写出了孩子们的生命活动,寄托人们对孩子们的怀念和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的控诉。

       2.“世世代代”‘人’字加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及生命的尊严。

       3.是华裔作家,一颗“中国心”使她联想起南京大屠杀,联想到自己的同胞曾经经历过深重苦难,也表明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向往的,全人类都要警醒: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4.略

       (二)

       1.C

       2.D

       3.表现了人物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4.不矛盾。踏实自尊自爱的人,他之所以偷食物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5.C

       一、积累运用

       1.suíèjìn曦鞠窖箧粹cuānfàdī绒

       2.B

       3.B

       4.A

       5.A

       6.(1)将“培养”改为“提高”。(2)将“许多”移至“有益”前。

       7.示例;环保年会10月8日10时开幕,届时将有300多位专家与会。

       二、阅读鉴赏

       1.导语表明材料事实,报道及时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2.说明消息既快又准

       3.①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②.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4.画线的句子充满了讽刺意味,汤恩伯本来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汤恩伯过高估计了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了人名解放军的战斗力。

       5.展现大军南下态势,暗示即将解放南京。

       6.B

       《狭路相逢》

       1.piēxùchànjìn

       2.第一问:他的打扮与众不同。第二问:庄重的打扮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对完成此次使命的重视。

       3.第一问:日本是侵略者,在这个灾难的场所,每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不应该无动于衷的。第二问: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重视和真诚。

       4.第一问:整理领带与衣褶及深吸气等一系列动作。第二问,表现了心情的沉重,他是负罪而来,是来还债的,不能不沉重。

       5.眼前的海水曾是激烈的战场,多少年轻的生命就在此被无情地吞噬了,面对此海水不能不遥想当年。

       6.他完全是个人行为,而且是军人对军人的方式,这样更有人情与人性。

       7.他们共同经历了这场灾难的战争,他们有着共同的感觉,失去战友的痛苦,作为军人为自己国家打仗的荣耀,记忆永远定格在60年前的那场战争。

       8.(1)宿敌相遇可以说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2)本为叙述了美国老兵和日本老兵狭路相逢却未干戈相见,日本老兵真诚悔过,美国老兵彬彬有礼。既展示了当今世界和平趋势,也展示了两位老兵的人格魅力,路之宽窄完全取决于走在路上的双方。

1:八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

       一、积累运用

       1.惶lǔ悚dan琐shuāng慕hai诘pīzēng炙

       2.A

       3.(1)辟头(2)渴慕(3)震悚(4)疏懒

       4.B

       5.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二、阅读鉴赏

       (一)

       1.第一层(第1段):写给阿长说《山海经》。

       第二层(第2~5段):记叙阿长买来《山海经》及的感受。

       第三层(第6段):写《山海经》是我心爱的宝书。

       2.表现“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

       3.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对长妈妈的敬佩我爱戴。

       4.因为对这四本书“我”曾经那么“渴慕”“念念不忘”而没法得到。如今,却由一个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的人买来了,当然会视为宝书了。

       (二)

       1.都给别人做佣人,都有着凄苦的人生,都有善良、质朴、宽厚、仁慈的品质,任劳任怨。

       2.老哥哥勤劳、善良、正义,同事还具有质朴、宽厚、仁慈的品质,而且任劳任怨。

       3.老哥哥在“我”家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声,却常挨骂,看祖父的冷脸,人老体衰时背祖父赶出大门。

       老哥哥走时,“我当时的心比老哥哥的心还不好过,真想给老哥哥讲讲请,可是望一下祖父的脸,心又冷了”。

       4.“我”热爱、同情、惦记、怀念老哥哥,对老哥哥有这深厚真挚的感情。

2: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17章 分式

       §17.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一)

       一、选择题. 1.C 2.B

       二、填空题. 1. 1320, 2.1,1 3. 小时 3v

       x?11132x?,(x?y),x; 分式:2,,,54m?nx?y2a三、解答题. 1. 整式:2a?3 ,

       6x?1131b2x?(x?y); 有理式:2a?3,,2,,,,,x 2ab5am?n4abx?y

       2. (1) x?0时, (2)x??3时, (3)x取任意实数时,(4)x??3 时 2

       §17.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二)

       一、选择题. 1.C 2.D

       22二、填空题. 1. 12x3y3, 2. a?b 3. a?

