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推荐9篇)

跳槽 离职原因

       最近跳槽了,要写离职原因,这方面经验不足只好找度娘。

       查找结果:“收入太低、人际关系复杂、分配不公平、上司缺陷、工作压力大”都说不得,还要“坦诚相告”。

       苦思良久后:父母对本人工资心焦,无奈公司不急,百善孝为先,我本善良...

       关于离职原因的问题,在面试时遇到的话确实比较难回答。毕竟之前选择离职都是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稍回答的不合适就可能会使你整个面试前功尽弃。因此,即使是工作能力再强、个人素质再高的求职者,在这个问题上,也会遇到麻烦。

       一、如何回答才最合适?

       面试时离职原因到底该怎么说,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找到一些更适合于自己的答案。

       首先从动机角度分析,我们会因为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文化、政策、机制,名气、前景、机会,工作、生活、心理环境等进入一家公司,但也会因此而离开一家公司;也可以从工作本身去分析,找出与目前工种、阶层及诉求工种、阶层相融合的答案。

       再者可以从面试过程分析,离职原因问题可能面试一开始就会问到、可能在中间问到,也可能出现在面试结尾时,因此,你要确保你回答这道题时,最终选用的答案不会前后矛盾。其次,最好在面试前对这个问题做个认真准备,经过事前分析与准备及面试过程的临时筛选,你基本上可以找到适合你自己当时的回答方式。最后,不管你最终选用什么答案,都不应伤害之前的公司、老板、上司、同事、客户,也不要伤害自己,但又要让考官相信并且能够接受,这才是成功的答案。

       二、下面结合前程无忧论坛上网友的讨论,面试忌讳提及的离职原因:1、收入太低;2、人际关系复杂;3、分配不公平;4、领导频频换人;5、上司有毛病;6、工作压力太大。

       1、收入太低

       这样回答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单纯为了收入取向,而且很计较个人得失,并且,会把“如果有更高的收入,会毫不犹豫跳槽”的观念作为对你的思维定势,从而影响对你的评价。

       2、人际关系复杂

       现代企业讲求团队精神,你对人际关系胆怯和避讳,可能会被认为你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协调能力。从而妨碍了你的从业取向。而如果招你来就是为了让你帮助协调单位人际关系,那你的回答就与要求背道而驰了。

       3、分配不公平

       现在企业竞争中很注重努力和结果的结合。效益薪金、浮动工资制度是很普遍的,旨在用物质刺激手段提高业绩和效率;同时,很多单位都实施了员工收入保密的措施,如果你在面试时将此作为离开原单位的借口,则一方面你将失去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你会有爱打探别人收入乃至隐私的嫌疑。

       4、领导频频换人

       工作时间,你只管做自己的事,领导层中的变动,与你的工作应该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你对此过于敏感,反映你个人角色的不明确。

       5、上司存在问题

       既然在社会中发展,就得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什么样的上司都可能碰上。假如你挑剔上司,则说明你缺乏工作上的适应性,那么,很难想象你在遇到客户或关系单位的人时会不会凭好恶行事。

       6、工作压力太大

       现代企业讲究快节奏,企业中的各色人等皆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生存状态下,有的单位在招聘启事上干脆直言相告,要求应聘者能在压力下完成工作。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三、八种合理的离职原因跳槽者要学会运用

       1、人岗吻合率较低

       2:跳槽的原因

       跳槽的原因

       1、创业式跳槽

       员工有目的地到有关企业走一圈,了解行业情况,熟悉行规、制度、技术、成本等各项指标,为自己创业打基础。

       2、发展式跳槽

       公司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发展目标不一致,或个人的发展空间受到影响,为个人的发展前程而跳槽。

       3、挑战式跳槽

       喜欢向新的领域、新的岗位、新的高度发起挑战冲刺,永不服输式地主动跳槽。

       4、选择式跳槽

       在一些特定领域选择不定,如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企业中如国企、外企、民企还是合资企业,故而频频跳槽。

