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沿”等三个生字,会写“信”等8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成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能运用新学的八个生字组词。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坐井观天”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学习和做事都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
二、教学重点
认识3个字,会写8个字,并组词。
三、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和“无边无际”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若干张。
2、自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3、准备人手一张田字格的书写纸。
4、课前布置学生带字典。
五、课型
新授课
六、课时
两课时,本节课是2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课文,本单元围绕着“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本单元的课文。这个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三次对话展开,3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三个字,会写三个字。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
1、把作业本卷成筒用眼睛从纸筒里王外面看,能看到什么?拿开纸筒在看!对比哪个看到的东西多。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理解“坐井观天”中的“观”的含义。谁在井里看天?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标出自然段,并圈出文中生字。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3、同桌之前检查认读词语。
4、抽读词语卡片。
三、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两个主人在哪里对话?他们一共有几次对话?
2、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文中的青蛙和小鸟,你要做像青蛙还是小鸟一样的人呢?
六、作业布置。
你觉得青蛙要怎样做才不会错?假如他跳出来了,他会看到些什么?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同学们,成语是个大王国。这个王国里有耍小聪明的狐狸,有拔苗助长的农夫,还有糊涂的国王。今天,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来参观成语王国里的一口古老的井。
[课件出示:井]很久很久以前,这儿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解释课题:观,看;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关于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说的板:青蛙、小鸟)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大家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想一想:青蛙在-------,小鸟在-------。
3、用序号标出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说说:它们在争论-------------。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学习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2.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六、作业:
发挥想象,如果有一天,井水升得很高,青蛙跳出了井口,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板书:
坐井观天
青蛙小鸟
井口大天,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
师ppt:游戏规则:(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
师: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课文有几个段落。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2、学生反馈。(板书:争论天的大小)
过渡:这位同学概括简单明了,以后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概括课文的方法。
3、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进行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
5、青蛙在哪里?谁来给老师摆一摆?小鸟又在哪里呢?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鸟和青蛙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样争论的?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他们的对话。
2、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来说一说,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
学习6
一、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拓展“两翼”教材中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培养学生的美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一主两翼”教材中的2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三、教学过程
(一)积累成语,激趣导入
《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
1、齐读《你读我诵》中的《成语(一)》、《成语(二)》,不认识的字用“ ”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男女生对对读。
3、成语释义读。
4、解题引入新课,用“三点图释法”指导书写“井、观”2个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
2、用“ ”圈出本课生字,同桌合作学习,认识生字。
3、检测识字。(a字卡检测、b游戏闯关、c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训练朗读。
1、批注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内容。
2、分角色朗读对话,训练不同标点符号句子的读法。
3、用我们积累的成语评价一下青蛙和小鸟。
(四)背诵成语。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挑战背诵,奖励评价。
四、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版画 词卡
五、布置作业
练习规范书写生字:“井、观”。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
教学软件、头饰。
四、教学过程:
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掌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准备:
能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二)提问:
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分段学习课文
(一)读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盲目自信、自以为正确,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6、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青蛙、小鸟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四、布置作业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9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课件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3、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整体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读,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板书: 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 (井底)
小鸟在什么地方? (井沿)
(五)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这句话:小鸟非常自然。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体会。然后练习朗读,体会青蛙的语气:非常自信。
5、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图和它说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青蛙为什么会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小实验:卷起圆纸筒看屋顶有多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认真听,进行相互补充。)
6、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二——七段,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
(六)整体综合:
1、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说,组织好语言再回答)
(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
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
2、让学生自愿结合,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附件1:板书:
13 坐井观天
青蛙 (有多大?) 小鸟
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0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瞧!它们是谁?(出示小鸟和小青蛙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故事就发生在青蛙和小鸟之间: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认识字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的时候遇到生字画下来,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集体读,纠正字音。
(1)齐读。
(2)小老师领读。
(3)点名读。
3、去掉拼音读。
师:词语大家已经熟悉了,生字宝宝离开它的朋友你还认识吗?
三、品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师:才一会功夫,同学们就交到了这么多字词朋友,把它们送回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吧。边读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品读课文。
(1)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吗?
(2)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指导还有感情地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4)(出示青蛙和小鸟笑了这两段)
师:听了小鸟的话,青蛙笑了,青蛙为什么笑呢?
师: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评价:多么自以为是的小青蛙啊!)它太需要跳出井口看看了,让我们一起来劝劝小青蛙吧!(课件出示: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 同桌两人合作表演读第三次对话。
3、拓展。
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说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么美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么不知道?是青蛙住的环境限制了它的眼界。正如我们,如果没有走出威海,又怎么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所以要想开阔眼界,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应该怎么做?但是我们不可能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课文中的小鸟一样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