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3篇)

先进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崇义县5·15暴雨灾情发生后,县财政局认真履行部门职能,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及时筹集救灾资金,为抢险救灾提供财力保障。

  灾情发生后,我局在履行部门职能方面重点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开辟财政资金应急绿色通道。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迅速筹集和拨付240万元应急救灾资金到民政和乡镇政府,用于安置受灾群众和灾后重建。二是多次到省、市财政汇报灾情和申请救灾应急资金,并邀请省财政厅社保处领导到我县了解灾情,为争取救灾支持和灾后重建所需资金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为加快灾后重建,提高救灾应急资金使用效率,及时到受灾村组进行了灾情核实。

  二、结对帮扶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财政局承担了乡四个村民小组的抢险救灾。从接到任务的2

  “我们订婚啦!”7月19日晚,卢彦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更新这样一则消息,不过,卢彦伟还没来得及看完“点赞”,就接到单位的命令:河南消防救援总队立刻出发驰援安徽抗洪抢险救援,他作为总队新闻宣传人员到一线记录河南消防指战员的救援故事、抢险镜头、暖心举动等。总之,就是把河南消防的战地正能量及时传递出去。

  战地宣传工作,并没有想象的轻松。虽然不是上一线直接投入救援,但每次随警出动,卢彦伟都是如影随形3

  当前,我国南北方全面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天气频发,防汛抗洪已到关键阶段。在防汛抗洪中,创新科技成为利器。从气象和水情预报预警到上天入地的科技设备,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科技应用让防汛抗洪更智慧。

  今年6月,我国华南和江南一带迎来入汛以来首轮强降水。就在强降水来临一周前,这片区域已被国家气象中心的预报员提前“锁定”。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发展的同时,国家气象局已提醒相关地区做好防汛准备。

  气象服务是防灾减灾的4

  6月30日以来,麻城遭受入梅以来最强降雨,平均降水量为322.2mm,最大降水量达到428mm,创麻城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龙池办西畈社区在这次洪涝灾害中受灾尤为严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社区党总支书记谈大能及时了解灾情、及时处理险情以及妥善部署抢险救灾事宜,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坚守在迎战洪魔的5

  在此次抗洪抢险救灾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风采。她就是桂畈村党总支!他们就是桂畈村的英雄党员!

  202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长江流域,各大河流、水库高水位运行,低洼地带内涝严重,部分圩口漫破,大片田地被淹,农民被迫搬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桂畈村党总支率领党员先锋队冲锋在一线,同时号召辖区群众团结一致,坚守一线,为赢得抗洪抢险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桂畈村简介

  贵池区涓桥镇桂畈村位于池州市西郊,距市区约8公里,南接318国道,北邻秋浦河,辖25个村民组,1026户,3566人,其中党员126人。拥有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88亩,山场面积12757亩,水面1800亩,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和全省“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全境已纳入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规划范围内,省级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涓桥工业集中区座落在桂畈村境内。

  至2023年,以平源木业、金正建材、半湖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30余家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十余家,年实现利税400余万元。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逾亿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二、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1、周密部署,赢得先机。桂畈村地处半圩区地带,防汛面广,涉及两个数千亩圩口,一条长达4公里的排洪沟渠,一座小二型水库以及十余个小圩口和上百口山塘,在这场与天灾的搏斗中,桂畈村党总支、村委会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准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期到来之前,桂畈村就成立了《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防汛工作预案》。汛情发生伊始,桂畈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桂畈村防汛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备置防浪布1000米,编织带5000条,木桩200根,铁丝100公斤,碎石20余吨,备用土100立方米及锤、钳、锹、铲、雨衣、电筒等各类工具。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秋浦河谷潭圩段水位迅速接近17点,超警戒水位2.3米,水情就是命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村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其他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成员间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对于险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坚守一线,对抗洪灾。7月3日晚,由于连日来的的强降雨,由上游石台县突发的洪峰导致秋浦河水位猛涨。村领导闻讯后6

