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作文(集锦30篇)

文庙作文

       在我的家乡河北省定兴县,有一处文化古迹——文庙,它坐落于实验小学的校园内,就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使这所环境优雅的百年名校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校园的中院,一座高大雄伟的的宫殿式的建筑矗立在一米多高的大台上,这就是文庙。它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四周的墙壁全部是用方砖和大石板砌成。那朱红的墙壁,金黄的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绿树的映衬下非常壮观。高高的`屋脊两侧有两天飞龙紧紧咬住屋脊,似有腾云驾雾之势。四个屋角向上翘起,上面雕刻着麒麟等野兽的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登上青石板铺成的台阶,我低头数了数一共有八级台阶,上面都是裂纹。

       显示了年代的久远。站在大台上,文庙更加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共五间,长约四十多米。前面有六根红色的大柱子。屋顶的横梁上描绘着龙和祥云的彩色图案,屋檐是斗拱结构,像牛头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全是木头结构,竟没用一个钉子,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屋檐下挂着几个白底红字的牌匾,牌匾上“品端、学优、体健、成才”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我校的校训。文庙前面摆放着六盆松树,长得郁郁葱葱。

       我们走进大殿东侧的房间,里面非常宽敞,三个雪白的大柱子矗立在中间。原来这里供奉着孔子和七十二个贤人的牌位,历代官员上任时都要到这里祭拜。我们又来到了东边的房间,橱窗里有许多实验用品,有天平、大磁铁、地球仪、恐龙化石等,现在当成了仪器室。

       文庙周围几棵古老的大树遮天蔽日,百余年的古槐伸展着嫩绿的枝叶,迸发着勃勃生机。几棵高大的泡桐树直插云霄,茂密宽大的枝叶洒下浓浓绿荫,百年古树和文庙相得益彰,和谐共存。

       文庙又叫大成殿,是读书人祭拜孔子的地方,体现了古人重视教育的理念。文庙始建于金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时还保存有东西配房十七间,南边还有两道门,现在只剩下这唯一的大殿,但它仍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实物见证,已经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文庙之前,不得不记起塑造了我们民族性格和精神的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吾师”等等这些这些闪烁着人类智慧光芒的语录,也许是孔子留给我们最为真切的记忆了。

       古老的文庙记载着灿烂的文化,不朽的文庙传承着人类的文明,神圣的文庙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展翅翱翔!

篇2:文庙作文

       文庙作文

文庙

       文庙位于定兴县3:府文庙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目录府文庙概况历史沿革主体建筑古建筑群收缩展开府文庙概况

       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规制完整,文化内涵丰厚,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为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府文庙位于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段,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982)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重建。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联成一体,宽60米,深10米。门外为露埕宽66米,深60米,可容数千人,左右为礼门、义路。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宽36.8米,五进深21.4米,前有宽深36米的露庭,东西两书斋,庭前有方池宽29米,长43.8米,中有4米宽的石桥,围以石护栏。外为育英门,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乡贤祠等建筑。 文庙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 “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设在大成殿内,正中有孔子塑像,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其中六件青铜豆铸有“乾隆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贡生蒋鸿皋监制”和铸有“同治六年五月铸,州同御即造,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及“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的铭文编钟。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 “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设在文庙西庑,陈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这些人物从各个历史时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海外交通、国家统一等领域为社会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展品使用现代彩色腊像工艺制作,配以精制各时代服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设在文庙东庑,陈列自晋代中原士人徙泉后,带来中原文化,家塾兴起,宋代泉州除府学外,各县均建有县学,书院林立,如雨后春笋,时有“十室之间,必有书舍”,称誉为“海滨邹鲁”。该馆陈列展出图文并茂,以大量翔实照片反映教育历史的遗迹和遗存,还有碑刻、课本、科举试卷、牌匾、楹联等实物资料,展现当时社会教育的缩影。

历史沿革

       唐开元末年,泉州孔庙名为鲁司寇庙,址在府衙城右。 五代,改为宣圣庙,址同上。 宋太平兴国初(976-984)迁建泉州崇阳门外之东南,即今址。 大中祥符二年(1009)迁建于育材坊,去旧学西北。 大观三年(1109)复迁建于原址崇阳门外。 绍兴七年(1137)就原址重建左学右庙,增旧基高二尺余,中为先师殿(大成殿),殿前东西庑。殿左为明伦堂,明伦堂后为议道堂,前为东西十二齐。殿堂南面筑有方池、学池。前为藏书阁、廨宇、庖廪悉备。又化赎庚门旧址门西向,门内凿河浚池以通巽流,筑石桥以纳潮汐。 嘉泰元年(1201)再建棂星门,辟武齐。 嘉泰四年(1204)增置官书三千五百余本。 咸淳(1265--1274)中,殿毁,又重建。 元大德三年(1299)。重修明伦堂。 大德十年(1306)整治学校,修大晟乐。 至治元年(1321)塑两庑从祀像,筑杏坛于棂星门前。 至正初(1341―1349)造大晟,铸礼器。 九年(1493)大风发屋,稍作修葺。 嘉靖三年(1524)扩广泮池,浚堙塞以通潮汐,易濠南居民,辟路通通淮大街。 万历三十七年(1609)地震,殿堂两庑圮又重修。 万历四十年(1612)改泮池为园如右官之制。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修大成门,内外及两庑前柱皆易以石,作金声、玉振二门石匾,移建崇圣祠于礼殿东北。 康熙二十七年,雍正五年,乾隆三年共颁发“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三匾,后又有嘉庆帝“圣集大成”,道光帝“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光绪“斯文在兹”等。

