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1

  三维目标

  ★ 知识与能力

  学生掌握识记本文的生字及冰心的简况。

  ★ 过程与方法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浓浓的亲情感,学会理解母亲,孝敬母亲,感恩母亲。

  教学重点

  有感情流畅地读熟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主旨的含义。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师导生主

  教具准备

  五个教学板块的纸块录音李玲玉-妈妈的吻

  出示知识点:生字、文学常识、表达方式、节奏、主旨、写法、名言、故事、拓展、阅读等。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找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顿中的一股甘泉,当你精疲力竭时,为你送去能量。母亲的.力量是伟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幅写荷花?(谢逸坤)

  3.为什么要写白莲?(曾学成)

  4.为什么多次写到风雨?(刘佳雯)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刘若涵)

  5.几次写到心绪烦闷、不适意是为什么?(刘牧杨、吴佳蔚)

  6.看见荷叶覆盖在荷花上,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彭文睿、屈俊豪)

  小结:层层铺垫和蓄势,最终汇成了那段话。请饱含深情地齐读散文诗。文章描述了一朵在雷雨之夜盛开的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站在屋檐下,不由得担心那一朵刚刚展开花瓣的红莲。正当“无法可想”之时,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了,正好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的手呵护着儿女一般,散文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爱这一永恒的主题。所以,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在教学中,应以朗读教学为主,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诗歌,在美的诗歌里得到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情境体验法;

  2、多种形式诵读法;

  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

  4、拓展延伸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多媒体播放阎维文歌曲《母亲》)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背后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那么做呢?是的,是伟大的、无私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共同感受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走近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是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三、初步感知

  1、请几位学生试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徘徊 攲斜 菡萏 荫蔽

  2、听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听读思考:听后你有何感受?是否也如一样“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为什么?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四、品读悟情

  (多媒体显示)题为《荷叶母亲》,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的心?请结合红莲所处环境与状态谈谈。

  (1)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只是忽然之间,看到了什么啊?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2)二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3)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 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学生点评试读,教师指导朗读,重音,再齐读)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诗人借荷叶护莲,表达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揭示主题,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板书:荷叶护莲联想母亲爱我)

  (5)教师小结: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感谢母亲,思恋母亲也是她经常的话题,比如我们熟悉的《纸船》。

  五、拓展阅读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教师范读

  思考:借助(纸船)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念母亲)

  其实,如果可以,我们不需要叠纸船,只要适时的一句问候,一句理解关切的话语,妈妈就会开心,就会幸福,妈妈的爱没有理由,无声地付出只为你能更好!

  那么,你,有没有想对母亲说的话呢?

  六、吐露心声

  妈妈,

  我想对您说

  ……

  七、结束课堂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的付出

  却从不要我们的任何回报——

  作为儿女,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学会感恩!

  八、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抓住母爱这个主题,通过反复诵读,领悟文本的主题思想,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在课堂上通过拓展阅读,更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在课堂上比较注重锻炼学生赏析文字的能力,但做的还不是特别到位,需要继续加强。

  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积极踊跃,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提升了感情。特别是学生在品读时能够发现文本中的问题,比如有个同学提出文中的“的”“地”不分。这节课不足之处,我认为还需加强学生的诵读。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的读一读,最后拿出一段时间自由读、齐读等,从而进一步把握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主旨。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文中细腻的心情变化。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在寒冷的冬天也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心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清澈纯净……一位满怀着爱的女儿深情地告诉母亲:母亲的微笑/像一朵绽开的花/为了花儿常开放/我会用实力来作证。这位心怀感恩的女儿是谁?大家想了解吗?我们一起来认识她。

  (二)走近名家

  1、齐读简介。

  2、冰心的作品最多是以什么为主题的?(母爱)师重点强调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

  (三)赏文入境

  3、师:这是一篇散文诗,既有散文的言辞优美。情感丰富,又有诗的节奏美,音韵美。美文就应该美美地读,下面请听老师的朗读,勾出生字词,并注意语速、节奏和情感的变化。

  4、听完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题目怎么理解?(整体把握)

  (四)读文生情

  5、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深情,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感情美,意境美。提出阅读要求:

