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共28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课文,引导学生适时评价。

       3.课文有几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人物的事迹:

       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是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

       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文章显得非常紧凑,更加突出了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理解句子: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

       “完全”的意思: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为人民服务。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4、P57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相互交替,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2、《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景。

       4:六年级上册语文5:六年级上册语文6:六年级上册语文7:六年级上册语文8:六年级上册语文9:六年级上册语文漫画,我不觉心领神会。在如今的社会上,人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惜破坏地球生态环境。人们在破坏环境的同时,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赚取金钱的欲望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利益的诱惑迷惑了人们的心智。这些诱惑像一只只大青虫,正一点一点“啃噬”着人们的良心。人们现在就像一棵生了害虫的病树。

       所以我们不能在破坏环境了,应该保护环境,我呼吁人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8: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2.过程和方法

       激趣导入,通过材料与课文结合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全世界儿童渴望幸福、向往和平的真切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儿童对和平的渴望。

       教学准备

       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环境,整理相关图片和音视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文的感情。

       (老师范读,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谁能说说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老师点名回答。)

       那么现在就要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了,大声地读,读出感情来。

       (学生自由朗读。)

       刚才看到大家都读得很好,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段呀,选你觉得自己读的最好的段落就行了。

       (同学朗读课文的片断,老师注意纠正错误的地方。)

       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了几个片断,你们认为谁读得好呀,好在哪里?

       (老师点名回答。)

       刚才有同学说这个同学读得好,因为读出了儿童的美好愿望,那么大家讨论一下,文中表达了世界各国儿童怎样的美好愿望?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三、观看视频《儿童 战争 家》。

       世界各国儿童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老师播放视频《儿童 战争 家》。)

       我们现在知道了他们的愿望就是――世界永远和平。

       20:六年级上册语文21:六年级上册语文22:六年级上册语文23:六年级上册语文24: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25:六年级语文上册26:语文六年级上册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是一堂什么课,以及这堂课的内容和感受。

篇27:六年级语文上册28:六年级语文上册。

       2、知道表达方法有哪些?

       3、预习日积月累。

       三、导学案

       1、学生回顾本组课文,全班同学交流本组课文的特点。

       2、回顾本次综合性学习,全班同学交流活动的感受。

       3、学习日积月累。

       四、课堂检测

       1、听写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生背诵日积月累。

       五、课后作业

       读主题丛书中的,增强环保意识,为地球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

       回顾 拓展四

       联系实际进一步思考读书法

       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成语故事:竭泽而渔

       口语交际习作四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加深学生对本组课文的感悟。

       2、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谈谈珍惜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珍惜资源,写一份建议书。

       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预习学案

       1、自读口语交际各版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

       3、自己确定一个主题。

       三、导学案

       1、生活中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2、建议书有一定的格式: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再写称呼,然后些建议是的具体内容,最后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日期。

       3、如果你对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漫画感兴趣,在看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你的感受和理解。

       小组自选,交流。

       四、课堂检测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其余的学生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话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

       针对身边的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