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长角的故事(共6篇)
在一片草地上,一头野牛和一只老虎打了起来。野牛根本不怕老虎,当老虎扑过来,野牛用他的两只大角把老虎给顶死了。
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这一幕很佩服野牛,惊得目瞪口呆,就走过去说:“哇!牛大哥,你的两只大角可真棒,还能把老虎给顶死。”野牛说:“我可不跟你玩了,我要回家了。”说完,野牛就走了。狐狸看着野牛的两只大角十分羡慕。狐狸自言自语:“我要是有象野牛那样的两只大角那该多好啊!”说来也怪狐狸的话刚刚说完,他的头上真的长出两只角了,它摸摸自己的两只角,高兴地蹦了起来“耶!太好了,以后我也能顶死老虎了。”
狐狸在森林里走来走去,多么希望有一只老虎扑过来,然后用他的两只野牛角把老虎顶死。可是走了很长的`路,也没碰见一只老虎。
这时,小马走了过来,看见狐狸头上的两只角,觉得很奇怪。他说:“狐狸小兄弟,你的头上怎么长出两只角来了?”狐狸不耐烦地说:“我的两只角可不是一般的角,还可以把老虎顶死,快躲开,不要挡我的路,小心我顶你!”小马走了,狐狸也接着上路。
不久,天上下起雨来了,狐狸急忙跑向自己的洞。跑到洞口,他用和往常一样的方式往里钻,可是怎么也钻不进去。“这是怎么回事,什么东西把我挡住了”原来是狐狸头上长出来的两只角把他挡在门口,狐狸很不高兴:“这两只角真不好,没顶死老虎,反而把我自己挡在外面,我不要了。”话一说完,狐狸头上的两只角果真不见了,狐狸终于可以回到洞里了。
篇2:长角蜗牛作文
暑假生活就要结束了,这个假期时间可真有点长,我妈妈给我报了美术班,在王老师那里,我每天准时去那里画画,那里的小朋友可真多呀,练字、画画、做手工、与小朋友一起玩。
我喜欢玩玩具,还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花非花雾非雾、守护甜心等游戏;假期班结束后,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看动画片了,有喜羊羊与灰太狼、巨神战击队、巴拉拉小魔仙和阿狸等等,每天因为看动画片时间有点长,妈妈时刻提醒我要注意保护眼睛,让我少看会,关掉电视(或电脑)可是我总是说这点看完了,妈妈说我说话不守信用,信用度直线下降。
经过一个假期,我要上二年级了,以后要少看电视和电脑,注意保护眼睛,做事说话要算数,提升在妈妈眼里的信用度。我给自己加油!
篇3:长角辣椒情结散文
长角辣椒情结散文
六寨,黔桂边陲重镇,西南出海大通道进入广西境内的4:长角鹿错过人生哲理
长角鹿错过人生哲理
挪威布特森山林地区有一种长角鹿,每到冰雪即将消融的季节,他们踩着布森河厚厚的冰过到对岸,再迁徙到另一个地方生活。
它们横跨布森河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成群的长角鹿都过去了,但总有一小部分留在对岸。原来,这些鹿来得晚,而此时河水已经消融,它们无法过河。见无法过河,这些长角鹿很快便显得异常狂躁,它们疯狂地往回跑,见树撞树,见石头撞石头,直到把自己的头撞得血淋淋的,再没力气站起来。这一撞,也伤了它们的元气,很多长角鹿要经过一个星期或是半个月的休养,才能恢复健康,可即使它们恢复了,也只能死在这里。
这一带还有一种野羚,它们和长角鹿一样,也要在布森河解冻前横跨过去。它们也有一部分来晚的,河水已开始消融,无法过河。但这部分野羚却不像长角鹿那样狂躁,它们静静地呆在河边,白天黑夜都在河岸附近活动,几天后,你会渐渐发现,这部分野羚数量在急剧减少,它们都过河了。它们是怎么过河的呢?原来,虽然布森河融化了,但因为刚解冻,时不时就会有大块的冰块飘移过来,野羚看准机会,跳上一个大的冰块,然后再伺机跳上另一块,最终得以过河。
长角鹿其实也有野羚这种过河的机会,只不过是它们的坏脾气让它们错过了。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人类千万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当我们失去一个机会后,懊悔、哭泣都不是5:长角苗导游词介绍
不到5000人的“长角苗”也被称为“箐苗”,生活在贵州西北部六枝、织金和纳雍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的,海拔1800米高山上的12个寨子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直到挪威人约翰·杰斯特龙来到这里,中国和挪威政府在此地联合建立了亚洲6:长角苗导游词介绍
长角苗的正式叫法是“箐苗”。他们主要聚居在贵州西部六枝特区的梭戛乡,长期远离外界,过着农耕渔猎的生活。长角苗呈弧形弯起的头饰,到底隐藏着什么内涵呢?也许从他们的习俗中能略知一二。
从前,箐苗小伙子喜欢在皎洁的月下,一边吹他们独有的乐器“三眼箫”,一边来到姑娘家门前,将情人唤出。在弯月下,意中人赏月对歌,互诉衷肠。而弯弯的月亮,也因此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因此,有人说,长角苗头饰的造型源于弯月。
果真如此吗?为了一探长角苗头饰起源的究竟,更好地保护长角苗文化,贵州省于1998年在梭戛乡建起了生态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徐美陵和专家们希望,从当地的历史文献中寻找长角头饰起源的蛛丝马迹。“长角苗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关于自己历史的记载。”徐美陵遗憾地说。
受到“月形起源说”的启发,有人认为长角头饰起源于当地人对牛角的崇拜。苗族把牛视为一种圣物。直到现在,苗族还把牛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梭戛乡的苗族群众在打嘎(祭祀)活动中,就会弑牛祭祖。因此有人说,长角苗形似牛角的头饰,也许是对祖先怀念的一种表现。
在考察过程中,有人告诉徐美陵,长角头饰起源于弓箭。在长角苗看来,弓箭是力量的象征。结合其打猎的传统,长角头饰的形状也不难让人联想起弓箭的造型。
徐美陵说:“面对不同的说法,最终我们找到了清楚祖辈历史的老人。但是,他们说的苗族方言我们听不懂。好在长角苗年轻人中有略懂汉语的,借助年轻人的翻译,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代代相传的长角来源的传说。”
据说,长角苗曾有位被称为“苗王”的头领。在一次战争中,敌人盗走了苗王的神鞭,苗王因此失去了法力。战争结束时,苗王奄奄一息。他叮嘱族人说:“大家把树枝插在头发上,这样敌人就不敢追赶我们了,他们会以为我们又造出了新的神器。”遵照苗王的叮嘱,人们头插树枝,经历许多磨难后,最后落脚在梭戛乡。后来,村民就佩戴长角头饰,以纪念苗王。
最终,徐美陵和有关专家从老人讲的“树枝起源说”出发,结合长角苗生产生活的条件,理出了一个大概的脉络:最初,这支苗族先民用树枝挽起缕缕长发。由于在耕种过程中,人们与牛为伴,久而久之,村民对牛的依赖心理就转变为对牛角图腾的崇拜。逐渐地,先民插在头上的树枝换成了牛角的样子。可是在生活中,村民常常受到鹿等野兽的袭击,于是大家就用头发把木牛角缠起来,并用白色的麻线绑紧,以此来迷惑野兽。由此,长角苗独特的头饰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