  6月底以来,武汉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市公路处养护所管辖的岱黄、汉施、升东这三条武汉进出口公路遭到重创,畅洁舒美的公路被暴雨冲刷得千疮百孔,路面坑槽频出,严重影响了交通出行安全。市公路处养护所所长李尚彬率领抢险突击队战斗在抢险一线,在辖段三条公路来回巡查保通抢险,查隐患、排积水、保畅通,体现了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公路精神,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迅速行动 抢险保通

  防汛抢险战役打响后,李尚彬同志根据《养护所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迅速布置,组织防汛车辆、设备和各种防汛物资储备到位,随时待命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各辖段成立1个突击队,各队队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上路处置险情和突发事件。他作为总队长统筹协调各队力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是主战场。由于准备充分,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整个抗灾保通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为防汛期间辖段公路的安全畅通打下了扎实基础。

  发现险情 迅速处置

  7月1日9时起暴雨持续不断,连续三周都未休息的李尚彬在岱黄公路K5—K6处理完易积水路段的渍水后,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汉施公路,因连日雨水冲刷,汉施公路下庙渠桥栏杆被损毁2段,长达8米,此时公路路况能见度不足10米,稍不注意,就有掉下桥的危险。轨道21号线地铁施工路段,占道堆放施工设备、材料,阻碍公路通行,导致路面积水情况十分严重,有的路段路面积水几乎淹没小腿处,过往车辆纷纷减速避让,车辆通行出现滞留。他立即调集汉施突击队分为2组,一组带上警示标志分赴辖段各重要路口及时摆放,在桥梁栏杆垮塌处,采取应急处置,用警示带拉起警戒线反复缠绕,加设反光锥形筒警示,消除通行安全隐患。另一组到施工路段对堆放的多处建筑材料进行紧急清理,疏通排水渠道,防止路面积水进一步蔓延。大家顶着大雨,不顾连续工作带来的困顿,不顾来不及吃饭的饥饿,不顾在1米深的公路水沟中清理杂物和淤泥而泡得发白的双手,更不顾因为路滑而摔伤的胳膊。他们团结协作,忘我工作,为了公路畅通,无怨无悔。回到家里,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忙碌了一天,又累又饿又困,但他心里觉得踏实、舒心。

  不忘初心 服务为民

  7月5日凌晨始,电闪雷鸣,连续暴雨,汛情告急,G318国道升东段常福工业区交叉路口渍水严重。凌晨五时李尚彬就调集人员,赶赴现场。整个路段积水有70cm,滂沱的大雨遮挡了驾驶司机的视线,过往车辆涉水探险式地通行。因水深看不见路面,他担心有窨井盖已被水漫反灌冲开的危险,他7

  2023年6月18日以来,全县普降大雨,雨量最大达到100毫米,19日东阳镇东阳村藕湾段潦河河堤告急。危急时刻,安义县人武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精心部署、果断决策,率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2个民兵应急排共60人8

  7月31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大苏河乡,暴雨肆虐达6小时之久,洪水冲毁大量房屋、农田、道路,造成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12023万元,仅平岭后村就因暴雨造成6户房屋不同程度被淹,水毁农田150余亩,冲走肉食鸡8000多只,公路冲毁长度达3公里,冲断桥梁3座,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灾情不容怠慢,在千钧一发之际,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祥冲锋在前、勇挑大梁,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经受住了洪灾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住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凌晨4时,暴雨如注、水势迅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刘忠祥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场抗洪抢险攻坚战迅速打响。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压力不妥协,为了鼓舞干劲,刘忠祥身先士卒,冒着大雨,奔波于四个村组之间,针对各村组实际情况做好安排部署。当他再次返回形势最严峻的梁家屯时,河堤已经出现塌方,桥身眼看要被冲垮,危急时刻,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持铁锨,趟着过齐腰深的河水,同党员群众一起装沙袋,堵决口,迅速筑起了一道沙袋堤坝,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死看死守,桥和大坝终于保住了。