主体建筑

       泉州府文庙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于一体的孔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殿身为斗拱抬梁式结构,整座大殿用48根白石柱乘托,有石雕盘龙檐柱八根,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像,梁上悬挂有清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大成殿东为崇圣殿,名宦祠、明伦堂。庙内宋太守题诗的夫子泉井等诸多文物保存完好。这些建筑物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庙建筑群。 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另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泉州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拆迁菜市场及三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古建筑群

       泮宫

       亦称圣贤门,在孔庙西南边,面临南大街,坐东朝西。 宋时建筑已废,后改为水泥,仿木建筑,歇山顶二层楼阁式、面阔三开间、三层,中间为通道,门楣横书“泮宫”二字。泮官楼上撰有榴联:“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 泮宫即学宫,周代诸侯的学校前有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泮水,诸侯的学校就称泮宫,意在伴水边建学宫而名。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学童考进县学为新进学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叫做入泮或游泮。

       戟门与露庭

       孔庙外面露庭东西各有一座石构朝门,原系木牌坊,后改为石构建筑。东朝门内写“贤关”,外写“礼门”;西朝门内写“圣域”,外写“义路”。 露庭宽66米,深60米,面积约多平方米,原来铺有石板三千条,暗喻孔子弟子三千多人。

       棂星门

       棂星门亦称先师门,在露庭南面。 棂星为天镇星,即天上文曲星。孔庙庙门以“棂星”命名,意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 原棂星门建于南宋・嘉泰元年(12),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单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木结构。雕龙石柱,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屋脊上有六柱似芭蕉茎的绿色圆筒,称为六经筒。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民间暗藏六经于芭蕉茎内,得以流传。

       大成门和金声、玉振门

       大成门是孔庙4:吉林文庙

       吉林文庙 -资料

       吉林文庙在吉林市昌邑区松花江左岸,吉林文庙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论格局,不亚于南京文庙;论规模,是东北最大的'文庙,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

       现在的吉林文庙于宣统元年(19)落成。坐北朝南,四周红墙高达3米,南北长221米,东西长74米,占地16,354平方米,有大成殿、崇圣殿等殿堂、配庑64间,呈三进院落。整个殿堂巍峨高大,金碧辉煌。

       吉林文庙还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圣迹石刻图陈列、历代衍圣公及夫人绣像展室、吉林碑林等。

篇5: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 -资料

       哈尔滨文庙是一座正宗的仿清式古建筑群,建于民国十五年至十八年(1926-1929年),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是我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建筑等级最高、建筑规制最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文庙整体布局为三进院落,座北朝南,各类建筑东西对称,井然有序,包括:坛门、东西牌楼、万仞宫墙、泮池和泮桥、孔子行教铜像、无字碑、东西官厅、乡贤祠、名宦祠、东西掖门、文庙碑记碑、文庙碑志碑、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

资料

       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采用大祀规格建造,面阔十一开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金龙和玺彩绘,其规格为封建最高等级,在全国文庙中首屈一指。 ,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年平均温度3.6℃。

篇6: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桐城文庙)

       文庙,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市老城区的广场北端。此庙系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饮誉海内外的“桐城派”的象征,古代寺庙建筑的经典,江淮之际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1985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简介结构文庙建筑简介

       桐城,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远古祖先曾在这里留下各种历史见证的,历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丰富的遗存。古建筑更加灿灿明珠,烘初这座古城的风采。在众多的古建筑中,桐城文庙超群绝伦,光彩夺目。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初拓展重建今址,明清两代修葺凡十九次,为元明清以来桐城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文革”开始,1966年8月其门楼遭毁,1985年开始“整旧如旧”,进行了7:安顺文庙

       安顺文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毁于兵燹,天启上年(1624年)重建。后经清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五十五年(17)、道光十七年(1837年)几次增建、修复,臻于完备,现存建筑22处。占地约8000平方米,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载安顺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后几经修复增建,逐渐完备,成为一处占地约11亩,沿中轴线依次抬升对称分布的,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群。建筑群。

目录介绍历史沿革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收缩展开介绍

       经“孔明丘”,进文庙正门,至8:安宁文庙

       位于昆明市安宁八街镇,安宁文庙大成殿为元代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公元1337年,虽经多次重修,留下了许多清代的建筑模式,但主体构筑依然是原装的。人们一进到殿内,就立马会被那气魄宏大的梁架和斗拱所震惊,在昆明地区的寺院古刹中,纯木结构建筑已不多见,所以,安宁温泉文庙大成殿尤其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历史记载保护建筑情况历史记载

       安宁文庙位于云南省安宁市八街镇,今安宁市博物馆内。据《重修安宁州文庙碑记》载,安宁州文庙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明宗天历元年(1329年)毁于兵燹,至元三年(1337年)宣威将军、中庆路达鲁花赤当道闾主持重建。另据地方志载,经明永乐元年(14)、宣德二年(1427年)、天顺元年(1457年)崇祯二年(1629年)及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等多次重修扩建,安宁文庙最终建成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的宏大规模,当时有文明坊、照壁、泮池、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以及东西两院、黉门、乡贤祠等7进6院共22座建筑物。但至今日文庙大部分建筑已毁,仅存主体建筑大成殿和崇圣祠。

