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驾驶员先进事迹材料(通用8篇)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最美驾驶员先进事迹材料

  刘迎旭同志,男,46岁,3月在通化长途客运有限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后加入通化县宏通公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遵章守纪,不放过一丝安全隐患。在车厢服务时,他热心、耐心、视乘客为亲人,获得了广大乘客的广泛赞誉。他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为广大驾驶人做出了表率。

  一、牢记职责、安全驾驶

  作为一名客车司机关键是要安全行车,他在行车过程中,他严格做到“四不”,不开英雄车,斗气车;不酒后驾车;不强行超车,注意控制车速,保持中速行驶;他遵守客运规定,在相互会车时,做到“宁停三分钟,不抢一秒”,转弯时牢记“靠左,鸣号,减速”等操作规定。他总是说:“几十条人命掌握在手里,我们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责任重于泰山啊!”他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2

  张文宾,交运出租公司品牌车队驾驶员,从2023年加入到出租车行列当中至今已经17年了,在这些年当中始终坚持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敬老爱老的原则,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为交运品牌车队的一员,他每天都把救援工具带在车上,每当得知有市民朋友汽车出现亏电、缺油、抛锚、更换轮胎等问题急需要救助时,他只要在附近总会在3

  本人生于1953年9月,1960至1971年间在就读中小学,1972年响应知识青年下乡号召来到四川县公社成为一名知青。在村小学担当三年代课老师的同时,自学汽车驾驶技能,由于本人对汽车驾驶怀着强烈的兴趣,通过刻苦学习,两年后基本掌握汽车驾驶技术,由此,本人就同汽车驾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9年回城在卫生防疫站参加工作,担当总务人员,负责单位收费、采购等工作。80年底,由于工作的需吹?市装卸运输公司汽车训练学校参加驾驶再培训,半年后经过严格考试取得了市车辆管理所颁发的正式驾驶执照,从此我开始正式从事汽车驾驶工作。1981年被单位借调到环卫所、区水产副食公司从事了五年驾驶工作,在几年的驾驶工作中,我严格遵守道路安全相关法规和有关章程,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车辆维护、维修技术和驾驶技能,在驾驶实践中逐渐树立起“严守规章、安全4

  黄小飞是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党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从一名企业管理者成为今天的出租车营运工,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让党员的先进性闪光。

  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坚持在工作中学习,用学习促进工作。通过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必读文件,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加深了对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深刻内涵的理解,加深了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基本要求的认识,并对照《党章》规定党员的义务和要求使自己勇往直前。

  作为一名党员,他在工作上更是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和事,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虚心好学,干一行爱一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够及时学习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并积极宣传,在出租车驾驶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当今油价上涨的情况下,他把政府的政策性减免与油贴及时宣传到位,为创建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出租车市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胸怀全局、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自从业以来,他始终安全行车,经常做好事不留名。去年2月,他听说市敬老院几位老人准备到当涂某敬老院进行互访,心里暗暗想,敬老院的老人行动不方便,坐班车可能有困难,便立即决定免费接送老人。一早,他就用车把老人送到当涂敬老院,待老人互访完毕,再将老人送回市敬老院。去年11月7日晚,黄小飞行车到宁芜路时,发现一辆富康车和大货车追尾,富康车严重受损,挡风玻璃破碎,满地是血,他毫不犹豫地背起伤者将他送到医院,为伤者赢得了救治时间。而他助人为乐、诚信经营的服务更为全市出租车驾驶员树立了榜样。

  最美驾驶员先进事迹材料 篇5

  一个人,开着邮车,寂寞了吼一嗓子,这是川藏邮路邮车驾驶员工作中的一个镜头。这是一段非常单调而寂寞的长途旅程。这是一条一日四季天的高原雪线邮路。1000多公里长的川藏邮路四川段,和邮路上那些普通而平凡的邮政人相遇相识,听他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们的笑中含着眼泪。

  倾听,是我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川藏邮路邮车驾押人员有着一样的标志:脸色黝黑,那是高原紫外线留给他们的纪念;雪盲,遇到稍微强一些的光线就会流泪;心脏肥大,因为高原缺氧,有的已经患上高原心脏病;能歌善舞,那是驱赶寂寞最简单的娱乐方式;爱车,就像战士爱自己的战马。