  ①同桌解决生字词,不懂的'作上记号。

  ②同桌讨论:文中的心情是怎样的变化?分别在哪些自然段中体现出来的?请画出具体的词语。

  6、师生共同解决生字生词。

  7、找出心情变化的词和所在的自然段,学生分成四组齐读,体会的心情变化。

  (五)品文知心

  8、的心情是为何而变化的?(莲的遭遇)看来真是多愁善感之人,也可以看出莲在心中的地位不寻常,其实这莲在“我”心中,在“我”家。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在反复品味诗歌语言(尤其是关键词)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母爱。

  2、初步体会诗歌借助具体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感受诗中浓浓的母女之情,并联系生活实际,体味自己的母亲给予的平凡又伟大的母爱。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

  难点:体会诗歌借助具体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依据及方法

  1、本文是一曲母爱的颂歌,语言清丽朴实,感情真挚细腻,是训练学生美读的蓝本,因此教学以读为基础,让学生在美读中品味、美读中感悟、美读中迁移。

  2、本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主题明朗,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如何让学生真正深刻感受?这是平时教学类似诗文的一个“瓶颈。”因此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键词句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读,激发情感:

  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一位母亲保护孩子的故事。

  (二)听读,感知画面:

  1、闭眼倾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用心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

  2、思考交流: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通过什么写母爱?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用荷叶比母亲,用红莲比自己,表现母亲像荷叶护莲般呵护我,赞颂母爱。

  (三)美读,品味探究

  1、在雨中赏莲的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速读,找出文中相应词句:烦闷→仍是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的受了感动。

  ①追问:为何烦闷?为何仍不适意?→品读短文或诗歌,表达对母爱的赞美。

  2、回家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表达对母爱的回报。

  3、课外熟读《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歌。

  (七)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爱

  红莲——我

  以物喻人

  托物寄情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体会并学习本文触景生情,以物喻人的写作特色。

  (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美,理解关键句子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思想内容,感受文中深沉的母爱,感悟亲情。

  教学重点: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受文中深沉的母爱,感悟亲情。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句子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触景生情,以物愉人的写作特色。

  教学突破:

  抓住本文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对母爱的感受体验,并结合还说实际说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教学方法:

  1、深情诵读法。本文是一首散文诗,语言质朴,感情细腻,充满生活气息。所以应用反复的朗读,可以加深对文中情感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2、点拨提示法: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即可。

  3、比较阅读法:编者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来学。除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爱这一永恒的文学主题外。还有一点用意:《金色花》重点表现的是孩子在沐浴着母爱的同时,也想着怎样回报母爱。《荷叶母亲》重点突出的是孩子得到无私的母爱,母爱永远保护着我们,伴我们一生。所以把这两篇课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懂得在得到母爱的同时,更应该回报母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歌曲片断,让一位朗读水平好的学生深情诵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然后教师激情导入: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更是永恒的。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冰心又是如何写母爱的呢?让我们走进《荷叶母亲》,再次感受母爱的温馨。

  二、熟悉,积累词语。

  1、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2、词语的积累要主意辨析字形字音和字意,并主意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姊妹(zimei)菡萏(handan),荷花。

  欹斜(qi),倾斜、歪斜。荫蔽(yin)遮盖、遮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标明字音、注意节奏,掌握重音语气,把握情感等。

  2、学生朗读:用个人读齐读的方式进行。个人读能发挥学生的优点;齐读可以读出整齐的韵律,增强感染力。

  3、学生谈读后对课文的感受。进一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四、自主合作,研讨课文

  1、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

  讨论后交流明确:课文重点描写了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2、文中描写观看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情景时,时如何描写风雨的?又是如何描写红莲的?的心绪随着红莲命运的变化又是如何变化的?

  讨论后交流明确:文章写了三次看红莲的经过。

  一看红莲浓阴的天――亭亭立者――烦闷

  二看红莲雷作雨大――左右欹斜――不适意

  三看红莲雨势不减――荷叶护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3、找出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能以荷叶护红莲喻母亲保护子女?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讨论后交流明确: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是一种借物愉人的写法。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五、深入探讨,重点研读。

  1、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重点描写了红莲,但在写红莲之前为什么要写那个白莲?

  3、结尾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一,是让学生明白写作中前后铺垫的作用。祖父说的开了三蒂莲,家中添了三姐妹,就把花与人联系起来,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问题二,是让学生更细致的研读课文,养成发现问题,主动钻研的好习惯。写白莲被风吹雨打的惨像,是为了和红莲在荷叶的呵护下安然无恙的情态作对比,可以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中心。

  问题三,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表达了对母爱深深的赞美之情。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写母爱,主题一样,但角度有所不同,你能说出来他们的不同之处吗?