保护

       ,安宁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情况

       大成殿坐北向南,为抬梁式木构架,单檐九脊歇山顶,除清康熙年间翻修时,局部有些改变外,总体上仍保持着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在昆明地区的寺院古刹中,这种纯木结构建筑已不多见。崇圣祠 位于大成殿之北13.7米。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建。为抬梁式木构架,面阔五间(16.12米),进深五间带前廊,明间及两次间均设有格扇门。单檐硬山顶。 -安宁文庙大规模重修,并仿造原文庙中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新塑孔子及七十二贤雕像。修复后的文庙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包括:大山门、青云楼、大成门、大成殿、棂星门等建筑主体,并配有南北厢房和左右耳房一十四间,仿古建筑一十七间。大成殿中供奉孔子及其四大弟子的塑像,其他弟子立于厢房和耳房之中。并仿造原文庙中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的画像为样本进行塑像,并为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做了署名牌。

篇9:参观文庙

       参观文庙

       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市实验小学三年三班 苏楠    “太好了”,秋游的日子总算到了,我们三年段全体同学要到位于涂门街中段的文庙参观游览,

       文庙是泉州古代人教育和教书的地方,它建于北宋。

       到了文庙,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文庙门前有一个用石板铺成的宽阔广场,有七八个学校操场的大。

       入口有两扇巨大的朱红色大门。一踏进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一副美丽的景象清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鸟语花香,好象

       门两侧,有两条长廊,整个建筑形成同字形,长廊后有一排房间,是古代的老师用来教书的地方,

       分享本站内容m.unjs.com,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4:文庙广场作文

       文庙广场作文

       文庙广场

广场修建起来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但由于它紧邻文庙因而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文庙广场”。我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这里,所以提起它就像是提起老朋友似的熟识。

       广场是社区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优秀作文 专注写作 作文人,长期居住在楼房之中的人们一来到广场,立刻感到眼前一亮:广场北边的文庙掩映在绿树翠柏之中正透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东边的西夏博物馆庄重气派向人们展示着古老的'西夏王国的辉煌和文明;西南角沿东西方向古色古香的明清一条街以及广场四周古朴典雅的古玩店向人们诉说着古西凉金戈铁马、马踏飞燕的征战历史。 夏天的广场最美丽,争奇斗艳的月季花、玫瑰花,加上冷饮摊上五颜六色的太阳伞,把广场打扮的五彩缤纷,置身其中不免觉得赏心悦目,心情舒畅;随风摇摆的婀娜多姿的柳枝,还有那如茵的绿草,又会立刻让人感到全身凉爽,舒服极了。 广场是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清晨,天刚蒙蒙亮,广场首先打破沉寂热闹起来,晨练的人们三三两两跑着小步来到广场。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拳,中年人扭动着腰肢做着健身操,有时候老年秧歌队和武术队员也来凑凑热闹,至于象我姥姥那样什么体育项目也没有学会的人,只好绕着广场一圈又一圈地转了。

       广场也是我们小朋友们的乐园。夏日里玩滑行板的队伍连成了长龙,溜旱冰的小朋友在人群中往来穿梭,水帘似的喷泉下小朋友们嬉戏打闹,头发、衣服湿透了也一点不顾。偶尔还有人搞个恶作剧,弄得水花四溅,使围观的人哗的一声四散跑开,发出开心的笑声。

       春节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米老鼠、老鹰、京剧脸谱、嫦娥抱玉兔”等式样各异、五颜六色的风筝飘飞在广场上空,像是随风飘扬的万国旗帜,飞扬着小朋友七彩的梦想。

       这就是我熟识的文庙广场,她不仅丰富了大人们的生活,也给我们小朋友来来了无穷的乐趣,我喜欢她,也希望她变得更美丽。

5:文庙作文800字

       文庙作文800字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桐城的文庙。

       文庙又名孔子庙,是在宋朝建成的。在文庙朱红色大门的上方有着精致的金色木刻浮雕,上面描绘着孔子讲学与弟子三千的景象,在文庙大门的两旁有一对汉白玉石鼓,在石鼓中央雕刻着两条活灵活现的鲤鱼,象征着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寓意。在朱红色的外墙上写着“宫墙万仞”几个大字,这是慈禧太后的御笔,这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对孔子的赞赏。

       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棂星门牌坊,仔细观察,棂星门是由汉白玉雕琢的四根华表柱和祥云组成的,以前只有在宫廷里才有华表柱,这象征了人们对孔子的热爱及对孔子的敬仰和爱戴,也表现了人们对孔子博学多才和绅士风度的向往和追求。

       穿过了棂星门就是泮池,泮池的形状是半圆形的,它代表了只是成功了一半,还得虚心学习。泮池上面是泮桥,泮桥在以前只有“秀才”以上学位的人才可以从桥上通过去大成殿祭拜孔子,其他人则只能绕道而行了。泮桥又名状元桥,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到了夏天泮池里会开满了荷花,泮桥两旁有几棵梅树,在梅树下还种着些兰花。梅花代表了不屈不挠,顶峰傲雪的精神,梅花自古和竹,松并称岁寒三友,在百花凋零的冬天里,只有梅花会迎着风雪开放清香满乾坤。兰花,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赞许,它象征着君子的气节,不论是在怪石耸立的石缝里,还是在悬崖峭壁上都有兰花的身影。而荷花呢?卓尔不群,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品质是人们所追求的。