       三、解答题. 1.(1) 1a?211,(2) ,(3) ,(4) a?2b4acy?x

       2.(1) x2(x?y)21xyz14z15x , ,;(2) , 222222x(x?y)(x?y)x(x?y)(x?y)21xyz21xyz21xyz

       3.bccm ?a

       §17.2分式的运算(一)

       一、选择题. 1.D 2.A

       21b3

       二、填空题. 1. , 2. 2 3. ?3 ax8a

       三、解答题.1.(1)21,(2)?1,(3)?c,(4)?; 2. ?x?4, ?6 x?23xy

       §17.2分式的运算(二)

       一、选择题. 1.D 2.B

       m2?n2

       二、填空题. 1. , 2. 1, 3. ?1 mn

       142a2

       三、解答题. 1.(1) ,(2)2,(3)x,(4)? a?2ab

       2. x?1,当x?2 时 ,x?1?3

       17.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一)

       一、选择题. 1.C 2.B

       2二、填空题. 1. x?16,x?4?6 2. x?5, 3. x?2

       三、解答题. 1.(1)x?

       2. x?1,(2)x?2,(3)x??10,(4)x?2,原方程无解; 22 3

       17.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

       一、选择题. 1.C 2.D

       二、填空题. 1. x?3,x?3,806040160?x??0.1, 3.?25% 2. x?3x?3x?180x

       三、解答题. 1.第一次捐款的人数是400人,第二次捐款的人数是800人

       2. 甲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

       17.4 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一)

       一、选择题. 1.B 2.D

       二、填空题. 1.0.001,0.0028 , 2.?3, 3. a?

       三、解答题. 1.(1)1,(2)11,(3)2023,(4) 9, (5) , (6) ?4 1254

       2.(1)0.0001,(2)0.016,(3)0.000025,(4)?0.00000702

       17.4 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二)

       一、选择题. 1.B 2.C

       二、填空题. 1.10,10 2.0.000075, 8.07?10 3.6.3?10m

       三、解答题. 1.(1)5.7?10,(2)1.01?10,(3)?4.3?10,(4)2.003?10 8?2?5?56?6?3?4

       11136x242. (1)2,(2)33,(3)x,(4), (5) , (6) 10; 3. 15.9 aaabxy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18.1变量与函数(一)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2.5,x、y 2.10?2x 3. y?0.8x

       8x?10)三、解答题. 1. y?1000?3.6x 2. y?12?1.(

       §18.1变量与函数(二)

       一、选择题. 1.A 2.D

       二、填空题. 1. x?1 2. 5 3. y?36?4x,0?x?9

       (x?20)三、解答题. 1. y?15?0.5x,0?x?30的整数 2. (1)y?500?10,

       (2)810元

       §18.2函数的图象(一)

       一、选择题. 1.B 2.A

       二、填空题. 1. x ,三,四 2. (-1,-2) 3. -7,4

       三、解答题. 1. 作图(略),点A在y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四象限,点D在第三象限; 2. (1)A(-3,2),B(0,-1),C(2,1) (2)6

       §18.2函数的图象(二)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5.99 2. 20 3. (1)100 (2)甲 (3)10米/秒,8米/秒

       三、解答题. 1. (1)40 (2)8,5 (3)y?40?5x,0?x?8

       2. (1)时间与距离 (2)10千米,30千米 (3)10点半到11点或12点到13点

       §18.2函数的图象(三)

       一、选择题. 1.C 2.D

       二、填空题. 1. 3 2. 12分钟 3. y?

       三、解答题1. (1)体温与时间(2):

       2.(1)y?4?x,0?x?4 (2)作图略

       §18.3一次函数(一)

       一、选择题. 1.B 2. B

       二、填空题. 1. (1)、(4), (1) 2. m?3,m?2 3. y?2.6x

       三、解答题. 1. (1)y?240?5x,(2)390元; 2. ?3或?

       §18.3一次函数(二)

       一、选择题. 1.A 2. C 体温(℃) 39 36 38 36 1(20?2t)2 212 18 24 时间t(h) 6

       二、填空题. 1. y??5x?3 2. ?1 3. 0, 3 3

       三、解答题. 1. ;两条直线平行 2. y??3x?