  随着雨量增大,河道旁养鸡场房及部分村民家中的积水越来越深,刘忠祥意识到,如果再不转移群众和财产,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短暂分工,村干部分头开始组织转移河边的.农户和鸡场,当梁房组孙喜峰家养鸡场刚被转移完,肆虐的洪水就顷刻将整个鸡房全部卷走。孙喜峰家人和在场的村民看了这一幕,再看到满身泥水的刘忠祥,顿时感动得流下热泪。

  面对灾情,刘忠祥组织全体村干部和党员在对全村各受灾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后,及时妥善安置灾民,指派村干部专人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受灾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同时加强危险地段巡查,要求村两委干部自始自终在岗在位,对所有被水浸泡过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灾民的生活妥善安置。

  在抗洪抢险的两天里,他基本没合眼,连续24小时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使受灾损失达到最低。据统计,在这次抢险中,刘忠祥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出群众50多人,无一群众因灾伤亡。当地群众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这样的干部真够格。”

  刘忠祥带领全村干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关键时刻,党员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展示了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篇9

  xxx,男,31岁,共产党员,xx区xx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分工,负责本镇的防汛工作。

  XX年5月26日-6月8日,我镇全境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降雨量达448mm,全镇遭受巨大损失,出现断电、断路、断水、断通讯,据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达xxxx多万元。面对这突然其来的天灾,镇党委政府把全镇的中心工作放在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工作上,作为负责本镇防汛工作的xxx更是身先士卒,带领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深入挂钩村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并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无发生人员伤亡。

  一、树立防汛意识,思想认识到位。

  xxx作为我镇防汛工作主要负责人,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本次暴雨袭击,果断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启动镇总体防洪预案,及时转移群众。根据防洪预案,xxx下令从5月29日起我镇进入重要防御状态,5月30日凌晨进入紧急防御状态;他还要求各村根据本村的防洪预案,及时做好住在低洼地带的群众和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地带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并妥善安置群众,共转移群众3100多人次,确保无发生一例人员伤亡;将xx湖面上网箱养殖户全部撤离上岸,要求xx湖水库所有船只禁航。

  二、准确察看险情,指挥到位。

  灾情发生后,xxx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分片巡查,并对发现的险情及时处置。xx片干部在6月1日巡查时,发现中心小学学校边坡出现200多米长的新裂缝,xx得知情况后立即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并赶赴现场察看实际情况,果断决策,立即组织干部把394名师生和山坡下的群众34户162人转移到林业站、采育场、镇政府、中学等安全地带,避免险情发生,事迹材料《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三、紧急抢险,科学调度到位。

  为获得第一手雨情、水情,xx时时关注xx市水利信息网和省市气象局网站,密切关注雨情和xx湖水位情况,综合分析后,及时下达转移命令;并密切保持与xxx水电公司的联系,根据该公司的泄洪通知,提前通知下游群众做好泄洪准备,转移人员和财产,手摇报警人员在岗在位,及时报警。

  四、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

  灾情发生后,xxx启动了全镇防洪预案:一是周密部署,落实责任。按区明传电报和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xxx根据汛情实际,适时召开4次防汛抗洪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全面落实防汛安全责任,实行包片包村包干责任制。二是驻村包干,加强指导。在防汛过程中,他要求各驻村工作队立即组织干部群众防汛抗洪,加强对危险地带的安全巡查,同时指导群众做好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工作。三是强化值班,在岗在位。镇、村全体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上传下达的渠道畅通,保证整个防汛救灾网络正常运行。

  五、灾后重建,指导到位。

  6月10日暴雨刚过,xx就带领部分驻村干部及农技站、畜物站等职能部门干部深入各村开展灾后重建工作。xxx带领下村干部到重灾区xx、xx等村,车行不了就走路,走家串巷,到灾民家中查看倒塌房屋现场。在访问灾民情况时,他总是用一颗善良安抚灾民的心,使灾民心中得到极大安慰,重新鼓足干劲重建家园的决心,每到一处,xxx总是走在前面关心灾民;下村干部和村干部,都被他这种工作作风和关心灾民那份热情深深感动。作为一个即分管防汛工作又分管农业工作的副镇长,灾后,xxx立即组织镇农技站、畜牧水产站部门干部,由镇民政办配合对全镇农田受损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摸底,并提出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减少损失:

