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开放式小区制度
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彭培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当时学苏联建的‘超级街区’一般标准是500米×500米,这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是比较大。欧美街区相对来说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20米×60米。如果再大,造成堵车现象就在所难免。考虑到疏散功能,台湾地区的街区标准最大是40 米×120米,主要是德国人负责做的街区规划设计。”
欧美以“微型社区”为主,现在的莫斯科则是苏联时期的封闭式和新兴的街区制并存。“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在莫斯科“小环”边上,门前车水马龙,但自成一个大院,还有内部停车场,所以闹中取静。这个大院就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类似的机关大院在莫斯科还有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重建的苏联为让更多人有房住,多快好省地大造板式楼,那个年代,面积不大的“资本主义”的街区被大片住宅小区所取代,并有配套的儿童游乐场所和停车场。
近些年,莫斯科封闭式的住宅小区逐渐开放,机关单位和学校也没有了院墙。很多普通小区并没有大门,看不到保安,但有防止外面车辆随便进入的道闸,每个楼有值班的保安人员,楼门口装有对讲系统或密码锁。在莫斯科,外交公寓和一些高档小区才设有围栏和保安,进入内部必须进行严格检查,需要出示相关证件,方可被放行。莫斯科的小学都有栅栏和围墙。2023年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俄罗斯许多学校都增加了门禁系统,以保障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安全。
交通拥堵是全球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莫斯科也不例外。据俄罗斯“专家在线网”2月23日报道,居住社区要符合“灵活多变、更加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莫斯科很“平”,缺乏纵横交错的立交桥。这些年外来人口增多,修路速度赶不上汽车的增速。
由于政府机关基本都在市中心,很多人从周边开车进城办事,这也是造成莫斯科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莫斯科市区向西南延伸,行政机关搬迁后也许会多少解决拥堵问题。莫斯科市政府还计划在“大环”边各条进入市区的大道附近修建停车场,让车主将车停在外围,然后乘地铁进入市区。此外,莫斯科新的大型超市都建在 “大环”边上。莫斯科的停车位紧张,市内允许停车的地方通常都设有自动缴费卡刷卡机,如不遵守停车规则,车会被清障车拉走。
印度:公共服务跟不上,街区脏乱差
多数印度城市的布局是街区制,以新德里核心区为例,各处道路平整、笔直,四通八达,而且多被绿茵覆盖,不过道路旁的宅院主要是高官府邸。由于市政公共服务体系跟不上,新德里市区有很多街区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即使在高档社区也有类似问题。《环球时报》记者走访过新德里几个“富人区”,这里一栋栋别墅都价值数千万人民币,除房主自住也会出租。虽说是“富人区”,但最大缺陷是内部道路狭窄,私家车和流浪狗太多。
在新德里旧有街区无从改造之际,新富阶层看上古尔岗和诺伊达等卫星城,那里高楼林立,交通纵横,每一个封闭式的小区都可被看成是印度现代化发展的模型。小区内数十层的塔楼连成排,地上地下车库俱全,健身房、小卖部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备。但在新德里做房产中介超过20年的拉蒂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有不少新德里人死活看不上古尔岗或诺伊达,认为那里就是‘孤岛’,居民出行的轨迹就是驾车从小区驶向大商场,缺少大城市里人与人的亲近感。”拉蒂强调,新德里以及印度多数大城市的交通都很糟糕,这不完全是街道设置的问题,与人口数量、机动车数量以及城市总体布局等都有关系。
日本:高高在上的大学敞开了大门
高校如何逐步“打开”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日本高校的一些做法值得参考。日本很多大学过去都高度封闭,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现在则加强同周边区域的良性互动。日本越来越多的私立大学开始倾向修建“无门”大学,一是由于地价昂贵,不得不分散院系;二是向欧洲名校学习,试图把校园和整个街区融为一体。
早稻田大学素来以“没有正门”著称,西校区非但不见大门,甚至不见牌子,只有一尊早大创始人大隈重信的铜像。按照早大官方说法,此举意为“学校向任何人都敞开大门”。由于地处东京城区,没有足够大的整块空间,早大有些院系还分散在主校区周边的住宅区里。再以名古屋大学为例,主校区被一条宽阔的公路隔开,社会车辆正常行驶,路上有红绿灯,路边是地铁站、公交车站、邮局和银行等公共设施。教授、学生和周围居民你来我往。由于日本人很注意公众场合保持安静,因此,正常的教学不受影响。东京大学本乡校区几乎看不到围墙和栅栏,各个院系的教学设施集中在一起,反而形成一个独特空间,能和“外面的世界”明显区分。
诸大建同意有些读者对盲目推进街区制的担忧,他认为推动街区制时会面临很多操作性问题,不要搞短时期运动式推进。比如,打开小区,是为了通车还是为了步行更方便?如果是因为主干道车太多,而盲目把车流引进小区,恐怕也是很恐怖的一个场景。
诸大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各个城市推动街区制时一定要做细致入微的工作,新的新规划,老的逐渐改变,要有一些示范性试点性的工程,特别是不能一刀切地把大大小小所有存量住区都搞成开放式。小区的封闭与开放其实不是关键问题,尺度太大搞‘巨无霸式’封闭小区才是关键问题。因此,把单位大院和政府机关以及一些对城市交通和生活质量有影响的超大型社区先打开,示范作用会更大。”至于安全问题,从纽约、伦敦等城市来看,起主要作用的是单幢楼里的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