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精选15篇)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精选15篇)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1

  本学期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现对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一、成绩分析

  1、班级综合成绩:

  班级学籍人数:39人,参考人数:38人,7科班级总平均分553.9。班级总体来看呈现一种“金字塔”的模式,也就是说优秀生比较少,后进生比较多,而且每科成绩较低的总是固定的几个人,所以有待重点对待。

  2、学科成绩分析:

  语文:班级平均分92.3,校平均分89.0。(高)

  数学:平均分77.4,校平均分84.6。不及格人数14人。数学一直是我们班的一个软肋。(低)

  英语:平均分:88.7,校平均分95.5 (低)

  历史:平均分:63.6,校平均分:61.9(高)

  生物:平均分:72.8,校平均分:71.3(高)

  地理:平均分:67.4,校平均分:69.6(低)

  政治:平均分:91.7,校平均分:86.8(高)

  二、针对不同成绩段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1、总分在666分以上的学生有5人,位于年级前30名,为优秀生,针对此成绩段的学生,首先保证他的成绩的稳定性,

  其次要对弱势科目进行重点加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建议优秀生买一本“五三”,做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及时问老师。

  2、总分在456分以下的学生有7人,位于年级后30名 ,要对他们的原因进行重点分析:

  ①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对他现在的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小学6年养成的不良习惯,对初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②尤其是从小学刚刚升入初中的优秀日记,上交电子文稿和打印稿。

  班级数学日记保留,结题时为资料用。

  组织有关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教学的专题研究课、展示课。

  专题研究后教师上交有关应用数学的论文、案例。

  (三)问题:学生的审题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部分学生的错误还是因为身体习惯不好造成的。

  措施:教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只有从外部做到认真书写,孩子才能踏下心来认真审题。

  教师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促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对那些易混淆的题要多加进行对比练习,使学生注意到数学的严谨性,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师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使学生有方法可循,使学生会审题。

  (四)问题:成绩较差生的问题

  措施:平时教师要多加关照,经常关注;

  降低要求,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平时作业可以分层,家庭作业也要降低要求。

  积极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8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测试内容:主要是有理数的运算和整式的加减以及找规律,这一部分知识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主要是计算,通过这次测试检查学生的基本能力。

  绝大数学生对于计算的基本方法都能掌握,个别学生在有些细节上出错较多,如林斌等部分同学。再有个别学生在基本的减法上出现错误。从试卷分来看,优秀人数较少,后进生较少,中等较多,基础计算存在欠缺,细心需要缎练。

  二、原因分析:

  1、有理数混合计算训练太少,学生计算能力差。

  2、考试时学生态度不认真,出现了马虎的情况,漏负号、抄错题等。

  3、个别生还存在化简求值格式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倾听意识,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孩子们的准确程度。

  2、从日常的每一节课练习学生的.细心。

  3、提高对稍差生的注意程度,加大对强调问题的落实。

  4、加大计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9

  不知不觉,这个学期已过了一大半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进行了期中考试,我所任教的班级的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距离同年级的幅长短也是最大的问题,我想这也是我没有考出成绩的`原因,字写端正了,写认真了,我想不仅仅是习作分能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待任何事情都会认真!

  在这次期中考试,令我遗憾的是,学生的成绩在下滑,就是因为他们浮躁的学习态度,影响了成绩。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在后半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重点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15

  一、试卷特点

  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查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难易适当,题型丰富,覆盖知识面广,对以后的学习有引领和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字、词、句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此题中个别字出错率较高,如“挺拔”的“拔”,写成了“拨”,茁壮的“壮”和形“。状”的'“状”填颠倒。这也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字的偏旁和同音字强调不够。

  2、选正确读音,放假(jiǎ jià)和兴奋(xīng xìng),这两个字出错较多,平时也训练过,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出现错误,说明在平时训练时缺乏反复性的练习。

  3、补充词语,并选一个造句。补充短语,正确率很高,极少部分同学有错别字现象,但失分较多,原因是大部分同学没有造句。分析原因一是题中没有留出造句的.空,二是学生根本没有把题目要求放在心里。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要求,严格按要求做题。

  4、写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基本上都能写出,有个别学生有错别字现象。

  5、写句子有的学生打比方和把小鸟当作人写不清,都写成了比喻句,因而失分。

  6、选字的意思,正确率较高。

  7、排序一部分同学排错,原因是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句与句之间前后联系。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此题较灵活,死板的内容少,要学以致用,要会概括、归纳、活用,但有很多同学太死板,故乱填,造成失分。

  (三)阅读

  1、是课内阅读,失分率低。

  2、是课外阅读,失分率高。说明学生对文章内容不够理解。有的学生缺乏语文理解能力,个别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说不明白。

  (四)习作

  写一个熟悉的人,平时训练过。此次写作得分也不是很高。有的没有认真思考,跑题了,有的虽然没有跑题,但是表达上也不到位,要么太空洞,要么没有抓住外貌,爱好,性格特点来写,重点不突出,要么没有按一定顺序,想到什么写什么,还有的没有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还有的三两句话,书写潦草,格式不正确等,总之问题很多。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习作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建立错别字小档案,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另外,注重作文点评,做到一文多得,讲求实效。

  4、对个别学生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