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相比于西方,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具体的成果,还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有学者曾经感言:“当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而我要强调的是,除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之外,事实上还有跟它们完全不同的所谓东方科学。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我国的科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最早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十分适合计算机时代,他称中国古代数学为“算法的数学”或“计算机的数学”,并运用它创立了著名的“吴方法”,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汉字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然而,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正是王选团队在20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轻视创新,更不能数典忘祖。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取材于徐立《王选与中国文化》)

  6.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印刷术B.研究思想

  C.四大发明D.算法的数学

  7.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6分)

  8.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篇巨制:著述B.源远流长:水流

  C.自强不息:停止D.数典忘祖:经典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共18分)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钜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解释:【1】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un),均为人名。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至公也

  A.到达B.极、最C.至于D.导致

  ②忍所私以行大义

  A.忍耐B.容忍C.对···狠心D.抑制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A.其谁可而为之B.午非子之子邪

  君知其难也今者有小人之言

  C.而遂杀之D.伤人者刑

  后遂无问津者同予者何人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与其子而授舜

  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

  B.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C.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

  D.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

  12.请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①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1分)

  ②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19.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5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24.本文倒数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中“计算机的历史短”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客观现实,并不是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A选项“研究进程的落后”材料一的二、三自然段可以总结得出。C选项“汉字自身的特征”从巨制,鸿:巨,大。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制即著述、著作。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自强不息,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息可译为停止。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D选项中把“典”解释为经典,错误。

  9、【参考答案】①B

  【解析】文中的“至公也”是评论尧舜禅让的行为是天下最公正的。

  ②【参考答案】C

  【解析】文中的“所私”指巨子的儿子,意思是用对自己的儿子狠心的方式来伸张大义。

  10、【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中即文章结构安排,立意是对于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手法上主要涉及的是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手法:以小见大,由我与外国人谈论梅花,上升到民族精神

  象征,由梅花象征民族精神

  对比、反衬,在于美国人谈到梅花时,用牡丹做对比(或反衬),牡丹又大又美,但是不具有梅花高洁的品性,梅花诗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结构:承接上文西方人对我名字的好奇,也为下文因外国人误解梅花而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做铺垫。层层递进,引出文章主旨。照应题目。

  内容:表达了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行文流畅,衔接自然。

  24、【解析】本题考察为概括归纳题把握答题关键,回归文本。

  【参考答案】

  情境:

  (1)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

  (2)在风雪夜后,欣赏千年干枯老梅琼枝吐艳,让人感到绝处逢生的希望。

  (3)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幽香袭来。

  (4)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品质与格调:

  (1)不畏风雪,坚忍不拔

  (2)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3)高洁孤傲淡然

  (4)超凡脱俗

  25、【解析】

  本题为词句理解题,需要解释词的本义,文中义及情感主旨。

  【参考】答案:

  “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梅花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表达对梅花这种品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