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4篇)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传统体育项目 滑雪、溜冰 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篇2: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篇3: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篇4: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篇5: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6: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20千米。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4、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篇7: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地形记忆顺口溜
1、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2、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3、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4、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 ①温,指温度)
5、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 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 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 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 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6、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7、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8、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8:初一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会考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012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10面上的表格)。
9:初二地理会考必看知识点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际中心。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枢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
3、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香港,西侧的是澳门。
4、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和旅游中心。
5、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有限。“上天”-建筑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6、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它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0:2022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
(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3、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1、位置范围: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
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3、农业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4、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5、生态环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南方地区:
1、位置范围:以东 东海,以南 南海,以西 青藏高原,以北 秦岭、淮河
2、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 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椰子;
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4、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大米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
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
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
5、生态环境及治理:红壤和水土流失。
6、主要城市:上海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1、地表景观
⑴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3、灌溉农业为主。
4、主要分布地区
①内蒙古河套平原
②宁夏平原
③河西走廊
④新疆绿洲
5、地下宝藏: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
6、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3)行:马、骆驼、小毛驴。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青藏地区:
1、位置范围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2、自然环境特点:高寒
3、高原农牧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4、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太阳能,地热,柴达木盆地矿产
5、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
(1)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2)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
(3)行:牦牛
(4)体育项目:舞蹈,马术
6、保护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1:2022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
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
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
⑸历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
原因: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1、京沪线
2、京九线
3、京哈——京广线
4、焦柳线
5、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6、京包——包兰线
7、陇海——兰新线
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P91中的图4.6)
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项目所在省(区)交汇的铁路
北京北京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
成都四川宝成、成昆
徐州江苏京沪、陇海
株洲湖南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甘肃包兰、兰新、陇海、兰青
杭州浙江沪杭、浙赣
郑州河南陇海、京广
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
1、农业与我们
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x疆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
北方地区旱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⑸我国三大产棉区:x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⑴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⑶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⑷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⑴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⑵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⑶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主导产业
1、工业与我们
⑴概念: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⑵分类:
重工业以生产生产数据为主的工业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工业、核工业等。
轻工业以生产生活数据为主的工业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表、家用电器等。
2、工业的空间分布(3沿)
⑴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
⑵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⑶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⑷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
工业中心大连、沈阳、鞍山北京、天津、唐山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珠海
工业特色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⑴涵义: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
⑵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⑶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
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发展方向差导:沿海——科技园区型;沿边——贸易导向型;内陆——国防军工型。
2: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3: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考试占比2%
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精选
第一节:无机物
一、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 ,生命停止
2、作用: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
3、存在形式:自由水(大部分,参与上述2的作用)
结合水(少量,生物细胞组织中的成分)
二、无机盐:离子状态存在
1、作用:a、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2 骨骼:Ca2 【缺钙,肌肉抽搐】PO43- 磷脂的组成成分、Mg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甲状腺素的原料)
b、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
实验2.1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1、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 (蓝色)
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
2、蛋白质——(5%NaOH和1%CuSO4)双缩脲试剂(紫色)
3、脂肪——苏丹III(橘红色)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所有生物必含的物质是蛋白质与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