  1、对过水后,作物尚能恢复生长的地块及时组织群众清理田间垃圾和泥沙,做好洗苗、扶苗和整理工作;

  2、清理水沟,排水畅通,除涝保苗;3、对少苗的田块,被洪水冲走的田垄,采取补苗或补种的措施;

  4、及时做好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检查,及时防治病虫,控制病虫害暴发流行;

  5、对绝收田块,抓紧改种其他作物,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6、指导网箱养殖户做好梅花湖水产养殖网箱的加固。

  此次灾情虽然非常严重,但我镇干部群众在区委、区府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xxx的实时指挥下,全镇上下众志成城,抗洪救灾,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并使群众及时恢复了生产,取得了抗洪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0

  在此次抗洪抢险救灾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风采。她就是桂畈村党总支!他们就是桂畈村的英雄党员!

  202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长江流域,各大河流、水库高水位运行,低洼地带内涝严重,部分圩口漫破,大片田地被淹,农民被迫搬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桂畈村党总支率领党员先锋队冲锋在一线,同时号召辖区群众团结一致,坚守一线,为赢得抗洪抢险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桂畈村简介

  贵池区涓桥镇桂畈村位于池州市西郊,距市区约8公里,南接318国道,北邻秋浦河,辖25个村民组,1026户,3566人,其中党员126人。拥有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88亩,山场面积12757亩,水面1800亩,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和全省“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全境已纳入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规划范围内,省级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涓桥工业集中区座落在桂畈村境内。

  至2023年,以平源木业、金正建材、半湖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30余家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十余家,年实现利税400余万元。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逾亿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二、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1、周密部署,赢得先机。桂畈村地处半圩区地带,防汛面广,涉及两个数千亩圩口,一条长达4公里的排洪沟渠,一座小二型水库以及十余个小圩口和上百口山塘,在这场与天灾的搏斗中,桂畈村党总支、村委会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准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期到来之前,桂畈村就成立了《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防汛工作预案》。汛情发生伊始,桂畈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桂畈村防汛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备置防浪布1000米,编织带5000条,木桩200根,铁丝100公斤,碎石20余吨,备用土100立方米及锤、钳、锹、铲、雨衣、电筒等各类工具。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秋浦河谷潭圩段水位迅速接近17点,超警戒水位2.3米,水情就是命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村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其他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成员间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对于险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坚守一线,对抗洪灾。7月3日晚,由于连日来的的强降雨,由上游石台县突发的洪峰导致秋浦河水位猛涨。村领导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召集300余人,连夜实施紧急抢险,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奋战,共装填土包2000余包,加固薄弱处堤坝300余米,由于谷潭大堤最低处高度仅为17点,当晚水位就突破了最高值,若不是处理的及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抢险及时处理得当,有效抵抗了来袭的洪峰,保证了大堤和谷潭湖内数千亩鱼塘以及上百户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挽回了经济损失逾亿元。

  7月4日凌晨,秋浦河水位达到17.2米,超保证水位0.2米,创造了谷潭湖防段超保证水位不漫坝、不破坝的历史新纪录。

  大汛当前,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从7月3日至今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16个昼夜。村主任李宽宝同志带病上堤,轻伤不下火线,24小时坚守在大坝上。村党总支书记徐长生更是强忍着胆囊结石的疼痛,带头扛土袋,和广大群众一起穿梭在大堤上,直到身体再也扛不住了,于7月18日住进了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在广大党员干部在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护堤大军中,有年逾七十的老者,有数十名妇女同志,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群众。

  3、灾后重建,不等不靠。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桂畈村十分重视救灾工作。村办公室每天都要下村查访灾情,做到灾情每天一上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桂畈村受灾人口已达3000多人,受灾面积达到5000余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针对此情况,村防汛领导小组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对圩内和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群众发出撤离警报,引导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密切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为灾民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做好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洪水退去即组织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1