       通过了中成门就看见了大成殿,在大成门的牌匾上写着“与天地参”这是乾隆的真迹,它的意思是孔子的'学识已经可以和天地平起平坐了,也表明乾隆皇帝对孔子的敬佩。走进大成殿,看见孔子像在中央,四周围坐着他的弟子。站着大殿中仿佛听到孔子给弟子讲课的声音。

       文庙表现了人们对孔子精神的赞叹,又表现了孔子流芳百世被文人墨客所赞颂。更表现了桐城人热爱文化、热爱知识,勤奋好学的精神。所以说桐城是个徽墨飘香的地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桐城所有学校至今还保留着六点晨读的习惯。

       文庙饱经沧桑仍然屹立在那里,好像在向人们诉说些什么……

6:观文庙有感

       观文庙有感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及学说至今对我们还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年段有幸参观了孔子庙。

       步入红漆大门,20:吉林文庙导游词精选

       吉林文庙位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筑群。吉林文庙南北长221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64平方米。主体建筑按正南北中轴线排列。院内共有殿堂、配庑64间。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吉林文庙规模之宏伟、建筑之精细、工艺之精巧,不仅在东北三省数一数二,而且在全国也相当有名。

       吉林文庙的前身是乾隆元年(1736年)由乾隆皇帝亲下圣旨兴建的。1920___年,吉林巡抚朱家玉和提学使吴鲁,鉴于原来的文庙殿堂简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江宁考察文庙(即南京夫子庙建筑),取回图样,在朱家宝的主持下,于东莱门外择定新址(即现址)拓地兴修,经两年多的时间,于宣统元年(1920___年)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和东西配庑和围墙等全部建成。

       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院外最南面的垣墙称照壁。此墙比其余三面的墙高大、坚厚,长30米,高5米。据说当地不出状元不能将照壁辟为大门。因吉林文庙落成后已废除科举,所以清至民国年间一直没有开辟正门,人们进出文庙只能走东西辕门。照壁前面东西建成有砖楼各一,其中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二,以示路人对孔子的尊崇。 东西辕门呈牌楼式建筑,为木柱、锡顶、瓦盖,对开红漆大门,其上分悬吉林提学使曹广桢书写的“德配天地”、“首冠古今”匾额,每年的祭孔活动都要从此门进出。 泮池,是用青砖砌成,形如弯月,故又称月牙池。状元桥,是花岗岩石构筑的单孔雕栏拱桥,横跨泮池之上,据说只有状元才有资格从此桥上通过。

       棂星门,在状元桥的北面,是一座由四根花岗岩石柱组成的牌坊,每柱顶端均有“神兽”,牌坊的横梁正中有“棂星门”三字。所谓“棂星”,即是古代传说的“文曲星”,让“文曲星”和“神兽”为孔子守大门,是将孔子神化的象征。楼星门之后有石碑两通。

       大成门,是棂星门北面进入主院的过厅,为五开间、歇山式庑殿顶、黄琉璃瓦屋面建筑,脊为高浮雕式龙凤脊,明柱,左右有山,前后无墙。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之一。

       大成殿,在二进院落的正中,是全庙的中心建筑。面阔11间。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高19.64米。双重飞檐、歇山式庑殿顶,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建筑,可与宫殿媲美。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信朱地金字木质牌位,两侧分别供奉孔子弟子——“四配”和“十二哲”木质牌位。

       崇圣殿,是孔子的家庙。供奉孔子五代祖牌以及历代衍圣及其夫人绢质绣像。

       大成殿东西两侧配庑为“先贤先儒祠”分别供奉七十九先贤和六十八先儒的木质牌位。

篇21:关于文庙的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你们向往已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庙。欢迎各位的到来资中文庙。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距今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位于县城大东街。不过前后经过三次搬迁后,于清道光九年(1829)将文庙迁于此地,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迁到此处呢?

       是因为呀在南宋时期资中的这条街上出一个叫赵逵的状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文庙座落的这条街叫状元街的原因。因为赵逵是一名文状元,而文庙则是来弘扬儒家文化的地方,在封建社会中他们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所以我们的先辈们就把文庙迁移道了此处。

       大家首先请看这个巨大的月池,它的名字叫做“洗墨池”。传说是状元赵逵读书时期洗笔荡墨的地方,旁边的高墙是“万仞高墙”。我们都知道,像皇宫这样高贵的地方,它的宫墙也仅仅被称为“数仞宫墙”。但是孔子庙里的宫墙为什么会被称为“万仞宫墙”呢?

       这是因为先人们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由此可见孔子在古人心中崇高的地位。大家再看这2个华表,众所周知,华表是庄严肃穆的象征,一般出现在皇宫附近,全国各地一般的文庙里也是没有的哦,但为何我们资中的文庙里会出现2个高高矗立的华表呢?这是由于孔子曾被封为“文宣王”,古时候在人们心中享受着帝王的待遇。而这里的2个特别的华表也充分的显示出了当时这里的人们对孔子的万分尊敬和仰慕。所以说跟全国其他的文庙比起来,这2个华表也就显得分外的独特和珍贵了!