  甘孜县邮政局邮车驾驶员达瓦绒波刚开始不怎么爱说话,只是笑着给大家端来一壶壶香甜的酥油茶和大块大块好吃的干牛肉。互相熟识了,我们才得以听到他美妙的藏歌,看到他豪爽的锅庄,才知道他相濡以沫26年的妻子是多么贤惠,会仔细地给出班的他带上治胃病的藏药和糌粑,会在他返程到家时准备好热热的饭菜和滚烫的洗脚水。

  炉霍县邮政局局长张国庆最了解邮车驾押人员的不易,只要半夜接到电话,就知道绝对是邮车出事了。连夜赶到罗锅梁子出事地点的他,永远也忘不了当时看见全身都是血的邱宇时的震撼,平时要跑两个小时的路结果那天深夜他们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赶到了县医院,医生说再晚来10分钟伤者就没救了。说起那次他们和生命的赛跑,张国庆的心中仍然很懊悔:邱宇再也看不见了,而且他那么年轻。

  德格县邮政局局长周富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建个邮件转运库房。他们局负责四川和西藏省际邮件的交接转运工作,但是至今都没有转运库房,只能用车库代替,平时邮件多时只能堆码在坝子里,为了防止邮件损坏和丢失,局里必须雇人看守。

  42岁的甘孜州邮政局汽车驾驶组组长德呷有两个孩子,都在康定读书。他和同在邮局工作的妻子从来没有参加过孩子们的家长座谈会,一年里只有在学校放寒暑假的时候才能见到孩子。如今15岁的姐姐负责照顾12岁的弟弟,德呷最大的安慰就是,两个孩子都很争气,学习成绩还不错。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很多邮车驾押人员都把年迈的父母送到内地养老,让妻子陪孩子到内地读书,自己一个人留了下来。

  为了家庭,他们坚守在高原;为了工作,他们坚守在高原。

  孙春龙,这位年轻的记者流泪了,被采访者也流泪了。当甘孜县邮政局局长生龙降措用略显沙哑的嗓音唱起《邮车驾驶员之歌》时,当他说起因病早逝的邮车驾驶员冲多吉时,当他回忆起在大雪中仅仅70米的路程却走了三天三夜的经历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唏嘘不已。

  陪同我们采访的.四川省邮政公司新闻中心的李崇宪吸氧了。他在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上为了找更好的角度拍摄照片,跑来跑去,结果突然觉得胸闷、头晕,嘴唇发紫。后来他说,就在那一刻,他非常非常想倒下,再也不起来。

  从川藏邮路采访归来,当我开着车穿过成都那些繁华的街道,听着cd里传来藏族歌手亚东演唱的《卓玛》,我会想起雀儿山上飘舞的龙达,想起那香甜的酥油茶,想起那些在川藏邮路上奔波的身影,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他们能够一路平安!扎西德勒!

  最美驾驶员先进事迹材料 篇6

  潘淑君,女,1969年生人,汉族,共产党员。该同志在所从事的公交驾驶员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文明的服务,真情待客,倍受赞誉,以“对待乘客热心,帮助乘客诚心,照顾乘客细心,服务乘客真心”为服务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被人们称为“春的使者”。1999年至今,连续被评为局级劳动模范、生产标兵,她所在的车组被命名为市级“青年文明号”。

