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答案(精选10篇)
《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
2: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技能目标:掌握Cu Cu2 及Hg22 Hg2 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 课时安排:3课时
二 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
Cu Cu2 及Hg22 Hg2 相互转化条件;
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实验指导】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
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 →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
指导:
离子
Cu2 实验现象 H2SO4NaOH
溶 解释及原理 Cu2 OH-=Cu(OH)2↓ Cu(OH)2 2H =Cu2 2H2O Cu(OH)2 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
溶 溶 浅蓝↓ 溶 Zn2
Cd2
结论 白↓ 白↓ 溶 不溶 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
: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
离子 实验现象 解释及原理Ag
Ag2O褐↓
HNO3溶 溶 无色
氨水 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H2O =2Ag(NH3)2 2OH
HgO 2H =Hg2 H2O
-
Hg
2
HgO 黄↓
结论
AgOH、Hg(OH)2沉淀极不稳定,脱水生成成碱性的Ag2O、HgO。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2 mol·L-1 ZnSO4、CdSO4、Hg(NO3)2→1 mol·L-1Na2S→(浓HCl、王水)。 指导:
离子 Zn2 Cd2 Hg2 结论
结论
溶解性
硫化物 CuS Ag2S ZnS CdS HgS
颜色
黑 黑 白 黄 黑
稀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NO3 溶(△)溶 溶 溶 不溶
王水
K
sp
-5
→↓→2 mol·L-1HCl
实验现象
溶解性稀ZnS白↓ 溶 CdS黄↓ 溶 HgS黑↓ 不溶
HCl浓溶 溶 不溶
王水溶 溶 溶
-
解释及原理
M2 S2=MS↓ MS H = M2 H2S
臭↑(H2S),CuS、CdS易溶于酸,最难溶的是HgS,须用王水溶解。
溶×10溶 溶
2×106×10
-49-36-28
溶×10溶
2×10
-52
三、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1、氨配和物的生成
操作::0.5 mL 0.2 mol·L-1 CuSO4、AgNO3、ZnSO4、Hg(NO3)2 →2mol·L-1氨水→2mol·L-1氨水。
注意:
离子 Cu2
氨水 ↓浅蓝
溶
过量
-
解释及方程式
Cu2 2OH=Cu(OH)2↓
2
Cu(OH) 2 4NH3=Cu(NH3)4 2OH
-
2、汞合物和应 内容
Ag Zn2 Hg2 结论 操作
Ag2O↓褐
溶Ag(NH3)2 溶
Zn(NH3)42 无色不溶
Ag2O 4NH3 H2O =2Ag(NH3)2 2OHZn2 2OH=Zn(OH)2↓
-
-
↓白 ↓白
Zn(OH)2 4NH3=Zn(NH3)42 2OH
-
Cu2 、Ag 、Zn2 可生成氨配合物。Hg2 Hg22 与氨会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氨基硝酸汞(或氨基氯化汞),所以它们不形成氨基配合物。
现象 橙红↓
解释
Hg2 2I=HgI2↓
-
的配
生成用
0.5 mL 0.2 mol·L-1 Hg(NO3)2 →0.2mol·L-1KI →↓→KI固体至↓溶解 → 40% KOH→ 氨水 (可用于鉴定NH4 ) 结论
↓溶2 2KI=K2[HgI4](无色)
碘 配 合 物
红棕↓
a) K2[HgI4]与KOH混合溶液(奈斯勒试剂)可用于鉴出微量的NH4 。 b) 在HCl下可溶解HgS:
5d 0.2mol·L-1Hg(NO3)2 →0.1mol·L-1KSCN
-
白↓2 2SCN=Hg (SCN) 2↓ ↓溶2 4SCN=Hg (SCN) 42
-
-
-
白↓→KSCN
→ ZnSO4(可用于鉴定Zn2 )
SCN 配 合 物
结论
白↓2 Hg (SCN) 42=Zn[Hg (SCN) 4]↓
) (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如有Zn2 存在时,Co2 与试剂的反应加快。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内容操作 现象解释
0.5 mL 0.2 mol·L-1 CuSO4→过量
6 mol·L-1 NaOH→
→1mL 10%葡
Cu2O
萄糖溶液△→↓→两份 (黄↓→红↓)
2 mol·LH2SO4 →静置→△ 1mL浓氨水→静
置
-
浅蓝↓ ↓溶
红↓溶解,有红色固体Cu↓溶,深蓝色
Cu2 OH-=Cu(OH)2
↓
Cu(OH)2
OH-=[Cu(OH)