       5、“钱”途式跳槽

       以金钱为目标,追着高工资走,谁钱给得多,上谁那去。

       6、感觉式跳槽

       跟着感觉走,感觉好就干,感觉不好就走,美其名曰“顺其自然”。

       7、习惯式跳槽

       有的员工跳槽上瘾了,人熟了,环境熟了,没有新鲜感,烦而无味,就想换个工作。

       8、被动式跳槽

       在公司和领导或员工闹矛盾了,或出了差错,自认为混不下去了,所以换了工作。

       那些不能说的跳槽理由

       老板变态/公司不规范

       加班真的比喘气频繁,老板变态到每次7点下班,6点59准时开会,我已无法控制体内的洪荒之力,这样的日子我真的受够了……

       过来人的真心话:

       泥垢了,上面那些是绝不能对面试官“耿直说”的跳槽原因,如果你是老板,听到候选人对前老板的如此差评,有没有让他“滚粗去”的冲动?面试官会在心理假设,如果我今天录用了你,明天你离职了,你会不会也像今天一样祥林嫂般的抱怨我们?嫌我们加班?嫌我们工资不够高?嫌我们长得丑?关键是你这么能说,会不会把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顺路说给竞争对手了?

       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想尝试其他

       我努力了1年多,但发现对这工作依然提不起兴趣,所以我想看看跟我原来工作相关的其他岗位,或许我努努力,就有兴趣了……

       过来人的真心话:

       你以为找工作是上小学生的艺术班吗?不喜欢了换个班,不想学了逃个课,企业用你是有成本的,给你的培训、给你的工位、包括你喝的水、吃的饭,每月拿到的白花花的银子,都是企业的成本哇!“你说的没兴趣,或许可以提起兴趣,”会让面试官没有安全感,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发现对这岗位没兴趣,那试用期你干嘛去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在这个岗位上混了一年多呢?面试官可能会贴标签,认为你不够理性,做事由着性子来,尤其是核心岗位是不是说不想干了就马上撂挑子,录用你,简直是给自己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

       同事关系不和谐

       我们公司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政治斗争很激烈,我要找个像家一样温暖的公司……

       过来人的真心话:

       你想多了, 自己的上嘴唇跟下嘴唇一言不合还互咬呢?更何况人多的江湖呢?再说“高效沟通”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职场人的入职3:如何回答跳槽原因

       当面试一个工作过的人员时,面试官往往会问到跳槽的原因,有很多人就算是中高层应试者都会在这道题上栽跟斗,面试时如何说明跳槽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让自己的跳槽理由听起来让人信服又“冠冕堂皇”呢?

       这个问题可以反映求职者在追求什么,对于离职和选择是否理性,或者说是否有欠考虑,主考官也想知道你选择和离开的主客观理由是什么,了解你是如何对原单位进行评价的。如果是同行业的企业,主考官对你的原单位可能有所了解情况,看你是如何分析和判断的,也考察你的能力。另外还会考察跳槽者对新公司能否忠诚,而这种忠诚的态度往往能从应聘者对原单位的评价中侧面地反映出来。

       在面试初次跳槽的人员时常会听到:上司不好、老板的情人不好、老板娘很烦、老板很刻薄、公司很差等诸如此类“踩”别人的答案。而“老江湖”的答案则相对中性一点,如:基层人员答案常为--回家建房,公司效益不好,工资低,与上司合不来等;中层人员的答案常为--合同到期,公司群带关系严重,公司运作混乱,公司家族式管理,我丈夫(或妻子)在这边等;中高层人员答案常为--公司家族式管理难以发挥,公司体制有问题,公司要把我调往分公司做经理,当时想出去做生意等。但是把以上各种回答追问下去,我们常会感到应试者:忠诚度不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品格不健康,在撒谎、不诚实,因能力有问题而得不到升职、加薪、续签合同,因某方面原因得不到重用而愤世嫉俗,不能融入企业文化,不稳定、骑驴找马……对于中基层我们一般不会把这道题目的权重放得太重,而对于中高层则可能因为这一道题不过关而不被录用。在这里翻船,实在是可惜。

       到底应该怎样回答跳槽原因呢?