       当然了,古人认为对孔子光是心中的尊敬是远远不够的,行为上也得充分的体现出 来,大家请看这块碑:“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也就是说在踏入此庙之后,哪怕你是当朝宰相、三军统帅、皇亲国戚,到了这里都得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徒步而行的穿过我们前面的这道“礼门”去里面祭拜孔夫子,因为这里是万世师表孔大圣人的神圣殿堂!

       大家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这里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它不像其他的庙宇,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烧香拜佛,求神许愿;这里就不行,平时的大门是关着的,只在春天和秋天的祭祀之日或全县学生大考的张榜拜孔之时才把大门打开,让官员、举人、考上了秀才和社会上颇有身份的绅士们才能进去,一般的小民百姓是不许进去的。

       今天来到这里游览的朋友们我想如果在那个时候至少都能算是秀才了,个个都是有功名的,绝对有资格进去朝拜孔圣人,请! 我们资中文庙总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坐北朝南,复四合院式布局,布局格调以山东曲阜的孔庙为原型,但规模要小一点。这个文庙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别的庙门都是向南而开,这里却是东西二门,东边叫“礼门”,西边叫“义路”,这个根据孟子的“以礼为门,以义为路”而得来的。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资中的文庙里有“五绝一奇”。首先让我们来先看看这其中的一绝——照壁。这个照壁修建于清光绪年间(1857),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川内所有文庙中设有照壁者只有这里一处,在全国文庙、孔庙也是极为鲜见。照壁中七孔镂空壁塑图案精美、寓意深刻,表现了精深的儒家文化内涵。七孔镂空壁塑的砖骨灰塑的工艺手法,极为少见。整个照壁长19.5米,高6米,雄奇瑰丽。

       这七孔照壁主要表现的就是“鱼跃龙门”。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鱼跃龙门”里的“鱼”指的主要是鲤鱼,但是请大家仔细看,这照壁上的鲜活的鱼儿扁脑壳、大嘴巴、长胡子。不是鲤鱼,而是我们资中三绝之一的鲶鱼。资中的鲶鱼在清代就被刻上了照壁,这说明资中的鲶鱼并不是美名于现代,而是早在清代就已经赫赫有名了。

       这也使得这块照壁极具资中的特色和代表性!文章之后,我们不难想到其实孔子的遭遇就像兰花一样,一开始周游列国,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被赏识,而后才被人们认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因此把这篇《幽兰赋》放在祭拜孔子的文庙里,也是十分适合的。我们再看他的雕刻,说它绝是因为这位工匠的刻工了得,他把黄庭坚每个字的虚笔都刻得近乎完美,栩栩如生,十分难得。当然了,三绝”中最绝的还属黄庭坚书法,全文396个字,平均手掌大小,写得气韵横生,是50多岁的黄庭坚字来讲就写的十分工整,如同现在的印刷一般,由此可见骆成骧的书法功底。据说当时光绪皇帝临轩侧问当下应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并要求大家畅所欲言,于是骆成骧就在这篇文章中写下了4个点来回答光绪皇帝所提出的问题,这4点分别是:整军练兵、兴修水利、例行节俭、惩治贪污。可以说这4点建议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受用的,光绪皇帝看后十分喜欢,便钦点了骆成骧为状元。由于其出身于贫寒农家,中状元后骆成骧并没有做官,而投身教育事业,大力的兴办学堂。

       他在当时的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做过首席提调,后来回川以后创办了四川高等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大学,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份《殿试策》的原件就保留在了现在四川大学里。

       走出东庑,我们现在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资中文庙的核心部分——大成殿。大家请跟我来,这片宽大的平台是祭孔之时举行八佾盛典的地方。所谓“八佾”,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排列成行,纵横都是八人,一共六十四人。诸侯只能纵横六人,叫“六佾”;大夫纵横四人,叫“四佾”。孔子是文宣之王,连皇上都要对他顶礼膜拜,当然要享受八佾之舞的最高待遇了。站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大家还可以看到对面的一座黄色的琉璃瓦建筑,那就是我们的资中“武庙”。现在现存的文庙是全国有29座,现存的武庙在全国有10座。文武庙并存且相距如此之近的在全国已经十分少见了,所以的时候,国务院就把这两座庙一并归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曾讲到我们资中文庙有5绝1奇,我们先前已经欣赏完了4绝了,那么剩下的一绝和一奇便是在我们的这做大成殿里面。请!

       首先大家看到的便是我们大成殿中心的孔子站像!这尊孔子站像高3.85米,底座1.2米,石像净重7吨。站像姿取的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绘的“至圣先师图”。它便是我们文庙里的一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全国的29座文庙里的孔子像全都是冠冕庄严的帝王坐像,原因我们刚才有讲到是由于孔子被封为“文宣王”,要享受帝王的待遇。而我们这里的孔子却塑得是站着的布衣像。很多人曾对此表示不解,为何我们资中文庙的孔子像是站像而且还是布衣的呢?我们都知道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学乐于苌弘”。即是说向师襄此人学了琴,而后又向苌弘学了音乐。

       而苌弘又是我们资中人,根据孔子一直强调的“尊师重道”的思想,那么在老师的故乡孔子他便要站而不坐,以表示他对自己老师的尊重。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恭身而立,双手前伸上举,作“天揖之势”,生动地再现了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礼,尊师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洁丰姿。其实呀,在南京的夫子庙里也有一座孔子站像,不过那尊站像仅立在门口不受祭拜,而我们资中文庙里的布衣孔子站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要接受祭拜的孔子站像,这也便使他成为中华一奇。

