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物理补充习题答案(集锦10篇)
北师大版
苏教版
人教版
2: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2023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m
千克kg
2、500150
3、表示该铜块中含铜10kg
4、水平右52.4
5-7:DCB
1、物质物体物质物体
3、(1)kg(2)g
4、(1)左71.4
5、由小到大移动游码
6、(1)被测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2)用手拿砝码了
7-11:BBCCC
1-3:CDB
4、0.4“0”刻度线
右大于
1、(1)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用手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47.4
(5)42.6
2、D
3、B
4、方法一:先数出2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g),
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就是m/20,再用天平测出一盒大头针的总质量M(g),
则这盒大头针的个数为N=20M/m(枚)
方法二:数出50枚大头针,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内放大头针,
直到天平平衡,这时右盘内的大头针的数量就是50枚.如此继续下去,经N次
直到天平不能平衡时为止,再数出盘内大头针的枚数n.这盒大头针的总数量为
50N n(枚)
3: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一、物体的质量
例.B1.15000.352.kgt3.大象、公鸡、老鼠、蜜蜂4.水平台面左5.防止陆码生锈,影响测量精度6.A7.C8.B9.B10.C11.16000.512.D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例.BADECF1.偏小2.58.43.e、f、d、b、a、c4.D5.A6.700枚7.待测量太小,难以进行精确测量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
三、物质的密度
例.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对同一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1.8.98.9X103
2.减小不变变大3.C4.D5.A6.B
7.D8.C9.(1)甲(2)甲的密度为2.7kgjdm3;乙的密度为0.9kg
jdm310.0.92X103kgjm3
11.0.05t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例.5420铝1.不是算出的密度与纯金的密度不相等2.1.63.202.4X103
4.小1511.2X1035.A6.D7.B8.(1)100cm3
(2)250g9.1000m10.(1)①③②(2)58260
721.2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例.D1.铜、铁、铝等木头、塑料、纸等好差2.橡皮筋、弹弓等3.状态、密度等4.C
5.D6.C7.按照物质的状态,
可分为:塑料直尺、橡皮、粉笔、纸、铅球、面包、苹果(都是固态);墨水、煤油、牛奶(都是液态).其他分类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篇4: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m
千克kg
2、500150
3、表示该铜块中含铜10kg
4、水平右52.4
5-7:DCB
1、物质物体物质物体
3、(1)kg(2)g
4、(1)左71.4
5、由小到大移动游码
6、(1)被测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2)用手拿砝码了
7-11:BBCCC
篇5: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1-3:CDB
4、0.4“0”刻度线
右大于
1、(1)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用手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47.4
(5)42.6
2、D
3、B
4、方法一:先数出2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g),
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就是m/20,再用天平测出一盒大头针的总质量M(g),
则这盒大头针的个数为N=20M/m(枚)
方法二:数出50枚大头针,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内放大头针,
直到天平平衡,这时右盘内的大头针的数量就是50枚.如此继续下去,经N次
直到天平不能平衡时为止,再数出盘内大头针的枚数n.这盒大头针的总数量为
50N n(枚)
6:四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琥珀》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zī zhī)的香味。
2.它们前俯(fǔ fú)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3.有两只小虫被埋(mái mán)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二、辨字组词。
详( ) 侧( ) 番( ) 响( ) 渗( )
祥( ) 测( ) 蕃( ) 晌( ) 参( )
三、词语搭配
( )地照着
( )地响
( )地飞舞
( )的绿翅膀
( )的松树
( )的松脂
四、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大滴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用“_______”画出科学家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画出科学家由这块琥珀产生的推测、想象的句子。
2.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它们”指_____,“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是因为________。
4.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是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那么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脂(zhī)
2.俯(fǔ)
3.埋(mái)
二、
详(详细) 侧(侧面) 番(一番) 响(响亮) 渗(渗出)
祥(吉祥) 测(猜测) 蕃(番茄) 晌(晌午) 参(参加)
三、
暖暖 飒飒 快乐
柔嫩 高大 厚厚
四、
1.小虫淹没在泪珠里。
2.两只小虫被一大滴松脂重重包裹在里面。
五、
1.事物:“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每一根毫毛。”“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联想:“还可以想象它们……怎样挣扎,”“我们可以推测……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7: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蝴蝶的家》
一、给生字注音、组词。
素( )( )
炊( )( )
檐( )(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猛烈地( )
银色的( )
三、选词填空。
柔弱 柔软
1.厚厚的落叶铺在地上,像( )的地毯。
2.草看起来很( ),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四、根据例句改句子。
例:它们的家不知在不在桥下面。
它们的家会不会在桥下面呢?