       你可以这样说明:我当时选择原单位是考虑到自己的基础和发展潜力以及与岗位的匹配要求与原单位相适应程度的比较好,而且自己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事关系也处的非常好,总的来说得到很多收益。不过由于目前的组织环境和个人职业发展有了一些不匹配,短期内无法得到改善,所以我只能去寻找一个更能让我充分发挥能力和知识经验的发展空间。

       回答跳槽原因时的思路:

       1、最重要的是:应聘者要使招聘单位相信,应聘者在过往的单位的“离职原因”在此家招聘单位里不存在。

       2、避免把“离职原因”说得太详细、太具体。

       3、不能掺杂主观的负面感受,如“太幸苦”、“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某某的员工”等。

       4、但也不能躲闪、回避,如“想换换环境”、“个人原因”等。

       5、不能涉及自己负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诚实、懒惰、缺乏责任感、不随和等。

       6、尽量使解释的理由为应聘者个人形象添彩。如:“我离职是因为这家公司倒闭。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有较深的感情。从去年始,由于市场形势突变,公司的局面急转直下。到眼下这一步我觉得很遗憾,但还要面对现实,重新寻找能发挥我能力的舞台。”

       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关键在于应聘者掌握了规律后,对面试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有意识地揣摩面试官提出问题的心理背景,然后投其所好。

篇4:如何解释跳槽原因

       我想换一个环境,更能锻炼我自己的工作,以前的公司也很好,我很感谢以前的那个公司,虽然我离开了它但是我还市很感谢它,希望新的公司也一样能让我有新的提升和发展,在这里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请公司相信我给我一次展现的机会!最重要的是:

       1、应聘者要使找招聘单位相信,应聘者在过往的单位的“离职原因”在此家招聘单位里不存在。

       2、避免把“离职原因”说得太详细、太具体。

       3、不能掺杂主观的负面感受,如“太幸苦”、“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某某的员工”等。

       4、但也不能躲闪、回避,如“想换换环境”、“个人原因”等。

       5、 不能涉及自己负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诚实、懒惰、缺乏责任感、不随和等。

       6、尽量使解释的理由为应聘者个人形象添彩。

       7、如“我离职是因为这家公司倒闭。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有较深的感情。从去年始,由于市场形势突变,公司的局面急转直下。

       到眼下这一步我觉得很遗憾,但还要面对显示,重新寻找能发挥我能力的舞台。” 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关键在于应聘者掌握了规律后,对面试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有意识地揣摩面试官提出问题的心理背景,然后投其所好。

篇5:跳槽简历怎么写原因

       在国家不包分配、个体可以自由流动的今天,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呆在一家公司的情况已不多见,跳槽成了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件平常事。跳槽是要冒风险的,一次成功的跳槽可能使你的职业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一次失败的跳槽也能让你“前功尽弃”,“功败垂成”。职业生涯的成败与跳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要积极对待跳槽,让每一次的跳槽都能推动职业生涯向前发展。

       如今,跳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想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跳槽的经历。而且有很多朋友在可换工作之后,心态情绪并不是太稳定,有时焦虑,有些抑郁,其实这是几个跳槽必然经历的阶段。

       1、人岗吻合率较低

       6:如何回答跳槽的原因

       首先,要确定你跳槽的动机是什么和自己是不是需要跳槽。大致来说,一个人跳槽的动机一般有如下两种:一是被动的跳槽,即个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不得不跳槽,这里又具体包括对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发展机会的不满意等方面。比如,如果你与上司关系不融洽,觉得得不到发展,你自己也感觉无法适应目前的环境,那么恐怕就要考虑换个环境试试了;7:跳槽是什么意思 跳槽原因及注意事项

       跳槽是什么意思?

