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短小故事(共9篇)

幽默短小故事精选

       

幽默短小故事大全精选1:学话,没有学明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非常聪明,有一天他家来了一位客人,客人来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面玩耍(四合院)他听见有人叩门,小孩就去开门

       小孩:不知伯父大人驾到,小侄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伯父:心中非常高兴,老友的儿子年纪不大,但是非常聪明,走在院子里看见一头毛驴就说这个毛驴非常好,跨了毛驴几句。

       小孩:小小毛驴不值一提,伯父大人里面请。

       伯父:心中更加高兴了,小孩子真的很有教养,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傻儿子心里面就叹气,也就进屋了,在路上问你父亲那在家吗?

       小孩:家父不在家,去东林寺陪老方丈下棋去了,早归晚住,不一定回家。

       伯父:要走得时候,心想好聪明的孩子我考考他,一抬头看见门上面挂了一幅画,就说贤侄伯父我非常喜欢这幅画,送给我如何?

       小孩:这是家父的心爱之物,小侄我不能做主。

       这个回答让他很是高兴,回到家中就和自己的老婆说小孩如何聪明,他老婆就不愿意了,说那也是他家大人教的,把咱儿子叫来教教他,他也会,想想也就认同老婆的说法了。

       儿子:父亲、母亲叫我啥事啊,我还要去玩那。

       母亲:儿子我教你几句话,来人你就这样说.....

       儿子:在心中默默的背了几遍感觉没有记住,还用纸记下来了.

       这个时候家里面有人叩门,他们夫妻二人就想看看儿子的表现,决定藏在屏风后面,让他儿子去开门

       儿子:开门一看是他岳父,可嘴上却说不知伯父大人驾到小侄我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岳父:听见他这样说感觉这孩子懂事了,也没有在意对他的称呼,走在院子里面说你父亲那?

       儿子:小小毛驴不值一提。

       岳父:一听这不是骂他父亲吗,这孩子不孝啊,就问你母亲那?

       儿子:母亲不在家,去东林寺陪老方丈下棋去了,早归晚住,不一定回家。

       岳父:这孩子一定是傻子,不能把女儿留在这,就问你妻子那?

       儿子:这是家父的心爱之物,小侄我不能做主。

       

幽默短小故事大全精选2:我是特警

       小偷阿三,在一家军用时装店偷了一件迷彩服,一时兴起就穿在了身上。阿三顿觉得神气十足,威风凛凛。阿三于是就昂着头,挺着胸,在大街上逛起来。

       阿三逛着逛着,看见前面街上围着一帮人。阿三好奇,也爱凑热闹,就凑了上去。拨看人群一看,原来是在打架。只见三个人正在殴打一个人,被打的人已躺在地上,头破血流。但是打人的三个人并没有停手的意思,还在狠狠地打。

       阿三见围观看热闹的人挺多,却没有人劝架,也没有人制止。阿三不由地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大喊一声:住手。打人的三个人猛地一惊,回头向阿三看来。围观的人见状,纷纷地躲开,把阿三一人给孤立了起来。哪三人见状,瞪着血红的眼就向阿三逼来。阿三慌了,心里只怪自己一时气愤闯了祸。阿三想逃,却见众人正盯着他,他又不好意思跑了。正在阿三惊慌失措时,一声警笛声传来。围观的人大呼:警察来了。三个打人的歹徒一听慌了,撇下阿三就撒腿跑了。

       这时围观的人又围上来对阿三崇敬地说:你是特警吧!阿三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说:不是,不是。众人不信说:你不是特警,你敢一个人站出来。

       这时警笛声愈近了,阿三也慌了,他怕警察是来抓他的,也撒腿跑开了。他跑的方向也正好是三个打人的歹徒跑的方向,三个打人的歹徒正拼命地向前跑着,回头一看,见阿三追来上来了大惊,又使劲地拼命往前跑。阿三听见警笛声越来越近了,也拼命地使劲向前跑。

       三个打人的歹徒在前,阿三紧跟在后。跑着跑着,跑出了好长好长一段路。前面的三个打人歹徒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抱起头喘着气说:我们不跑了,不跑了,我们自首。阿三一听,说:跑吧,警察来了。三个歹徒说:不跑了,不跑了,我们哪能跑过你这个特警。阿三脸又红了说:我不是特警。三个歹徒说:你不是特警的话,能追上我们。阿三无奈说:你们不跑了,我跑。阿三又跑开了,这时三个歹徒说:你是特警里的谁,我们要知道你是特警里的谁。阿三回过头说:追上我,我告诉你们。三个打人的歹徒气的把嘴都咬破了。