  一、平凡的岗位,不懈的追求

  “乘客满意,就是我的追求。”这是潘淑君常说的一句话,自从事公交驾驶员开始,潘淑君一板一眼的报站、宣传、服务乘客,但一件小事却深深地教育了小潘。那天,天气很热,车厢内像个闷葫芦,小潘在疏导乘客时,惹得一位妇女很不高兴,“天这么热,你这司机还找事,我就不往后走。”当时小潘脸憋的通红,眼泪刷就下来了。通过这次与乘客的摩擦,潘淑君深深地懂得了,作为驾驶员,不只是要跑车、售票、打扫卫生,更重要的是提高服务质量,使乘客满意。从此以后,潘淑君特别注重研究乘客心理,自己总结出“对老年人要热情关心,对外地乘客要热心帮助,对小学生要关心爱护,对残疾人要细心照顾”的“四心”工作方法,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到先进车组学习,提高服务水平;到沿线厂矿企业走访了解,增加知识,解答乘客询问;到市名胜古迹参观,提高文化素养,向乘客宣传介绍石家庄。为给乘客营造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潘淑君自己购买了石英钟、爱心伞、窗帘、坐垫,车厢内布置了美丽的绢花,使车厢更加整洁、温馨。乘客说:“上了小刘的车,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温馨服务更是一种享受”。

  二、“春的使者”,爱的奉献

  多年的服务工作,使潘淑君深深体会到一个哲理:搞好服务工作,乘客就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坚持微笑服务,融洽车厢气氛,是潘淑君一大服务特色。一次,一位带孩子的中年夫妇上了她的车,因嫌小潘让他们的孩子打票,便在车厢内找麻烦,男同志叨起了烟卷,女同志“卟卟”地乱吐痰,潘淑君不急不躁,微笑着拿起话筒,“乘客们,大家好!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让我们携手共同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乘车环境,行车中我们热情为您服务,欢迎大家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说完,女乘客脸红了,悄悄拉拉丈夫的衣袖,并阻止了他抽烟。

  三、热情温馨,真诚待客

  热情温馨,服务乘客,潘淑君注重利用自己特有的工作岗位,真诚待客,感染乘客,并不断地将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在一个下雨天,有一位小同学到站要下车,可他却没有带雨伞,潘淑君发现了,怕孩子淋感冒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了他,并告诉他:“在你方便的时候再还给我。”小朋友高兴地接过伞说了声“谢谢阿姨”便跑下车。7

  作为驾驶员,常年在外出车,家庭照顾不上,且妻子由于企业重组改制后长期在陕北从事采油工作,六岁的女儿无人照看。为了搞好工作,他忍痛将女儿留在了父母家里,他常说:“本来咱干的就是照顾不上家庭的事,再让人家替咱操心多过意不去”。由于工作忙,他有时一、两个月都顾不上回家,女儿见了他都直往一边躲,这样的场面谁见了都会心酸。他与妻子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妻子到陕北工作的一年中只回过两次家,而作为驾驶员的他本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常去看看、安慰妻子,但他每次到陕北执行任务时,都只是给妻子打一个电话,因为他知道,配属单位随时都有可能用车,不能因自己的一点儿女私情而耽误工作。为此,妻子常常埋怨他,而他却常对妻子说:“公司现在面临很大的市场挑战,小车一队是一个家,只有每个人都有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今年以来,各用车单位都在压缩成本,控制费用,物业二公司将用车量由原来的五台车压缩为三台车,这无形中增加了他同志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难度。其他配属的驾驶员都想打退堂鼓,而他同志为了站稳日渐萎缩的市场,默默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他还主动做好其他驾驶员的工作,并利用自己以前的关系,多方联系市场,为另外两台车找到了新的配属单位。有人曾对他说:“你管那么多闲事干吗?自己有地方跑车就行了。”他却笑着说:“多一个市场就多一份收入,整体效益提高了,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平淡、真实的回答,道出了一名普通驾驶员希望公司发展、壮大的心声。

  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驾驶员,但他在工作中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挑肥拣瘦,他还经常参与中队驾驶员的技术教育工作。队上有几名年轻驾驶员,由于驾车时间短,缺乏行车经验,总喜欢向他请教问题,因为他总是有问必答,耐心细致地讲解,有时为了讲得清楚,还对着车辆现场比划。

  今年,在市场疲软、用户压缩费用、车辆任务严重吃不饱的情况下,他却凭借优质的服务、高度的信誉赢得了客户,截止10月底完成劳务收入9.6万元,完成计划的118.9%,创利润1.79万元,为计划的112%,居同类车型单车任务8