       跳槽指牲口离开所在的槽头到别的槽头去吃食,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另谋高就,也说“跳槽子”。

       跳槽原因有哪些?

       公司导致员工跳槽的原因:

       1.企业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善;

       2.企业领导大换班;

       3.工资收入低,福利差;

       4.工作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

       5.个人才能无法发挥,升职无望;

       6.企业成立时间长,老员工多,同工不同酬,分配不公,升职论资排辈;

       7.向往更富于挑战性的工作;

       8.为了生存,暂时屈就,时机一到,另谋高就;

       员工自己想要跳槽的原因:

       1、被迫辞职型。2、被动拉拢型。3、随意无常型。4、赌气逃避型。5、生活所迫型。

       6、利益驱使型。7、见利忘义型。8、投亲靠友型。9、另谋高就型。10、战略转移型。

       跳槽注意事项:

       跳槽注意事项01:不要比较:

       首先,很多资讯并非全盘的事实,人们往往只会说好的。除了四舍五入,有的还无条件进入法,还有把其他零零总总的津贴福利都加进来,最多的莫过于把不固定的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全数纳入;再将这个数字拿来谈下一份工作的保障年薪。因此大部分的年薪被虚报的机率狠高;并非骗人,而是双方想的不一样。有的是有条件的年薪,像是外商,看似相当高的年薪,也会因不同的职位而有不同的条件达成才能拿到。

       跳槽注意事项02:听听专人的建议

       猎头顾问不会刻意压求职者的薪资,但也不会哄抬价格;因为我们要的是成交与长远的合作关系!压低委屈了求职者也不会去,哄抬更是砸自己的招牌。然而,我们是最清楚双方状态的善意8:如何回答跳槽的原因

       1、最重要的是:应聘者要使招聘单位相信,应聘者在过往的单位的“离职原因”在此家招聘单位里不存在。

       2、避免把“离职原因”说得太详细、太具体。

       3、不能掺杂主观的负面感受,如“太幸苦”、“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某某的员工”等。

       4、但也不能躲闪、回避,如“想换换环境”、“个人原因”等。

       5、不能涉及自己负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诚实、懒惰、缺乏责任感、不随和等。

       6、尽量使解释的理由为应聘者个人形象添彩。

       7、如:“我离职是因为这家公司倒闭。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有较深的感情。从去年始,由于市场形势突变,公司的局面急转直下。到眼下这一步我觉得很遗憾,但还要面对显示,重新寻找能发挥我能力的舞台。”

篇9: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槽原因面面观

       你站在这座山上问,前面那座山的后面是什么?如果告诉你还是山,与你现在脚下的山没什么区别,你会信吗?无论你信不信,你心里一定在想,只要有机会还是要亲自跑过去看看,有一天你真的登上了前面那座山,真的是山的后面还是山,甚至景色还不如原来的山美。但我敢肯定,你还是会对更远的山产生新的欲望,还会期待看看那更远的山的后面是什么。

       都是哪些因素驱使职场上成功的不成功的各类人士始终抱着“下家肯定比这家强”的念头,这山望着那山高,像是上足了发条的钟摆不停地疲于奔命呢?

       看看下面几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职场大侠们是如何分析的。

       桑郁:探讨高级人才为什么跳槽的问题很有必要。在我看来,高级人才跳槽的原因可以简单地归纳为这样几点:

       第一是平台不够大。没来北大纵横之前,我在另一家公司,一看成天就那四五十个人,觉得这个池子已经差不多了,平台不够大,然后就到了北大纵横。第二个就是平台够大不够爽。其实从北大纵横出去的也有很多觉得在里面待着不够爽,这是从主观上来说。第三是薪酬在竞争力上没有优势,因为现在信息时代,大家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薪酬是多少。

