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
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今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xx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镜头记录xx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xx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新闻作品问世,进而感动万千读者。
那是1991年10月,民权县顺河乡张井村一位农民给我来过一封信。信中说道:“今年六月,我在商丘人民广播电台收听了您写的通讯《勿忘人民》。当时,在场的有年逾六旬的老人,也有我们这些自认为泪不轻掉的男子汉,但我们都流泪了,为您那情感横溢的文笔,为播音员那声情并茂的播音,更为穆老和潘从正老汉之间质朴可贵的友谊——事后,我们村有四家有录音机的一齐在又一篇情注笔端的新闻作品呢?
我们知道,新闻敏感对记者至关重要。正如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所言:“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的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那么,人间真情便是新闻价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因素。也正如何梓华教授在其所主编的《新闻理论教程》一书中指出的:“趣味性(或人情味),指事实因为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或富有戏剧性,情节曲折迭宕;或极具人情味,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因而这类事实对受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
我30多年的新闻从业生涯、十年的高校教学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正如2023年第一期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登论文《“勿忘人民”──穆青的新闻伦理思想》所言:“商丘日报社主任记者张同德在穆青的影响和关怀下,逐渐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地市报记者。他在《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一文中深切地写道:‘他影响了我的一生。回顾我的新闻经历,起初我是抱着成名成家的思想投入到新闻队伍中去的。1986年踏着穆青的足迹初访‘老坚决’,亲眼目睹了85岁老人跪地修路,期盼穆青再访的细节,对怎样当好记者有了感性的认识。 特别是1991年1月初次采访穆青及此后长达十多年与穆青断断续续的接触中,使我对怎样当好记者有了理性认识,开始有意识地向穆青学习,照着穆青那样做记者。”
在《记者应当建立调查研究的“生活基地”》一文中,穆青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谈到这一问题。他说:“从事新闻工作是需要积累各种资料的。有题材的积累、主题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的积累,这是一种无形的积累,是无法用几千张、几万张资料卡片衡量其价值和分量的。说到底,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是立场问题、人生观问题。这是记者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一切有志献身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记者,都要重视这种积累,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下大气力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以优秀作品赢得他们的信赖,推动社会前进。”
有鉴于此,我在郑州大学召开的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以“勿忘人民:新闻价值的核心,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为题,作了会议发言。
也正因为如此,在去年记者节期间,我应晚报之约,写了这样一句话——“永远‘勿忘人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是对我自己这个老记者的要求,也是对现在从业以及将来从业的年轻记者们的希望。
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三)
今天是十七月八日,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这一天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十七月八日,是中国记者节,今天已经是第十七个记者节了。记者节是中国第三个以职业来命名的节日,除了教师节、护士节,第三个就是记者节。国家给记者一个节日,足以说明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能够成为一名新闻工,能够有属于自己的节日,着实是一件很令人自豪的事情。
记者有自己的节日,足以说明记者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和其本身所拥有的特殊性。什么是记者,有人解释说,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属职业的一种。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正是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力,所以记者也被冠以“无冕之王”的雅称。
作为一名记者,不但但是要记录和报道新闻事件,更重要的是要将新闻事件的真相客观公证地呈现于广大民众眼前。记者不仅要将讴歌时代、反映进步,给民众以信心,更要鞭挞丑恶,给民众以公正。记者不仅仅要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更要当好民众意愿有代言人,正是如此,记者才有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由此而言,记者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当我们把记者当作一种职业来作时,我们只能充当一个很好的传声筒,当我们把记者当作一种责任来对待时,那么记者这一职业的真正意义才能得到体现。当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面对现实。作为记者更应该思考我们身上担负的责任,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不愧于“记者”这一神圣的称呼,更应该明了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职业更加令人尊敬!
十七月八日,是记者的节日,当我们过节的时候,不仅要快乐,更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祝自己和所有记者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