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原文集翻译

《隆中对》原文集翻译

  (48)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49)贤能为之用:为:被。

  (50)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51)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52)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

  (53)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54)殆(dài):大概。

  (55)资:资助,给予。

  (56)所以:用来。

  (57)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58)险塞(sài) :险峻的要塞。

  (59)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60)高祖:刘邦。

  (61)因:依靠,凭。

  (62)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63)殷:兴旺富裕。

  (64)而:但是。

  (65)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6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它“帝室之胄”。

  (67)信义:信用道义。

  (68)著:闻名。

  (69)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70)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71)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和好。

  (72)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

  (73)内:对内。

  (74)修:治理。

  (75)政理:政治。

  (76)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77)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78)身:亲自。

  (79)川:平野。

  (80)箪食壶浆: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81)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82)日:一天天。

  (83)悦:高兴。

  (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85)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6)犹:好像。

  (87)愿:希望。

  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统治残酷,民不聊生。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拼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相关成语

  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天府之国:现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

  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思贤如渴:也作“求贤如渴”像口渴思饮一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急迫。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人。

  不可胜数: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犬马之劳:古地臣子对君主常自比犬马,表示愿像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先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