4]2-2 [Cu(OH)4]2- C6H12O6= Cu2O↓ C6H12O7 4OH- 2H2O
被O2氧化成Cu(Ⅱ)
c)
10 mL 0.5 mol·L-1 CuCl2→3mLHCl浓 、Cu屑→△至绿色
消失→几滴 10 mL H2O→如有白↓→全部倾入100mLH2O,洗涤至无蓝色。
CuCl
3mL浓氨水
白↓分两份
3mLHCl浓
[指导]:
↓溶解
↓溶解
CuCl 2NH3=Cu(NH3)2 Cl
-
银镜反应
3、CuI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
现象
-
解释及方程式
2Cu2 4I=2CuI↓ I2
0.5 mL 0.2 mol·L-1 CuSO4 →0.2 棕黄色 mol·L-1 KI → 棕黄色
白色↓ →0.5 mol·L-1 Na2S2O3
4、汞(Ⅱ)和汞(Ⅰ)的转化
操作
1、Hg2 的氧化性 0.2 mol·L-1 Hg(NO3)2 →0.2 mol·L-1SnCl2
(由适量→过量)
2S2O32 I2=S4O62 2 I(碘量法测定Cu2 的基础)
-
-
-
现象
适量: 白色↓ 过量: 灰黑↓
解释及方程式
Sn4 量少
-
Hg2 Sn2 4Cl= Hg2Cl2↓白色 SnCl62- Sn4 量多
Hg2Cl2 Sn2 4Cl= 2Hg↓黑色 SnCl62--
2、Hg2 转化为Hg22 0.2 mol·L-
Hg2 →1滴金属汞 金属汞溶解2 Hg=Hg22
白色↓22 2Cl=Hg2Cl2↓白色-清夜→0.2 mol·L-1NaCl
清夜→0.2 mol·L-1NH3·H2O
灰色↓ Hg22 2NH3 NO3-=[ NH2 Hg] NO3↓ 2Hg↓ NH4
[问题讨论]
1、使用汞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用水封存?
1、 选用什么试剂溶解?
物质2 2试剂 稀HCl 热稀HNO3AgI 氨水2S2O3
4、区别:Hg(NO3)2 、Hg2(NO3)2、AgNO3
物质3)2 Hg2(NO3)2
AgNO3
黄色↓
先产生白色↓后溶解KI液
红色↓ 灰色↓ 灰黑色↓ 过量氨水 白色↓
篇3: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检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NH4)2SO4·FeSO4·6H2O的制备原理;
2.练习水浴加热、过滤、蒸发、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3.学习Fe3 的限量分析方法—目视比色法。
[教学重点]
复盐的制备
[教学难点]
水浴加热、减压过滤
[实验用品]
仪器:台秤、锥形瓶、水浴锅、布氏漏斗、吸滤瓶
试剂:(NH4)2SO4(s)、3 mol·L-1H2SO4、10%Na2CO3、95%乙醇、1.0 mol·L-1KCNS、2.0 mol·L-1HCl、0.0
mg·mL-1Fe3 标准溶液、铁屑或还原铁粉
二、实验原理
(NH4)2SO4·FeSO4·6H2O(392)即莫尔盐,是一种透明、浅蓝绿色单斜晶体。由于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中的每一个组分的溶解度都要小,因此只需要将FeSO4(152)与(NH4)2SO4(132)的浓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莫尔盐。
Fe H2SO4= FeSO4 H2↑
FeSO4 (NH4)2SO4 6H2O = (NH4)2SO4·FeSO4·6H2O
三、实验步骤
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简单流程:废铁屑先用纯碱溶液煮10分钟,除去油污
Fe(2.0g) 20 mL3mol·L-1H2SO4水浴加热约30 min,
至不再有气泡,再加1 mLH2SO4
↓趁热过滤
加入(NH4)2SO4(4.0g)小火加热溶解、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
↓减压过滤
95%乙醇洗涤产品,称重,计算产率,检验产品质量
(2)实验过程主要现象
2.硫酸亚铁铵的检验(Fe3 的限量分析—比色法)
(1)Fe3 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移液管吸取0.01 mol·L-1Fe3 标准溶液分别为:5.00 mL、10.00 mL和20.00 mL于3支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25.00 mL溶液中含Fe3 0.05 mg、0.10 mg、0.20 mg三个级别Fe3 的标准溶液,它们分别为Ⅰ级、Ⅱ级和Ⅲ级试剂中Fe3 的最高允许含量。
(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1.00 g产品于25 mL比色管中,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与标准色阶比较,确定产品级别。
(3)实验结果:产品外观产品质量(g)
产率(%)产品等级
四、注意事项
1.4:大一无机化学怎么学
这是大一的入门课,如果高中没学过化学选修3的同学,建议从高中内容看起。学过高中教材的同学,建议深化理解,搞明白一些很重要的细节问题,重要的“三不管”问题(就是按照传统按部就班的模式,不会讲,但是承前启后的知识性问题。),为有机化学机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π键是未杂化的p轨道平行重叠而成,本质是波函数的角度部分匹配。只有互相平行的p轨道才能形成大π键。孤对电子位于杂化轨道,则处于分子平面;如果处于p轨道,则参与共轭。)注意习题的归纳总结。
