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炉中煤》阅读练习及答案(合集10篇)
——眷恋祖国的情绪
一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情,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二
啊,我年轻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三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四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选自192月3日《实事新报·学灯》)
[名家赏析]
这首诗作于1920年1、2月间,当时诗人正在日本求学,但他时刻关注着祖国发生的一切。五四运动燃起了诗人胸中的革命激情,郭沫若后来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她的恋歌”(《郭沫若文集》2: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炉 中 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情,
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料到这般模样!
啊,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这首诗选自郭沫若的。
这首诗从主题到题材,从思想感情到表现手法,无不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下面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简介如下。
本诗写于一九二O年前后。我们知道,“五四”时代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鼓舞下开始觉醒的时代,是国内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趋于高涨的时代,是 “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代,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
当时,郭沫若因为远在日本,没有能够亲身参加国内“五四运动”,但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同样地冲击着他,振奋着他。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激发起对祖国无限的深情。激动之下,一气写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眷念祖国的那种感情。而诗里一再谈起的那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祖国的象征。由于对祖国的强烈思念,诗人的内心燃烧得象旺盛的煤火一样。在这里,诗人接连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 “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出色,它正是我们理解全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性的关键所在。
先说说诗里用“炉中煤”的形象来比喻诗人爱国感情的出色之处。这个比喻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这个比喻把感情的热烈程度传达出来了。透过通红的煤火的形象,我们仿佛直接看到了诗人那颗爱国赤心,这颗心真象熊熊燃烧着的炉火一样。其次,大家知道,“煤”一燃烧起来,会把光和热带给人间,自己却化为灰烬,不保留任何东西。这也使我们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想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无代价的,只要祖国需要,诗人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再次,诗里写道:煤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种写法除了通过交代“煤”的来历出身,使作品加强真实感之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这就是: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我们知道,在郭沫若的少年时代,祖国内受封建黑暗统治,外受帝国主义欺凌,正是苦难重重的时候。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郭沫若很早就有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他到日本学医,也是为了“报效祖国”;但是限于时代条件,这种感情一直郁积在心里得不到抒发;只有到了“五四”这个全国人民大觉醒,爱国运动大高涨的时代,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象“煤”一样地“重见天光”。诗里写的“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这实在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流露。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在新的时代想为祖国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强烈愿望。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炉中煤”这个形象里潜藏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就因为诗里正好道出了“五四”时代许多知识青年的这种共同感情,所以它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在《炉中煤》这首诗里,韵律和节奏的和谐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全诗每一节都是五句,而开头一句总是有意的重复,使得思想感情的抒发层层深化。不但每一节中3:郭沫若《炉中煤》鉴赏
郭沫若《炉中煤》鉴赏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这首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
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鉴赏
《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都是以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眷念祖国的那种感情。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全诗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诗里用“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着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这个比喻把感情的热烈程度传达出来了。透过通红的煤火的形象,我们仿佛直接看到了诗人那颗爱国赤心,这颗心真象熊熊燃烧着的炉火一样。“煤”一燃烧起来,会把光和热带给人间,自己却化为灰烬,不保留任何东西。这也使我们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想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无代价的,只要祖国需要,诗人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诗里还写道: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种写法使作品更加真实,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只有到了“五四”时期,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象“煤”一样地“重见天光”。诗里写的“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这实在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流露。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在新的时代想为祖国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强烈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
“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这里将“五四”后新生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已超越了一般的宽泛的爱国主义而上升到革命的、具有特定阶收和时代内涵的、思想高度,因为这个比喻,表现出对封建的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和批判,对新生祖国的肯定和赞美,并从革命运动中看到了前途和光明。
这首诗构思自然新颖,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寄寓着诗人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炉中煤》把祖国比做“女郎”是吸取了我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做为养分,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离骚》中美人香草之喻,使意境甘美浓郁,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在中国的思乡爱国的诗作中,《炉中煤》不是,也不是最后一篇,但它用情歌恋歌的方式来表达眷恋祖国的情绪,用煤的意象形象,生动,恰切,颇具现代感,这就使其成为思乡爱国的诗篇中最具特色的一篇,郭沫若用以上富于独创性的艺术手法吧“五四”青年爱国激情写的既含“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缱绻,又有“乱世惊恐,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怀激烈,使诗“雄”“丽”并存。
篇4:炉中煤 阅读答案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诗中用“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比喻 ,又用 比喻诗人火热的爱国之情。
2.写出全诗的韵脚:
3.“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篇5:炉中煤阅读答案
炉中煤阅读答案
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啊,
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诗歌中有哪两个比喻?
2.诗歌6:炉中煤 阅读答案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阅读题:
1.诗中用“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比喻,又用比喻诗人火热的爱国之情。
2.写出全诗的韵脚:
3.“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五四”后新生的祖国;燃烧的“炉中煤”。
2.郎、量、样;郎、莽、肠;郎、梁、光;郎、乡、样。
3.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首尾两句呼应,反复表达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
篇7:《炉中煤》阅读答案
1.诗中用“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比喻,又用比喻诗人火热的爱国之情。
2.写出全诗的韵脚:
3.“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篇8:《炉中煤》阅读答案
1.“五四”后新生的祖国;燃烧的“炉中煤”。
2.郎、量、样;郎、莽、肠;郎、梁、光;郎、乡、样。
3.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首尾两句呼应,反复表达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
篇9:爱国诗歌郭沫若《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0:郭沫若爱国诗歌《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