  明确:《荷叶母亲》重点是写孩子如何得到母爱的呵护。而《金色花》在写孩子得到母爱的同时,更想到怎样回报母爱。

  2、仿写句子。仿照“母亲啊!如果我是园中的花草,你就是那日夜辛勤为我浇灌的园丁。”写出三句赞美母爱的句子。

  3、欣赏下面的一首小诗,说出读后的感受。“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思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七、再次朗读布置作业

  1、采用齐读,朗读比赛的方式,反复品味,加深理解。

  2、布置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课外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中有关歌颂母爱的诗篇。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同时,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思想感情,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语言,把握诗歌托物言情写法。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画面导入,调动情感。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回到母校,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姓刘,你们可以叫我刘老师。作为学习伙伴的我,为可爱的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大家想不想看?

  (PPT展示:一组动物与幼子嬉戏温馨画面)

  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关于母爱,你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顺势引出:有一位作家非常擅长写母爱,她就是冰心。在她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中,母亲就像荷叶保护娇弱的荷花一样保护着孩子。)

  二、初步感知,走近。

  1、 请学生介绍冰心。

  师:我们小学学过冰心的文章吗?举几个例子,你还知道有关她的什么资料?

  PPT补充介绍: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师:将童心、母爱和自然记在名字下方。

  2、(师:下面请大家放出声,朗读一遍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明确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正音:

  zǐmèi hàndàn qīxié cílián yīnbì páihuái bìnɡdì huāruì

  姊妹 菡萏 敧斜 慈怜 荫蔽 徘徊 并蒂 花瑞

  积累词语。

  姊妹:姐妹。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书面语,指荷花。这里指荷花的花苞。(有关荷花的名称还知道几个?)适意:舒适。

  攲斜:倾斜,歪斜。

  荫蔽:遮蔽。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师:记得将这些音标在课文中。你们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提出来大家一起消灭它。有关荷花的名称还知道几个?)

  3、(刚才有的同学读得非常投入,想不想听老师朗读?)再次感悟朗读的魅力。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走进文本。

  1、(听完了朗读,下面老师就要大家动起脑,拿起笔,小组讨论,前后左右就近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大屏幕上的题目,派一个人做好记录。表现最好的一组我们给予他们奖励,加油哦)

  四人一组讨论:(PPT打出要求)

  A、找出两三幅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取一名字。

  (如:怀乡忆莲图

  雨打莲花图

  白莲凋谢图

  红莲飘摇图

  荷叶护莲图)

  (做好Flash制作,配以画面)

  B、每一幅画面中“我”心情又如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变化的依据。

  (烦闷---不适宜---不宁的心绪散了---深深的受了感动)

  C、尝试用一个语文术语对课文整体或局部进行一次点评。

  (PPT:什么叫术语?就是语文的话语。)

  (教师小结:本文在写作上采用的手法有借物抒情、以物写人、融情于景、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对比突出、生动照应等。

  2各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交流中,教师穿插问题:

  A、最让感动的是哪一幅画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

  (莲叶护莲图。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感动,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

  B、文眼是哪句?如何理解其中含义。(PPT展示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请一同学朗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这里,“红莲”是“我“,”荷叶“是母亲。“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借物抒情,直抒胸臆,)(师:请所有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满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大声朗读一遍。)

  3、学生仿写,小试牛刀。

  师: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种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以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四、朗读竞赛,品味情感。

  (师:看到同学们写出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老师忍不住又想朗诵一段。你们想不想也配乐朗诵一段?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朗诵家。)

  1、请几位同学带着美的情怀,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配乐朗读,可以任选其中一段。

  2、点评朗读。(师:同学们觉得哪位同学朗读最好?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吐露心声。

  教师:同学们,母亲给予我们的只是一片荫蔽吗?(PPT展示,以情动人)当我们饿了冷了的时候,母亲来了;当我们病了痛了的时候,母亲来了;当我们的生命遭受威胁的时候,还是母亲来了;当需要牺牲自己的命去留住孩子生命的时候,母亲,更是毫不犹豫地来了!

  你感受到了母爱吗?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看来我们同学们平时把对母亲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并有所行动借此机会,倘若将这束鲜花送给母亲,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将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制作成一张卡片,放在妈妈床头。(老师将彩色卡纸发给学生)(PPT)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

  (背景音乐 阎维文《母亲》)(最后幻灯片打出: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快乐永远!)