       §18.3一次函数(三)

       一、选择题. 1.C 2. D

       二、填空题. 1. -2,1 2. (-2,0) ,(0,-6) 3. -2

       三、解答题. 1. (1)(1,0) ,(0,-3),作图略 (2)3 2. (1) y?18?3x,2

       0?x?6 (2)作图略,y的值为6

       §18.3一次函数(四)

       一、选择题. 1.B 2.B

       二、填空题. 1. 第四 2. >3. m?

       三、解答题. 1. (1)m?1 (2) -2 2. (1) x?2,(2)a?b(图略)

       §18.3一次函数(五)

       一、选择题. 1.D 2.C

       二、填空题. 1. y?7x?5 2. 答案不唯一,如:y?x?2 3. -2, 2

       三、解答题. 1. y??x?5 2. (1)(4,0) (2)y?

       §18.4反比例函数(一)

       一、选择题. 1.D 2.B 3x?6 2

       620 2. 1 3. y?,反比例 xx

       3三、解答题. 1. (1)y? (2)点B在图象上,点C不在图象上,理由(略) x

       32. (1)y?? x二、填空题. 1. y?

       (2)

       §18.4反比例函数(二)

       一、选择题. 1.D 2.D

       二、填空题. 1. 第一、三;减小 2. 二,第四 3. 2

       三、解答题.1. (1)-2 (2)y1?y2 2. (1)y??21 , x2

       §18.5实践与探索(一)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4 2. (1,-1) 3. (4,3)

       三、解答题. 1. y?x?2 2.(1)①.甲,甲,2 ②.3小时和5.5小时

       (2)甲在4到7小时内,10 个

       §18.5实践与探索(二)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y??2 2. x??2 3. m?0

       三、解答题. 1.(1)x?77 (2)x?(作图略)2. (1)1000 22

       (2)y?300x?5000 (3)40

       §18.5实践与探索(三)

       一、选择题. 1.B 2.C

       二、填空题. 1. 7 ,15 2. y?7x?8(115?x) 3. y?0.5x?12 8

       三、解答题. 1. (1)y?2x?10 (2) 27cm

       第19章 全等三角形

       §19.1命题与定理(一)

       一、选择题. 1.C 2.A

       二、填空题. 1.题设,结论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真 3. 如:平行四边

       形的对边相等

       三、解答题. 1.(1)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 (2)如果一条中线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那么它等于斜边的一半; 2.(1)真命题;(2)假命题,如:?2?2,但?2?2; 3.正确,已知: a?b,a?c,求证:b∥c ,证明(略)

       §19.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

       一、选择题. 1. A 2.A

       二、填空题. 1.(1)AB和DE;AC和DC;BC和EC (2)∠A和∠D;∠B和∠E;∠ACB和∠DCE; 2.2 3. 110

       三、解答题. 1. (1)△ABP≌△ACQ, AP和AQ, AB和AC, BP和QC,∠ABP和∠ACQ, ∠BAP和∠CAQ,∠APB和∠AQC, (2)90°

       §19.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

       一、选择题. 1.D 2.B

       二、填空题. 1. △ABD≌△ACD,△ABE≌△ACE 或△BDE≌△CDE 2. ABD, CDB, S.A.S

       3. ACB ECF

       三、解答题.1.证明:∵AB∥ED∴∠B=∠E又;∴AC=CD;2.证明:(1)∵△ABC是等边三角形∴AC=B;(2)∵△ACE≌△BCD∴∠EAC=∠B=60;§19.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一、选择题.1.D2.C;二、填空题.1.(1)S.A.S;(2)A.S.;三、解答题.1.证明:∵AB∥DE∴∠B=∠DE;∵BE=CF∴BE EC=CF EC

       三、解答题.1.证明:∵AB∥ED ∴∠B=∠E 又∵AB=CE,BC=ED ∴△ABC≌△CED

       ∴AC=CD

       2.证明:(1)∵△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 ,∠B=60° 又∵DC绕C点顺时针旋转60°到CE位 ∴EC=DC ,∠DCE=60° ∴∠BCA=∠DCE ∴∠DCE∠DCA=∠ACB∠DCA, 即∠ACE=∠BCD,∴△ACE≌△BCD

       (2)∵△ACE≌△BCD ∴∠EAC=∠B=60° ∴∠EAC=∠BCA ∴AE∥BC

       §19.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一、选择题. 1.D 2.C

       二、填空题. 1.(1) S.A.S; (2)A.S.A; (3)A.A.S 2. AD=EF (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题. 1.证明:∵AB∥DE ∴∠B=∠DEF 又∵AC∥DF ∴∠F=∠ACB

