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演讲稿模板汇总6篇
好人好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有很多遇上困难的人是需要我们伸手去帮助他们。“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这是我看过的格言,我很喜欢,当别人对我一点点好时我会很感动,可能许多帮助你的人都不会留下名字,但在你心里会永远记得帮助过你的人。
我老家有一位残疾的爷爷,他下身瘫痪,大概60多岁,住在一个小破屋。家里有一张单人床;一个小柜子;一把小椅子,每天我们放学时,都有以为老奶奶给他送饭……
我们都经常和老爷爷聊天,聊着聊着我们终于把我们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那位老奶奶是您的家人吗?她怎么把您安置在这呢?
他说;“不是,她可是个好心人啊!我原来不认识她,她听了我遭遇就每天做饭给我吃,我才能活到现在,真是个好心人啊!”
我们找到了老奶奶的家,她家并不富裕,老伴去世,儿女长期在外不回来。家里的家具不多,很整洁。
“您为什么要帮助那个残疾爷爷呀?奶奶。”
“别这么说啊,每个人都一样,我和他交朋友,以名义帮朋友,这样即伤不到他的自尊还可以帮他!”“我帮他主要是因为残疾人是很需要帮助的,他人表面装作没事,是因为她们的自尊心强,要知道残疾人是和普通人一样的!”
这位奶奶多么热以助人啊!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还有,小区的曾阿姨,每天早晨我们上学时,都能看到他帮老奶奶提着菜篮子,送老奶奶回家;记得有一次,我在家玩电脑,楼下传来了小孩子的哭声,我走到阳台一看,原来是二楼清阿姨的女儿摔倒了,只见曾阿姨把她抱了起来,拍拍她身上的尘土,一边安慰她,一边逗她玩;曾阿姨也帮助过我们。有一天,我们去戚家串门,突然下起了雨,妈妈洗的衣服还晾在外面,心想,这下可糟了。当我们焦急的回到家时,邻居把衣服交给我们,她说,下雨时,曾阿姨估计我们不在家,是曾阿姨把热心把我们的衣服收起来。
是啊!虽说这世界有坏人,但是好人还是有的,像这样热心帮助人的老奶奶、曾阿姨……我们应该向她们学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倾听,谢谢!
好人好事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叫张如举,20xx年7月份在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毕业后,来到山脚树矿参加工作,现在是采三区一名通防技术员。下面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小故事,并为今天的分享定一个基调:爱的传递需要你我他
20xx年3月25日,我接到贵州省红十字会的电话,称有一名9岁血液病患者的血液配型数据与我完全相符,经中华骨髓库、采集医院和移植医院认定,我成为这名9岁女童的最佳移植供者。希望我能献出一份爱,义务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因为患者是不幸的。针对这件事,身边的朋友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对自身的安危自己也是有所顾虑。但是我是一名志愿者,我就要做一名志愿者该做的事情,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就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就应本着无私奉献、甘于付出的精神去帮助他人,什么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那就是爱心 勇气 决心。因此我坚定这事儿得帮、而且必须帮。中华民族向来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在这时候有一个孩子不幸陷入了病魔的漩涡当中,而我正好在边上,我怎么能袖手旁观,我怎么能不去牵她一把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坚定决心、说服家人、安慰病人、最终才能促成这桩好事儿。
20xx年3月28日,我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完成全面的身体检查并签订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承诺书,算是给病人的一份安慰。一个星期之后,我再次接到来自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我各项身体指标检查正常,符合捐献要求,希望我能义不容辞地完成捐献工作。当然了,我还是初心未变忠心未改。4月17日,在山矿领导和同事们的一片鼓励、支持和赞扬声中,我赶往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当天再次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并签下同意书。4月18日开始,医生每天都会在我体内注射药物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使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量增加20到30倍,以满足采集需要。这样的注射每天都会有两针。4月22日,检查结果显示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已达到采集要求,医生准备进行采集。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最后成功采集到干细胞160毫升,并及时送往患者所在医院,及时挽救了这位身患重病急需救助的9岁女童的生命。朋友们,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技术已经很先进了,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法进行。也就是说,现在的技术已经不需要再从脊椎中采骨髓了,只要通过血液分离机就可以了,捐献者只是在采集前由于动员剂的原因,会感觉到身体的酸痛和疲劳,在采集过程中并不会经受太多的痛苦,并且造血干细胞捐献后是可以再生的,对身体的伤害也是微乎其微。采集完成后一至两个星期身体就能恢复正常,自身的造血功能也会完好如初,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捐献者的后续身体健康问题。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一名捐献者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却能让患者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暖的爱。也正是因为我的一次举手之劳,让我很荣幸地成为全国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
我们班有位女同学,叫杨丽娟,是我的好朋友。她今年十一岁,没事的时候还爱学着小羊咩咩的叫,这是可爱极了!她也非常乐于助人,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大家就听一听下面的两则小故事吧。
有一次,杨丽娟同学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一位六旬的老爷爷在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推着一辆装满砖头的车。那个年轻人不停地用手打着老爷爷的背,还说:“老头子,你快点儿推,要不然的话,我就不给你两块钱的工钱!”杨丽娟见有人在打那么岁数的老人,实在受不了,就赶快跑到老爷爷跟前,要求让她来替老爷爷推车。老爷爷说:“没事的,我有劲推,再说你这小朋友还要上学呢,如果推了车恐怕你就要迟到了!”听了来爷爷的话之后,杨丽娟忙说:“不会有事的,老爷爷,我顺路!”说完就开始推车了。她用肩向前扛着车厢的边柱,使出了前身的力气开始推车了。她推的可认真了,只见她手肩并用,身体前倾,俩脚蹬地,一直到了终点才停了下来。老爷爷即感动,又高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来表示感谢了。
还有一次重阳节,杨丽娟同学主动到了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家去帮助老奶奶擦窗户,她先拿了一块抹布,然后把它放进水里搓一搓,就开始抹起来,直到把老奶奶的.窗户玻璃擦得又干净又明亮。等抹完了窗户之后,杨丽娟同学还专门为老奶奶表演了唱歌、跳舞、讲笑话等小节目,老奶奶十分高兴,直夸杨径是个好孩子。这一天,老奶奶快快乐乐的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分别的时候,老奶奶一直把杨丽娟送出大门口,杨丽娟对老奶奶说:“您回去吧,我有时间一定会再来陪您!”
