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乔布斯演讲技巧
曾经有一本书叫《会演讲的人成功机会多两倍》,别人朝目标跑一公里的时间,你能跑两公里,别人半马你全马,演讲当然能成为胜利者最有效的途径。我深深的相信,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做得好,不如说的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信颜值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不懂得如何演讲,不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就无法生存的世界。
要是有人不信这个世界观,这篇文章他可以不读,但我觉得,他是在逃避。他试图用酒香不怕巷子深以及我是个实干家不是个夸夸其谈的人这类傻逼藉口,来掩盖自己害怕当众说话以及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的撸sir缺点。
不要一提演讲,就想到候总深夜在电视里面卖劳斯丹顿手表,其实我们生活中,演讲无处不在:向爸妈要钱、动员朋友们一起去吃某家火锅、说服公司领导不要让大伙去干那种用脚趾头想想都没必要干的工作任务,都需要好口才,会演讲。
至于竞标提报、述职报告、年终总结,演讲能力的重要性,那还用提么?能不能讲好,这就是饭碗本身啊!人不是活在真实中,人是活在对真实的解释中啊!
那谁的讲演最牛叉,最容易学呢?
当然是史蒂夫·乔布斯。如果不是他有“现实扭曲力场”的演讲力,我们手上根本不会有iPhone,不会有iPad,不会有iPod。因为他可不光是在Macworld上讲,看过《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人,都知道他在平日工作里的说服力有多厉害!名留美国商业史的一句话:“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这是乔布斯1983年劝说百事可乐总裁斯卡利,加入苹果公司的名言,别看这简简单单一句话,集合着挑衅与恭维,有赞有弹,只有这种话才能触动斯卡利这种大人物。要学就要学乔布斯,他的山寨版比如罗永浩、雷军就不要学了吧?
那么,这种高不可攀的人的演讲力,我们能学到么?
当然可以,因为乔布斯的讲演,能在网上大量搜索到。甚至有人把他的讲演一分钟一分钟、剥开来揉碎了进行研究,比如《乔布斯演讲会1》《乔布斯演讲会2》都是韩国金炅泰写的。《乔布斯演讲会1》是把乔布斯2023年10月12日的讲演(这次发布了Ipod),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分析,列出了29章,从开场白、大框架、数据可视化、灵活运用多媒体、为听众准备惊喜和礼物、简介感人的结束词等等,抽丝剥茧式的解读。
《乔布斯演讲会2》是1册大卖后,金炅泰把乔布斯2023年1月9日的讲演(这次发布了Iphone),又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分析,列出了30章,但和首,加上了一篇罗永浩的推荐序。罗永浩说:我从六七年前开始,就系统地观看和研究学习乔布斯的演讲了,他的每一场讲演我都烂熟于胸。
进行演讲,这是最显性的问题。
我们最常见的汇报是,演讲者用单调的口气简单的读幻灯片,整个幻灯片除了文字,看不到一张图片,页面上塞满了小而又难辨认的文字。
把所有要讲述的内容记在幻灯片上,然后看着幻灯片进行演讲,是以演讲者为中心的演讲方式,说不好听一点,这是小抄。因为不这样制作的话,演讲者就无法完整记住自己要讲演的内容,不能流畅地进行自己的演讲。这样的幻灯片,有7个问题:
1、降低说服力。填满文字的幻灯片吸引不了听众的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认真,不认真就无法理解演讲者的意图,说服力当然下降。(那做这个PPT有什么P用?)