       现在大家抬头看到的这10块匾,便是我们资中文庙的22:关于文庙的导游词

       苏州文庙位于人民路45号。苏州文庙即府学,初称州学,始建于北宋1035年,为范仲淹任知州时以五代吴越钱氏南园旧地创立。范仲淹改革旧制,首创将官学与祭祀孔子的庙堂合为一体的左庙右学新格局,此制后为各地效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毁于兵燹。绍兴十一年(1141年)平江知府梁汝嘉重建。此后到清同治三年(1864年)至七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丁日昌相继重修止,700多年间有碑记、志书可考的重修、拓建达30余次。南宋时屋宇230间。明清时地逾150亩,约合10万平方米。 清末废除科举,兴办新学后,文庙失于修护,日益衰颓,荒荡芜秽。1949年以后,文庙范围一再缩小,部分建筑陆续被拆。1957年下半年整修大成殿、戟门、两庑及围墙,次年上半年完工后,曾用于筹建苏州地志博物馆。1960年后,又长期被占作厂房、课堂、宿舍、仓库等。

       1966年起遭严重破坏,庙院面目全非。1978年5月起陆续兴工整修大成殿、棂星门、戟门等,并于1982年开始筹建苏州碑刻博物馆。1985年7月10日,东部大成殿一区先向游人开放。西部明伦堂一区和北部崇圣祠一区经过整修,也于 1989年10月起接待观众。 府学文庙现存面积1.78万平方米,仅为极盛时的1/6,平面布局仍由东庙西学两条轴线并列。东庙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等,西学存泮池、七星池、明伦堂等,主要建筑皆坐北朝南。 棂星门原为文庙23:关于文庙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到郑州文庙参观。

       郑州文庙是祭奉我们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近两千年来,由于战火和人为原因,到解放前文庙已经破败不堪。,郑州市投资3000多万元开始大规模维护修复文庙,到6月开始对外开放。新建成的郑州文庙南北长181米,东西宽46米,占地面积14亩(8326平方米),由牌坊、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东西庑房、碑林、掖门、古井和大成殿组成。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两个牌坊,东为金声坊,西为玉振坊, ‘金声’就是钟声,‘玉振’就是磬声,孔子曾经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以前音乐的开头必须是以钟声开头,以击磐结尾,所以,这里就是说,孔子的思想就象一首音乐一样,有头有尾,非常尽善尽美。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是棂星门。古人认为天上有天田星,又叫棂星,古代皇帝祭天的时候要先祭棂星。文庙建棂星门,表示尊孔如尊天的含意。还有一种说法,棂星又叫文曲星,示意孔子是文曲星下凡。这道门也就成了紫阳高照瑞气云集的地方。

       我们走的这条道叫做‚神道?,这两个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泮池原来是孔子及学生课间休息的地方,后人便把泮池移建到文庙内与璧水相融合,古时候,生员入学称为‚入泮?,要举行入泮仪式。而且生员逢其入学之岁(满六十年),要隆重举行‚重游泮水?的庆典活动。泮池上有一座拱桥,称为‚状元桥?,跨过了状元桥就意味着‚脱掉紫衫换紫袍,脚踩云梯步步高?。四周雕刻的是二十四孝故事,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济弱的优良传统。

       二十四孝故事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为亲负米、单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供亲、为母埋儿、卖身藏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桔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乳姑不怠、弃官寻母、尝粪心忧、亲涤溺器。就拿‚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来言,讲的是上古时期的虞舜在父母和弟弟都有着怪脾气的情况下,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感动了上天,在他耕田时有大象前来相助,鸮前来帮忙,帝尧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把帝位让给了他。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成门前,大成门又叫戟门,是文庙的威仪之门,两侧为乡贤祠、名宦祠,供奉着郑州历史上的名儒。名宦指的是当地有功德的官员、有建树的学子以及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名宦祠两边楹联:追圣哲修身皆成显宦 以经纶立世并列名儒。乡贤指的是祖籍在我地,在外创下了丰功伟绩、名扬四海的人士。

       乡贤祠两边楹联:雅士长存儒雅韵 乡贤自有故乡情。大成门门前的两块石碑,一块是李铁成先生撰文并书写的‚孔子之碑?:概述了孔子一生的博学多艺、丰功伟绩,称赞其大智大贤大圣之举。另一块是现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齐岸青先生所撰写的《重修郑州文庙记》,记述文庙自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布局规模和后来的毁坏、修复与保护历程。

       现在映入我们视线的这个巨大的铜钟,是20铸成的,它重达2557斤,寓意着孔子诞辰2557年。钟声纯正而厚重。人常说:‚时来运转响一声?,撞一下,学业有成;撞两下,事业有成;撞三下,心想事成。从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郑州文庙迎新年撞钟活动,邀请郑州市市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来撞钟祈福,为郑州市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文庙西侧的净心池,为龙头造型,上书‚静心?二字,寓意习礼仪文章、读经诵典、修身养性,只有心静才能潜心于所学习的知识。还寓意参拜孔夫子,先净心,尔后净手,之后再请香参拜。