同学们,听了我的这段介绍之后,你们是不是也认为杨丽娟同学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呢?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好人好事演讲稿 篇4
人们常说,老师像一位辛勤的园丁,老师更象是学生的另一位亲人。每当我看到我们学校一位位勤勤恳恳但又和蔼可亲的老师,我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感动如同一汪清泉,浇灌出最美的心灵之花。正因为我校有了一批好老师,美丽的校园更加容光焕发。看,五年级的班主任张老师正带着学生在打扫卫生,手拿小铲为淘气学生清理随口吐落的口香糖残渣,正值返校期间,好多小脑袋都回头张望,从此这个人流最多的楼梯道焕然一新。打扫卫生的同学们干得更起劲儿了。
他,不是孩子的父亲,却俨然像个父亲挺起脊梁,背起一个体重比他还重的生病的胖男孩,快步向医院跑去。淋漓的汗水湿透了衣背。他却来不及擦一擦,看着学生安全了才松了口气。此时谁还敢说“完全是在装酷扮相”?
整整一个冬天,她都为班上(一年级)的学生清洗毛巾和拖把,也许有人会说如此小事何足挂齿,可是如果我们亲自看到一双双因为要早早到校打扫卫生而被冻得通红的小手,我知道没有人还说这是小事,她当之无愧是位好老师!
好人好事演讲稿 篇5
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你坐过公交车吗?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在车上的时候,一位老奶奶行动不怎么方便,我让她先走,还用尽自己的力气,把姐姐扶到车上,车开动了。
到了不知多少个站后,有几个人上来了。那时候有一位老伯伯带着他的孙女儿上来了,此时,车上早已坐满了人,老伯伯看了看车厢内,然后牵着孙女儿站着。在这个时候,我不禁站了起来,对老伯伯亲切的说:“老伯伯,这个位置让给你吧!”老伯伯和颜悦色的点了点头,说:“谢谢你,小朋友!”说完,抱着孙女儿坐了下来。我朝着老伯伯笑了一笑。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上来了,定眼一看,是三位老人家,其他几个同学对望了一下,同时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家。虽然这一路上我们几个一直站着,可昼不知有多甜。
到现在,这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我还铭记在心,我永远也不会忘了,因为,这一种精神那就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同学们,我再比如说,一元钱,对你来说,一元钱什么东西也不能买,只能买一颗小小的糖;但是,对那些贫穷、一天甚至是一餐都不能吃饱的人来说,这一块钱,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上天赐予他们的宝物,有些人,就算有了这一元钱,或两元、三元,也不舍得用。我们这些人是丰衣足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的无忧无虑,和他们对比,我们简直是高贵的不能在高贵了。
如果你看过《变形记》,那你再想想那里面生活艰辛的人,18岁未到,可能就只能待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活。如果你去体验这种生活,那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可能还没到一分钟,你就要叫苦连天。这也让我想起两句话: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越多好人好事在身边出现,这就意味着祖国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好人好事演讲稿 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上周二,上午第四节课班主任要求宣传委员叶冰扬组织几位同学按要求布置“温馨教室”。徐锐祥、查怡慧等三位同学自告奋勇地要求参加布置教室的行列。
叶冰杨负责设计和装饰,徐锐祥同学负责裁剪,查怡慧同学负责写字。三位同学分工井然有序地布置着教室。不一会儿一节课过去了,三位同学也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他们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回到座位上。
刚上完信息课,回来的同学都纷纷的夸赞教室的风格,班主任看后也想三位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通过这件事全体同学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向三位同学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