  在我市公交线路上,有这样一位女司机,十几年来,她用奉献诠释着人生的真谛,把汗水洒在车厢,营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把关爱献给乘客,温暖着千万乘客的心田。她所在的车组是市级“青年文明号”车组,是公司连年的“一八八”式车组,她连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局级先进,去年还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她就是13路2808号车驾驶员——崔占颖。

  10米车厢浓浓情

  小崔常说:“爱心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一个驾驶员如果对乘客缺乏爱心,就很难做到优质服务。”当您乘上她的车,听着她清晰亲切的服务话语,看到她面带微笑的服务,就会感到爱心在车厢蔓延。当老人乘车的时候,她会在搀扶老人上车的同时,礼貌地说道:“哪位师傅给这位老人让个座位,谢谢!”老人坐下后,会亲切地道一声谢;当孕妇乘车时,她会给她找一个靠近窗户较宽松的座位;当外地人乘车时,她会清楚、详细地讲清路线、方向、转乘的车次,外地人在得到正确的引导后,会连连道谢。

  在10米车厢里,小崔总是把乘客当亲人一样对待。

  记得去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小崔从柏林南区开车返回的路上,从人民商场站上来一位头上扎着白毛巾,大约有六十多岁的老大爷,当车到终点站时,老人还没有下车的意思,小崔就说:“大爷,终点到了,您该下车了。”老人说:“我迷路了,从乡下来看儿子,下了车又坐错了汽车,绕了几个圈不知道怎么走了。”在昏暗的路灯下,从老人那表情上,从老人那说话的声音里,小崔知道他是那样的焦急万分,是那样的不知所措。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凛冽地寒风夹杂着冰凉的雪花在空中狂飞着,看着老人因寒冷而抖动着的身躯,小崔震憾了。当她从老人递过的纸条上知道老人是去滨河小区时,毫不犹豫地说:“大爷,别着急,我送你去找您的儿子。”“好,好,好闺女啊!”当老人在滨河小区见到他的儿子时,说不清是溶化了的雪水,还是滚动的泪水,从老人的眼角流了下来。

  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乘客。

  加重事业天平法码

  同事们把崔占颖比喻成一块煤炭,它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别人,这确实是小崔生动的概括。

  十几年来,小崔总是把工作和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乘客、车厢的事再小也是大,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小崔从小跟着姥姥长大,可当八十多岁的姥姥半身不遂住院时,她没请过一天假,没有因家中的困难缺过一个班,晚过一次点。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小崔正是加重了事业天平的法码。不幸一直跟随着小崔,七月份姥姥病故,九月姥爷得高血压住进了医院,紧接着无儿无女的大伯又因急病离开了人世,这一连串的家庭不幸,给小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可她硬是把泪水往自己的肚里咽,给乘客们带来了仍是亲切的笑容,春风般的温暖。

  去年非典期间,小崔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放假在家,倒开水时,不小心烫住了脚,小崔给儿子上了药,把儿子托给母亲,又要返回工作岗位。儿子哭着拉住小崔的手说:“妈妈,你别去上班了,外边多危险呀,你在家陪陪我吧,我疼!”看着儿子流泪的小脸,红肿的脚,小崔眼里噙满了泪花,儿子需要她,可千万名乘客更需要她啊!越是在这危险时期,她越不能离开她心爱的乘客。小崔毅然地把儿子交给母亲,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因为小崔非典期间的突出表现,她被评为了“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

  崔占颖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光我一个人搞好优质服务不行,只有所有驾驶员能够做到业务过硬,优质服务,企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她经常和姐妹们交流经验,把自己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的优质服务、安全行车方面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大家。让大家共同提高。每次有新司机到她车上实习,她不但耐心细致地向他们传授业务知识,更忘不了教他们如何做人。她说:“只有先做好人,才能服好务”。在她的帮助下,如今13路线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服务能手,许多新的先进车组。

  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工作中,崔占颖把每一位乘客都当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13路线的老乘客有给小崔送过月饼、粽子的,有给她送过喜糖的,夏天有给她送过矿泉水的,那份关怀和惦念给了小崔无穷的力量和极大的欣慰。就是这些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这些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乘客让小崔明白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追求。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爱心、真心,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