       建在戟门与大成殿之前的东西两侧是前院东西两庑。各7间,红柱长廊。这里是我们布置展览供游人参观的地方。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巍峨壮观的建筑就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两边楹联是:教垂万世养德修仁 气备四时安邦定国。大成殿是郑州文庙建筑品位最高,文物和建筑艺术价值最大的一座建筑。它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通高15.7米。单檐歇山式建筑,脊饰全部为三彩琉璃烧制,斗拱层叠,翼角飞翘,整个建筑雄伟壮丽。

       两山博风悬鱼也是采用琉璃浮雕饰件,东山博风,正中镶嵌着玉皇大帝,两侧为八仙祝寿图,西山正中塑如来说法像,两侧配三国戏曲人物,整个博风悬鱼均为清代建筑遗物,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和很高的文物、艺术价值,堪称杰出的建筑艺术珍品。

       大成殿本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公元前551至479年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的地位也很高,官升帝君,被称为文帝令后人仰拜。现在我们研究孔子思想对建设我们社会主义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成殿在唐代称为文宣王殿。‚大成?二字是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意而来的,他赞扬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下诏更‚文宣王殿?为‚大成殿?。孔子两侧是‚四配?:颜回、孔岌(子思)、曾参、孟轲。这四位在明嘉靖九年(15)被封为‚四配?。再两侧是‚十二

       哲?塑像:闵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张、朱熹。除宋儒朱熹外,均为孔子弟子。商道上有句古语‚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端木就是指这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者,是春秋后期卫国人。他开始在卫国经商,后来又在鲁国做了几年官,又回到卫国经商。由于他善于‚预测商情,待贾而沽?,当他带着礼品投到孔子门下时,已经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了。子贡以他独到的商业目光,每次做买卖都能赚大钱。这种取胜之道‚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逆向思维,也可以说是‚出奇?、‚出险?之道。人们称子贡为儒商鼻祖、商界之神,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十二哲中,闵损以孝著称,十五岁就拜孔子为师。正是这些弟子们如众星拱月般地推崇孔子,彰扬光大孔子学说,使其学说流传久远而广大。大成殿还置有各种祭器、礼器。编钟编磬是古代的乐器,以玉石或者金属为材料,形状如矩。磬为五瑞之一,象征吉祥;磬庆谐音,金玉并称,寓意吉庆好运,金声玉磬即‚今生遇庆?。 大成殿前有一亭,名为‚杏檀?,这是不可少的,来历是孔子晚年曾在杏树下讲学,叫做‚杏檀设教,弟子三千?。

       古往今来,都是学而优则仕,授官也按甲24:上海文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璧山文庙游览。我是导游胡腾月,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体会到文庙的悠久历史和古香古色。

       璧山文庙是重庆市现存唯一的文庙,此庙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也就是1194年,咸丰四年重修,大成殿座西向东,背靠凤凰山,前面是宽阔的大成广场,右有高大雄伟的政府大楼。文庙总面积为1240平方米。

       庙前就有吕凤子的石像,文庙是为纪念吕凤子的,吕凤子出生于1886年。成年后在上海等四个省市的高校教授国画。吕凤子是现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也是美术教育家,为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请大家随我的手势看看大门,大门红色的壁上是镶嵌着黄色的圆球,显得那么庄重,上面刻有文庙两个金字,我们从此看出古代人民的鬼斧神工。大家请跨进门坎,左手边是吕凤子纪念管,右边就是广告工作室了。大家跟随我走上正前方的阶梯,这里的石壁上雕刻着一幅九龙图,中间有一条威武的大龙,周围有八条可爱的小龙在嬉戏,这幅石画每一个细节都雕刻得细致无比,这可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大家往上看,就是正殿了,屋顶双层,铺着黄色瓦片,墙呈红色,顶上还雕刻着两条飞龙。大家走进正殿,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桌椅,人们在这儿悠闲地喝茶。

       我们绕过正殿,走上山坡,看看这些神像,它们的尊严,让人肃然起敬,很多神像已被风化,可不失它们的尊严。这边儿的神像被文化大革命摧残得不成样子。

       朋友们,请保护文物,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大家请给我的讲解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下次再见!

篇25:红河泸西文庙

       红河泸西文庙 -资料

       泸西文庙位于泸西县城,泸西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文庙为四进院落,一进有照壁、泮池、腾蛟凤起门坊、华表;二进有棂星坊、孔门、义路、大成门;三进为先师殿、左右配殿、耳房;四进为崇圣殿、耳房,

资料

       先师殿布局严谨,为歇山顶,檐下斗拱粗犷,通面阔25米,进深16.5米, 殿前丹陛,月台尚存。崇圣祠单檐硬山顶,亦施斗拱。1983年公布为泸西县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内现辟有文物陈列室。

篇26:参观文庙有感

       参观文庙有感――崔海岩家长

       5月18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是对于北辰实验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个明媚的日子里,小朋友们和家长来到了南开区文庙,在神圣的孔庙我们举行了人生启程的27:参观文庙有感

       今天我们坐大巴车去参观了文庙,到了文庙我们换上了汉服,汉服非常的漂亮,有大大的袖子还有头饰,换完衣服之后我们用状元井里的水洗了手,还用毛巾擦了擦。洗手时我可小心了,怕把大衣袖弄湿。

       我们到庙里拜了孔子,孔子是教育家,我鞠躬时特别用力特别低,为了表示尊重,出来时老师给了我一个智慧果,我吃了一半,另一半留给爸爸妈妈吃。我用毛笔描了个“仁”字,写字时特比认真,虽然写得慢,但是我想把字写好。我们还发了带照片的证书,证书有花边,挺好看的。