  六、课后作业

  (PPT展示)

  1、将卡片完成。

  2、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师:再次感谢大家的配合,辛苦啦!)

  附: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叶―――――――――>母亲

  (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

  红莲―――――――――>我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象征

  借物抒情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有感情朗读文章,体验人间真情,培养感恩的情怀。

  2.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

  情景创设法: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

  朗读法:学生朗读与品读相结合,提高朗读水平,培养朗读欣赏能力。

  讨论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荷叶母亲》。

  二、读“荷”印象:

  1、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谈谈触动你心灵的语句。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从重点词语、修辞、句式这三个方面进行语言赏析。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正如高尔基说“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7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请顿时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教师明确:这里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那荷叶护花就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啊。在结尾处便这样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而母亲总是那个指引我们走出困境,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人。本次活动就是讨论在遇见挫折时谁帮助了你,你的心事向谁诉说。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敞开心扉谈烦恼。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学会感恩。

  3、进一步理解《荷叶·母亲》中所透露的浓浓母爱。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文中描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在我们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不顺,处于低谷时,是谁在用心听你诉说?是谁帮助你,让你战胜挫折以振奋精神的呢?

  2、展开活动

  (1)请同学们畅谈自己曾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烦恼或困惑。

  比如:初中前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一度感到自卑;原来不爱吃饭,只吃零食,面黄肌瘦,体质很差;原来成绩很差,不爱学习;性格太内向,不爱说话,朋友很少;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大声说话,胆子很小等。

  (2)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是谁帮你走出了困境?你的心事向谁诉说?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点。

  3、活动感受

  正如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一样,我们也有亲人、朋友的保护与帮助。这种保护和帮助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它是无私的。这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善良、正直,更好地成才成人。所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没有身边的这些人,我们或许就不会成为现在这么好的自己。

  五、活动总结

  通过彼此的交流与互动,我们深深感激──在“心中的'雨点来了”的时候,那些挡在我们头顶的“荷叶”们。感恩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他们的心。父母的爱,我们永远铭记。感恩老师──深夜灯光下,是老师伏案的身影;三尺讲台,是老师耕耘的圣地。老师的恩,我们永远不忘。感恩朋友──人生好比一艘远航的船,朋友便是高挂的船帆,带你乘风破浪,直济沧海;朋友的情,我们要时刻想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体会母子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诗歌以物喻人的手法及联系生活实际体味母子情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们被浓浓的母子情所感染和感动。是的,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仁慈、最宽容、最伟大的爱。

  正是因为有了母爱我们每一个人才感到幸福无比。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著名作家冰心去寻找一份幸福、一份感动。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

  (1)

  (2)字词:并蒂、花瑞、菡萏、欹斜、慈怜、荫蔽

  三、继续感知,寻找感动

  1.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因什么而感动?(被红莲还是白莲所感动?)

  明确: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遮盖住红莲,为其遮风挡雨。(画图)

  2.那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引导学生寻找6、7自然段)

  3.有感情地齐读6、7段。(重点字:慢慢地、倾侧、覆盖、勇敢慈怜)

  4.同学们,结合刚才这两段文字,你认为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名字?(荷叶护莲图)

  5.师过渡: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感动,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凋零、枯萎)

  师:对,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就会像文中的那株白莲。

  请个同学说说:文中白莲的结局怎样?

  师:(画图)通过对比的手法,白莲和红莲都经历了一场风雨袭击,因为白莲没有荷叶保护所以凋零散飘,而红莲在荷叶的细心保护之下,健康、安全、快乐地生活着。就是被这样一幅画面所感染和感动。(指着黑板上的图)触——景——生——情,以——花——喻——人,想到了自已就是一株什么?(红莲)而荷叶就是自己的什么?(母亲)

  6.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小黑板)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7.师:同学们,母爱是一曲动人的歌,带着我们云游四方;

  母爱是一缕温暖的春风,带给我们无比的惬意;

  就如所说,我是红莲,妈妈是荷叶!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快乐、为了我们的幸福,伟大的妈妈们甘愿付出,甘愿牺牲……我们在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了,而妈妈的头发也一天天变白了,皱纹也一天天加深了……

  妈妈,我想大声对你说:妈妈——我——爱——你!

  8.再次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四、作业:

  1.书面:课时作业

  2.课后:回家帮妈妈做事,平常打个电话去问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