分子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理论是重点,要明白模型的要点和本质,最主要的,是不要以为化学键是原子小球之间的棍子,而应该是——滚珠之间的润滑剂。对于物质结构,要建构正确深刻全面的形象。
电源电势是最关键的地方,结合初高中的知识点,做好化归与转化、基于已有知识水平建构知识体系、吸收新知识的准备。(如为什么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更强?为什么亚硫酸盐比二氧化硫更容易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金属置换反应的本质是啥?为什么初中教材电解水加的催化剂不是硫酸而是硫酸钠or氢氧化钠?)
要知道如何与水溶液中的四大平衡结合,那种计算题要自己总结模式(三段式,两步走,先假设不可逆,再假设平衡移动)。要明白描述化学反应的几个物理量的关系和区别,如ΔG描述的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以及自发进行的程度(往哪走、走多远),K描述的是反应进度能进行到哪里,k(速率常数)描述的是反应快不快。区分金属活泼性(5:大学无机化学怎么学
一、明确无机化学课程学习的任务
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计算方法;加强对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加强无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化工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无机化学的课程内容
无机化学的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在总论中,主要介绍结构理论,化学平衡理论和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并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从原理、规律、计算方法等方面对“四大平衡”作了深入详尽的介绍。在分论中,用总论介绍的基础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无机领域中的发展,系统地对各分族元素及其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特点和在国民经由领域中的用途作详细介绍。
三、具体学习方法推荐
1.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无机化学的实验性强,也有自身的理论。无机化学设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补充和完善的,学习中不能偏废。实验可以加深感性认识,而理论可以加深对感性认识的理解,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可以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为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揭示化学变化规律,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建立化学意识,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但是,要正确操作、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所反映的实质, 这也可以提高你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件
2.分部分学习
6:大学无机化学怎么学
7: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技能目标:掌握Cu Cu2 及Hg22 Hg2 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 课时安排:3课时
二 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
Cu Cu2 及Hg22 Hg2 相互转化条件;
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实验指导】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
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 →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
指导:
离子
Cu2 实验现象 H2SO4NaOH
溶 解释及原理 Cu2 OH-=Cu(OH)2↓ Cu(OH)2 2H =Cu2 2H2O Cu(OH)2 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
溶 溶 浅蓝↓ 溶 Zn2
Cd2
结论 白↓ 白↓ 溶 不溶 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
: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
离子 实验现象 解释及原理Ag
Ag2O褐↓
HNO3溶 溶 无色