       阿三没跑出几步,前面又出现了一辆警车,拦住了去路。阿三慌了,也想双手抱头自首,谁知还没举起手,从警车上下来两个警察,跑过来握住阿三的手一个劲地说:你是特警吧!你是特警吧!感谢你为我们抓住这三个歹徒。阿三听了啊啊了两声说:我是特警,我是特警。

幽默短小故事大全精选3:拉横人是宠出来的

       他小时候读书不咋的,在小学混了六年,认识的字没有超过50个,如今只能记下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全还给了老师。他在小学读书时,老师手中的竹根只有他尝得最多,调皮捣蛋算是全校有名了,人家送他一个“绞藤槁”雅号。

       “绞藤槁”是一种野生植物,上山砍柴的人爱用绞藤槁的枝条捆拆。它的枝条喜欢缠绕身边的树木,一旦被它缠上,对方就会慢慢死去,这个雅号用在他的身上十分恰当。

       他有兄妹四人,一个姐姐,两个妹妹。由于他受雅号的影响,他的姐姐和两个妹妹都出嫁了,他成了家里的2:短小的幽默故事精选

       小张和小王、小李、小赵是大学同学,又是好朋友。四个人在学校时住一个宿舍,脾气秉性差不多,都爱好文学。那会儿就都有作品发表,大家都说他们将来一准是文坛的四颗明星。后来毕业了,四个人天各一方,还真的成了气候,在文坛都是有一号的。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三十多年过去。这一天,四个人参加母校纪念活动,又聚在了一起,说说笑笑的,甭提有多亲热了。说着说着到了中午,他们就走进一家饭店准备吃上一顿。这家饭店虽说不大,但是装修得不错。他们进了包间,谦让一番入座。服务员递上菜单请他们点菜。老张说:“这个我可不内行,你们看着办吧!”老王也说:“我更不行,你们随便吧!”他这么一说,老李和老赵都说:“对,随便吧!”“随便、随便……”四个人都这么说。服务员接过菜单说:“好!那咱就‘随便’啦!”说完,转身走了。

       老李有些担心地说:“让他们随便,要是宰咱们一下,那可怎么办?”老赵满不在乎地说:“咱四个也难得凑在一起,宰就让他们宰一回吧!”“是啊,”老张说,“想当初咱们学校伙食单调,每天就是那么两样菜,咱哥四个总吃得一模一样,简直就是雕版印刷!”“不管怎么说,今天是好好地改善一下啦!”老王很赞同地说。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把饭菜端上来了,他们四个一看,不由得目瞪口呆。原来,服务员端上来的是四个不锈钢的方盘,盘子分成五个格子,四个里边各是一样菜,还有一个格子里是饭。他们一刹那糊涂了:这不还是在学校时吃的那种份饭吗?”老张问:“你……怎么搞的?”服务员笑着说:“是你们说的要‘随便’吗?”老赵一歪头:“这……就是随便吗?”“是啊!”服务员很肯定地点点头,老张他们更不明白了,四个聪明人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哦……”服务员明白了,“你们一定是没看我们店门口的广告!”

       老张他们跟着服务员出了店门一看,一块牌子上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本店为方便新老顾客,特设快餐,每份四菜一饭,荤素搭配,经济美味,汤随便喝。本快餐就叫“随便”。

       四人相对一笑,立刻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老张开头说:“时光仿佛在倒转”老王接了下去:“又到食堂去打饭。”老李自然不甘落后:“本想好好撮一顿,”老赵来收尾说:“一不留神点‘随便’!”