       胡爽雨:我挺同意桑总的说法。确实,我们有时候跟客户聊天,有时候跟候选人聊天,可以说薪酬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排在首位的因素。因为常年会对入场的候选人作调研问卷,对于“你最看中的是什么”,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个行业的哪类人才,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通用的,也不管是初级的、中级的还是高级的,他们恰恰不是把薪酬放在第一位。这个叫做企业的认可。

       企业认可有很多方面,因为一旦被企业认可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接纳。企业接纳一个员工一定给他更多的机会,平台也好,责任也好,资源也好,权利也好,包括日常的赞扬,荣誉上的嘉奖,这些东西都是他认可的。企业认可不认可,他会通过这些多维度去判断。确实就是平台的问题,所谓的平台其实就是我有没有这个机会,你让不让我站在这个平台上。从访谈到我们的数据调研,基本上都是这样。尤其是到了高管以后,他已经解决了生活、生理的基本需求,慢慢他会有成就感,社会责任感,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事业理念,他要去满足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企业留住他可能应该会有更大的动作,像一些大的企业包括国企,现在已经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做到要去关注员工的开发和未来。开发未来其实无非是关注他,你想干什么,你自己想成为什么。比如说胡爽雨想成为HR的领跑者,好,行了,你在我们这干吧,我们东方慧博能给你实现这个愿望,那他有什么理由离开呢?

       罗明雄:我所理解的高级人才跳槽,可能至少一半以上是被动的,有点接近于桑总说的那个待着不爽。我感到很多人都是跟一把手在管理思路、战略方面有些冲突之后不和,感觉很多东西发挥不出来或者是失去信任的时候走的。还有就像胡总刚才说的,因为高级人才或者高管的生活水平已经渡过了生存期,待遇已经不是绝对的,所以待着爽不爽、舒服不舒服这一点很重要。我觉得这可能是至少超过一半的高管离职的原因。

       另一个方面,大家可能都跳过槽,反正我是跳过两次槽,先是在国家单位待的时间比较长了,正好外头有机会,有老板、老总找我,自己就出去了,在一个金融机构,干得不错,也挺开心的。后来又有老总说出来企业看看,正好我也没有干过企业,我就来企业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变动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会加上一些别的原因,比如说,薪酬的提升,从一个行业换到另一个行业,从一个岗位换成另一个岗位,这些可能都是有诱惑力的。

       李晶:CEO俱乐部的各位CEO讨论后得出过一个结论,高级人才选工作一般会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希望得到合适的物质回报;二是希望工作有成就感;三是希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环境;四是希望加入的是一个很有声望的企业。这四点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高级人才跳槽。

       还有一个突出的因素是和直接上级的关系出现问题,这也可以归结到上面的第三点人际环境出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因和直接上级关系出现问题而跳槽的,能占到高级人才跳槽原因的70%。就是桑总说的不够爽。

       另外,当高级人才在一个企业的发展遇到“天花板”时,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也可能考虑跳槽,到能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台上去发展。就是平台不够大。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内因,引发跳槽的外因可能是行业或企业景气度下降,猎头等带来的外部诱惑,等等。

       从时间上来看,年终或年初是人才流动的高峰期,根据多年人力资源一线经验,我总结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很多公司实行以年度为周期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会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奖优罚劣,有的是拿到年终奖以后炒了老板,有的是被企业淘汰掉;二是很多企业新的财年的经营目标和具体措施都在年底或年初制订完毕或发布,部分员工对此不认同或者感觉达成难度大而选择离职;三是外部招聘需求旺盛,每年在年底或年初都会召开许多大型或专场招聘会,猎头公司也比较活跃,对部分员工诱惑很大;四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因素,夏天气候炎热,跳槽的人很少;过完春节,气候变暖,人的思维活跃,考虑跳槽的几率加大,

       苏进: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人才在企业里面是关键人才?按照我的理解,第一,按照我们通用的说法,就是品德、业绩和能力,这几方面首先你要做好;第二,你所在的岗位上你是不是有一些超过别人的不一般的能力、技术、独门绝技或者是比较稀缺的东西;第三,在公司里面的影响力。这几方面加起来我理解的可能是公司的关键人才。