2、幻灯片的核心难把握。比如每张幻灯片顶部的”市场情况“、”消费者研究“、”产品卖点“等等,这些题目没有包含任何信息。
3、幻灯片的说明时间过长。每张幻灯片的合理的讲演时间大约是90秒,一个小时的演讲则需要大约40张幻灯片就行了。
4、观众和演讲者的节奏不一样。如果都是文字,大家当然一条一条的阅读了,但是阅读速度一般是演讲者讲话速度的2-3倍,你在讲文章了?)。第一,手眼到位。第二,语调到位。第三,要有金句。
演员好:1.手眼到位
乔布斯在演讲时的肢体语言是:注重目光交流,保持开放式姿势,频繁运用手势。
演讲时,手插在裤兜里,这代表倨傲;双手抱在胸前,是潜意识的一种自我拥抱,代表拘谨害怕。好的演讲手势是,切西瓜。向上斜45°的切西瓜。单手切,双手切都行,但挥动的幅度,在腰带和肩膀之间。幻灯片遥控器,要藏在手心,不要对着屏幕点,因为那就是块布。也不要很明显的做出点按的动作(小米的雷布斯常做这个动作)。
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要躲,看大屏幕以及用笔记本电脑翻页,都是不敢看听众的眼睛。讲一个信息时,用眼神对一个听众进行传达和沟通即可,下一个信息对着另外一个进行延伸沟通最恰当。不要换得过勤,演讲会听众中,也有重要的人和不太重要的人,要对Mr.Big维持更久的眼神沟通。
如果人数更多,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眼神沟通,把眼神对着一个人,那他旁边的3-5个人就会认为是对着他本人讲话,如果对着的是坐在后面位置的人,就等于与他周围的10-15人进行了眼神沟通;如果是坐在后面位置的听众,就等于是与他周围的20-30人进行了眼神沟通。
一定要记住上次看过哪个人,没看过哪个人,要尽量避免有些听众没能和演讲者进行过眼神交流。要让所有的听众感觉到,演讲者是在对着他一个人讲话。
不要让听众,看到你提裤子、干咳、整理领带、缩头等动作。这些动作会让听众觉得他并没有准备妥当或者很紧张,导致信任感降低。站在台上,就要精干利落,精神饱满的样子。
演员好:2.语调到位
当需要强调的时候,声音应该更低沉、更稳重,通过这样的音调,在重要时刻来临之前,营造出一种紧张感。可以用”时间暂停“的方法,什么事都不做,给出一段安静的时间,这样的暂停使听众们的紧张感和期待感到达了顶点。
在演讲当众,是否敢于停顿,是检验一个人演讲能力的标准之一。敢停顿3秒的是及格,敢停顿5秒的是高手,敢停顿7秒的是大碗,乔布斯在宣布iPhone的时候,竟然敢停顿12秒!这才是神吖!
我有次看杨元庆的英语演讲视频,我都快崩溃了,因为他每句话都带了一个“吖”,这就是杨总不敢停顿的原因。当一个人总是想很流畅的讲话,但是话语又赶不上思维时,他只能嗯呵哈嘿。
演员好:3.要有金句
没有精美的包装,收礼人的喜悦也会大打折扣,演讲中的“引用”发挥的就是包装的作用。语言若不经过精心的包装,再好的内容也会变的索然无味。
比如乔布斯引用IT业的先驱阿伦凯的名言,“视软件无比重要的人应当去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硬件”。为啥我要做硬件iMac,因为我在意我的软件OS系统啊!
比如引用冰球历史上的传奇选手,韦恩·格林斯卡的名言“我溜向冰球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它在的地方”。永不满足于过去,永不向现实妥协,永远向未来发起新的挑战。
比如引用电影《绿野仙踪》的名句,“ToTo,I’ve got a feeling we’re not in Kansas anymore,坨坨,我感觉我们已经不在堪萨斯州了。”时代和社会环境变了啊。
引用著名的台词,让整个演讲会在听众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听众会因为一个金句而记住你的演讲会。
演讲者其实就是表演者,他们需要在舞台上有好的演技。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赫拉卡发表论文认为,影响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讲话的内容7%,讲话的方式38%,讲话时的表情55%(比如我碰到沟通对象不理解我的时候,就不耐烦溢于言表,要改!)。如果一个演员手眼到位、语调到位、还有金句,一定会被人牢牢记住。
one more thing:排练
只有天生的诗人,没有天生的演讲家。如果一个演讲,“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是不是就一定会成功呢?不一定,还需要艰苦的彩排。
2023年Macworld大会上,为了演示新版iDVD,乔布斯的团队为了一个时长5分钟的演示准备了好几百个小时;怎么会做准备这么长时间呢,给你看看一次讲演前的彩排计划:
个人彩排3次(按照正式演讲时的语音语调练习);
音频彩排3次(录音录下来,再反复听是否有语调急促音量大小语调变化等);
视频彩排2次(演讲录像,检查仪态是否正确目光是否坚定行走路线是否自然);
团队彩排2次(如果多人讲演,可以确定如何将内容向下一位演讲者过渡交替时的登台下台时间等)‘
模拟彩排1次(选择没有参加讲演的同事作为听众,做出客观评价);
实演彩排1次(选择与演讲地点相似的空间,身着正式服装,按照程序进行最后一次彩排),加起来有12次之多。
如果你在演讲前夜还在准备幻灯片,那怎么可能战胜那些彩排了12次之多的讲演者呢?12次彩排,这是战无不胜的演讲者的必杀技。
尽管乔布斯一直都有舞台天赋,但乔布斯的风格也是在过去30多年中不断改进才得以形成的。他不知疲倦的改进,对每一张幻灯片,每一次现场展示,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每一场演讲都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张幻灯片都是故事中的一场戏。乔布斯是一个演员,就像所有伟大的演员一样,他会不停的排练,直到一切达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