  近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全市多处出现险情。各区县(市)局积极参与抗洪抢险,舍小家保大家,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称赞和表扬。

  众志成城,成功排除险患

  7月1日上午9点,桃江城关垸地段县市监局责任堤段冻肉厂处出现险情,在不到20米的距离内连续出现5处散浸。发现险情后,该局肖建光局长和丁世谋指挥长当即赶至现场,在听取专家的意见后,立即组织该局桃花江所和防汛成员单位邮政银行20余干部职工组成突击抢险队处理险情。

  在几位领导的调度下,锄头、箢箕、铁锨、砂石等物质迅速到位。随后,抢险队员们在专家的指导下,马上进行开沟导滤。他们要在混着石块和草根的堤坝上艰难地开出一条条斜沟,然后再用大量的细沙和卵石进行细细填埋,以防止渗水将堤坝的土方冲出,形成管涌。

  此时洪峰已到达上游马迹塘镇,情况十分紧急,为了抢时间,队员们拼命地挥舞着锄头和铁锨开沟。装着砂石的箢箕,恐怕不下百十斤重,他们一直都拎着跑,队员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呼呼,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也没有一个人退出。几位领导更是亲自上阵,只盼抢在洪峰到来之前,尽快将险情排除。

  抢险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下午1点,经过连续3个小时的艰苦努力,该5处险情终于全部得以排除,这时候,有的队员已经累的直不起腰来了,更有甚者,一屁股就坐到了湿漉漉的草丛中。但不管怎么样,能及时抢在洪峰到来之前将险情排除,大家精神仍然非常振奋。

  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大家十分感动。肖局长透露,指挥长丁世谋同志今天正好生日,昨天他已经值了一个24小时的班,本来今天可以回去和家人一起庆生的,但接到险情,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来到了抢险现场。他的这种行为,正好充分展现了该县党员干部在此次抗洪抢险工作中“坚守岗位、勇于担当”可贵精神。

  老当益壮,毫不退缩

  一声“德哥”是对张xx的亲切称呼,他是资阳区食药监局的一名最年长的党员也是公认的热心人。6月30日中午1点,德哥正在办公室午休,当他接到区防汛指挥部需马上抽调人员上资江大堤参与防汛抢险的电话通知后,主动向领导请缨,成为资阳区食药监第一个上堤抢险的共产党员。在资江河堤永丰村段,德哥不顾自己即将退休的年龄,白天黑夜连续作战,风里来雨里去,认真仔细开展每一处危险巡查,只因为他是千千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名。

  不一样的“七一”,一样的初心

  7月1日凌晨,大雨滂沱,一阵急切的电话铃声响起,原来是资阳区山体水库受强降雨和外河水位上涨的影响岌岌可危。资阳区食药监局党支部书记龚树华同志,第一时间迅速带队进入地处偏远的新桥河镇曹铁村水库,白天防汛除险,夜间巡查管控。他时刻牢记安全至上的为民服务宗旨,吃住在水库旁临时搭建的简陋帐篷。因水库居民已安全转移,他们渴了只能喝口矿泉水,饿了就自己生火煮碗方便面。对此,龚树华坦然,“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能够和干部群众一起抗洪救灾,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党员先锋的内涵。

  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2

  自1月26日以来,罕见的冰雪天气席卷中国南部,给供电设施造成严重损害。抄场供电所管辖供电区域大面积停电并出现多处高、低压线路倒杆断线情况。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顶在我们电力人肩上的是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作为高压管理人员的陈军民,是所里的技术能手,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陈工,平日里上上下下的事都离不开他,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就更加需要他冷静思考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他按照保大范围用电的原则,积极与所长商量,合理分组分工,做好检修计划,将停电时间缩到最短。10kv井塘分支线西坑处有一档高压线被树枝压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两边又是陡峭的山坡和被冰雪压垮的竹林,考虑当时情况比较紧急,他拉下隔离开关后,拿起镰刀毅然冲进了冰竹林中,等他从里面钻出来时已变成白冰人了,只见他的头发结上了冰层,鼻子耳朵冻得通红,嘴巴已经被这些冰冷的寒气横扫得可见多处裂痕。在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抄场乡所有供电线路在短短四天之内全部抢修完毕,全线恢复正常供电,保证了用户在春节期间能够欢快地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年初一奔赴重灾区

