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自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东南大学就开始招收研究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共招收研究生117人,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后,首批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是自行审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试点单位;首批获准招收和培养工程硕士生;首批获准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东南大学与国内许多重点高校一样,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
在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比照国际学科,提高学科水平
在东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驱动下,学校的优势学科确立了以世界一流学科为标杆建设高峰学科的目标,如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以美国杜克大学的相应学科为标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相应学科为标杆、建筑学学科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上分别以MIT和ETHZ的相应学科为标杆,这些学科在国际化环境中努力提升学科的国际地位,学科建设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截至2023年9月,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位列44位、计算机科学位列71位。
经过“985工程”、“211工程”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重点建设,东南大学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学科竞争力持续提升。现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2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在2023年、提名28篇。
第四,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国际化视野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研究生出国学习交流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联合办学。东南大学先后与法国雷恩一大、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国际化办学的强校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新的历史机遇期,东南大学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新“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办学的强校道路的发展战略,为了适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环境,研究生院正不断深化改革,努力为探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积累新的经验,力争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苏州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机构设置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02583795939,52090209(九龙湖))
负责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规划、实施,收集、整理、汇报研究生思想动态,
制定学年工作计划和总结;
做好全校研究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型讲座、主题教育活动;
负责指导全校研究生的党建工作;
负责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每学年研究生干部队伍的定编、核编工作;
负责研究生中期思想品德的考核工作;
负责研究生的课外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协助指导研究生会以及其他研究生社团的工作。
工作人员:赵松立、奚社新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83795933,83795966,52090209(九龙湖))
负责研究生的在校学籍管理工作;
负责迎新工作及入学教育,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组织工作;协助学位授予仪式的工作;
制定和实施研究生奖惩制度;
负责奖、惩、贷、助以及休、退、复、停等日常管理工作;
制定研究生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
负责研究生“三助”的工作;
工作人员:康小珊、徐隽、季俊峰
学科建设办公室(025—83792505,83792486)
协助学校制订学科建设的规划和有关学科建设的管理条例,合理调整学科的布局与结构。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211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面的组织工作。
拟增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的组织申报和已建学科点的管理、评估工作;
在国家授权范围内,组织新增硕士点的自行审批以及硕士点的调整。
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的组织申报和管理、评估工作,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和管理工作;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候选人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候
选人的组织、推荐与协调工作;
更多苏州市研究生
1。苏州大学研究生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2023年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收费公示
3。2023年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生须知
4。苏州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5。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2023年4月招聘启事
6。苏州科技大学2023上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报名通知
7。2023苏州市吴江区应届硕士、博士岗位需求表
8。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9。苏州科技大学2023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通知
10。2023年苏州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与校院士工程工作小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院士工程的组织实施。
自行审定博士生和硕士生指导教师的组织和遴选工作及有关管理条例的修订;
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的延招、停招的审批组织工作;
研究生兼职导师(含专业学位)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的聘任;
协助学校做好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估和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评选。
了解各学科点的发展动态和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做好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服务工作;
与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和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学科建设的管理和学科建设成果
的验收。
工作人员:郭彤、何正球、王纯、陈桂、陶敏
研究生培养办公室(025—83792529,83795969,83792244,52090206(九龙湖))
制定、实施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教材规划、培养措施;
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与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
教育部、江苏省创新工程管理;
优秀博士论文基金管理;
硕士生培养专项基金管理;
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管理;
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
联合培养、代培研究生管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
研究生教学督导,培养咨询管理;
公共课程排课和考试管理工作;
研究生课程成绩的审核及成绩公证;
研究生教材建设和优秀教材评选;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四牌楼校区教室管理;
研究生实践工作;
办理外校人员旁听课程;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管理;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管理。
工作人员:王华、曹蕾、蒋建东、杨鹏、顾海燕、王晨曦、王悦、朱丹
研究生学位办公室(025—83795014,83792406,83795054)
协助学校制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负责制定有关学位管理的各种条例、规章制度。
负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向学校提供专项调查和研究报告。
负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刊物的筹办、组稿和出版。
负责学位申请者的资格审查、学位授予。
负责研究生学位档案的归档及学位论文的报送。
负责组织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工作。
负责工程硕士、EMB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
负责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招生、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负责研究生课程远程教育研究、规划和管理工作。
负责处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和检查工作。
负责统计本校学位授予信息。
工作人员:顾兴中、罗斌、钱芳、邵克勤、陈雪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5—83792583,Fax:025—83792583)
编制和上报每年研究生招生计划。
制定和实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负责全校学历硕士生的招生工作。
负责全校学历博士生的招生工作。
负责研究生招生档案材料的管理、归档和信息上报等工作。
负责研究生招生宣传和信息咨询工作。
负责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工作人员:宛敏、王振芬、李兴华、张宏、朱晓红、薛广芝
丁家桥校区办公室(025—83272348,83272489)
各类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和实施;
医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督促、指导医学院研究生秘书工作;
组织医学研究生各类考试工作;
协助做好医学学科博士、硕士点申报工作;
协助做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11工程"及"135工程建设"的协调与管理工作;
医学院及培养基地的导师遴选工作;
医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医学研究生学位申请的材料准备及汇总;
协同做好医学专业学位的招生与学位授予工作。
工作人员:顾海燕
研究生院办公室(025—83792485,83795751)
围绕研究生院的总体部署及院内其它各办公室的工作要求,协助常务副院长、配合各办公室做
好各项工作;
集中管理全院的财务工作和各类物资的统一保管、登记、核对;
负责全院各类文件的收发、分类归档;
负责全院的信息网络管理,同时承担江苏江西两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站的工作;
负责研究生院工作简报的定期编印、发送;
协助常务副院长做好全院的安全、保密、劳动纪律、奖励等工作;
负责研究生院的其它后勤保障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
工作人员:沈理彪、黄红富、夏志玲、蒲安建、杨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