       于是,他们开心地大笑起来,这顿饭他们觉得比吃什么山珍海味还开心,还过瘾。

篇3:短小的幽默故事精选

       有位少妇,丈夫是一家公司的老总。这天,少妇约女友去麻将馆玩,少妇“搓麻”的技术很蹩脚,一会儿,两千元算是做了贡献。有钱底气足啊,依然“开杠”吧!开杠得“押钱”,五百元!少妇一摸钱包,钱还没摸出来,人却“啊”地一声倒在地上,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麻将馆里顿时大乱。少妇的女友吓得哭了,立刻打电话给少妇的丈夫。少妇的丈夫闻讯赶来,立刻打了120。不一会儿,救护车到了,丈夫对车上的医生大叫:“快救人!她肯定是心脏病复发了!”医生见病人情况很严重,但眼下还没弄清到底是啥病,就马上把少妇抬上车。

       医生诊断一下,要给少妇输液,针尖正扎进血管时,少妇的手臂却猛地一甩,医生惊得嘴巴都歪了。

       丈夫急了:“宝贝,别动,医生给你打针,你要听话!”

       医生见少妇还是闭着眼,估计刚才甩手是昏迷中的无意识举动,于是又要扎针,就在这时,少妇忽然睁开眼,直挺挺地坐起来,死死盯着丈夫,嚷道:“我不打针!我怕疼!”

       丈夫急了:“你到底怎么了?有病不打针行么?”

       少妇一把揪住丈夫:“我没病,让我下车!”

       丈夫大惊:“你神经没问题吧?”

       少妇说:“我在麻将馆里是故意晕倒的!当时,我正要‘开杠’,哪知兜里没钱了,大家都盯着我,可我没钱‘押’呢,只好晕倒了!”

       救护车里的医生听了,全都笑了,丈夫也傻眼了:“你没钱就晕厥?太扯了!”

       少妇说:“堂堂老总的老婆身上会没钱?我要是不晕倒,丢得起那人吗?”

篇4:幽默的短小故事

       

幽默的短小故事1:离婚的理由

       在一列火车的车厢内,有两个素不相识的女子认识了。那个身穿华贵服装,皮肤保养极好的中年妇女叫玛利亚,另一个身材苗条、容貌超群的年轻女子叫爱丽丝。爱丽丝性格活泼,自从进了车厢就塞着耳机,唱个不停,玛利亚却一声不吭,愁容满面地坐在那里,偶尔还会发出一声叹息。

       爱丽丝见她这个样子,就把耳机摘掉,上前问:“是什么事情把您愁成这样?能否告诉我一下,说不定我能帮您解忧呢!”玛利亚说:“我和我的丈夫结婚十五年了,可我这次回家是要和他离婚的!”爱丽丝问为什么,玛利亚说:“我的丈夫长相英俊,是亿万富翁,可他生性风流,我已经对他忍无可忍了!”爱丽丝说:“男人生性如此,你就把他当成不懂事的孩子来看待,宽容一点吧!”

       玛利亚说:“我也想忍,可他做得实在是太离谱了。有一次,他看上了一个比他小十五岁的女人,给她买了一辆价值二十万美元的跑车……”玛利亚越说越气,声音都颤抖起来:“最让我不能容忍的一次,他喜欢上了一个三流歌星,为了讨好她,他竟然给她买了一套价值两百万美元的别墅……总之,他见了年轻女子就想追到手!”

       爱丽丝待玛利亚发泄完毕,说:“这样的男人确实不值得你去爱,我支持你和他离婚。不过,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说着,爱丽丝拿出小镜子照了一下自己姣好的面容,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丈夫的名字还有他的住址,当然,如果能告诉我他的手机号就更好了……”

幽默的短小故事2:金婚老人闹离婚

       吴奶奶和吴三爷熬到了金婚,真不容易。这五十年来,他们磕磕碰碰过得并不轻松,不为吃不为穿,也不是感情问题,而是吴奶奶有洁癖,从小就爱干净,地上有一根头发丝,也要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但吴三爷却邋邋遢遢不讲卫生,三天五天不洗脚。爱干净的吴奶奶能不生气吗,一唠叨,吴三爷还吹胡子瞪眼不服气。这样一来,就经常爆发家庭战争,小打小闹,分分合合,婚姻亮过无数次的红灯。

       最近,吴三爷又添了一个不好的毛病,让吴奶奶很伤脑筋。吴三爷每天吃了晚饭,嘴一抹,往沙发上一坐,喝着茶水,看着电视,吴三爷就用手挠脚上那些老皮,挠下来后,都撒在地上,到处都是。老两口为这事没少怄气,甚至还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吴三爷一看吴奶奶动了真格,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给吴奶奶说了好多好话,当场写下承诺:从今以后,再有老脚皮乱扔,影响室内卫生之事发生,就净身出户,去大街上当流浪汉。

