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什么情况下才会退税

退税申请书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个人所得税什么情况下才会退税,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7种情况可申请退税

  1、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不足6万,但平时预缴个人所得税的。

  2、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致。

  4、没有任何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汇算清缴办理各项税前扣除。

  5、中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综合所得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为享受或未足额享受税收优惠的。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等情形。

  二、什么情况需要补税

  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

  拓展

  个人所得税申报时间

  答: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收入的纳税人,在实行单位代扣代缴的同时,纳税人应将其多处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扣除一次费用,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对单位已扣的税款,可凭完税凭证在应纳税款中抵扣。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下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23]5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国税发[2023]50号)规定: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和房地产估价等鉴证类中介机构,不得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

  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如:

  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