       回到家我跟妈妈学习了洗碗,而且更愿意写作业了。毛笔、写的字、还有证书也要留作纪念,妈妈说也许现在不觉得,但等长大些回想起来一定会觉得非常有意义。

       开笔礼观后感――大四班边靖然家长

       205月28日清晨,我有幸陪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到天津文庙参加“开笔礼”仪式。

       小朋友们在集合地点等候出发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了。“什么是开笔礼?”,“开笔礼听说还要穿汉服呢”,“文庙在哪里呀,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有这么个地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这问那,我听着也是非常的好奇,与他们一起期待着这“神秘”的仪式。

       孩子们在车上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文庙已经到了。当我踏入大门,竟不知道闹中取静之处竟然还有这样环境优美、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不由得肃然起敬。听完大海老师的讲解,跟着孩子们依次参观了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主要建筑,我对文庙的历史背景、建筑格局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身为炎黄子孙,不由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深深的震撼。

       再回到集合的地点,小朋友们期待已久的仪式就要正式开始啦。28:吉林文庙导游词

       文庙位于吉林市昌邑区文庙胡同,始建于19,是东北最大的文庙,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它既是清朝对汉文化传入东北的认可,更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互通的历史见证。吉林文庙建筑群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在封建社会所建的地方文庙中是独有的。

       该庙座北朝南,规模宏伟,共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东西配庑等。院外照壁前有两只石狮子,照壁北面两侧有东西辕站,照壁后面正中有泮池、状元桥。吉林文庙内还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圣迹石刻图陈列、历代衍圣公及夫人绣像展等。

       看过“吉林文庙导游词”的还看了:

篇29:吉林市文庙博物馆

       。修建于1907年。是年,吉林设行省,吉林城为省会所在地,也正是在这一年祭孔为大祀,吉林巡抚朱家宝和提学使吴鲁,鉴于原来的文庙殿堂简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苏导管尚莹去江宁考察文庙阴(即南京夫子庙建筑),取回图样,在朱家宝的主持下,于东择定新址(即现址),拓地兴修,经两年多的时间,于宣统元(19),文庙的主要建筑一一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东西配庑和围墙等建成。

       19至1922年经吉林省督军兼省长鲍贵卿主持重修,历时三年峻工。此次重修的庙内建筑有照壁、“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坊、根星门、东西辕门、辕门上悬吉林提学使曹广祯所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匾额。至此,吉林文庙建筑布局完善。这座文庙,四周红墙高达3米;南北长221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54平方米。主体建筑按正南北中轴线排列。院内共有殿堂、配庑64间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吉林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院外照壁前面原有石狮子一对,两侧道旁原有“下马碑”各一,照壁北面两侧有东西辕站,照壁后面正中有泮池,状元桥、根星门)棂星门的后面是大成门,穿过大成门是大成殿。在大成门和大成殿的两侧还有东西配庑,

资料

这座文庙规模之宏伟,建筑之精细,工艺之精巧,在东北地区可谓首屈一指,而且全国也相当有名。

       文庙落成后经过多次维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吉林省长王维宙主持维修;伪康德元年(1934年),由伪吉林省长李铭枢主持维修:伪康德三年(1936年),伪文教部拨款维修大成殿;伪康德十年(1943年),由伪吉林省长金名世主待进行规模较大的`维修。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吉林文庙于1961年被公布为吉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 1965年经原吉林省委书记郑季翘同志批准并拨款,从北京购黄琉璃瓦黄聘请北京古建技师,对大成殿进行串瓦,彩绘维修。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属于以历史建筑为主的专门性博物馆。同时,还要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专题性展览和开展形形色色的文化活动。该馆的主要业务大体包括:负责保护、管理、修缮吉林文庙;征集和收藏有关孔子及吉林地方历史名人的文史料。开展儒学、博物馆学、古代建筑、地方史(地方名人)、民俗、民族学等项科学研究;利用文庙,开展群众性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繁荣旅游事业。

篇30: 桐城文庙导游词

       桐城,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远古祖先曾在这里留下各种历史见证的,历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丰富的遗存。古建筑更加灿灿明珠,烘初这座古城的风采。在众多的古建筑中,桐城文庙超群绝伦,光彩夺目。

       桐城文庙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雄居县城中心,面临广场,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环拥,如众星拱月。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文庙原在县城东郊外,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19次。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

       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占地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主次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好似一组凝固的优美乐章。门楼正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先生题书。

       主体建筑大成殿,面对月台,前眺大成门和门楼,两侧接东西长庑,檐廊回绕,院落开阔,中铺石板,为晋谒通道。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建筑风格具明清特色,兼有辽金遗风,是古建筑研究的珍贵立体资料。

       通观文庙建筑群,不仅石坊冲天,飞檐凌空,气势宏伟,还有许多造型优美、精巧细致的砖刻、木雕、汉白玉雕,仅文庙门楼就有镂空木雕、浮雕60多处,“孔子生平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图案,逼真传神,生动有趣。

       #合肥市导游词 ・包公祠导游词 ・七星潭导游词

       文庙内设有桐城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从新石器到宋瓷,从李公麟的'画到方以智的书,从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到乾隆御题碧玉铭文板指,总计1245件,其中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125件,还有多件难得的稀世珍宝。