       吴奶奶见老伴有决心改正,也心软了,给他改正的机会。吴奶奶和吴三爷怎么说也是老夫老妻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拖儿带女,已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岁月,苦和累都熬过来了,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该享天伦之乐了,还闹腾什么呀。其实每次提离婚,吴奶奶也就是吓唬吓唬吴三爷,让吴三爷改一改邋遢的坏习惯罢了。

       周末这天,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子来了。小孙子手里拎着一兜脆皮烧饼,儿子儿媳买来好多菜,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动手做饭。吴奶奶高兴地忙里忙外,吴三爷逗着小孙子,其乐融融。

       晚上,一家人吃饱饭,说说笑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饭后扫一遍地,这是吴奶奶多年的习惯了。别人扫,她还不放心,嫌别人扫得不干净,多忙多累都是自己来扫。吴奶奶高高兴兴地拿起笤帚准备扫地,瞅着撒在地上到处可见的白色碎屑,生气地把笤帚摔了,冲吴三爷嚷道:“你今晚就出去睡,履行当初的承诺,你不出去我出去!”说着就要往外走,却被儿子儿媳拽住了:“妈,这么晚了,外面又下着雨,您去哪里?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嘛。”

       吴三爷一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吃惊地问:“老太婆,我哪里惹着你了?你用得着发这么大的火吗?”

       “明知故问,哪儿惹着我了?看看地上你的杰作,还嘴硬!我不过了!”吴奶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直喘粗气。

       吴三爷难为情地说:“我干啥了?好好的又不过了,为什么呀?你得说明白吧!”

       儿子儿媳见两老又掐起来了,赶紧劝解。吴奶奶气呼呼地说:“你爹邋遢的毛病又犯了,看你爹挠的那一地老皮,多恶心人。不守信用的人,过不到一起,干脆就吹灯拔蜡不过了,明天我就和你爹去离婚!”还没等吴三爷澄清事实,吴奶奶甩手回了屋,把门“咣当”一关,锁上卧室门睡了。可怜的吴三爷只能在沙发上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5:幽默简短小故事

       

幽默简短小故事1:魔术师和农夫

       一次一个小城来了一位魔术师,因为他很有名,所以人们从四面八方跑来看他的表演。一个农夫特地买了一张6:短小幽默故事经典搞笑精选

       小王和小李因为一言不合打了起来。小李会点拳脚功夫,把只会逞能的小王打了个满地找牙。

       小王哪受得了这窝囊气,走之前对小李说:“你小子给我记着,我找我兄弟们来收拾你,有种明天下午再到这来!”小李不屑地说:“来就来,谁怕谁?”

       小王一回去立马就把他平时爱一起喝酒的兄弟召集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他们哭诉小李是怎么蛮横无理地把自己打地落花流水,还将他约好7:短小幽默故事经典搞笑精选

       老李从文化馆馆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满想着每天都是节假日,每天都是双休日,每天都是休息日,可以过起闲云野鹤、优哉游哉的神仙日子。可是,真正退下来之后,老李却感到不是那回事儿。最初几天,还有老领导、老同志、老下级前来看望、慰问、宴请,倒也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可是“好景”不长,几天过后,门可罗雀。老李就感到无所事事、日子寡淡、清冷难耐,真正像古代怨妇那样觉得“日长才过又今宵”。

       想看两不厌,只有“糟老伴”,老伴絮絮叨叨地说,邻居老王,退休后为房地产老板当办公室主任,每月三千多;朋友老张,退休后到玉器厂看大门,每月一千多。看看人家,哪像你整天窝在家里长吁短叹。老李又叹了一口气,是啊,自己除了看报、开会,还会干什么呢?

       这天,老李灵机一动:自己何不重操旧业写故事呢?他年轻时曾在《故事会》等刊物上发表过故事,在本县小有名气。但是自从当了馆长之后,只顾忙于馆务、会务、酒务,一般不掂笔了。万不得已写东西,也就是用些“强化、落实”这些词儿。万般无奈,老李苦笑一声,只好硬着头皮试着写起了故事。

       这一试不打紧,一年之内老李就在“环球好故事”网站发布了十几篇故事。他的故事好评如潮,粉丝就有二十多人。有些粉丝在评论中称呼他为“李老师”、“李大师”,老李心中相当受用。老伴逢人就显摆:俺们老李现在是故事作家了,联系的网站是世界级的网站,听说是联合国什么组织办的,将来还要出书在全世界发行呐!