氨水 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H2O =2Ag(NH3)2 2OH
HgO 2H =Hg2 H2O
-
Hg
2
HgO 黄↓
结论
AgOH、Hg(OH)2沉淀极不稳定,脱水生成成碱性的Ag2O、HgO。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2 mol·L-1 ZnSO4、CdSO4、Hg(NO3)2→1 mol·L-1Na2S→(浓HCl、王水)。 指导:
离子 Zn2 Cd2 Hg2 结论
结论
溶解性
硫化物 CuS Ag2S ZnS CdS HgS
颜色
黑 黑 白 黄 黑
稀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NO3 溶(△)溶 溶 溶 不溶
王水
K
sp
-5
→↓→2 mol·L-1HCl
实验现象
溶解性稀ZnS白↓ 溶 CdS黄↓ 溶 HgS黑↓ 不溶
HCl浓溶 溶 不溶
王水溶 溶 溶
-
解释及原理
M2 S2=MS↓ MS H = M2 H2S
臭↑(H2S),CuS、CdS易溶于酸,最难溶的是HgS,须用王水溶解。
溶×10溶 溶
2×106×10
-49-36-28
溶×10溶
2×10
-52
三、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1、氨配和物的生成
操作::0.5 mL 0.2 mol·L-1 CuSO4、AgNO3、ZnSO4、Hg(NO3)2 →2mol·L-1氨水→2mol·L-1氨水。
注意:
离子 Cu2
氨水 ↓浅蓝
溶
过量
-
解释及方程式
Cu2 2OH=Cu(OH)2↓
2
Cu(OH) 2 4NH3=Cu(NH3)4 2OH
-
2、汞合物和应 内容
Ag Zn2 Hg2 结论 操作
Ag2O↓褐
溶Ag(NH3)2 溶
Zn(NH3)42 无色不溶
Ag2O 4NH3 H2O =2Ag(NH3)2 2OHZn2 2OH=Zn(OH)2↓
-
-
↓白 ↓白
Zn(OH)2 4NH3=Zn(NH3)42 2OH
-
Cu2 、Ag 、Zn2 可生成氨配合物。Hg2 Hg22 与氨会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氨基硝酸汞(或氨基氯化汞),所以它们不形成氨基配合物。
现象 橙红↓
解释
Hg2 2I=HgI2↓
-
的配
生成用
0.5 mL 0.2 mol·L-1 Hg(NO3)2 →0.2mol·L-1KI →↓→KI固体至↓溶解 → 40% KOH→ 氨水 (可用于鉴定NH4 ) 结论
↓溶2 2KI=K2[HgI4](无色)
碘 配 合 物
红棕↓
a) K2[HgI4]与KOH混合溶液(奈斯勒试剂)可用于鉴出微量的NH4 。 b) 在HCl下可溶解HgS:
5d 0.2mol·L-1Hg(NO3)2 →0.1mol·L-1KSCN
-
白↓2 2SCN=Hg (SCN) 2↓ ↓溶2 4SCN=Hg (SCN) 42
-
-
-
白↓→KSCN
→ ZnSO4(可用于鉴定Zn2 )
SCN 配 合 物
结论
白↓2 Hg (SCN) 42=Zn[Hg (SCN) 4]↓
) (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如有Zn2 存在时,Co2 与试剂的反应加快。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内容操作 现象解释
0.5 mL 0.2 mol·L-1 CuSO4→过量
6 mol·L-1 NaOH→
→1mL 10%葡
Cu2O
萄糖溶液△→↓→两份 (黄↓→红↓)
2 mol·LH2SO4 →静置→△ 1mL浓氨水→静
置
-
浅蓝↓ ↓溶
红↓溶解,有红色固体Cu↓溶,深蓝色
Cu2 OH-=Cu(OH)2
↓
Cu(OH)2
OH-=[Cu(OH)
4]2-2 [Cu(OH)4]2- C6H12O6= Cu2O↓ C6H12O7 4OH- 2H2O
被O2氧化成Cu(Ⅱ)
c)
10 mL 0.5 mol·L-1 CuCl2→3mLHCl浓 、Cu屑→△至绿色
篇8:无机化学实验教学
[摘 要] 无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9: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调预习、开展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作 者:李萍萍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程系,山东,东营,25709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7) 分类号:H3 关键词:无机化学 实验 教学改革0: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 要: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学科,对无机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密切联系,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文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及改革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未来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引起教学人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