       ∵BE=CF ∴BE EC=CF EC ∴BC=EF ∴△ABC≌△DEF ∴AB=DE

       2.ABCD中,AD=BC ,AD∥BC ∴∠DAC=∠BCA 又∵BE∥DF

       ∴∠AFD=∠BEC ∵BC=AD ∴△BCE≌△DAF ∴AF=CE

       §19.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一、选择题. 1.B 2.D

       二、填空题. 1. ACD,直角 2. AE=AC (答案不唯一) 3. 3; △ABC≌△ABD , △ACE≌△ADE, △BCE≌△BDE

       三、解答题. 1.证明:∵BE=CF ∴BE EC=CF EC ∴BC=EF 又∵AB=D E,AC=DF ∴△ABC≌△DE ∴∠B=∠DEF ∴AB∥DE

       2.证明:∵AB=DC,AC=DB,BC=BC ∴△ABC≌△DCB ∴∠DBC=∠ACB

       ∴BM=CM ∴ACMC=BDMB ∴AM=DM

       §19.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五)

       一、选择题. 1.D 2.B

       二、填空题. 1.3 ; △ABC≌△ADC,△ABE≌△ADE,△BCE≌△DCE 2. AC=BD (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题. 1.证明:∵BF=CD ∴BF CF=CD CF 即BC=DF 又∵∠B=∠D=90°,AC=EF ∴△ABC≌△EDF ∴AB=DE

       2.证明:∵CD⊥BD ∴∠B ∠BCD=90° 又∵∠ACB=90°∴∠FCE=∠B 又∵FE⊥AC , ∴∠FEC=∠ACB=90° ∵CE=BC ∴△FEC≌△ACB ∴AB=FC

       §19.3尺规作图(一)

       一、选择题. 1.C 2.A

       二、填空题. 1.圆规, 没有刻度的直尺 2.第一步:画射线AB;第二步:以A为圆心,MN

       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C

       三、解答题. 1.(略) 2.(略) 3.提示:先画BC=BC,再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再以C′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A′,则△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19.3尺规作图(二)

       一、选择题. 1. D

       二、解答题. 1.(略) 2(略)

       §19.3尺规作图(三)

       一、填空题. 1. C △CE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顶角的平分线

       二、解答题. 1.(略) 2.方法不唯一,如可以作点C关于线段BD的对称点C′.

       §19.3尺规作图(四)

       一、填空题. 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二、解答题. 1.(略) 2.(略) 3. 提示: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l相交于点P,则P就是车站的位置.

       §19.4逆命题与逆定理(一)

       一、选择题. 1. C 2. D

       二、填空题.1.已知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这两个角相等;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

       的补角也相等.;2.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 如果∠1和∠2是互为邻补角,那么∠1 ∠2 =180 ° 真命题

       三、解答题. 1.(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2)如果a?b,那么a2?b2,是真命题;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真命题. 2. 假命题,添加条件(答案不唯一)如:AC=DF 证明(略)

       §19.4逆命题与逆定理(二)

       一、选择题. 1. C 2. D

       二、填空题. 1. ①、②、③ 2.80 3.答案不唯一,如△BMD

       三、解答题. 1. OE垂直平分AB 证明:∵AC=BD,∠BAC=∠ABD ,BA=BA

       ∴△ABC≌△BAD ∴∠OAB=∠OBA ∴△AOB是等腰三角形 又∵E是AB的中点 ∴OE垂直平分AB 2. 已知:①③(或①④,或②③,或②④) 证明(略)

       §19.4逆命题与逆定理(三)

       一、选择题. 1. C 2.D

       二、填空题. 1.15 2.50

       三、解答题1. 证明:如图,连结AP,∵PE⊥AB ,PF⊥AC ,

       ∴∠AEP=∠AFP=90 又∵AE=AF,AP=AP,∴Rt△AEP≌Rt△AFP,

       ∴∠EAP=∠FAP,∴AP是∠BAC的角平分线,故点P在∠BAC的角平分线上

       2.提示:作EF⊥CD ,垂足为F,∵DE平分∠ADC ,∠A=90,EF⊥CD ∴AE=FE ∵AE=BE ∴BE=FE 又∵∠B=90,EF⊥CD ∴点E在∠DCB的平分线上

       ∴CE平分∠DCB

       §19.4逆命题与逆定理(四)

       一、选择题. 1.C 2. B

       二、填空题. 1.60° 2.11 3.20°或70°

       三、解答题. 1.提示:作角平分线和作线段垂直平分线,两条线的交点P为所求作. ???