       马上就有人询问老李得了多少稿费,还有穷亲戚来向老李借钱。老李辩解,网站只负责发布,等将来出书或者在刊物上发表才有稿费。

       对呀,只在网站上花红柳绿地热闹也不是个事,拿到真金白银的稿费才有说服力。老李醒悟之后,向全国各地大小故事刊物发起了攻势。他把在网站上发布的故事,就像打发亲闺女那样,经过精心地修饰,郑重地通过电子邮箱,亲切地发往各地故事刊物。老李在邮件上对刊物编辑用尽了世界上最谦恭的言辞,哪怕那编辑是刚出大学校门的毛头小伙或者黄毛丫头,他也不忘用“老师”来称呼。接着便是“指导、斧正、叩拜、鞠躬”这些谦卑的词儿。不过这些“亲家翁”大都很忙,根本没把他这个老文化人“亲家”放在眼里;这些“亲闺女”也都“不孝顺”,根本不理解老李殷切盼望的心情,往往是“泥牛入海”,没了音讯。

       这天,老李打开自己的邮箱,在“已发送”栏目中查到自己已经整整发送了一百次稿件,也就是说他已经打发了一百次“闺女”。只有二十几次发送后有“自动回复”,就是这些“自动回复”,也能给老李带来莫大地安慰:好像“亲家翁”礼节性地告诉自己,哦,你的“闺女”我见到了!其后便无下文。稿件的命中率不是自己原来设想的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三十,而是可怜巴巴的“零”!

       老李显得有点颓唐、无奈。这天,他习惯性地打开邮箱,蓦然发现收件箱里有一封未读信件!他手抖着打开,啊,原来是《南天门》杂志社的邮件。上面说,他的故事《初恋撞上“金鼠仙”》,初审已获通过,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老李不敢怠慢,不管三七二十一,按照杂志编辑的修改要求,认真进行了修改,火速发往《南天门》。那天,已经戒酒的老李还让老伴炒了俩菜,与老伴对饮,以示庆祝。老伴逢人就说,俺们老李就要登上南天门了!

       8:短小的幽默小故事

       我曾在公交车上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个年轻人整洁的裤子被一位妇女手里的带鱼蹭脏了,妇女却说:“没关系,回去洗一洗就行了!”闻听此言,年轻人回答说:“你抢走了本该我讲的话,看起来我只好说一声,谢谢你啦。”话音刚落,顿时引起乘客们一阵笑声。如果说这位年轻人的态度值得称赞,那么他的幽默则更加令人敬佩。幽默的巨大魅力在于他的“外柔内刚”,泾渭分明的态度以含蓄委婉作为载体,让人在大笑之余有所启迪。这位年轻人完全有理由觉得不快,因为他整洁的裤子被湿冷的脏带鱼蹭脏了,而那个不礼貌的做错事的妇女,居然连一声道歉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愤怒爆发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他却选择了以幽默的方式给对方一个辛辣又充满善意的批评,就更难得了。

       生活中有许多争辩,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可以用“幽他一默”的办法解决,永不着非得辩出个事事非非。幽默的效果往往要比剑拔弩张的怒目相向好得多。

篇9:短小搞笑的故事幽默精选

       电话铃声响起,我一看,是一个陌生的电话,但还是拿起话筒:“喂。”

       “爸爸。”电话里的那人开口说。

       我一听,顿时令我一阵莫名的迷惘。爸爸?我只女儿,可电话里是个男人的声音呀。也许,是那人打错电话了。这种情况是常有的,我也有过多次按错号码,把电话打到不认识的人那里。当然,这也没什么,只不过是说声“对不起,我打错了”,再打一次就是了。

       “你是谁?”我问。

       “我是阿弟。”电话里的声音显得有点紧张,“爸爸,我现在回不去了。”

       “你在哪里?”虽然我知道这人不是我儿子,但出于关切,想知道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爸爸,我现在欠人家钱,人家要讨钱,你帮我想想办法。”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哭腔,“爸爸,爸爸,我要回家。”

       哦,这下我明白了,是我的“儿子”被人家控制住了,也可以说是被绑架了。想要回“儿子”,只有拿钱来赎回。虽然电话里一口一个爸爸,可我却没有这个“儿子”呀。这是一个骗局,一个电话诈骗!