  新年伊始,陈军民得知丰城受灾严重,灾后重建工作非常艰巨,需要各地人员调配支援时,他便主动找领导要求加入抗灾保电支援小组,大年初一便随着小组赶赴丰城各乡村抢修,这一去就是半个月。元宵节到了,他们放了一天假,他终于可以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了,他的小女儿也可以在他怀里撒撒骄了。有人问他:在那里累不累啊?想家不?他回答说: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累,那里不比我们山区,平原地区风特别大。不过后来就习惯了。说不想家那是假的,但想想还有那么多群众春节期间不能用电,我就觉得很揪心,当时唯一想的就是尽快把电网抢修完,这样既能让群众早日用上电,自己也能早点回家。看着自己微胖的身躯有些消瘦,他便打趣地说:看我现在都减肥了,一举两得呢!笑容里透着几分憨厚、朴实和欣慰。

  妻子理解、女儿支持,家庭给了他坚强后盾自去年严重冰雪灾害以来,为了抢修方便,陈军民便吃住都在所里,对于家庭上的琐事便由他妻子一人承担。对此,陈军民妻子没有牢骚满腹,更多的是理解。本想春节一家可以好好享受天伦,丈夫又申请加入支援重灾区,说没有半点委屈和抱怨那也是假,但她全往自己肚里咽,临走时她对丈夫说:在那里好好干,还这么多人没电用,不知有多着急,家里有我呢,你尽管放心吧。简单的一席话,却要付出双倍的包容和理解。小女儿一直是陈军民的骄傲,去年期末考试她拿了第一,陈军民便答应小女儿要利用春节期间请她吃肯德基。小女儿盼望着,得知爸爸大年初一就要走时,她一没哭,二没闹,只是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怪你,我支持你,等明年我再拿第一时,你可得请我吃双份。女儿的支持和懂事让他内疚的心逐渐恢复了平静,家庭为他战胜困难的信心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陈军民,一个朴实的基层供电职工,正在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电力人的职责,在抗冰抢险中尽职尽责,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树立着电力人的新形象。在抗冰抢险战场正是有许多这样的陈军民,才使我们的电网逐步恢复原貌。虽然丰城市的抢修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光明指日可待。

  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3

  接近警戒水位,超警戒水位,历史最高水位……

  7月1日,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湘江水位超历史水位99.64米,达100.02米;汛情就是命令,肖家园街道纪检监察干部迅速行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一线……

  女儿瘫痪需照顾,可抗洪一线更需要我

  接到紧急汛情任务后,他第一时间赶往前线参与抗洪抢险,城市多处内涝,他先后到达通化街社区西冲塘、又一村社区桥头码头以及建都超市参与抗洪抢险。水位上升很快,湘江西路237号中草药店马上会被淹没,得知情况,他帮助转移大量中药材,挽回了巨额的损失,又及时组织冲锋舟一趟又一趟转移受困群众200多人次。他家里有一个14岁瘫痪的女儿、一个两岁及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期间,他妻子打电话要他回家,只说了一句话他就挂断了电话。家里的一切他无暇照顾,只因为抗洪一线更需要我。

  洪水退,清淤泥,发扬连续战斗精神

  洪水退后,留下遍地淤泥和垃圾,他又马上投入到洪水退后淤泥和垃圾清理工作。在淤泥和垃圾清理过程中,他不顾脏、不顾累,用手将浸泡的木板以及垃圾装到垃圾清运车中,就这样一直干到晚上11点多钟,在持续的超体力抗洪抢险中,他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体多次虚脱,但他一直在努力坚持着。

  xx作为干部,在本次抗洪抢险中,挺记在前、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迎难而上,经过连续四天的连续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阶段性胜利,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人敬佩,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