花瓣被雨点打得直抖,不能容它们藏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蝴蝶的家》以__________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现了对__________的关爱之情。
六、重点段落分析。
《蝴蝶的家》片段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写出反义词。
低沉( ) 轻盈( ) 确信( ) 柔弱( )
2.把文中加粗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想到了什么,竟那样的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概括起来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它们在哪里呢?赶快动笔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sù素洁 chuī炊烟 yán房檐
二、风雨 雨幕
三、1.柔软 2.柔弱
四、花瓣被雨点打得直抖,会不会不容它们藏身呢?
五、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幼小生灵
六、1.晴朗 笨重 怀疑 强壮
2.她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3.想到了蝴蝶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
蝴蝶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
4.开始这样想的:屋檐下没见蝴蝶来避过雨;麦田里、松林里、园里的花、老树干的底面也无法藏身;桥下面、树叶下面都没见过.真为蝴蝶着急了。
七、略
篇8:四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天窗》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慰藉(jí jiè)
闪烁(shuò lè)
预卜(bǔ pǔ)
扇子(shān shàn)
2.写同音字,组成词。
fú
幸(______)
(______)起
蝙(______)
zhàng
膨(______)
(______)篷
(______)碍
bà
(______)王
(______)工
堤(______)
yīng
夜(______)
老(______)
(______)该
3.选择恰当的词语连线。
暖和的 星星
清新的 空气
闪烁的 夜晚
漆黑的 晴天
4.按要求写句子。
(1)木板窗关起来,屋子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2)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暖和——(_______)
奇幻——(_______)
反义词:
真实——(_______)
活泼——(_______)
6.课内阅读。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在阵雨天,我们能从这小小的天窗看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这“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窗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9:四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白桦》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huà máo rónɡ rónɡ xiāo sǎ huā suì ménɡ lónɡ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树枝
( )的枝头
( )的花边
( )的流苏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 )的寂静中,( )着这棵白桦。
2.在( )的金晖里,闪着( )的雪花。
四、辨字组词。
桦( ) 涂( ) 绣( ) 辉( )
哗( ) 蜍( ) 锈( ) 晖( )
五、补充词语。
( )的寂静
( )的雪花
( )朝霞
( )的光华
( )的金晖
六、缩写下面的句子。
1.姗姗来迟的朝霞在白桦四周徜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层银色的光华抹在白雪皑皑的枝头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二、
(白雪皑皑)
(毛茸茸)
(雪绣)
(洁白)
三、
1.朦胧 玉立
2.灿灿 晶亮
四、
(白桦) (糊涂) (绣花) (光辉)
(哗哗) (蟾蜍) (生锈) (余晖)
五、
(朦胧) (晶亮) (姗姗来迟)
(银色) (灿灿)
六、
1.朝霞徜徉着。
2.光华抹在枝头上。
0:四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乡下人家》
一、下列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朴素(bǔ) 率领(suài) 装饰
B.捣衣(dǎo) 和谐(jié) 蹋步
C.倘若(tǎng) 附近(fù) 高耸
二、读拼音,写词语。
早上,奶奶养大的鸡zhào lì( )会到门口fèng xiān( )花开的地方mì shí( ),傍晚便jì sù( )在屋后的鸭棚里,单单这些就可以gòu chéng( )一道迷人的风景。
三、词语练习。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1.“时令”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2.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是( )—( )。
3.画线部分用词语“________”代替最为恰当。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方法来写句子:风儿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中的“成群”一词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字用得好,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五、对下面的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A.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B.这句话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C.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乡村生活美如画。
D.这句话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
六、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给选文描绘的.景色选个合适的名字:( )。
A.月夜睡梦图
B.院落晚餐图
C.鸡鸭觅食图
D.鲜花轮绽图
2.选文中画线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这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你的体会是( )
A.田园风景充满了祥和与平静。
B.田园风景充满了嘈杂和凄凉。
参考答案
一、C
二、照例 凤仙 觅食 寄宿 构成
三、
1.季节
2.朴素 华丽
3.与众不同(答案不)
四、
1.拟人 唱着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2.笋的数量多 探
五、C
六、
1.B
2.乡下的人们 红霞、微风、鸟儿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