       经常听说有这么一种诈骗手段,骗子利用当父母的爱子心切,打个电话说是子女被绑架,要赎金来赎回。而且,因为是乱打电话,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子女叫什么,就用了“阿弟、阿妹”这一笼统的名字。就有那么一些家长,恰好子女也有小名叫“阿弟、阿妹”的,一时晕了头,急急忙忙地把钱汇出去,结果上当受骗。听是听多了,但我却还没见识过。如今这骗子找上门来,显然以为又是一笔好买卖,哪知却是撞在我手上,看我怎么收拾你。

       “阿弟,你现在在哪里?”我心里发笑,却用一种惊慌的口气问。

       “爸爸,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在哪里。”那阿弟说,“他们把我带到一间屋里,就不让我出去。”

       “你不知道在哪里,那我怎么去找你?”我用最快的语速说,好让这“儿子”相信我心急如焚。

       电话的那一头,这“儿子”显然以为我是上当了,也就没有了哭腔。也许是想让我记住最重要的事,便慢慢地说:“爸爸,你不要担心的。只要把钱还给他们,我就能回家了。”

       “你欠人家多少钱?”我也用较平静的口气问。

       “1万多。”阿弟回答说。

       “你怎么欠人家那么多?你这钱是怎么欠的?你不知道我们家里的钱不是那么容易挣的吗?”我装着有点激动起来,“你是不是去赌博了?不然怎么会欠人家这么多钱?”

       被我这么一连串的质问,阿弟显然乱了方寸,急忙回答说:“我没去赌博,我从来不赌的,你也知道……”

       “我知道你什么?”我有意打断“儿子”的话,“没去赌博,没去赌博哪能欠人家这么多钱?”

       “我真的没赌博。我……我……”阿弟显然更是没了主意,一时竟找不出理由来搪塞。

       “你是怎么欠人家钱的?”我用“父亲”的口气说,“我早就跟你说了,别跟那帮人玩,那帮人整天不务正业,能有什么好结果?你说,你是怎么会欠人家那么多的钱的。”

       也许这阿弟回过神来了,或者是早就编好一套说辞,忙说:“爸爸,我真的没有赌博,我是替人家担保,现在那人跑了,他们找我要。爸爸,你快想办法,把钱替我还,不然他们不让我回去。”说着说着,似乎略略带着哭腔。

       看来,这阿弟真会装的。也许,就是这么地一种哀求,会让一些家长乱了分寸。只是,他今天找错人了。

       “你也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叫我现在到哪里拿这么多钱?”我口气严厉起来,“你告诉他们,先让你回来,钱过后我再想办法还。要是不让你回来,我就报警。”

       “别报警,别报警。”阿弟有点紧张地说,“报警他们会打死我的。你看还有多少,先还点,我再求求他们。你还有多少钱,就先给他们。”

       “也就只有几千元,还存在工商银行里。”我吊起“儿子”的胃口。

       “几千元也行,他们就是要你把钱汇到工商银行的卡上。”阿弟似乎看到了希望,声音也显得兴奋起来,“我告诉你帐号,你拿笔记一下。”

       “你说吧,我记下。”我也兴奋起来,顺手拿起笔,只是口气却是冷冰冰。

       “王向荣,王子的王,方向的向,光荣的荣。帐号我念,你要记清楚。”阿弟一字一句地说。

       “好,我记下了。”我把记下的姓名和账号念了一遍。

       “对,对。那你赶紧去汇,汇完打个电话给我,就是这号码。”阿弟急急地说,但口气已没有了紧张。显然,他已沉浸在得手的喜悦中。

       戏差不多演完了,该收场了,我要给“儿子”来个意外的“惊喜”,便说:“你电话别挂下,反正他们听不到。我已写个纸条,叫你妈报警了,公安局有电话跟踪,已经查到你在哪里了,110马上就会到你那里去救你……”

       “都、都、都……”电话里突然变成了盲音,显然,这骗子是被我这话唬住了,急忙挂掉。

       我把话筒移开,看着电话机上显示的电话号码,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