       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0.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一、选择题. 1.D 2.D

       二、填空题. 1. AD=BC (答案不唯一) 2. AF=EC (答案不唯一) 3. 3

       三、解答题. 1.证明:∵DE∥BC, EF∥AB ∴四边形DEFB是平行四边形 ∴DE=BF 又 ∵F是BC的中 ∴BF=CF. ∴DE=CF

       2.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CD ∴∠ABD=∠BDC

       又 ∵AE⊥BD,CF⊥BD ∴ABE≌CDF.

       (2) ∵ABE≌CDF. ∴AE=CF 又 ∵AE⊥BD,CF⊥BD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0.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一、选择题. 1.C 2.C

       二、填空题. 1.平行四边形 2. AE=CF (答案不唯一) 3. AE=CF (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题. 1.证明:∵∠BCA=180°-∠B-∠BAC ∠DAC=180°-∠D-∠DCA 且∠B=∠D ∠BAC=∠ACD ∴∠BCA=∠DAC ∴∠BAD=∠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CO,BO=DO 又 ∵E、F、G、H分别为AO、BO、CO、DO的中点 ∴OE=OG,OF=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0.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

       一、选择题. 1.A 2.C

       二、填空题. 1.平行四边形 2. 3

       三、解答题. 1.证明:在□ABCD中,AB=CD,AB∥CD ∵AE=CF ∴AB-AE=CD-CF

       即BE=DF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BD、EF互相平分

       2.证明:在□ABCD中,AD=BC,AD∥BC,AO=CO ∴∠DAC=∠BCA 又∵∠AOE= ∠COF ∴AOE≌COF.∴AE=CF ∴DE=B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0.2 矩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1.B 2.D

       二、填空题. 1. AC=BD (答案不唯一) 2. ③,④

       三、解答题. 1.证明:(1)在□ABCD中,AB=CD ∵BE=CF ∴BE EF=CF EF

       即BF=CE 又∵AF=DE ∴ABF≌DCE.

       (2)∵ABF≌DCE.∴∠B=∠C 在□ABCD中,∠B ∠C=180°

       ∴∠B=∠C=90° ∴□ABCD是矩形

       2.证明:∵AE∥BD, BE∥AC ∴四边形OAEB是平行四边形 又∵AB=AD,O是BD的中点

       ∴∠AOB=90° ∴四边形OAEB是矩形

       3.证明:(1)∵AF∥BC ∴∠AFB=∠FBD 又∵E是AD的中点, ∠AEF=∠BED ∴AEF≌DEB ∴AF=BD 又∵AF=DC ∴BD=DC ∴D是BC的中点

       (2)四边形ADCF是矩形,理由是:∵AF=DC,AF∥DC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又∵AB=AC,D是BC的中点 ∴∠ADC=90° ∴四边形ADCF是矩形

       §20.3 菱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1.A 2.A

       二、填空题. 1. AB=AD (答案不唯一) 2. 2 3. 菱形 3

       三、解答题. 1.证明:(1)∵AB∥CD,CE∥AD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C平分∠BAD ∴∠BAC=∠DAC ∵CE∥AD ∴∠ECA=∠CAD

       ∴∠EAC=∠ECA ∴AE=EC ∴四边形AECD是菱形

       (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AE=EC,E是AB的中点 ∴AE=BE=EC

       ∴∠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

       2.证明:∵DF⊥BC,∠B =90°,∴AB∥DF ,∵∠B =90°,∠A =60°, ∴∠C =30°, ∵∠EDF =∠A =60°,DF⊥BC,∴∠EDB =30°,∴AF∥DE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由折叠可得AE=ED,∴四边形AEDF是菱形.

       3.证明:(1)在矩形ABCD中,BO=DO,AB∥CD ∴AE∥CF ∴∠E=∠F

       又∵∠BOE=∠DOF,∴BOE≌DOF.

       (2)当EF⊥AC时,以A、E、C、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BOE≌DOF.