       至于关键人才离职的原因,刚才几位说得非常好。从我实践当中碰到的一些人才离职的原因来看,一种是跟罗总、李总说的差不多,因为好多人才是有个性的,有个性的人才和上级的匹配度是蛮重要的。比如有的老总是创业型的,有的领导是职业经理人,你在你们领导中的匹配度可能是你习惯什么,适应什么。有的是创业型的文化,有的是民营、国营或者是500强的知名企业,他们的文化可能都会对关键人才产生一些影响,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就是刚才桑总说的平台不够大,够大不够爽,或者薪酬不够平衡。我觉得现在人都有一些外在的诱惑,大家似乎都想尝试一下。比如说做人力资源时间长了,我能不能去做做培训、做做咨询?我能不能再创创业?在一个行业做得久了,这种疲态,这种厌倦,加上机缘巧合,再加上资源足够的话,可能就会对这些关键人才产生一些影响。

       吴春华:我很认同苏总对什么是关键人才的精采分析。我也认为,关键人才和高管人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高管主要是从职位的角度讲的,关键性的人才和有特殊影响力的人不一定是高层,但他在公司所起到的作用、角色可是不太一样的。

       因为我是做猎头,接触的高管人才比较多,通过跟他们沟通,对于很多人离职的原因,我大概做了些总结,除了前面很多老总谈到的之外,我发现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在思路上的很大差距以及信任方面等。现在不少老板是用人要疑,疑人还要用,这就让许多高管或职业经理人感觉很不舒服,导致离职;有些操作不规范的企业,要高管或职业经理人去做一些让他们感觉很不舒服的事情,接受不了的,只好离职;还有些高管喜欢做些新鲜的、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就会因为在一个产业做的时间长了,而尝试到另一个领域去发展;还有些比较个别的原因,比如说在地产行业,地产行业是全国性发展,很多高管被派到外地,他就想我能不能回北京,这种现象也比较多;还有,比如有位公司的高管在他原来的企业做得非常不错,但是因为孩子的问题他离职了,平时无暇顾家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但他的老板没有关注到这些,另外一家老板在平台没有怎么改变的情况下,只是解决他孩子上学的问题,他就到了那家企业做。诸如此类,这些造成高管离职的原因,都是我从接触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

       李海燕:离职的原因不外乎大家刚才说的这些。我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个人的感受。

       我当时为什么会离开工作了十年的方正呢?第一个因素是它换了大股东以后,不信任。这在国内企业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一旦企业的股东或者核心团队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对原来团队的不信任,就会有一个适应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有会不会所有人都适应呢?尤其有些人在原来那个环境他很适应,时间又很长,地位又不错,但是这个新的组成以后,很多东西会有变化,他肯定会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在企业里面,越高层的人,他需要的更多的是信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

       第二个因素,我觉得中国有一个现象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做人力资源这么多年,这种感受比较深。我们经常会发现,你从市场上猎取一个人才,他能跟你谈很好的职位和价格。但是你要想给内部的某某涨20%工资,老板就会说,20太多了。其实如果一个人4000块钱涨20%才4800。但是从外边随随便便来一个人他就能给5000到6000,内部的人就会不平衡。很多内部人说我做总监做了很多年,再往上面晋升,可能就会很难,尽管内部人员都有晋升的通道。为什么?因为内部人互相太了解,就会发现你身上的缺点,就会觉得你跟职位的匹配度有差异,就不愿意让你坐那个位置。但是外边的人就不一样,刚进来都像一朵花,大家沟通之后,觉得很好,所以一进来就会有好的职位和好的薪水。结果造成有的员工如果出去再回来,就可能拿到更好的职位和薪水。我中途离开过方正的时候是做经理,不到半年又被公司找回去,做HRD,薪水也高了很多。正是因为很多企业认为外来和尚好念经,那我就跳,我就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