       ∴EO=FO 在矩形ABCD中, AO=CO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EF⊥AC, ∴四边形AECF是菱形

       §20.4 正方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1.D 2.C

       二、填空题. 1. AB=BC (答案不唯一) 2. AC=BD (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题. 1.证明:(1)∵AB=AC ∴∠B=∠C 又∵DE⊥AB,DF⊥AC,D是BC的中点 ∴BED≌CFD.

       (2)∵∠A=90°,DE⊥AB,DF⊥AC ∴四边形AEDF是矩形 又∵BED≌CFD

       ∴DE=DF ∴四边形DFAE是正方形.

       2.证明:(1)在中,AO=CO 又∵ACE是等边三角形 ∴EO⊥A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ACE是等边三角形 ∴∠AED=1∠AEC=30°,∠EAC=60° 2

       又∵∠AED=2∠EAD ∴∠EAD=15°∴∠DAC=45°∴∠ADO=45°∴AO=DO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20.5 等腰梯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1.B 2.D

       二、填空题. 1.等腰梯形 2. 4 3. ③,④

       三、解答题. 1.证明:(1)∵AB=AC ∴∠ABC=∠ACB 又∵BD⊥AC,CE⊥AB, BC=BC ∴BCE≌CBD ∴EB=CD ∴AE=AD ∴∠AED=∠ADB

       ∵∠A ∠AED ∠ADE=∠A ∠ABC ∠ACB ∴∠AED=∠ABC ∴DE∥BC

       ∴四边形BCDE是等腰梯形.

       2.证明:(1)在菱形ABCD中,∠CAB=1∠DAB=30°,AD=BC , ∵CE⊥AC, 2

       ∴∠E=60°, 又∵DA∥BC, ∴∠CBE=∠DAB=60°∴CB=CE ,∴AD=CE, ∴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3.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B=∠BCD, ∵GE∥DC ,∴∠GEB=∠BCD, ∴∠B=∠GEB, ∴BG=EG, 又∵GE∥DC, ∴∠EGF=∠H, ∵EF=FC, ∠EFG=∠CFH, ∴GEF≌HCF, ∴EG=CH , ∴BG=CH.

       第21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一)

       一、选择题. 1.C 2.B

       二、填空题. 1. 169 2. 20 3. 73

       三、解答题. 1. 82 2. 3.0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二)

       一、选择题. 1.D 2.C

       二、填空题. 1. 14 2. 1529.625

       三、解答题. 1.(1) 84 (2) 83.2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三)

       一、选择题. 1.D 2.C

       二、填空题. 1. 4.4 2. 87 3. 16

       三、解答题. 1. (1)41 (2)49200 2. (1)A (2)C

       §21.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四)

       一、选择题. 1.D 2.B

       二、填空题. 1. 1 2. 30% 3. 25180

       三、解答题. 1. (略) 2. (1)15 15 20 (2)甲 (3)丙

       §21.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一)

       一、选择题. 1.B 2.D

       二、填空题. 1. 1.5 2. 9, 9, 3. 2, 4

       三、解答题. 1.(1)8 (2)37.5 2.(1)260 240 (2)不合理,因为大部分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小于260个

       §21.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二)

       一、选择题. 1.C 2.B

       二、填空题. 1.众数 2. 中位数 3. 1.70米

       三、解答题. 1.(1)众数:0.03,中位数:0.03 (2)不符合,因为平均数为0.03>0.025

       2. (1)3,5,2,2 (2)26,25,24 (3)不能,因为众数为26,只有9个人达到目标,没有到一

       半.

       §21.3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一)

       一、选择题. 1.D 2.B

       二、填空题. 1. 70 2. 4 3.甲

       三、解答题. 1.甲:6 乙:4 2. (1) 甲:4 乙:4 (2) 甲的销售更稳定一些,因为甲的方差约为0.57,乙的方差约为1.14,甲的方差较小,故甲的销售更稳定一些。

       §21.3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二)

       一、选择题. 1.B 2.B

       二、填空题. 1.13.2 2. 18.29 3. 1.73

       三、解答题. 1.(1)0.23 (2)8.43 2. (1) 乙稳定,因为甲的标准差约为4.6, 乙的标准差约为2.8, 乙的标准差较小,故乙较稳定 3. 极差:4 方差:2 标准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